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E”海探航的水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tJoh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速写
  殷斌宇是从一线课堂上走出来的年轻名师,从普通教师到校长,然后再次回到教育的原点,他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和思考。他的光环多得令人生羡:江苏省特级教师,省初中教育研究先进个人,全国、省、市优质课一等奖,学术与学科双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姑苏教育人才……读殷斌宇的文章,大多是在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上;而他的教育博客则别有洞天,这里记录着他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腻、真实,接地气,以“很潮”的角度解读教育,让人忘记他是一名江苏省特级教师、一位民主亲和的青年校长。读他的博客,慢慢领悟一名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发展之路。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上元中学王情老师回忆说:“我是殷老师门下的外市弟子,他直率爽朗、阳光向上,总能给予我们青年教师正能量,催我上进。师傅还帮我斧正文章,把关公开课的定位,带动我一起参加课题研究。他以严谨的教育教学责任心,帮我在学科专业化道路上快乐行走。他是一抹亮色,一缕教育的创新之光,既点亮了自己,也温暖照亮了他人!”
  江苏省灌南初级中学的赵林老师是这样评价殷老师的——
  殷斌宇老师带领我们参加江苏省“领航杯”教师网络教研团队比赛,他不仅教我们怎样更好地将思想品德专业思想和信息技术相融合,更将自己的修为传授给我们:“一节好课不在乎它有多华丽,最在乎的是这节课的灵魂”“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新型网络教研模式在教学中开展”。经过极其激烈的竞争,我们最终胜出,获得了江苏省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一等奖。我深深知道,荣誉背后,浸透了殷老师对年轻老师的鼓励、帮助。而他,更加以其专业水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佩服不已。他的“不简单”,源自豁达的人格和对工作、对生活负责的态度。为他,点赞!
  从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殷老师都是一个走在教育前沿的老师,也是敢于坚持个性化课堂的老师。他巧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屡次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震惊了同行——“原来思品课还可以这么上!”他坚持“人机合一”的理念,重视以情感育人,重视发掘动态的教育资源,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他的课堂有几分像“非常6 1”,几分像“梦想剧场”,快乐的课堂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并用积极的思想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如今,殷老师探索出了许多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的新思路。他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充分使用大量信息资源,每个孩子都学会用U盘或网盘互动展示自己搜集的学习资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上文字由王情、赵林、陆琼、钱永珍等老师提供)
  热爱教育,寻找自己的幸福密码
  记得1996年我最初分配到农村联中工作时,学校安排我教英语和语文,兼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跨年级、跨学科——这本来是超越我能力的安排!但今天我特别感谢命运对我的考验,我微笑着面对各种困难,学习、求教、钻研。在赢得人生第一场大考以后,我重归本专业,想方设法给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如使用简笔画、顺口溜、漫画图片,使用录音机播放配乐诗朗诵,用自己的电视机和VCD机播放录像,而且还成功地开设了面向全县的一节教研公开课……最简陋的条件却激发了我追求课堂最优化的决心,于是我的政治课常常是笑声与掌声的协奏曲,我的课成了孩子们最盼望的课。忠诚教育、热爱学生,这就是我教学激情的来源,更是我组织课堂的成功法宝,更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政治教师的信念。
  从教第一年的班主任生活,是我扎根农村教育最难忘的苦乐年华,也是我用师爱走进学生心灵的田园诗。记得每一次深夜家访返校的路上,星星、蟋蟀、晚风,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味道;每一次与学生一起在校园里的菜畦旁边劳动边谈话,泥土的气息更增添了我们师生的几分默契,乡音传递着我们真诚的理解;每一次发起向困难学生捐款,我总是走在学生的前面,会心的微笑阐释着师生之间心灵的共鸣。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自由愉悦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已经把我当成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和我对话,每节课总有好多的灵动火花生成。
  这些记忆都在时时提醒我:要像第一年工作时那样充满激情,深爱我的学生和我的课堂。在我的眼里,学生是我生命里邂逅的朋友,有了他们,我的生活变得更快乐,他们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会激励我。
  因此,每当我走进课堂,我就要找到这种幸福的感觉,让学生与我一起快乐着、成功着。也许一直是这种力量在鼓舞着我,虽然后来我被选调到县城工作,但我的斗志一直未减分毫,我的课堂总要充满欢乐和掌声。我努力用民主、和谐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收获。
  热爱教育,心中才会有温度,教育才会绽放水晶般的人性光芒,幸福自然而生。
  用心学习,打造自己有理念的课堂
  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支撑,而发现自己理念不足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
  在一线课堂摸爬滚打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够了,甚至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原来的部分教育教学理念已经落伍了,于是我开始批判地对自己的理念进行反思。当发现自己的课堂长时间没有突破一种模式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我的理念前进了吗?我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
  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成功的课堂就意味着课堂组织活动要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是,有一天,一个人彻底颠覆了我的教育理念,这个人就是李镇西。
  那是2004年,我有幸观摩了他的一节课,教育目标达成率之高令我惊叹不已。在本节课简单的读与析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理念,一种不同于我平时听课所感受到的东西。在休息间隙,我走进后台,与李镇西老师交谈。我发现他不仅是一位闻名全国的特级教师、名校长,更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教育大师,他把爱心教育、民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点滴的细节之中,听他的课让人如同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洗礼。他给我题了几句话:“做最好的自己,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直到今天,我一直在反复咀嚼品味着其中的道理。
  后来,我陆陆续续读了他的许多专著,并且把他的博客收藏在我的博客中,经常细细拜读他的一些教育故事。他告诉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你能否感受到爱。”正如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光。“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不要把后进生当成头痛的问题,而要把他们当课题”,在读他的文章的同时,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发现了自己的渺小!我逐渐懂得教育要首先走进人的心灵,教师要打动学生的心灵首先要感动自己,从自己的教育行为做起,用真正的民主和关爱去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创造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育人境界。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深入的反思。我发现,我之所以难以真正在课堂上面向每一个学生,就在于我没有放开学生,我一直在用一张无形的网“掌控”着课堂。于是一场对自己理念全面批判的斗争开始了——我常常反思自己:我是否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了?我关注学生的心理了吗?我真正关心学生的生活了吗?我是否给学生“贴标签”了?我的课堂预设是否有包办的色彩了?我的设疑有没有“陷阱”之嫌?我有没有把课堂变成简单的“游戏场”,而忽视了情感的更深入的对话?我有没有留意到学生的异常反应?我非常用心地走进学生中去了吗?我做到理解和民主了吗?我有没有用无形的气泡将自己与学生隔离开来?我的提问能否给后进生发言的勇气和机会?我的点拨与评价是否给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我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必须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课堂,是关注生命、面向全体学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是充满人性魅力的课堂,而不是追求环节尽善尽美、带有“表演”色彩的课堂,不是用教师的“循循善诱”一步步把学生赶到自己预设的“圈子”中的伪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真正成功不是表面上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更应是基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情感的提升、价值观的升华。
  有了理念的提升,我们就能从每一节课上收获一种悠然的幸福。
  身教言传,架设沟通心灵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我想,一位教师若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最关键的是要在生活中做一个真实的人、有价值的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到。缺少人格的吸引,纵然教师在课堂上激情澎湃,却很难赢得学生在心灵深处的共鸣。
  生活中,我们需要用更高的规范要求自己,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虽然也是平常的人而不是神,但毕竟这是一种影响人的特殊职业。因此,我非常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孩子们做一个善良的人、高尚的人。在我的抽屉里保存着许多学生的信件和卡片,其中有一个没有署名的学生在信中说:“5·12地震捐款时,您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一千元,我们深深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而骄傲!我们懂得了真情无价的道理,我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您这样的好老师!”还有很多学生通过卡片、小礼物表达了对我的感谢之情。其实,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帮助也许是无意之中或是简简单单的,也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和感激,这些是教师发掘教育资源过程中不可低估的一笔财富,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巨大内驱力。
  我的父母已年过花甲,二老每天奔波在集镇上卖小百货,我平时忙于学校的教学工作,难有时间回家看望他们。但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集镇上看看他们,逢年过节一定要回家和父母团圆。一天中午,我带着爱人、孩子到集镇上去看望他们,并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正巧被我的几个学生看到了。下午在课间他们很惊讶地问我:“老师,他们是您的父母?”我说是的,他们又问:“老师,被我们看见了您有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啊?”我微笑着说:“按理说,父母到了这个年龄的确不该再这么劳累了,但他们还是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自力更生,我为父母的这种奋斗不息精神而骄傲。他们是我的榜样!子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我不会看不起父母的职业的,相反,我更加爱我们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培养大,我却不能给他们轻松的晚年,我心里的确有些不好受。但是,我能当好一名教师,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子女爱自己的父母不是挂在嘴上,而应落实到行动中,孝敬老人的美德要代代相传。”后来,在一节《难忘三春晖》的课上,一位学生就举例说“我们的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并详细地“曝光”了他通过父母知道的关于我的一些故事。原来我的故事已经成为老家所在村中的话题,这让我惊诧不已。没有想到,学生的眼睛对老师是如此关注,我心中一时激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学生们后来还告诉我,我撰写的《月到中秋分外圆》《一段酸楚的回忆》《仰望星空需要一种情怀》等博客文章已经成了学生们在校园博客中的收藏美文。
  其实,教师获取幸福感很简单,当看到自己的教育取得了成效,学生越来越朝着自己指引的方向发展,自己的幸福感愈加浓厚。如我们教育学生要关注民生、亲近社会、遵纪守法、为人正直、敢于斗争……那么试问:这些我能做到吗?我播下善良的种子了吗?我教会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吗?我能在校园中与学生们亲切问好吗?我在课堂上关注过那些内向、胆怯、自卑、有困难的学生吗?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经为别人让过座位吗?我曾经挺身而出捍卫真理与正义吗?
  课堂的和谐,源于心灵间的息息相通,源于人文的关怀。
  育人导学,打造多元拓展的课堂
  传统教育过于崇拜“师道尊严”,长期以来培养出了一大批没有个性和思想的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潜能。今天,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我们努力从旧框框里跳出来,用新的理念来培养有思想、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学生。以前我们经常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现在我认为:这已经不符合现实的要求了。
  首先,教师应将诸多社会责任集于一身。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出身体健康、学识广博的学生,更要培养出思想健康、心理健康,能与人沟通,友好相处,自理自立的人。我们在动用一切教育资源全方位地影响着他人,所从事的工作甚至已经远远超越了学校本身。要做好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做好从知识型教师到社会型教师的转型准备。
  其次,在教学中应懂得,“导学”不再等同于以往的“教书”。因为学生是活的教材,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懂得学习的意义,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热忱,充分发掘他们已有的教育资源和巨大的学习潜能。“导学”的理念既能发展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更有助于解放教师的教育思想。
  我喜欢听周华健的那首《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想起我》。其实,我也在想:有没有那么一节课,会让学生深深记得我?有没有那么一节课,会留给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的课堂喜欢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时空,如美文、诗歌、图片、音乐MV等,每一节课都让学生记忆深刻。平时,我的课堂上还会时不时来点“惊喜”,给学生们露一手自己在乐器方面的“绝活”,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们“疯一把”,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一种形式。此外,我的课堂也会搞点“模仿秀”,仿效王小丫、李咏、崔永元等人主持的综艺节目“火一把”,一时课堂上笑声、掌声不绝。山寨版的“舌战狮城”的辩论节目又让学生在激烈的PK中拓展了思维与能力,而“你说我猜”“锦囊妙计”“小组碰碰车”等栏目使课堂寓教于乐,增添了不少乐趣,让青春期的孩子们有了一块快乐的自留田。
  有了学生们的支持,课堂上“十八般武艺”皆成文章。可见,“喜欢就是硬道理”!
  经营博客,在信息时代弄潮
  在《心灵鸡汤》一书中,我很喜欢这样一段话:“有智慧的人选择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知道,生活充满了变数,乐观让人在变数面前表现得睿智和远见。”
  我其实是一个很愚钝的人。但这段话让我常常提醒自己:生活需要阳光,我要做一个乐观进取的人,无论前方会有多苦。而与教育博客结缘后,我发现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好了,自己的教育之路也越走越顺畅。我结交了许多博友,与很多博友建立起多层面常态的访问、评价、激励互动关系,从他们的博文中汲取了智慧与思想,也获得了人生前进的正能量。
  时光在斗转星移、春来秋往间流逝,而我常抓住那些点滴的时间写自己的生活,用博客传递心声,用博客记录成长。虽然平时的工作很忙,但课间10分钟、无课闲暇的时候、下班回家时、双休日里,我常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及时记录教育生活的网络“隧道”,让思绪穿飞在其中,我更是乐在其中。华灯初上,在叮叮咚咚的钢琴乐音中,我手把书香,边读边咀嚼人生,香茗的气息和着书卷的墨香,常给我很多写作的灵感,让我在键盘上飞快地留下我的感悟。
  教育博客的特殊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服务于教育教学,由我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吸引了我校乃至县内诸多优秀的追逐教育梦想的名师加盟,并相继成立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骨干班主任工作室。我们工作室成员全部开设了教育博客,在区域内引领示范。如今,我们的博客群已经红红火火、运作前景可喜,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这必将撑起一杆长篙,让教育的一弯兰船朝着用心雕琢的境界漫溯。
  我的教育博客立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时兼顾公民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艺术等板块。我的学生、家长、同事甚至国内的同行都成为了我博客的热心“粉丝”。在我参加全国很多政治学科学术会议上,我的博客常被会议组用来展示,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官方博客上还特意与我的教育博客做了链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回首走过的路,我的感慨良多。在我们教育的路上,需要铸造师爱,需要坚持梦想,更需要学会思想与钻研。让自己的人生雕琢出精致,才能拨开迷雾,面朝花开,坚毅而稳健地行走。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其他文献
妊娠期由于解剖和生理的改变,一旦合并外科急腹症时,往往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不容易早期识别诊断,容易延误治疗,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我院1995年2月至200
目的:观察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缺血后的变化。方法:阻断大白鼠肠系膜上动脉,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反应(NADPH-d)法,观察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
笔者采用自拟"调经汤"治疗痛经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年龄13~20岁8例,21~30岁10例,31~40岁12例,41~50岁13例.未婚19例,已婚24例.病程6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回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豚鼠回肠离体肠体标本,记录用药前后肠段的平滑肌纵肌收缩强度和静息张力,换算为变化百为率进行比较,t检验处理。结果:较
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在这里介绍自己,无奈“身世”太杂,不知道从何说起。简言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很“不靠谱”。我本非学信息技术出身,大学就读于工业设计专业,以多媒体动画方向毕业,擅长利用电脑进行绘画、动画创作。工作后,又在人大艺术学院修习艺术硕士。此外,我执迷音乐,十年不辍,擅长吉他,能弹能唱。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负责与艺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和探索,同时兼任初中劳技数码摄影课,也是我校吉他学社
近年来,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体系日益完善,课改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音乐教材的循环用书导致学生在家没有教材复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的
目的:探讨整合素α4β1NCAM-1在肺结核淋巴细胞募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40例肺结核患者的肺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淋巴细胞是否表达整合素α4β1,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是否表
为适应和促进医院发展的需要,自2001年起,我院开发应用了武汉肿瘤医院软件公司的药库-药房-临床科室药品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