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积极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可以保证建筑资源的安全,维护工程的质量,起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并从企业制度和标准化体系的角度入手,去建立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依托,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的培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终生产促质量,质量保安全的良性循环,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1 建筑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相关的装潢、装修等等。我国是一个建筑业大国,从业人员多,但大多数是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农民工等人群,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施工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再加之管理人员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内的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受害人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水平的发展。建筑施工安全指在建设工程实施以及维护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指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安全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等。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和社会发展两方面:
1.1 保证施工安全,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施工安全可以让施工人员免受事故伤害,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避免错误的操作方法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做到主动安全意识强,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延缓工程建设的进度、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同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1.2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的数量巨大,同时建筑的规模日趋庞大,建筑的复杂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我国相关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也加快了步伐,但依然落后于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加之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不力,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 这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另外,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正呈连年降低趋势发展,这说明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与政府的重视并加强监督管理和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2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
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2.2 相关法律、制度不夠完善
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3 安全费用落实不到位
建设部已经颁布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要求投入一定比例的安全防护费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业主选择施工单位往往看重是否是低价中标,而不去考察施工企业的管理是否规范、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信誉是否良好。 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也不惜恶意压低价格,压缩安全费用预算,致使许多应用的施工措施因费用问题而无法到位,为现场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2.4 安全管理不到位
由于许多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并未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起应用的重视,只重视工程进度与经济效益,忽略了现场的安全管理。政府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不够,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做法并未坚持纠正,而只是走过场,也从主观上助长了安全事
故的发生。
2.5 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素质、意识偏低
建筑施工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本应该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精心管理,但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却呈现了一种资金密集和人员密集的发展趋势,而人员的素质提升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的投入发展缓慢。许多项目经理的管理观念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思路上,仅凭经验完成管理工作,对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上力不从心,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
3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3.2 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价相关指标体系
我国颁布了《施工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评价标准》,依据该制度,各施工企业应建立起与自己企业情况相关的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这套制度包含的风险指标有: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对相关机构及人员的特定管理、在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和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企业在施工项目的投标阶段,可以应用分级指标体系,对工程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以指导后期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措施。
3.3 构建企业岗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中涉及岗位很多,不同的岗位危险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对这些岗位的风险程度进行统一评估,根据不同岗位的风险程度,确定不同岗位的安全费用投入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以达到最佳的经济与安全效益。岗位的风险评价指标系中有四大指标,即管理方面、个人行为、环境卫生和物品设施方面。每个岗位的各指标的风险系数相加得到该岗位的风险系数,并可根据不同的指标方面进行适当加强。
3.4 加强安全管理培训
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施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及培训活动。 对于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应着重加强他们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而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管理人员,应使他们加强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岗位培训。落实安全考核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不准其在相关岗位工作。健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由于风险的不可预知性,采取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权利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4 总结
建筑业是我国职业伤害多发的行业。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样,最主要的是建筑市场混乱、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低、安全意识差、施工中的安全应对措施欠缺等。 积极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可以保证建筑资源的安全,维护工程的质量,起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力,徐致远.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工程质量,2010,(8).
[2]李洪峰,于志鹏.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3]刘红星.浅议员工激励的原则与方法[J].山西建筑,2009,33(32):216—217.
[4]陈穗茵,李文雄.浅谈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况[J].山西建筑,2010,(03),225.
[5]李坚.浅谈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13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积极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可以保证建筑资源的安全,维护工程的质量,起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并从企业制度和标准化体系的角度入手,去建立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依托,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的培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终生产促质量,质量保安全的良性循环,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1 建筑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相关的装潢、装修等等。我国是一个建筑业大国,从业人员多,但大多数是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农民工等人群,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施工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再加之管理人员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内的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受害人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水平的发展。建筑施工安全指在建设工程实施以及维护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指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安全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等。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和社会发展两方面:
1.1 保证施工安全,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施工安全可以让施工人员免受事故伤害,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避免错误的操作方法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做到主动安全意识强,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延缓工程建设的进度、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同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1.2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的数量巨大,同时建筑的规模日趋庞大,建筑的复杂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我国相关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也加快了步伐,但依然落后于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加之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不力,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 这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另外,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正呈连年降低趋势发展,这说明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与政府的重视并加强监督管理和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2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
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2.2 相关法律、制度不夠完善
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3 安全费用落实不到位
建设部已经颁布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要求投入一定比例的安全防护费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业主选择施工单位往往看重是否是低价中标,而不去考察施工企业的管理是否规范、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信誉是否良好。 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也不惜恶意压低价格,压缩安全费用预算,致使许多应用的施工措施因费用问题而无法到位,为现场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2.4 安全管理不到位
由于许多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并未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起应用的重视,只重视工程进度与经济效益,忽略了现场的安全管理。政府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不够,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做法并未坚持纠正,而只是走过场,也从主观上助长了安全事
故的发生。
2.5 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素质、意识偏低
建筑施工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本应该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精心管理,但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却呈现了一种资金密集和人员密集的发展趋势,而人员的素质提升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的投入发展缓慢。许多项目经理的管理观念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思路上,仅凭经验完成管理工作,对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上力不从心,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
3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3.2 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价相关指标体系
我国颁布了《施工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评价标准》,依据该制度,各施工企业应建立起与自己企业情况相关的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这套制度包含的风险指标有: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对相关机构及人员的特定管理、在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和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企业在施工项目的投标阶段,可以应用分级指标体系,对工程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以指导后期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措施。
3.3 构建企业岗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中涉及岗位很多,不同的岗位危险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对这些岗位的风险程度进行统一评估,根据不同岗位的风险程度,确定不同岗位的安全费用投入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以达到最佳的经济与安全效益。岗位的风险评价指标系中有四大指标,即管理方面、个人行为、环境卫生和物品设施方面。每个岗位的各指标的风险系数相加得到该岗位的风险系数,并可根据不同的指标方面进行适当加强。
3.4 加强安全管理培训
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施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及培训活动。 对于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应着重加强他们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而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管理人员,应使他们加强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岗位培训。落实安全考核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不准其在相关岗位工作。健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由于风险的不可预知性,采取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权利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4 总结
建筑业是我国职业伤害多发的行业。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样,最主要的是建筑市场混乱、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低、安全意识差、施工中的安全应对措施欠缺等。 积极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可以保证建筑资源的安全,维护工程的质量,起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力,徐致远.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工程质量,2010,(8).
[2]李洪峰,于志鹏.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3]刘红星.浅议员工激励的原则与方法[J].山西建筑,2009,33(32):216—217.
[4]陈穗茵,李文雄.浅谈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况[J].山西建筑,2010,(03),225.
[5]李坚.浅谈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