《读书》:“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if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读书》,需要阅读主体自备“翻译器”,即解释机制,文章发生的背景。我猜一些人之所以说《读书》不好看,恐怕一多半是因为不了解背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字。不了解“所指”,也就很难理解“能指”,犹如只给出歇后语的谜面而不给出谜底。这涉及到一个言述策略问题。不能讲得太过瘾,太过瘾了就非长久之道。《东方》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当然《读书》上也确有纯粹学理性的东西,所以一部分人不大欢迎也是有道理的。
  《读书》文章中,我特别激赏何清涟的。她痛感经济学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不在场”的,经济学在它的发源地一直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实用学科,到中国后却被“创造性地发展”成一门只是在纸上侈谈的“屠龙术”,一将理论用之于实践则一触即溃,许多人甚至对企业走马观花式的调查都没有进行过,却并不妨碍他们为中国国有企业开出一张又一张的“药方”。这些“奏折派经济学家”,没有人类关怀的博大精神,不愿去正视生活的真实,只想到上“条陈”、“奏折”,最终使经济学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丧失信誉。在另一篇文章中何清涟由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反思中国不容乐观的金融市场情况,并进而指出必须对发展中国家各种有关贫穷、分配和增长的政策及其哲学、政治和经济基础进行批判性检验和评价,对“美洲狮”和“东亚龙”那种摒弃社会改革或政治改革严重滞后的发展道路给予深刻反思。西方有军语云“朝炮声方向驶去是军舰舰长不成文的规定”。她是“驶去”的。她是“在场”的。
  还有一九九七年第一期苏文论述俄国斯托雷平改革的文章《“否则就永远不能讲了”》。十九世纪末俄国传统体制发生危机,一个宗法大家庭面临解体,这时最严重的冲突不是“要不要分家”之事,而是“如何分家”之争,“父”夺“子”利,独霸“家产”的斯托雷平改革,使俄国社会的革命因素聚积致变,不公正的“改革”引起“反改革”的“革命”。第五期上,韩毓海论述一九一五年复辟时期的文化界,写道,一九一五年在中国现代史上之所以有意义,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第一次把“现代化”这个美好的辞句与集权统治和政治丑闻现实地联在一起,从而威胁到前者美好的修辞意义,这才使近代中国有可能从控制束缚和统治的角度来理解“现代化”。
  《读书》的编者在“岁末的话”中说:《读书》虽无力作时评也赶不上时尚,但也不至于成为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又说,许多时候,对广大读者来说问题本身的提出和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比所谓“答案”还要有意思得多。又说,《读书》所能展现的,仅仅是复杂性和丰富性之一角。这话,前一句是说内容,中间一句是说形式,末一句是说自己的局限性。局限性,这是由内在和外在情景规定的。
其他文献
近代日本文学与中国    自十九世纪中叶至今,近一百五十年间,日本和中国以各自的方式,追随欧美诸国,建设国民国家。在东亚地区,两国是竞争对手: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在近代化竞争中占了优势的日本,追随欧美殖民主义,向中国扩张,经过“九一八事变”,最后发展到全面的侵华战争。二十世纪初年,清朝政府灭亡,中华民国建立,随后,文学革命运动兴起,国民革命展开,到了三十年代,中华民国以惊人的速度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突飞
期刊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凌晨一点五十分,“泰坦尼克号”的前甲板进水,船长史密斯走进电报房,让两位报务员停止发送求救电报各自逃生。这时船上的人们已像老鼠一样四处寻找生路,有几位船员听到船长对他们喊:“要像个英国小伙子!要像个英国人!”(BeBritish boys! Be British!)人们一直认为这是船长最后的遗言。  这一“British”是什么意思呢?钱钟书先生在早年的一篇散文中,引述过十六世
期刊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会使用当时的方言俗语,由于时间和地域两者的变化和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有的方言俗语考索为难,注家与学者见仁见智,往往使读者无所适从。鲍延毅先生在《溯源》里从联系民情风俗人手,探求这些方言俗语的来龙去脉和确切含义,颇有启发:如《金瓶梅》五十一回写潘金莲不耐烦听佛曲,老想溜走,吴月娘便对在座的女眷说:“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中华版《金瓶梅词典》只照字面将“跑兔子”解释为
期刊
俞大维的《怀念陈寅恪先生》(收入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版《谈陈寅恪》一书时易名为《谈陈寅恪先生》)一文谈到,陈寅恪“平生的志愿是写成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如上所说,在史中求史识”。这一句话,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在大陆学人的著作、文章中见到;不过,“中国通史”和“中国历史的教训”常常被很不恰当地加上书名号,如吴定宇先生的《学人魂——陈寅恪传》就是这样处理的(见该书8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版
期刊
一九九六年春夏之交,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索卡尔(Alan Sokal)在一家文化批评的先锋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越过边界,迈向量子引力的变革性诠释学”(Transgressing Bound-aries,Toward a TransformativeHermeneutic of Quantum Gravity)的文章。文中索卡尔把大量取自后现代派头面人物德里达
期刊
《读书》一九九八年第三期刊登程光炜先生的文章《诗人李白凤先生》,记叙了李先生的坎坷际遇,读后不禁为之扼腕唏嘘,不过又觉得与自己记忆很有些出入,于是就翻起书来。好在李先生是位不大不小的名人,虽然未见到李先生的长篇传记、年谱,但零星资料一下子就找来一摞,很足以证明“程文”之非了。  其一,李先生的政治态度。在“程文”中,李先生俨然是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立场鲜明的进步人士,甚或是左翼作家。“三十年
期刊
近读《读书》一九九七年第十一、十二期安德森的“文明及其内涵”一文,使我想起了“五四”前后的那场东西文化大论战。学术界向来把那次论争概括为新与旧、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反动之间的对立。这完全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只要我们细究当时论战双方的言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争论主要是由于概念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引起的——虽然双方的论证都有其逻辑上的正当性,但由于使用了完全不同的价值概念,所以形成了相当不同的主张。具
期刊
清人徐家干,字稚荪,举人出身,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同治十年(一八七一)赴京参加会试落选后,经同乡陈宝箴介绍,任湘军苏元春部书记,参加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军旅期间,撰写了《苗疆闻见录》(吴一文校注,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一版),以笔记的形式对苗民起义以及苗民的历史、地理、风土、习俗等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载。其中一则是说苗民“人皆舌,不通汉语。其称……饮酒曰‘呵交’,亦曰‘好究’。皆属蛮音,多不可
期刊
身世、婚姻与学业    新感觉小说家派如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作品,主要是描写都会的灯红酒绿和及时享乐的男女,反映出上海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结合的特色,在革命文学当道的年代独树一帜。  历来学界对刘呐鸥的身世了解不多,最近由于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的出土,使我们对他的生平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本日记本的封皮是彩色布面精装,封面上印着:“新文艺日记/1927”,书背是“大正十六年”,为东京新潮社出版,
期刊
一九九四年夏,俄罗斯一批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座谈俄国现行政治体制时,前政府总理盖达尔讲了一个关于官员们“下海”与“上岸”的故事。他说,一九九一年夏俄罗斯独立以后,出现了一股国家机关人员纷纷流向商业机构的潮流。当时,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受青睐,各部的关键职位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敲定。政府很想把内行的专家保留住,但他们很快离去。然而时隔半年,形势骤变:一九九二年春天又掀起一股“复职狂潮”——那些离职的官员纷纷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