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言小说研究现状、问题、方法及意义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se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至今,明代文言小说研究近百年,主要有文献研究和文本研究两种路径.文献研究始于小说文献发掘,切入作者、版本、成书考证、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和戏曲关系研究、传播和影响研究.文本研究集中于传奇、志怪两种题材和小说集、单篇小说两种文本形态,在“剪灯”系列小说、“世说体”小说和中篇传奇小说方面成果丰硕.立足已有研究,将小说放回明代历史文化中,结合社会、历史、文学、作家等角度,可为明代文言小说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同时对整个明代小说研究、文学研究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伴随西方近代农业科学在我国的传播,化学肥料在20世纪初被引入,随后对我国传统经验农学范式下的施肥理论和实践产生冲击,进而引发关于化学肥料施用和抵制的论战.论战中实验农学在被用于解读我国传统经验农学范式下施肥实践的同时,也被论战双方用来支撑分析化学肥料和天然肥料的利弊.围绕化学肥料施用的论战最终形成我国天然肥料和化学肥料相结合的农业施肥模式,我国传统经验农学也逐渐向实验农学转型,实验农学和我国传统经验农学在交锋中实现融合.
“蛮”是吴语中常用的“挺”义程度副词,清末民初始见,多在吴语白话小说中修饰褒义形容词和能愿、心理动词,常带有主观情感、评价性及委婉色彩,还可同“还”“也”共现增强委婉语气,或重叠作“蛮蛮”表更高程度量级.程度副词“蛮”于明末开始语法化进程,由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继而句法上进入状位修饰谓词性成分,语义由具体转化为抽象、色彩由贬损到中性,蕴含的程度量级经推理而逐渐凸显,伴随认知域的转变,沿着与“很”“酷”等同类成员相同轨迹发生平行虚化,最终作程度副词表相对较高量级.至于明末清初“蛮”个别类似副词的用例,其性质仍
基础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救荒口粮标准不仅关乎饥荒时期民众的受惠程度,还直接影响国家筹拨救荒钱粮的规模和救济的实际效果.清代以前,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精准、长效的救荒口粮标准,饥荒应对的过程中关于救荒物资的估算、调拨和发放都处于粗放模式.雍正、乾隆之际确立了“大口日给米5合、小口减半”的救荒口粮标准,为清王朝准确评估不同灾区的救荒规模和制定钱粮调拨计划创造了条件,也为救荒物资的散放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依据和操作规则,从而大大提高了灾荒救济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在推动
明代战争频繁,士兵们在长期作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军粮补给.军粮作为士兵行军打仗时的必备物资,一般具有易于保存、适合携带、便于食用的特点.军士总结了各类军粮的保存与加工方法,对军粮加以改进,并研发出了新品种.此外,一些武官和将军的墓葬中会有一些军粮实物的出土.对明代军粮问题的探讨,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明军作战时的物资补给,彰显了劳动人民制作简易食品的高超水平.
诗是戏剧的本质,戏剧是诗的艺术.“诗人本质”“抒写情思”的浪漫主义情怀成就了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追求.本文从“自我表现”“自然流露”的诗学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的史剧观出发,分析戏剧的诗性本体特征与诗化美学倾向,以及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自身原因,找寻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文本呈现,探究史剧诗意性追求对史剧抒情性、戏剧性的影响,审视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得与失.
近年来在网络小说中出现了一批将诗词与玄幻结合起来的文气类题材小说,诗词借由文气而具有了影响现实的超能力.“文气”类小说的世界架构与知识谱系采用的是传统中国的“气论”宇宙观,它构建了一个以元气为本体的异时空来解释诗词巫术化的缘由.“文气”小说以网络思维包装传统文化,融时代心理于大众审美中,演示了新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
唐代实行“三教合一”的宗教政策,儒释道三教都得到了发展,受社会风尚与自身遭际的影响,王勃部分诗歌中体现出明显的佛道思想倾向,这部分诗歌数量约占现存总篇目的 三分之一.在这些诗歌中王勃直接或隐晦地展现了对于佛寺道观的求访和对得道成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其实质是王勃仕途坎坷、心情苦闷的反映.
运河冬挑是一项确保山东运道畅通的关键河工.清代山东运河冬挑用银实行了严格的限额政策.乾隆年间,大挑准销银17210余两,小挑2870余两.清初冬挑采用佥派方式派募河夫,扰民严重.康熙初年,按田亩摊派的帮贴银制度出现,使百姓免除了亲身应役.乾隆即位后,采取以藩库正帑取代帮贴银,减轻了百姓负担.嘉、道年间,运河冬挑成本暴涨,额外产生一笔高达数万两的津贴银.清廷最终采取发商生息的方式筹集津贴银.由于利率过高,盐商无法负担高额利息,运河冬挑陷入困境.
单锷是北宋晚期著名的水利学家,长期致力于吴中水利,特别是太湖整体蓄泄形势的研究,提出了“治田先治水”的水利思想.囿于元祜时期力求安静的政治风气,其治水思想未能付诸实践,但却广泛流传于后世,为后继治水者效仿,影响深远.
在北方半干旱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一直是关系到当地人生存的重点话题.面对山西独特地理位置下不能改变的自然环境、人口增长与农耕经济发展的张力、官府治水中触及不到的广大山区农村及其日趋激烈的用水需求,乡民站在自救的立场上,因势利导地开辟了乡民共同参与的水利建设及利用路径.从田野调查和现有的一些文献资料来看,清末至民国山西农村的水利建设及利用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其中一些水利设施及形成的用水规制至今仍然在农村地区沿袭下来.因此,对清末至民国山西水利的建设及利用方式的探讨,能够更好地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