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术领域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八大学习领域之一,信息技术学科是技术领域的两个科目之一,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贯穿信息素养教育,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教学的方式,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及同组同学的互帮互助,从而使班级的整体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分组合作 策略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149-0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为了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就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来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分组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流性教改策略,是有效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良好方式。笔者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相对落后,必须充分利用分组合作策略来实现边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 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策略
所谓传统教育方式,就是指通过老师讲授和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将书本中的教学内容机械地传递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就很难发挥学生积极的主动性。所以,新的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以老师教学为主的方式,树立全新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规范高效的分组合作教学方式,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向互动性,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到知识。
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以分组教学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还要积极开展各种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学习到应有的基本信息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便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运用分组合作策略,是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一种契机,同时,通过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合作,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增进民族团结也是大有好处。
2 灵活运用各种分组策略,开展合作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分组策略实现不同的教学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各个分组分配不同的使用任务时,可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同样爱好的学生选择与之爱好相对应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任务完成情况都有极大的好处。在学习内容难度梯度较大的课题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强强联手组、强弱互补组。教师还可以将少数民族同学专门分为一组,或者将少数民族同学均匀地分到其他各组中。通过不同的分组方式,不同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发掘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潜能,迅速提高班级成员的整体实力。
3 通过小组竞赛,促进分组有效合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小组竞赛,促进各个分组内的有效合作。当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任务时,可以为所有小组布置同样的任务,并规定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还可以开展小组之间有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竞赛。给予胜出的小组同学以物质的奖励和精神的鼓励,失败的小组要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唱首歌或跳一段民族舞蹈。由于高中学生的争强好胜心比较强,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起高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能够在教学中体现部分民族特色,这样能够带动更多同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各种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4 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充分注重过程性评价
只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多的注重过程性评价,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信息技术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一般都是在电脑上操作完成,因此教师应当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操作,教师应当及时地走入学生中间并细心地对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进行指导,并给予不同学生以相应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除了老师的过程性评价之外,还要能够充分发挥小组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及时适当地引导不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不同小组之间也要进行互评。对于少数民族同学的表现同学也要积极评价,并对水平稍差的同学积极鼓励。通过众多同学的评价使自己认识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也能够及时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势和长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从而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评价,不但能够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营造了更为和谐的探究氛围。最终使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
5 结语
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深化和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多种方式有效利用分组策略,关注不同民族学的信息技术差异,要结合多种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高高中生信息技术的技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分组合作策略的运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思路、增加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最终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让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夏清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15.
[2] 谢春丽.分层教学法在数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54.
[3] 崔丽丽.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247.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分组合作 策略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149-0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为了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就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来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分组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流性教改策略,是有效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良好方式。笔者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相对落后,必须充分利用分组合作策略来实现边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 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策略
所谓传统教育方式,就是指通过老师讲授和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将书本中的教学内容机械地传递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就很难发挥学生积极的主动性。所以,新的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以老师教学为主的方式,树立全新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规范高效的分组合作教学方式,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向互动性,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到知识。
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以分组教学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还要积极开展各种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学习到应有的基本信息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便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运用分组合作策略,是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一种契机,同时,通过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合作,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增进民族团结也是大有好处。
2 灵活运用各种分组策略,开展合作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分组策略实现不同的教学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各个分组分配不同的使用任务时,可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同样爱好的学生选择与之爱好相对应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任务完成情况都有极大的好处。在学习内容难度梯度较大的课题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强强联手组、强弱互补组。教师还可以将少数民族同学专门分为一组,或者将少数民族同学均匀地分到其他各组中。通过不同的分组方式,不同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发掘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潜能,迅速提高班级成员的整体实力。
3 通过小组竞赛,促进分组有效合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小组竞赛,促进各个分组内的有效合作。当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任务时,可以为所有小组布置同样的任务,并规定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还可以开展小组之间有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竞赛。给予胜出的小组同学以物质的奖励和精神的鼓励,失败的小组要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唱首歌或跳一段民族舞蹈。由于高中学生的争强好胜心比较强,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起高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能够在教学中体现部分民族特色,这样能够带动更多同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各种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4 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充分注重过程性评价
只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多的注重过程性评价,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信息技术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一般都是在电脑上操作完成,因此教师应当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操作,教师应当及时地走入学生中间并细心地对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进行指导,并给予不同学生以相应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除了老师的过程性评价之外,还要能够充分发挥小组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及时适当地引导不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不同小组之间也要进行互评。对于少数民族同学的表现同学也要积极评价,并对水平稍差的同学积极鼓励。通过众多同学的评价使自己认识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也能够及时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势和长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从而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评价,不但能够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营造了更为和谐的探究氛围。最终使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
5 结语
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深化和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多种方式有效利用分组策略,关注不同民族学的信息技术差异,要结合多种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高高中生信息技术的技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分组合作策略的运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思路、增加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最终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让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夏清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15.
[2] 谢春丽.分层教学法在数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54.
[3] 崔丽丽.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