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安致”移动信息处理的未来?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Android作为一种全新手机操作系统,从出现开始就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不同角度的介绍,希望让读者对这个新兴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Android;Google;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移动信息处理
  
  MOTO最后的赌注?
  
  许多人把从高通COO位置以传言中的上亿高薪“被”请来的新摩托罗拉手机掌门人桑杰,贾看做是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最后一次赌注,也许再失败,曾经三分天下的摩托罗拉品牌就此将退出历史舞台。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暂时我们还无法判断这次豪赌是不是最终成功,但至少我们没有看到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继续堕落,随着“Droid”的高调亮相,桑杰,贾给了摩托罗拉一个鲜明的未来目标:智能手机。
  将这个目标作为拯救MOTO的最后一搏,出身芯片巨头的桑杰,贾无疑经过了深思熟虑,综合了市场趋势和MOTO自身的特点。市场方面,在经济衰退期间,智能手机的增长成为萧条背景下的一大亮点,日益成为手机发展新的方向,比如苹果的iPhone的市场扩张速度在手机业内几乎可以称之为奇迹。Gartner的数据显示,目前,智能手机仅占手机销售量的14%,预计到2012年,智能手机的这一市场份额将达到37%,市场规模将达到1910亿美元。而MOTO自身角度,智能手机的盈利率为普通手机的3倍左右,适合现在危机中急于脱困的手机业务以及更为精简的团队运作,此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机遇是Linux手机操作系统重新焕发活力。
  在MOTO的衰落过程中,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技术因素,那就是Linux操作系统在手机领域的失宠,从图1的2006年至2008年初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变化调查中,我们明显看到的是Linux系统的日渐萎缩,多家Linux嵌入式系统厂商的日子步履维艰,而MOTO当年曾经是坚定的Linux操作系统联盟的领军手机厂商。图1的数据还没有加入当时刚刚发售的iPhone对市场的冲击,如果考虑到Ihone的破坏力,Linux系统的份额可能只剩下不到15%(2006年三季度为35.7%)。现在,Android的出现无疑帮助MOTO重拾Ljnux系统在智能手机中的领先经验,看到重振山河的一线曙光。
  当然,看中智能手机市场的不仅仅摩托罗拉一家,智能手机这个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新的竞争者。近日,Gartner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PC生产商正觊觎智能手机这块大蛋糕,希望以此来弥补由于PC销量下滑所导致的损失,预计在2010年所有的PC生产商都将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09年底戴尔CEO迈克尔,戴尔证实,2010年将在美国推出Android智能手机,戴尔将会是最新一个试图在迅速成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与苹果及RIM同台竞争的电脑生产商。宏碁早在09年2月发布了8款智能手机,切入这个充满机会的市场,它打算s年内跻身于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之列,计划3年内,智能手机业务将达到其总营收的10%。毫无疑问,给这些手机圈外的厂商进入智能手机金矿掘金机会的,正是Android!
  
  将网络化进行到底
  
  如果说,第一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搭起了手机与因特网之间的鹊桥,以iphone为代表的第二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为手机与因特网创造了热恋的一切环境,那么Android的诞生则赤裸裸的将手机推进与因特网的洞房之中。
  2007年11月,Google牵头与其他33家同业者成立了开放手机联盟(OHA),确定以发展移动装置开放式标准为目的,并正式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打着史上开发最快速的嵌入式系统的旗号,这个针对资源较少的移动装置所开发的平台,已经大举攻占了智能手机市场,并且造成了两个重要的现象,第一是移动应用与网络商城火爆、第二是Android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般集体诞生。
  从2008年9月第一款HTC的Gl正式亮相,仅仅15个月时间里,基于Android的新智能手机数量就超过了30款,这还不包括一些基于Android内核开发的相关手机,而排在2010年面世的Android手机则可能接近百款。如果说,iPhone是借着苹果的品牌以及创意性的用户体验在2008-2009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枝独秀的话,那么2010年开始,Android将引领整个手机产业万紫千红的百花齐放。
  手机与因特网的关系早已被证明是携手并肩前行的小两口,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的60%以上因特网初次登入者是通过手机平台进入的,手机接入因特网的流量比s年前暴增了10万倍。如果现在新出现的智能手机还没有出色的因特网接入功能,那么等待他的只有被扔进垃圾箱。相比于早几年问世的苹果手机平台,作为一家网络公司,Google主导的Android自然是将网络化演绎到了极致。从首款G1中就能充分体现这一趋势,除了支持Gmail、Gtalk、Google Maps等Google服务外,还支持Google Android Market软件市场(类似于iPhone的APP Store),AIM、MSN、YAHOO即时通讯功能;Amazon MP3 store:完全支持YouTube;其他应用如ShopSavvy对比购物程序,Ecorio行程管理程序,BreadCrumbz根据地图和照片创建自己的路线图,与朋友分享世界。如此多的网络应用,你完全可以将其看做一款放在手中的移动接入因特网终端,而绝非用于打电话、收发短信和邮件的基本手机。
  对于Google来说,推出Android而不是推出之前大家猜测的Gphone无疑是更为明智的举动,iPhone再强,也不可能实现对智能手机市场半数以上份额的统治,而这恰恰是开放性的Android系统所极有可能达到的。Google也许在做一个很大的布局,近年来,由于云/端计算与网络服务的兴起,全球云计算市场逐渐成为众多IT厂商争夺的焦点,美林证券预计未来五年全球云/端计算市场规模将达950亿美元,Gartner预测、2010年有80%的《财富》500强企业会使用各式不同的云/端计算服务,因此如此庞大的商机让各大科技公司纷纷跨入云端计算市场领域,意图抢占商机。
  借用中科院计算所刘军发博士关于云计算和端计算的研究:云计算+手机=神奇的东西,那么Google开发Android就是在抢占端市场,如果能借此掌控半数以上的智能手机终端,又同时拥有了出色的云计算服务,属于Google的未来肯定比现在Google已经创造的更神奇。当然,真正要走到云计算这个阶段,Android必然会将GooSe所倡导的网络化进行到底。   
  Android软件平台及开发要点
  
  Android作为软件平台标准,需有硬件提供各种运算能力才能形成完整系统。Android软件平台包含Java应用程序、Application Framework、Libraries、Runtime~Linux Os等层。每一层内含多个独立组件完成不同功能,Android在各组件与层之间订出标准界面。因此Android系统可以像积木堆栈一般,不同应用产品可以依功能需要加入软件或硬件组件整合成不同产品。
  以往在智能手机软硬件供应链上属于单纯的垂直产业链,其产业模式如图2右侧,手机上关键软硬件,如操作系统、中介软件、人机接口的软件组成、核心Soc与平台设计等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大厂手中。以HTC的3G手机为例,手机上大部分软件包含操作系统都是Microsoft所提供,由于Microsoft不公布原始码,HTC仅能针对有限的软件部分进行定制化设计:关键的SoC则由TI或是QualComm(高通)提供芯片,平台所需的驱动程序已由SoC厂商或Microsoft提供,系统厂商不需要作太多开发;系统厂设计挑战着重在电磁干扰、安全规范、测试、甚至降低成本等,此种商业模式对多数规模无法与大公司竞争之厂商而言、要切入十分困难。
  Google提出的Android软件平台采取开放源码,可以让不同软件层的厂商清楚地看到与其它层接口,就其专精部分深入开发,其研发成果可以再挂回Android平台作功能展示。对于不同硬件或是模块厂商,通过定义清楚的标准接口,可以直接与Android软件进行开发,再以模块的方式整合在Android系统,创造差异化嵌入式产品。Android的开放性,将使移动装置软硬件供应链产生进一步的垂直分工,如图2左侧所示,犹女NPC产业一般。
  
  Androld平台软件架构
  
  应用程序(Applications):依据使用者的期望而将Android框架里的组件及Library组件组合而成的高阶服务。
  应用框架(Applictiaon Framework):这是结合Applications与Libraries的幕后主架构。
  Android 1Kuntime:主要是:Java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Libraries:Android已提供了一些c++链接库。例如,sQLite数据库系统、OpenGL 3D绘图系统等。
  Linux核心:Android依赖Linux来提供核心的服务,例如内存管理、进程(Process)管理、执行绪(Thread)管理等。
  对于软件开发者的着力点在于:链接库层(*SO)。基于*SO,往下衔接到Driver和硬件组件,以*SO来提升硬件的价值。基于*SO,往上衔接到Google支持的Java抽象类别和界面,再衔接到成千上万的应用层Java子类别,享受“*SO+硬件组件”无限复制的商机。基于上述的分析,Android平台的开发要点是:开发*sO发挥自身硬件产品的特色;然后,往上嵌入于Android框架层。整个过程如图3所示。
  由于IT产业的开发人员对于硬件、BIOS和Linux(Driver)三者极为熟悉,但是对于Androld的框架(Framework)部分非常陌生。于是,可以分三步让开发人员能“知己知彼”,从自己熟悉的“硬件、BIOS和Linux”衔接到还很生疏的“Android框架”。
  第一步:熟悉上层Java应用组件(如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之间的互动模式。
  第二步:以c/c++开发Android的本地(Native)共享类库(Shared Library,即Linux里的*SO组件),并衔接(或调用)到自己熟悉的硬件、BIOS和Liaux(Driver)。
  第三步:撰写Hook类。将共享类库(*SO)向上嵌入到上层的Java应用框架结构里。
  此过程(如图4)的焦点不在于Android商业应用系统开发(Application Development),如Google Map的应用等等,而且假设Android系统能在你的环境里执行,起步的“移植”(Porting)已经不是你的焦点了,如何进一步迈入产品商业化,才是目前的焦点所在。
  
  人见人爱的Android
  
  除去只用在苹果产品中的Mac系统外,Linux大概是在个人PC操作系统中对抗微软的唯一人选。当然,在手机操作系统中,更适合资源相对较少的嵌入式技术的Linux多年来表现得比Windows Mobile要强势得多,成为仅次于Symbian的第二大市场占有者,在中国市场Linux的占有率则还要更为出色些。只不过,随着近年来原私有的操作系统Symbian的开源以及联网需求的提升带来windows Mobile的强势,Linux阵营渐渐力不从心,更为重要的是在UI等部分渐渐被已经习惯了网络使用习惯的消费者抛弃。
  Linux依然在手机操作系统中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博通(Broadcomm)公司资深副总裁兼移动平台集团总经理Scott Bibaud在谈到未来手机芯片组发展趋势时认为,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消费者对强大图形处理能力的手机的渴求,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系统资源支持开放系统的更多下载需求、应用处理需求以及计算能力和提升内存访问效率等,同时还不能减少媒体处理的支持能力,这么多的处理需求必须落在仅有的基带和应用处理器上,因此,如何进行多个处理单元的协调处理甚至是多核处理和单独处理的架构灵活调配等问题无疑是未来操作系统必须支持的。Linnx作为目前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最成熟的技术,无疑完全符合这些未来智能手机要求,因此,Android在改进了多个不足后,再次将Linux推到手机操作系统大战的风口浪尖,图5说明了一个出色智能手机操作系统(Os)的必备元素。 我们不想多去从技术上描述GoogIe的Android究竟有多么大的优势,因为这对其他的操作系统显得非常不公平,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封Android一个最受运营商欢迎操作系统奖大概没有人反对。
  运营商是手机产业链中真正的控制者,博通公司Scott Bibaud坦言,对于手机产业链来说,运营商往往占据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这点在欧洲和北美尤为明显,他们掌控着手机的功 能和手机的设计需求,主导着整个开发过程。Android最具意义的是对运营商的诱惑,iPhone的成功是苹果公司的胜利也是苹果粉丝们的胜利,但对于真正移动产业的控制者(电信运营商)们来说,iPhone是个又爱又恨的家伙:爱,因为用户们喜欢,与苹果合作可以提升用户数量;恨,因为苹果瓜分了本应属于运营商的手机应用利润。随着运营商的利润不断走低,对于iPhone的容忍程度将成为运营商非常头疼的问题,一方面,选择iPhone必须满足苹果各种各样的苛刻条件,还不能自己随便加入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iPhone固然华丽,但手机还是要以AKPU值来给运营商带来利润的,许多实际应用的最终受益者只有苹果而已。换个角度来看,iPhone特有的华丽界面和全新的移动互联理念确实吸引用户,运营商不选,用户可能改换门庭了。
  iPhone有众多竞争者,运营商却无可替代,Android的适时出现恰恰满足了运营商的现有需求。这样一个操作系统,无需和我抢夺利润分成空间、而且还能提供GPS和搜索这些未来很有应用前景的服务,并且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完全个性化的开发。最重要的一点是,Android非常廉价,开源的操作系统运营商可以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个性化应用程序的开发,在这之后。运营商甚至只需要寻找合适的手机设计企业和代工厂商就可以生产自己定制的手机提供给用户,这个盈利模式比之前的运营商向手机厂商采购要简单得多,不仅利润少了手机厂商的分成。而且对手机和应用具有更强的控制力。这样的一个操作系统的出现,既满足了运营商对未来手机产业的深度控制,同时还带来了运营商的业务增长,而且还不需要运营商负担什么利润分成,运营商没有理由不欢呼。
  当然,Google没有直接自己生产手机是一种聪明的示弱,至少与傲慢的乔布斯的强势得罪不少传统势力不同,Google的进入获得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借鉴了苹果推出手机之后运营商的态度,Google选择了一条最能讨好运营商切入手机产业的路线,这就为Android的成功打消了许多强大的阻力,促使以Android为操作系统的手机成为iPhone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乔布斯的失误在于,他忘记了苹果投资的AKM是怎么打败其他处理器竞争对手的,对,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一个庞大的利益联盟。而如今,Android对于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来说,正是希望走当年AKM成功的旧辙,甚至跳过所有手机厂商,直接去和运营商这个手机产业实际的统治者进行合作,利用越来越多的代工厂商的生产能力,期望渗透到手机产业的根源。即使Android最终没有达到预期,Google也不会损失什么,开发操作系统的能力本来就是一个锻炼,借由这个机会开发基于手机或者说移动平台的Google搜索和GPS系统,即使Android不行,也可以移植到其他的手机系统上,最终运营收钱的还是Google。
  从Android真正面世仅仅一年半时间,各方面的反应已经显示了其光明前景。根据基于高通1GHz Snapdragon的Google Nexus One为样本的用户对操作系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Android以72%的满意度仅落后提前一年半发售的iPhone 5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操作系统不足半数的满意度,而除了应用软件的数量上,其他性能指标方面均不逊色于竞争对手iPhone。台湾拓普研究所所长陈清文预测,2013年Android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1亿部,占整个市场超过30%比例,现在则只有不到3%市场占有率。同时,多家运营商和IT品牌厂商对Android的青睐也已经路人皆知,其中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由海峡两岸联手打造的中国移动Ophone。
  
  手机只是起点
  
  虽然Android的诞生打着手机(Handset)的旗号,(B_Android瞄准的绝非仅仅是手机市场,正如前面的云计算设想所言,对于雄心勃勃的Google来说,其真正希望占领的是任何一个应用嵌入式系统又有联网功能的终端,手机,对于Google设想的成功来说,不过是刚上路而已。
  打破windows的垄断是Linux诞生到这个世界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Android现在正在沿着前辈的精神继续前行,并且可能改变整个移动信息处理操作系统的格局。智能手机和Netbook(上网本或智能本)是2009年成长最快的两个消费产品,这也恰恰是Android最初希望极力占领的市场,由于Android与Windows Mobile同样可以实现对时下极为流行的SNS和即时通讯应用的完美支持,因此许多MID和Netbook厂商开始考虑应用Android系统。另一个被许多人在2010年寄予厚望的是eBook(电子书)市场,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式低端处理应用,同样有厂商开始采用Android作为其操作系统,当然电子书的前辈数码相框自然也不能被Android忽略。作为嵌入式娱乐应用的前辈,媒体播放器更是Android可以大展拳脚之处,特别是能够为媒体播放器增加网络相关服务,无疑为媒体播放器增添更多活力。
  Android不仅仅在这些注重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领域发挥其Linux系统的快速、运行省资源的特性,同样值得关注的是Android在一些电源供电的大型设备上的表现。目前Motorola和MIPS已经开始研发Android STB(机顶盒)产品,而日本JVC则更是计划推出能上网的Android TV,可以说哪里有嵌入式应用,哪里就能看到Android这个智能机器人的身影。
  陈清文认为,Android的市场前景其实远不止这些,它的应用完全可能超出消费和桌面应用领域,延伸到工业和交通等多个相关行业,不过从2011年以后三年左右的时间预期,智能家庭(CE)将会是Android成长的最大机遇所在。
  
  写在最后
  
  作为结合了最具活力的Linux一与Java两大开发语言优点于一身的Android,虽然中长期拥有光明的前景,但短期内依然存在诸多开发的挑战,特别是与传统的Linux与Java开发的兼容性还很欠缺,并且在程序安全性和多任务处理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对从业者来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力争先评估自己的开发应用需求,再衡量Android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扬长避短。
  不管如何,Android作为一款开放性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延伸性,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或是系统集成商,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特色鲜明的产品开发,并确保自己开发结果的唯一性,这恰恰适合正在不断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的中国电子产业,因此,如何学好并利用好Android这样一款面向庞大终端消费市场的操作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
  也许、将中文名暂定为“安致”的Android,真的可以安置移动信息处理的未来!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清远市不同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不同健康自然人群和高危人群血液样本,对自然人群按照年龄分为未成
Q:水斗液、润版液及润版添加剂有何区别?A:胶印润版液类产品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稀释或已经稀释好的,可以直接加入胶印机润版系统(俗称水斗)用于印刷的产品,称之为润版
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的《西夏文物》荣获“2005美国印制大奖”Benny Award金奖,它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而设计,封面由青石粉和树脂混合后,注入模版铸压而成,立体感强烈;书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