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中“自然”作为生态符号的认识论还原——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为例

来源 :殷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文学中的自然作为一种生态符号,是零符号还是修辞符号,都依赖于阅读过程中对符号表意结构的客观认识。本文以符号的认识论研究为理论基础,分析自然文学中的自然符号,认为零符号是符号存在的根本形态,其内涵和外延在认识逻辑上不同于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空或无,而是具有生成性功能的本体。零符号存在于世界万物生成之先,以其原初性潜隐于文本的修辞符号之中,只有对其“符号+”表意结构进行反相位推理,才能发现其意义生成的修辞场。本文通过反思自然文学中的生态符号及其意义生成的模式,旨在揭示出文学阅读中经常被忽略的批判逻辑之于阐释
其他文献
关于现代汉语“化”词缀的来源存在“借入”和“虚化”两种不同的看法。汉日语料库的调查结果显示:日语“化”尾词数量更多,“化”词缀形成时间更早。而且汉日语有大量的同形
针对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斜裂病害整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问题,基于无损、高效、准确的原则提出了一种针对运营期无砟轨道支承层斜裂病害
《晏子春秋》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也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各阶层正常秩序的工具。外交场合依礼而行可挫败别国的阴谋挑衅。该书主张诸侯相见,谦让争卑,如此则于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