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珀西·比希·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杰出的语言功底、作品中蕴含的炽热情感以及深邃思想,使得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西风颂》是他众多著名诗作中的其中一篇,该诗因其非凡的比喻、独特的意象以及优美的旋律而闻名于世。而该诗的这些特点也正是很多国内外学者在解读这首诗时的切入点,所以他们在文体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认知的角度去解读这首诗的文献却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在认知诗学这一理论指导下,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这首诗。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它能为我们研究该诗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从认知诗学的“图形与背景”这一理论,来解读该诗的主题是如何突显的。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认知诗学的起源与发展,重点解释了本文涉及到的“图形与背景”的概念。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西风颂》的研究以及主要研究成果。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即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式来解读该诗主题的突显。第四章是结论。
关键词:《西风颂》 认知诗学 图形与背景 主题
一.引言
认知诗学是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至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这一术语是由罗文·索尔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罗文·索尔认为认知诗学是一种文学批评,它以认知科学为工具,探究读者如何加工处理诗歌语言,同时系统解读了文学文本的结构与读者心智体验的关系(Tsur,1983:125)。自这一理论提出以来,许多著名学者都相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Emmot(1997)和Fludemik(1993)共同探索了认知翻译学;Semino 和Culpeper(2002)开创了认知文体学。总而言之,认知诗学是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的理念来解读诗歌阅读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这一领域下的相关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经常提到的认知方法包括:“图形与背景”、“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等。本文主要利用“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法来解读《西风颂》的主题意义。
“图形与背景”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在1915年提出的。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人们的知觉可以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人们在视觉或听觉过程中比较容易注意的部分,而背景则是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的部分。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会在大脑里进行一个不断建构“图形与背景”的动态过程。故通过分析“图形与背景”的建立及它们的动态变化,本文将要探讨“西风”的力量是如何在读者的认知域中突显的,并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西风颂》这首诗的主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西风颂》这首诗因其奇特的比喻、优美的节奏、炽热的情感以及所传达的深邃思想成为了浪漫主义诗坛的一块瑰宝,同时也成为众多国内外诗歌研究者探究的目标。国内外学者分别结合各种批评理论对《西风颂》进行诠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的来说,先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浪漫主义、主题等视角解读这首诗。
从浪漫主义视角对这首诗解读的有:国外学者Norton表示“雪莱视诗人为这个世界的立法者,他極度拥护浪漫主义诗歌创造性的原则,并且认为诗歌的创造性取决于诗人的灵感、想象和感受”(Norton,2006)。从主题这一视角出发的有:国内学者陈嘉曾表示:“雪莱在29岁就去世了,对于他的离去我们应该感到很痛心,因为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他将永远是一位革命家”(陈,198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尝试从这首诗中挖掘出雪莱的宗教思想,例如国内学者赵军涛在他的论文中写道:“雪莱的诗中其实蕴含着基督的存在”(赵,2007)。学者龙瑞翠和李增在论文中阐释到:“在雪莱怀疑主义的面具下隐藏着深厚的基督教情结,他真正反对的是世俗的基督教堂,而不是基督教的原始教义”(龙
关键词:《西风颂》 认知诗学 图形与背景 主题
一.引言
认知诗学是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至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这一术语是由罗文·索尔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罗文·索尔认为认知诗学是一种文学批评,它以认知科学为工具,探究读者如何加工处理诗歌语言,同时系统解读了文学文本的结构与读者心智体验的关系(Tsur,1983:125)。自这一理论提出以来,许多著名学者都相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Emmot(1997)和Fludemik(1993)共同探索了认知翻译学;Semino 和Culpeper(2002)开创了认知文体学。总而言之,认知诗学是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的理念来解读诗歌阅读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这一领域下的相关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经常提到的认知方法包括:“图形与背景”、“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等。本文主要利用“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法来解读《西风颂》的主题意义。
“图形与背景”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在1915年提出的。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人们的知觉可以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人们在视觉或听觉过程中比较容易注意的部分,而背景则是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的部分。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会在大脑里进行一个不断建构“图形与背景”的动态过程。故通过分析“图形与背景”的建立及它们的动态变化,本文将要探讨“西风”的力量是如何在读者的认知域中突显的,并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西风颂》这首诗的主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西风颂》这首诗因其奇特的比喻、优美的节奏、炽热的情感以及所传达的深邃思想成为了浪漫主义诗坛的一块瑰宝,同时也成为众多国内外诗歌研究者探究的目标。国内外学者分别结合各种批评理论对《西风颂》进行诠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的来说,先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浪漫主义、主题等视角解读这首诗。
从浪漫主义视角对这首诗解读的有:国外学者Norton表示“雪莱视诗人为这个世界的立法者,他極度拥护浪漫主义诗歌创造性的原则,并且认为诗歌的创造性取决于诗人的灵感、想象和感受”(Norton,2006)。从主题这一视角出发的有:国内学者陈嘉曾表示:“雪莱在29岁就去世了,对于他的离去我们应该感到很痛心,因为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他将永远是一位革命家”(陈,198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尝试从这首诗中挖掘出雪莱的宗教思想,例如国内学者赵军涛在他的论文中写道:“雪莱的诗中其实蕴含着基督的存在”(赵,2007)。学者龙瑞翠和李增在论文中阐释到:“在雪莱怀疑主义的面具下隐藏着深厚的基督教情结,他真正反对的是世俗的基督教堂,而不是基督教的原始教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