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让生活走进教学,让教学贴近生活,让教学与生活和谐地衔接。彻底解决过去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引导探究、重智力培养轻全面发展、重经验模式轻创新实践等教学低效现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等待、设疑和反思,这样,才能调整好教师的角色,才能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理念。
一、教师要学会等待
在学校平时的听课活动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情景一:一位教师教学《出师表》一文,在完成字词的音形检查后,安排学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做到顺畅朗读,并读出感情。可当学生读得正酣,接近读完时,老师叫停,马上指名朗读。显然,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读完全文。
情景二:有位教师在教学《台阶》一课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根据问题,概述课文内容”。问题如下:(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高台阶新屋的?(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可当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时,教师却在不断地补充概述要求,阻碍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情景三:一位教师在教学《七颗钻石》时,提出一组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教师让学生依次回答。可是,学生就是回答不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上来,于是教师干脆自己把答案一一道出。
这些情况不时在课堂教学中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刚走向讲台的年轻教师身上。这些虽然都是教学细节,但从中不难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缺少等待心理。这些教师客观上没有把学生的学放在心上,而是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顺序逐一在课堂上实现,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学计划稍有来不及,或者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就越位代劳,匆匆而过,无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缺乏耐心,缺少等待呢?显然一点就是,教师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缺乏信心,担心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过分强调了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而是以自己的思想、思维、思路左右着自己的课堂。
其实,学生学习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学生自己思考、揣摩才能完成,任何包办代替的结果是不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提并论的。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不断的矫正学生思维,并把思维引向深入。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夸大自己的能力,一味地扮演着知识传播者的权威形象。
上述教师的行为,打断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所得的,但对中等及偏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来不及接受转化,致使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内容越积越多,离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远。在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中,这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与勇气,这也许是主观造成学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积极倡导知识的主动建构观,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生产者。
二、教师要学会设疑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设置疑障,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教师就要下功夫,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且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大进。”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对某一知识或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精心设计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习《狼》这一课,教师可先讲《聊斋志异·狼三则》的一则故事,来说明屠夫靠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狼。然后设疑:“这则故事屠夫又是怎样和狼斗争的呢?”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向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再如,《谈骨气》以成语故事“嗟来之食”引入,然后因势利导,提出问题:“穷人为什么不吃嗟来之食,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本文与‘嗟来之食’这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然想探究原因。
三、教师要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反思的形式有“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进行全面的反思。通过这样不断的反思,使教师不断认识“过去的我”,进而产生重新认识自我的需求,使教师能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角色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蓬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才能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要学会等待
在学校平时的听课活动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情景一:一位教师教学《出师表》一文,在完成字词的音形检查后,安排学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做到顺畅朗读,并读出感情。可当学生读得正酣,接近读完时,老师叫停,马上指名朗读。显然,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读完全文。
情景二:有位教师在教学《台阶》一课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根据问题,概述课文内容”。问题如下:(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高台阶新屋的?(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可当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时,教师却在不断地补充概述要求,阻碍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情景三:一位教师在教学《七颗钻石》时,提出一组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教师让学生依次回答。可是,学生就是回答不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上来,于是教师干脆自己把答案一一道出。
这些情况不时在课堂教学中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刚走向讲台的年轻教师身上。这些虽然都是教学细节,但从中不难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缺少等待心理。这些教师客观上没有把学生的学放在心上,而是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顺序逐一在课堂上实现,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学计划稍有来不及,或者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就越位代劳,匆匆而过,无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缺乏耐心,缺少等待呢?显然一点就是,教师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缺乏信心,担心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过分强调了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而是以自己的思想、思维、思路左右着自己的课堂。
其实,学生学习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学生自己思考、揣摩才能完成,任何包办代替的结果是不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提并论的。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不断的矫正学生思维,并把思维引向深入。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夸大自己的能力,一味地扮演着知识传播者的权威形象。
上述教师的行为,打断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所得的,但对中等及偏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来不及接受转化,致使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内容越积越多,离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远。在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中,这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与勇气,这也许是主观造成学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积极倡导知识的主动建构观,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生产者。
二、教师要学会设疑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设置疑障,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教师就要下功夫,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且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大进。”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对某一知识或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精心设计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习《狼》这一课,教师可先讲《聊斋志异·狼三则》的一则故事,来说明屠夫靠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狼。然后设疑:“这则故事屠夫又是怎样和狼斗争的呢?”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向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再如,《谈骨气》以成语故事“嗟来之食”引入,然后因势利导,提出问题:“穷人为什么不吃嗟来之食,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本文与‘嗟来之食’这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然想探究原因。
三、教师要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反思的形式有“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进行全面的反思。通过这样不断的反思,使教师不断认识“过去的我”,进而产生重新认识自我的需求,使教师能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角色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蓬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才能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