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 虚构没有现实荒诞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书写都市桃源生活,一边遭遇家园被强拆。作品多具批判讽刺性的作家阎连科,与中国式荒诞现实狭路相逢。而其维权行为,正在演变成一场对文人、中产精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与社会责任的争论。
  
  阎连科没想到的是,自己屡次谈及的都市桃源生活,这么快就结束了,在他的计划中,他还打算写一部以“711号园”生活为蓝本的《瓦尔登湖》。
  11月30日,因自家小区遭遇强拆,阎连科在微博上发表《致总书记和总理的一封告急信》,将“所目睹和遭遇的强拆事件,简要地报告给你们”。
  在信中阎连科写道,三年前他在北京丰台区花乡世界名园小区(711号园)用稿酬和筹借款购得一处房屋,今年7月接到正式通知,因修北京万寿路道路南延工程,包括他家在内的39户人家将被拆迁。
  这封公开信引起了一番波澜。同情和声援者众,但意想不到的是,质疑声音也接踵而来。
  阎连科被指责,“逃”到美国迈阿密书展以躲开文代会,却称赞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处处散透着对中国文学和当代作家的期冀和暖意”,信中“尊敬的”、“打扰了”等措辞,被指姿态过于卑微和谄媚,摆脱不了体制内语态的影响;更严厉者指责他做法投机,平日不为百姓拆迁事件发声,如今捍卫私产却大作声势……
  一个作家的维权行为,正在演变成一场对阎连科作为文人、中产精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与社会责任的争论。
  “我这一生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做错事情的人”,因为当初对土地的逃离,而逃避了为父辈亲人分担生活重任,阎连科对父辈一直充满愧疚,这种赎罪意识也是他在多个场合的自我表白。眼见邻居的房屋在推土机中化为瓦砾后,他说,“包括我在内,每个人都是被扭曲的人。”
  在这场纷争行将沸腾发酵之际,阎连科对《南都周刊》记者表示,在长达几个月的抗争后,自己已经很疲累,他早已搬离被拆迁住所,公开信也是他对抗强拆事件的最后一次用力。
  
  你讽刺生活,生活也在讽刺你
  在文学评论界,阎连科身负中国文学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禁书作家等多项标签。
  早在2004年,小说《受活》出版后不久,阎连科转业至北京作协。此后,他陆续写出了嘲弄个人崇拜与专制禁锢的小说《为人民服务》、反映河南艾滋病村现状的《丁庄梦》以及记录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饥饿与无序的《四书》,这些作品的命运,都比较坎坷。
  北京五环附近的咖啡馆里,采访进行一个多小时后,阎连科的身子逐渐缩向沙发靠背。查出脊椎错位已经17年,如今他每年都要跑一次西安,找老中医针灸。
  生为农民之子,26年部队生涯,令阎连科形成了极自然的生物钟,晚九朝六。上午八点到十点,他对着用小木板支起来的电脑工作两小时后,一整天的创作就结束了。
  “有时候我是有意去逃避现实,比如住到那个园子里。” 在花乡世界名园小区购房两年来,阎连科在园中侍弄花草,播种施肥。
  其间,他创作力犹如井喷,交出两部散文、两部文论以及一部长篇小说的成绩。其中,包括计划于明年出版的14万字散文《711号园》,阎连科将这段世外桃源般的经历,描绘为“我一生最奢侈的生活”。
  吊诡的是,这部描述都市桃源生活的作品,还没来得及出版,前来拆墙推土的机器已经开进了家园,原本平静规律的生活戛然而止。
  “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打响拆迁整治的攻坚战”的条幅遍布小区,十几个身穿黑色制服的小伙子堵在门口,仿佛“文革”风潮重现。阎连科无心创作,搬回了二炮部队于2003年分给他的那套五环外的房子。
  自今年5月初次收到拆迁通知,这半年来,阎连科曾几次与拆迁办联系,试图通过正常渠道商谈。作为小区居民中“开发商最好的朋友”,阎连科说自己屡次婉拒劝拆饭局:“你们谁都别做我的工作,我一定不是这里的钉子户,但也一定别指望我带头拆掉。”
  邻居们寄希望于阎连科作为知名作家的话语权:如果拆迁及赔偿背后没有黑箱操作,为何拆迁办不肯提供居民所要求的“会议纪要”?真相是什么?
  在与媒体谈作品《四书》时,阎连科忍不住针对拆迁一事发了一个牢骚,并被法国《世界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出来。每天对住户进行短信轰炸的拆迁工作人员责怪他,“阎老师,你这个拆房是自己家里的事,为什么每次来都带一个记者?尤其你不应该闹到国际上去。”
  一次次面对媒体回顾拆迁战,阎连科早已疲倦。“包括我和那里住的人,要求都非常简单,你把拆迁的文件给大家看一下,就好。现在任何通知、文件不给你看,什么都不告诉你。”
  在阎连科的笔下,曾创作出各种荒诞:人物的身体能化作肥料滋养大地;被解放的人隐匿在地道中狂欢;懦弱的知识分子向偷情的妻子与领导扑通下跪;为凑钱而卖皮的村民,裤管里的蛆虫像豆子一粒粒往下掉;象征着专制主义、监督知识分子改造的“孩子”,架一把铡刀对众人说“把我的头给铡下吧”……
  刘剑梅教授称其创作“不断地重写‘受苦人’和批评社会的不公平”,其怪诞、夸张、惊惧与恣意的特质,也将阎连科带入世界文坛高度。
  但面对拆迁,阎连科感慨:“任何虚构故事都没有现实曲折丰富和荒唐。不管你写什么样的小说,你在讽刺生活批判现实时,生活本身也在讽刺你。”
  
  权力决定的人生
  近年来,除去散文、文论方面的创作,阎连科唯一不被禁的小说,只有2008年的《风雅颂》。这本书以某懦弱大学教授为主角,触怒了一批精英知识分子。
  在这本被阎连科视作精神自传的作品后记中,他这样毫不客气地概括自我:懦弱、浮夸、崇拜权力、很少承担、躲闪落下的灾难、逃避应有的责任。
  “也许过一段时间,过几年之后,我会以拆迁去写些什么东西。这个经历对个人生活来说一定是个小小的悲剧,对文学创作而言可能会让我更丰富一点。随它去,我属于那种能迅速接受的类型。我是抱着非常妥协的态度,相对依法办事,相对差不多就行了。”
  但是,11月30日,当阎连科再度来到“711号园”时,竟不免为现场邻居们的失控情绪所影响,回家后,他将积攒多时的纠结与苦闷,写成了1500字的公开信。
  公开信发布后,身为一级作家、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阎连科也被公众寄予了“写一写拆迁”的期望。
  外界习惯强化阎连科的话语权,他本人却视自己为作协的“孤儿”。他的话语权并非源自体制所赋予的权力,恰恰相反,对权力的恐惧与生俱来。
  阎连科十几岁时,在生产队翻红薯秧子,目睹卡车驶过,一梭子弹自革命青年手中的机枪落到田头。当年挺着一把枪的“革命者”,变成今天穿上黑制服就可以搞拆迁的青年。“那些人就是平时大街上捡破烂,给他80块一天,穿上制服,被授予某种权力,他就是掌权者,为所欲为,你就会感到恐惧。”
  1966年霜降时,阎连科家中耕作三年才拣尽礓石、丰收番薯的自留地,因中央一个决定而收归公有。饥饿留下阴影,为了逃离土地,阎连科在参加高考失败后,报名参军,历任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现实生活中的拘谨与畏怯,在文字里得到了宣泄与释放。创作不断获奖,从“五个一工程奖”到鲁迅文学奖。他所担任的文职也逐渐达到副师级别。
  “随着年纪经历增长,会发现,当你向往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就会左右着每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话一个偶然的事情,甚至非常奇怪的一件事,都会改变你的命运,让你的人生变成另外一种,变成喜剧、悲剧或悲喜剧,这些都是权力所决定的。”
  “你恨不得社会明天就变得公平、正义、透明,这是每个稍微识字读书的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只是每个人关心的方式不同。” 阎连科说。
  但是,拆迁仍在继续。
  当文学面对权力,阎连科感到了文学的虚无,“写作的意义在锐减,不是递增”,“文学的力量只存在于文学之内,而非文学之外。”
其他文献
前些天,一名留日学生回到上海时,因生活费问题,拔刀将接机的母亲刺成重伤。最新视频显示,事发时机场旅客都作壁上观,只有一名老外紧张地为伤者急救。多年以后,这名老外一定仍萦绕着几个谜团: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刺杀母亲?而且居然是为了学费。惨案来临时,为什么中国人都如此冷血?  我向来认为,中国人已经傲然成为全球最令人费解的物种了。鬼佬没有的毛病,中国人全有;鬼佬有的毛病,中国人登峰造极。鬼佬有体毛有艾滋
百度是个复杂的矛盾体,讨伐者称其为窃贼、强盗和流氓,支持者则认为百度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大粮仓,更多的大多数用户则在沉默中为百度积累着流量和市场。    百度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一言难尽的家伙。  它不乏讨伐者,音乐人、作家指责百度是“窃贼”,窃取了他们的作品;中小网站站长抱怨百度是“强盗”,竞价排名强行侵吞了他们的血汗钱;清华教授控诉百度是“流氓”,伤害了他的名誉权……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蔡
1980年代初,《春风已经苏醒》横空出世,为何多苓赢得了“伤痕艺术”代表画家的声望。画布上那个咬着手指的放牧少女,若有所期的眼神,好像寓示着“文革”劫后国人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希望。  当这幅1982年的旧作出现在上海美术馆的展厅时,何多苓有意将2011年刚刚完成的“兔子系列”与之并置,其间差异巨大,几乎不像出自一人之手。  荒原,枯黄的草色,和发灰的底子,像是告别了何多苓的画布,突然进入一个“蓝色
美国房市泡沫破灭后,几年不见复苏的生机,整个经济受其所累。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环保事业由此受益。  环保和房地产一直是死对头。开发商要买地盖房,环保组织则要捍卫自然保护区。双方争地不休,势不两立。美国南部各州政治保守,而且地广人稀,开发商比较得势,几乎可以随意盖房,很少有什么限制。在东北部和加州等自由派的基地,人口稠密,环保势力雄厚,圈出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和农用耕地,不准开发商染指,造成了房
不能把这个工作变成24小时工作制,那样迟早要崩溃的。  开始被别人问起职业时还会含糊其辞,到现在我会用略带自豪的口气告诉对方:我是全职太太!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个“享福”的职业,殊不知这“全职”两字涵盖了太多的范畴,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胜任的。  记账。刚开始全职时,一个月花了多少钱全然不知,更别提花哪儿去了。后来一个相熟的朋友给了我一个电子记账本,其实就是一个Excel表格,它有各种花销的类别,比
喻荣军  1971年生于安徽含山。编剧,代表作《卡布奇诺的咸味》、《天堂隔壁是疯人院》、《资本·论》等。曾凭网络题材话剧《www.com》赢得曹禺优秀剧目奖,《卡布奇诺的咸味》获青年文学奖,并以《去年冬天》获得全国剧展优秀编剧奖。  身份的自我揭发“游戏”  徐峥一个劲地打着响指,冲观众自问“不为钱,还为什么”的时候,话剧《资本·论》上演的荒诞筹资闹剧从舞台波及到了生活。台下斯文的观众未及换下职业
中国在城市化过程、教育就业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男女不平等状况,公众对《婚姻法》司法解释的批评,体现了男女不平等背景下人们对女性处境的忧虑。不过,仔细考察此解释中争议最大的房产条文,实际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新近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给广大民众提供了高房价、高离婚率下的热议话题,也使法律专家对这一“用法律手段解决道德问题”的司法能动举措争执不休。从去年公开征求意见到近日公布实施,该解
从1994年引入蒙氏教育理念开始,17年间,打着蒙氏旗号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渐成风潮。今年,恰逢中国最早一批接受蒙氏教育的孩子高中毕业,他们的成长之路,为蒙氏在中国提供了解读的密码。    今年高考一张榜,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应声落入银川二中高考生赵彦若的囊中,也应验了考前一周他对记者放下的“豪言”:报考清华北大,成绩有点悬;报考其他全国重点院校,则十拿九稳。  不过,高考完后,他头脑里冒
面对尖锐的提问,他甚至像一个外交官,大而化之,立场鲜明,他不会在口实上留下不利于生意的把柄,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生意人,一个在中国赚钱的生意人。  谷歌风波骤起的前几天,我刚刚和李彦宏先生有过一次聊天,大约40分钟之内,我问得尖锐,他答得规矩,以至于我中途开玩笑地说,咱们不要那么外交辞令,放松—点才好。  这次,好多人以为,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彦宏应该会及时出位,抢占市场,但是,一直到今天为
“48,49,50!乌拉!”  4月16日晚9点,北京三里屯苹果专卖店门前,随着第50名来“签到”的玩家用拇指点下iPhone屏幕上上的“Check in”按钮,在场数十名玩家一起欢呼,全球Foursquare日之 “签到北京”活动圆满结束。  Foursquare,也被称为4SQ,是当下一个很火的定位应用,即用户把现在的GPS位置和你的身份,送到Foursquare的服务器,你的朋友或粉丝就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