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生态环境是加快大省省会建设的根基。近年来,石家庄采取有效措施成功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态势,但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自我修复、涵养功能差等问题。面对差距和压力,省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去腐”方能“生新”。整体思路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协同推进“五化”,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布局,实现石家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加强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5)12-0037-04
大省省会建设离不开良性运行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犹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实现石家庄跨越发展的“命门之穴”。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对于我市推进“两个环境建设”特别是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两个环境建设持续优化,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石家庄要实现绿色腾飞,两个环境建设必须长抓不懈,不断完善和创新举措,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才能为实现建设大省省会目标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一、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仍然薄弱
一是环保工作基础薄弱。近几年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很快,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起步晚、“欠账”多的问题,相比于环保事业发达的省、市,在工作理念、布局、方式、机制、措施、监管、保障等各个方面还需要补足和加强。二是生态设施基础薄弱。全市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速,但与严峻的环保形势还不适应。比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率较低;镇街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低;农村地区垃圾清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不高,与发展形势、人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生态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仍是以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为主,还没有有效构建起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体系。
(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涵养功能差
石家庄是华北中心城市之一,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太行山东麓,山区和平原相间,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自然生态禀赋。但年均降雨量小、森林覆盖率低、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工业结构重、污染负荷高、环境容量小,远远超出了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地表水面日益萎缩,多数河流常年断流,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损耗难以通过其自身修复涵养工程得到有效恢复,使得石家庄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必须付出更大努力、克服更多困难。
(三)生态环境污染仍然严重
2015年上半年石家庄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同期下降达36.5%,达标天数同比增加48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减少了43天,优级天数为10天,同比增加了9天。但扬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具有饮用水源功能的主要河道水质还不能稳定达标,突发性环境事件呈增多趋势,重金属、危险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对大气、地下水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隐患开始集中显现,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人民群众青山绿水蓝天清新空气的环境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四)环境监管、保护力度不够、力量不足、机制不健全
2013年11月18日,石家庄市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利剑斩污”攻坚战。据统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石家庄市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9423人(次),执法车辆2855台(次),检查企业3054家,查处违法企业961家。其中,责令整改499家,取缔关停323家,行政处罚178家,处罚494.5万元,联合公安查处案件75起,行政拘留87人。从环保部门环境执法监督检查的次数及受理环境问题投诉案件看,企业和个人受到行政处罚和进入司法程序的环保案件相比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和频繁发生的环保事件仍然偏低,凸显出环境监管、保护的短板,环保责任追究和环境补偿、损害赔偿迫切需要加强。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我市環保力量不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度不健全,新《环保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不够到位,环保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衔接不紧密,环保任务落实不到位及问责不到位等问题。
(五)生态形象亟需扭转、生态文明意识亟待增强
在2014年权威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中,石家庄市连续数月排名全国倒数前10,空气雾霾天数达到251天,极大地影响了石家庄市的生态形象和发展形象;既影响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又对市民的环境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较为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够合理的消费模式,对市民文明理念和素质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首度纳入“十三五”规划,规划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气水土三大环境战役将推进实施。因此,未来一个时期,重塑并保持我市良好生态形象,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任务艰巨。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面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必须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去腐生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五化”,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省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文化大众化、生态建设制度化、良好生态持久化。 (一)紧扣一个目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华北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题,提升城市生态规划、绿化、管护水平,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城乡面貌绿色化,尽快扭转生态被动局面。以创新的视角努力做到城区、城郊、村镇绿化“三位一体”,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三林共建”,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三网融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努力把石家庄市建设成“森林围城、河水绕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二)建设两大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服务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科技贡献率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明显进展,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新水平(可预设一定的比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
建设生态安全体系。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为核心,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健全完善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权威法律、政策、制度体系,制定生态发展环境的中长期规划,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健全立法、行政、司法相衔接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依法查处和公益诉讼力度,着力形成自然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系统完整的重大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三)做好三篇文章:生态保护、生态涵养、生态修复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指标,科学划分全市生态功能区域,设定生态红线、黄线、蓝线、绿线和禁止建设、限制建设、适宜建设区域,实行分级达标、控制、警戒、处罚的空间管制措施。
生态保护。对于绿线以内区域,以保护为主,提升和优化生态品质。
生态涵养。对于蓝线以内区域,以涵养为主,促进环境的自我恢复和再生。
生态修复。对于红线和黄线以内区域,以修复为主,加大干预、综合施治,改善和修复其生态功能。
(四)形成四级联动:生态村庄、生态乡镇、生态县城、生态市区
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各级各部门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控联动体系,拓展环保部门向乡镇和村组延伸,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尤其是发挥基层和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既有自上而下的传导、又有自下而上的推动。
生态村庄。以高水平生态规划及生态补偿和投入为保障,对村庄实施美化绿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绿化工作,营造通村道路两旁绿色长廊,建设绿树掩映、村容整洁、山水自然、生态田园、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乡镇。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总体及专项规划,优先保护生态绿色空间,在乡镇之间设置足够的生态敞开空间,严格保护敞开空间内的山林、水体、基本农田、人工防护林,扩大生态绿地,建设与生态村庄相衔接,相得益彰的生态新城镇。可以选取经济基础较好、班子相对团结的乡镇先行先试,采取财政补贴及生态补偿的方式,结合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建设,进而逐步推广。
生态县城。按照稳定提高生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的要求,加大县城生态规划和整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将脏城变净城、陋城变靓城、土城变绿城、旱城变水城、老城变名城,打造具有鲜明县域特点的生态县城。
生态市区。以造林绿化为龙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绿色生态石家庄。努力推动全市人民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五)实施五大工程: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人居工程、城鄉绿化工程、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示范创建工程。
实施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防治并举,统筹生产生活,兼顾城市乡村,加快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快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加快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防治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的能力。
实施生态人居工程。统筹城乡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地绿、天蓝、水清、音静、清洁为目标,促进城乡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给广大市民以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无害的土壤、绿色安全的食品,构建和谐优美的城乡一体化人居环境。
实施城乡绿化工程。深入实施绿色石家庄战略,大力加强绿化造林力度,推进生态防护林、景观林和绿色城镇、绿色乡村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和通村道路长廊建设,大幅提高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形成城乡连接、山区平原连接,有点有面、有环有带、有轴有辐射的绿色网络系统。
实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常态治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全面整治城乡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领域的严重污染问题,改造关停一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强化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查处一批引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失职渎职案件和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环境污染防控监测体系和环保行政执法、司法衔接配合机制,构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体系。
实施生态示范创建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同时,扎实开展生态县城、生态乡镇、生态村庄等区域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评选一批先行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在全市形成“普遍参与创建,人人享受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强化六项举措: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
一要科学压煤。做到科学化、精细化。依靠科技,既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坚决完成省下达的削减燃煤任,又要确保经济发展不受太大的伤害,关键是确保老百姓就业不出现问题。二要大力抑尘。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大对煤烟尘、道路尘、工地尘、矿山尘等各种扬尘的治理力度,切实在严管和精细上下功夫。三要合理控车。坚决淘汰黄标车,重点抓好重载车辆的尾气治理,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四要坚决迁企。要加快石钢、双联化工、曲寨水泥、华药、石药等重点企业搬迁步伐,坚决消除城区的重大污染源,要严格减排。运用好节能减排倒逼机制,按照最严的排放标准,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并确保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排放。五要持续增绿。突出抓好“一山二环三河”绿化及绿色廊道、太行山绿化、农村绿化,适度发展经济林,加快建设森林城市。通过上述举措,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文化大众化、生态建设制度化、良好生态持久化。
课题负责人:刘丽敏
课题组成员:赵冰琴 刘文静
责任编辑:王玮玮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加强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5)12-0037-04
大省省会建设离不开良性运行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犹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实现石家庄跨越发展的“命门之穴”。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对于我市推进“两个环境建设”特别是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两个环境建设持续优化,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石家庄要实现绿色腾飞,两个环境建设必须长抓不懈,不断完善和创新举措,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才能为实现建设大省省会目标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一、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仍然薄弱
一是环保工作基础薄弱。近几年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很快,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起步晚、“欠账”多的问题,相比于环保事业发达的省、市,在工作理念、布局、方式、机制、措施、监管、保障等各个方面还需要补足和加强。二是生态设施基础薄弱。全市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速,但与严峻的环保形势还不适应。比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率较低;镇街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低;农村地区垃圾清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不高,与发展形势、人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生态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仍是以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为主,还没有有效构建起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体系。
(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涵养功能差
石家庄是华北中心城市之一,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太行山东麓,山区和平原相间,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自然生态禀赋。但年均降雨量小、森林覆盖率低、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工业结构重、污染负荷高、环境容量小,远远超出了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地表水面日益萎缩,多数河流常年断流,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损耗难以通过其自身修复涵养工程得到有效恢复,使得石家庄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必须付出更大努力、克服更多困难。
(三)生态环境污染仍然严重
2015年上半年石家庄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同期下降达36.5%,达标天数同比增加48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减少了43天,优级天数为10天,同比增加了9天。但扬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具有饮用水源功能的主要河道水质还不能稳定达标,突发性环境事件呈增多趋势,重金属、危险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对大气、地下水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隐患开始集中显现,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人民群众青山绿水蓝天清新空气的环境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四)环境监管、保护力度不够、力量不足、机制不健全
2013年11月18日,石家庄市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利剑斩污”攻坚战。据统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石家庄市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9423人(次),执法车辆2855台(次),检查企业3054家,查处违法企业961家。其中,责令整改499家,取缔关停323家,行政处罚178家,处罚494.5万元,联合公安查处案件75起,行政拘留87人。从环保部门环境执法监督检查的次数及受理环境问题投诉案件看,企业和个人受到行政处罚和进入司法程序的环保案件相比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和频繁发生的环保事件仍然偏低,凸显出环境监管、保护的短板,环保责任追究和环境补偿、损害赔偿迫切需要加强。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我市環保力量不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度不健全,新《环保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不够到位,环保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衔接不紧密,环保任务落实不到位及问责不到位等问题。
(五)生态形象亟需扭转、生态文明意识亟待增强
在2014年权威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中,石家庄市连续数月排名全国倒数前10,空气雾霾天数达到251天,极大地影响了石家庄市的生态形象和发展形象;既影响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又对市民的环境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较为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够合理的消费模式,对市民文明理念和素质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首度纳入“十三五”规划,规划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气水土三大环境战役将推进实施。因此,未来一个时期,重塑并保持我市良好生态形象,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任务艰巨。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面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必须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去腐生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五化”,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省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文化大众化、生态建设制度化、良好生态持久化。 (一)紧扣一个目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华北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题,提升城市生态规划、绿化、管护水平,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城乡面貌绿色化,尽快扭转生态被动局面。以创新的视角努力做到城区、城郊、村镇绿化“三位一体”,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三林共建”,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三网融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努力把石家庄市建设成“森林围城、河水绕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二)建设两大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服务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科技贡献率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明显进展,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新水平(可预设一定的比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
建设生态安全体系。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为核心,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健全完善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权威法律、政策、制度体系,制定生态发展环境的中长期规划,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健全立法、行政、司法相衔接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依法查处和公益诉讼力度,着力形成自然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系统完整的重大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三)做好三篇文章:生态保护、生态涵养、生态修复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指标,科学划分全市生态功能区域,设定生态红线、黄线、蓝线、绿线和禁止建设、限制建设、适宜建设区域,实行分级达标、控制、警戒、处罚的空间管制措施。
生态保护。对于绿线以内区域,以保护为主,提升和优化生态品质。
生态涵养。对于蓝线以内区域,以涵养为主,促进环境的自我恢复和再生。
生态修复。对于红线和黄线以内区域,以修复为主,加大干预、综合施治,改善和修复其生态功能。
(四)形成四级联动:生态村庄、生态乡镇、生态县城、生态市区
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各级各部门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控联动体系,拓展环保部门向乡镇和村组延伸,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尤其是发挥基层和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既有自上而下的传导、又有自下而上的推动。
生态村庄。以高水平生态规划及生态补偿和投入为保障,对村庄实施美化绿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绿化工作,营造通村道路两旁绿色长廊,建设绿树掩映、村容整洁、山水自然、生态田园、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乡镇。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总体及专项规划,优先保护生态绿色空间,在乡镇之间设置足够的生态敞开空间,严格保护敞开空间内的山林、水体、基本农田、人工防护林,扩大生态绿地,建设与生态村庄相衔接,相得益彰的生态新城镇。可以选取经济基础较好、班子相对团结的乡镇先行先试,采取财政补贴及生态补偿的方式,结合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建设,进而逐步推广。
生态县城。按照稳定提高生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的要求,加大县城生态规划和整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将脏城变净城、陋城变靓城、土城变绿城、旱城变水城、老城变名城,打造具有鲜明县域特点的生态县城。
生态市区。以造林绿化为龙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绿色生态石家庄。努力推动全市人民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五)实施五大工程: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人居工程、城鄉绿化工程、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示范创建工程。
实施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防治并举,统筹生产生活,兼顾城市乡村,加快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快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加快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防治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的能力。
实施生态人居工程。统筹城乡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地绿、天蓝、水清、音静、清洁为目标,促进城乡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给广大市民以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无害的土壤、绿色安全的食品,构建和谐优美的城乡一体化人居环境。
实施城乡绿化工程。深入实施绿色石家庄战略,大力加强绿化造林力度,推进生态防护林、景观林和绿色城镇、绿色乡村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和通村道路长廊建设,大幅提高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形成城乡连接、山区平原连接,有点有面、有环有带、有轴有辐射的绿色网络系统。
实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常态治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全面整治城乡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领域的严重污染问题,改造关停一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强化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查处一批引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失职渎职案件和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环境污染防控监测体系和环保行政执法、司法衔接配合机制,构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体系。
实施生态示范创建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同时,扎实开展生态县城、生态乡镇、生态村庄等区域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评选一批先行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在全市形成“普遍参与创建,人人享受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强化六项举措: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
一要科学压煤。做到科学化、精细化。依靠科技,既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坚决完成省下达的削减燃煤任,又要确保经济发展不受太大的伤害,关键是确保老百姓就业不出现问题。二要大力抑尘。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大对煤烟尘、道路尘、工地尘、矿山尘等各种扬尘的治理力度,切实在严管和精细上下功夫。三要合理控车。坚决淘汰黄标车,重点抓好重载车辆的尾气治理,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四要坚决迁企。要加快石钢、双联化工、曲寨水泥、华药、石药等重点企业搬迁步伐,坚决消除城区的重大污染源,要严格减排。运用好节能减排倒逼机制,按照最严的排放标准,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并确保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排放。五要持续增绿。突出抓好“一山二环三河”绿化及绿色廊道、太行山绿化、农村绿化,适度发展经济林,加快建设森林城市。通过上述举措,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文化大众化、生态建设制度化、良好生态持久化。
课题负责人:刘丽敏
课题组成员:赵冰琴 刘文静
责任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