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课程内容、客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在教学内容和条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分析、了解。了解学生的差异及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对教学分组有重要意义。而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合理的教学分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课的教学分组一般可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同质分组是把技能水平、学习能力等处于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起,异质分组则是把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进行教学。
一、同质分组的局限性和异质分组的优越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校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了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属于同质分组,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种分组也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教学的分层次,往往使教师在情感上偏向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情感上受到伤害,可能加大两极分化。其次,分层次教学没有和分层次评价结合。所以这种形式的同质分组教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而异质分组将不同技能、技术、兴趣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促进了竞争学习与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为教学的社会适应领域创造了条件。通过教师的组织,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成为小组的骨干,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异质分组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从心理上得到肯定,这种肯定往往会激发其学习热情,主动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自我提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异质分组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将成为日后社会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因此,异质分组更加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异质分组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提供方案和学习方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指导学生分组,并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出各种学习方案供学生选择。
2.利用团队力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异质分组的目的,也是异质分组的优势。音乐课上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有助于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习效果。团队的力量还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让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分在一组,然后对团队提出要求。
3.利用激励机制促进差生学习
激励的方式可以有语言激励,如我相信你行,你一定能,你肯定可以等;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团队力量来实施,如掌声鼓励等;还可以通过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等来激励学生。
4.利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异质分组
学生的差异是变化的,教师不要总是采用固定小组成员的异质分组形式。当学生出现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学生差异
“差异并不是优劣的表现,只是类型和程度的不同”(毛景焕语)。音乐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每名学生,无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起点如何,他们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2.了解学生的差异
了解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同时,了解学生的差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可变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差异还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差异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为学生的差异是变化的,只有不断了解学生的差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设计教学分组方案,促进音乐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音乐课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教学分组方案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备课时,要考虑如何利用分组带动所有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选择最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体现出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重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再次,要检查这种教学分组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总之,教师在设计课时就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利用异质分组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改进评价,区别对待
教学评价应该强调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目标反映国家统一的要求和基本标准,个性目标反映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特长的发挥。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评价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进步情况,真正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进步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同质分组的局限性和异质分组的优越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校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了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属于同质分组,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种分组也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教学的分层次,往往使教师在情感上偏向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情感上受到伤害,可能加大两极分化。其次,分层次教学没有和分层次评价结合。所以这种形式的同质分组教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而异质分组将不同技能、技术、兴趣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促进了竞争学习与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为教学的社会适应领域创造了条件。通过教师的组织,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成为小组的骨干,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异质分组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从心理上得到肯定,这种肯定往往会激发其学习热情,主动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自我提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异质分组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将成为日后社会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因此,异质分组更加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异质分组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提供方案和学习方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指导学生分组,并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出各种学习方案供学生选择。
2.利用团队力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异质分组的目的,也是异质分组的优势。音乐课上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有助于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习效果。团队的力量还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让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分在一组,然后对团队提出要求。
3.利用激励机制促进差生学习
激励的方式可以有语言激励,如我相信你行,你一定能,你肯定可以等;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团队力量来实施,如掌声鼓励等;还可以通过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等来激励学生。
4.利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异质分组
学生的差异是变化的,教师不要总是采用固定小组成员的异质分组形式。当学生出现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学生差异
“差异并不是优劣的表现,只是类型和程度的不同”(毛景焕语)。音乐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每名学生,无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起点如何,他们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2.了解学生的差异
了解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同时,了解学生的差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可变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差异还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差异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为学生的差异是变化的,只有不断了解学生的差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设计教学分组方案,促进音乐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音乐课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教学分组方案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备课时,要考虑如何利用分组带动所有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选择最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体现出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重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再次,要检查这种教学分组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总之,教师在设计课时就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利用异质分组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改进评价,区别对待
教学评价应该强调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目标反映国家统一的要求和基本标准,个性目标反映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特长的发挥。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评价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进步情况,真正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进步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