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处于教育管理第一线,是大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形势下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时效性,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学生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维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92-0172-01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抓住客观环境和条件,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内容。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环境和各种教育因素在不断变化,面对当前社会的新形势和新发展,辅导员必须力争成为创新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细致地开展学生工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关键力量。
1 理念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前提
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要创新辅导员工作,首先要创新理念,转换教育管理视角,从学生角度去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以往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大多从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去说教学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这是进行工作的前提,一味的说教、批评与惩罚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辅导员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现代心理学揭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的功能。所以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感情交流的平台,继而取得学生的广泛信任。这样才能经常观察和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摸清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掌握打开每一个学生心扉的钥匙。在具有便捷性的同时,实现了立体式多重覆盖,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渠道畅通,便于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帮助辅导员在短时间内摸清学生的思想梯次结构,相对于单一的逐个约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准确度和实际可操作性。
2 内容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基础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具有时代性、青年性、高校性、思想政治性等特点。高校辅导员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具体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才观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纪安全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毕业就业教育,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指导,学生班级建设指导,素质拓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纪律教育与管理,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奖励与处罚,学生资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指导,学生住宿服务,维护校园秩序与稳定工作,学生工作调研以及学生工作协调等十几个方面。而以往的辅导员工作大多从事的是学生的行为规范、纪律教育与管理、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奖励与处罚和学生资助工作,忽视了对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方面。比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指导、学生素质拓展指导等等,其实这些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承担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3 方法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手段
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单纯的说教与灌输,简单化的管理和规范约束,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既做到“软硬兼施”,更要做到“张弛有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学生非但不易接受,还可能激化矛盾,不利于达到教育管理目的,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应该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地将教育目标融入情感,这样的管理工作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另外,随着现代手段的不断进步,如何有效地将互联网运用到现代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中,成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除了与学生当面的交流引导,高校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提供的网络资源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最终实现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可通过建立班级主页,建立网上校友录,通过E-mail和博客来实现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需要沟通的问题,作为现实管理工作途径的补充和延伸,虚拟网络的科学运用能使辅导员以亲和的姿态,更广泛、迅速地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变化状况。
4 制度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为高校明确指出了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制度建设方向,因此,高等院校要重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现有的辅导员职业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于高校教学和行政人员相对低下,很多辅导员在岗期间常常把辅导员职业当作跳板,期望朝着教学岗位转换,或者辞职后进一步求学深造,辅导员的职位往往留不住人才安定下来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为此,应从制度上把我国现有“跳板式”的辅导员职业确定为终身职业。首先,从国家角度而言,应设立专门的考试准入制度,设立辅导员职业资格和工作准则;其次,从高校角度而言,应解决辅导员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建立健全辅导员晋升体系,确保其与同级别教师、行政人员的待遇一致,增强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力、归属感和价值感;再次,从辅导员自身角度而言,应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从本科到博士,形成一整套专业培养体系,并从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是高校学生管理实现管理育人的推动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与学生的接触交往中来影响学生,达到积极效果。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不足之处,不断学习改进,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泰,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王书会,杨子仪.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初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3.
[3]孙伟,张常青.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4]周瑾.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工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3.
作者简介
邢丽丽(1984—),女,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院辅导员。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维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92-0172-01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抓住客观环境和条件,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内容。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环境和各种教育因素在不断变化,面对当前社会的新形势和新发展,辅导员必须力争成为创新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细致地开展学生工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关键力量。
1 理念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前提
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要创新辅导员工作,首先要创新理念,转换教育管理视角,从学生角度去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以往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大多从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去说教学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这是进行工作的前提,一味的说教、批评与惩罚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辅导员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现代心理学揭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的功能。所以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感情交流的平台,继而取得学生的广泛信任。这样才能经常观察和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摸清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掌握打开每一个学生心扉的钥匙。在具有便捷性的同时,实现了立体式多重覆盖,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渠道畅通,便于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帮助辅导员在短时间内摸清学生的思想梯次结构,相对于单一的逐个约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准确度和实际可操作性。
2 内容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基础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具有时代性、青年性、高校性、思想政治性等特点。高校辅导员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具体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才观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纪安全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毕业就业教育,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指导,学生班级建设指导,素质拓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纪律教育与管理,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奖励与处罚,学生资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指导,学生住宿服务,维护校园秩序与稳定工作,学生工作调研以及学生工作协调等十几个方面。而以往的辅导员工作大多从事的是学生的行为规范、纪律教育与管理、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奖励与处罚和学生资助工作,忽视了对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方面。比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指导、学生素质拓展指导等等,其实这些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承担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3 方法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手段
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单纯的说教与灌输,简单化的管理和规范约束,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既做到“软硬兼施”,更要做到“张弛有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学生非但不易接受,还可能激化矛盾,不利于达到教育管理目的,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应该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地将教育目标融入情感,这样的管理工作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另外,随着现代手段的不断进步,如何有效地将互联网运用到现代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中,成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除了与学生当面的交流引导,高校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提供的网络资源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最终实现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可通过建立班级主页,建立网上校友录,通过E-mail和博客来实现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需要沟通的问题,作为现实管理工作途径的补充和延伸,虚拟网络的科学运用能使辅导员以亲和的姿态,更广泛、迅速地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变化状况。
4 制度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为高校明确指出了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制度建设方向,因此,高等院校要重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现有的辅导员职业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于高校教学和行政人员相对低下,很多辅导员在岗期间常常把辅导员职业当作跳板,期望朝着教学岗位转换,或者辞职后进一步求学深造,辅导员的职位往往留不住人才安定下来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为此,应从制度上把我国现有“跳板式”的辅导员职业确定为终身职业。首先,从国家角度而言,应设立专门的考试准入制度,设立辅导员职业资格和工作准则;其次,从高校角度而言,应解决辅导员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建立健全辅导员晋升体系,确保其与同级别教师、行政人员的待遇一致,增强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力、归属感和价值感;再次,从辅导员自身角度而言,应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从本科到博士,形成一整套专业培养体系,并从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是高校学生管理实现管理育人的推动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与学生的接触交往中来影响学生,达到积极效果。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不足之处,不断学习改进,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泰,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王书会,杨子仪.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初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3.
[3]孙伟,张常青.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4]周瑾.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工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3.
作者简介
邢丽丽(1984—),女,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