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抽时间挤时间听课,一年多来,听课一百多节,我终于明白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文化意识的缺失是目前部分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一、课堂过分强调说文解词,忽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把说文解字作为重点。有一位老师讲解唐诗时,把字词解说得有点匪夷所思。请看他的教学片段。首先,他朗诵了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他的朗诵声情并茂,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期待,我想他一定能讲好这首诗,谁知他哪根神经出问题了,开始说文解字,解释的令人啼笑皆非。“同学们,先看‘春’字,三个人早上起来在山顶上看日出,日头照在胯下,便构成了‘春’,你们想想看,是这样吗?‘春’是一年的早晨,就像六七点钟是一天的早晨一样,清新美丽,诱人深思。那么在这个时候,你知道什么?明白什么?那就是‘晓’,‘晓’的意思老师刚才已经说过,是‘知道、明白、明了’的意思。好啦,如果把这两个字连接起来,那就是‘一年的早晨知道了!’,知道什么?接着往下看,‘春眠不觉晓’,也就是春天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就明了!”……
《春晓》本来是一幅“春晓图”,极富诗情画意;春眠怡然,春鸟嘹呖;春风骀荡,春雨淅沥;春花飞谢,落红满地。“情意”隽永,咀嚼无滓。结果让他这么一折腾,让人感到心痛。对于这首传递出来的文化意识,他只字未提,满满当当地解释了40分钟的字词,他确实讲得很辛苦。时间过了15分钟,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听他的讲解,耳语、玩东西,甚至打瞌睡。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悲哀啊。
二、课堂过分强化句意解释,忽略了语句承载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惯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犹如空气对于生命体,犹如水对于鱼,文化无法与语文割裂,语文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是语文的载体,没有文化,即无所谓语文,语文课本是以语言为基石和载体编制的文化。这个载体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厚博大,既然语文本身承载着上下五千年人类宏博的文化结晶,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能再把语文和文化割裂吗?不能,坚决不能!但事实恰恰相反,多数语文老师忽略文化传承,单纯地就事论事,就句讲句。如李商隐的《嫦娥》,有位A老师这样讲: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以“嫦娥”诗题,抒写主人公处境孤寂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自己的环境和彻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彻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老师讲到此处,打住话题,回头解释词义,没有深化,没有讲解嫦娥的故事,也没有讲解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学生当然体会不到诗句背后的文化内涵,也理解不了老师所讲的“孤独心境”。
这种不问源头只重表面的讲法,看起来讲到了,实际上只是拨开水面的浮沉,没有看到水下的大鱼。看不到,当然逮不到。即使学生能够倒背如流,也很难解其深意。
三、过分强调中心意思,忽略了文化多元化的本来面目
文章所蕴含的中心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林黛玉是公子哥儿追求的对象,鲁迅却说“贾府的焦大绝不会爱上林妹妹”。由此看来,固定的中心思想,只是对一个人或一类人来说是正确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因此,我们不要刻意强求中心思想的统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中期的童话作品。文章讲述了一个穷小女孩在万家喜庆的大年夜,被迫沿街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这个小女孩濒临死亡,神智不清时眼前出现的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中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丑恶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也可以看出安徒生对当时儿童生命状况的深切关注。”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大家基本上习以为常,每次听公开课,都能听到这样的理解,几乎千篇一律,聊无新意。不是文本没有新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新意的眼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讲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听,但我们可以看看她的课堂实录。我看过之后,感触颇深,不由得使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这篇课文还可以这样教啊!”。无论文本解读的深入独特上,还是主题的深广拓展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叹。她把主题定位在小女孩“幸福”的死去中,这就超越了既往的主题定位,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但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
教学方法上,窦老师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学生如何批注,超越既往的咬文嚼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和感受,从而多角度读出故事的不同味道。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至关重要,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开动脑筋,多角度、多层次对文本进行深挖细研,嚼出与他人不同的味道。文化意识的缺失,束缚了教师拓展语文教材的深厚内涵,直接影响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产生,也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因此,教师要多方努力,加大探讨文化意识的力度,把语文课上得像讲故事,娓娓道来,富有生气,让学生乐学爱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成绩和文化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一、课堂过分强调说文解词,忽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把说文解字作为重点。有一位老师讲解唐诗时,把字词解说得有点匪夷所思。请看他的教学片段。首先,他朗诵了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他的朗诵声情并茂,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期待,我想他一定能讲好这首诗,谁知他哪根神经出问题了,开始说文解字,解释的令人啼笑皆非。“同学们,先看‘春’字,三个人早上起来在山顶上看日出,日头照在胯下,便构成了‘春’,你们想想看,是这样吗?‘春’是一年的早晨,就像六七点钟是一天的早晨一样,清新美丽,诱人深思。那么在这个时候,你知道什么?明白什么?那就是‘晓’,‘晓’的意思老师刚才已经说过,是‘知道、明白、明了’的意思。好啦,如果把这两个字连接起来,那就是‘一年的早晨知道了!’,知道什么?接着往下看,‘春眠不觉晓’,也就是春天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就明了!”……
《春晓》本来是一幅“春晓图”,极富诗情画意;春眠怡然,春鸟嘹呖;春风骀荡,春雨淅沥;春花飞谢,落红满地。“情意”隽永,咀嚼无滓。结果让他这么一折腾,让人感到心痛。对于这首传递出来的文化意识,他只字未提,满满当当地解释了40分钟的字词,他确实讲得很辛苦。时间过了15分钟,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听他的讲解,耳语、玩东西,甚至打瞌睡。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悲哀啊。
二、课堂过分强化句意解释,忽略了语句承载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惯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犹如空气对于生命体,犹如水对于鱼,文化无法与语文割裂,语文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是语文的载体,没有文化,即无所谓语文,语文课本是以语言为基石和载体编制的文化。这个载体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厚博大,既然语文本身承载着上下五千年人类宏博的文化结晶,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能再把语文和文化割裂吗?不能,坚决不能!但事实恰恰相反,多数语文老师忽略文化传承,单纯地就事论事,就句讲句。如李商隐的《嫦娥》,有位A老师这样讲: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以“嫦娥”诗题,抒写主人公处境孤寂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自己的环境和彻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彻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老师讲到此处,打住话题,回头解释词义,没有深化,没有讲解嫦娥的故事,也没有讲解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学生当然体会不到诗句背后的文化内涵,也理解不了老师所讲的“孤独心境”。
这种不问源头只重表面的讲法,看起来讲到了,实际上只是拨开水面的浮沉,没有看到水下的大鱼。看不到,当然逮不到。即使学生能够倒背如流,也很难解其深意。
三、过分强调中心意思,忽略了文化多元化的本来面目
文章所蕴含的中心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林黛玉是公子哥儿追求的对象,鲁迅却说“贾府的焦大绝不会爱上林妹妹”。由此看来,固定的中心思想,只是对一个人或一类人来说是正确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因此,我们不要刻意强求中心思想的统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中期的童话作品。文章讲述了一个穷小女孩在万家喜庆的大年夜,被迫沿街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这个小女孩濒临死亡,神智不清时眼前出现的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中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丑恶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也可以看出安徒生对当时儿童生命状况的深切关注。”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大家基本上习以为常,每次听公开课,都能听到这样的理解,几乎千篇一律,聊无新意。不是文本没有新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新意的眼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讲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听,但我们可以看看她的课堂实录。我看过之后,感触颇深,不由得使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这篇课文还可以这样教啊!”。无论文本解读的深入独特上,还是主题的深广拓展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叹。她把主题定位在小女孩“幸福”的死去中,这就超越了既往的主题定位,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但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
教学方法上,窦老师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学生如何批注,超越既往的咬文嚼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和感受,从而多角度读出故事的不同味道。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至关重要,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开动脑筋,多角度、多层次对文本进行深挖细研,嚼出与他人不同的味道。文化意识的缺失,束缚了教师拓展语文教材的深厚内涵,直接影响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产生,也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因此,教师要多方努力,加大探讨文化意识的力度,把语文课上得像讲故事,娓娓道来,富有生气,让学生乐学爱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成绩和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