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管你是经验丰富的精英,还是初涉教坛的新秀,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曾有过“作文难教”的感受,而学生呢,更是“望文兴叹”、“苦不堪言”。有位作家,就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象地描绘出作文课上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问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好文章的整个酝酿过程,一句话——我们绝对不能够简单地认为“好文章是完全靠教出来的。”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首先,好文章是“看”出来的。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看书阅文是一定不可以少的,看得多了便有比较,就能明白什么是好文章。。学生读的多了,收获也就多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方式。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a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现在作文指导之类的书多如牛毛,甲乙丙丁头头是道,但给人的多是虚知,缺乏实感,近乎隔靴搔痒,所以与其读这样的指导书,还不如找点好书好文章来读。当然这“好文章”不仅指课外阅读的,还指课本里有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潜心备课,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善于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思想和才华的佳作中吸收营养,由仿到创,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好文章是“听”出来的。当今社会,随着媒体的日益发达与不断渗入,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教师平日可以鼓励学生去留心听说书,听广播,听“文学欣赏”,听各种辩论赛,听语言节目,因为这些对提高语文修养都有好处。比如我班就曾经有个酷爱听相声的学生,适逢学校举办艺术节,他就拉来同伴与其配合,准备来一段相声表演。经过一番“锤炼”。从未写过相声的他居然顺利写成,不但颇见功底,深得好评,还在艺术节上表现突出,为班级赢得了荣誉。由此可见,“听”对写好文章同样有功效,它也是素材的积累过程。如果说,“看”是起于视觉的文笔积累,“听”便是经由耳朵的语感汲取,各有各的渠道,却又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融和。
再次,好文章是“悟”出来的。此处的所谓“悟”就是指的悟性,它是“看”与“听”的提升,对于学习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有没有这个“提升”还真会不一样的结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看”得不少,“听”得也不少,平日里与同伴聊天那可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兴头上只弄得听众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可一旦写起作文来,却是口水话连篇,长进不多。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悟”字上,因为他在平时只是单纯地“看”了,单纯地“听”了,而忽略了“悟”这个“提升”的过程。这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是说了一种可能性,到底能否攻玉,还得看对“他山之石”的悟性如何。所以说:学生在写作时,既要能领会到“他山”的为文之妙,又能举一反三,把这种为文之妙化为自己的认知。有此二悟,好文章才有“呼之欲出”的可能。。
另外,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然首先得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抄来的。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作文则是多写成高手。多抄则大多走向反面。现在有些学生写文章,未动笔时首先就想到了抄。若是这样,自然就不爱“改”了。但文章是应该多改的,名家甚至有“文章不厌千回改”之说。所以我们教师不妨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评改”中来,既可以留出时间让他们给自己的作品润色,也可以让他们去尝试不同形式的互评,这样大家就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温暖的集体中迅速成长。可是有些“才子”“才女”自称的作者,以下笔千言,一蹴而就为傲,文章不屑一回改,总认为“修润”是在浪费时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或是单纯地强调快节奏,唯快是从,写完就算。但在笔者看来,写文章始终是细活儿,尤其是好文章更离不开酝酿和锤炼,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要时间允许,还是磨一磨再磨一磨为好。
最后,好文章是“批”出来的。这一条与上面几条的主观指向不一样,是就老师的批改而言。“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在评语中运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以情传情,让作文教学在一片真情的交融中展开,也必然其乐融融。然而,当下的作文评语多为“零度写作”,冷静审视居多,热情关怀不足。 “中心不明确”“语句欠通顺”“结构不合理”等等程式化的批语,抽象、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卢梭告诫我们:“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当学生把心里话通过作文表达出来时,教师要进入“移情状态”,真诚地设身处地地来感受、理解,并予以评价。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作文评语也是如此。一名语文教师如能在评语中贯彻鼓励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必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如此看来,要写出好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经什么人一教就立竿见影。至于那种“考前背范文”,放假就迷信“速成班”的做法简直无疑于拔苗助长,掩耳盗铃了。那么好文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其实作文并不是一大苦事!只要平时能做到多“看”、多“听”、多“悟”、多“改”,加上教师课堂上的用心“教”和用心“批”,好文章自然会呼之欲出,水到渠成的。
(责任编辑:谢先国)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问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好文章的整个酝酿过程,一句话——我们绝对不能够简单地认为“好文章是完全靠教出来的。”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首先,好文章是“看”出来的。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看书阅文是一定不可以少的,看得多了便有比较,就能明白什么是好文章。。学生读的多了,收获也就多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方式。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a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现在作文指导之类的书多如牛毛,甲乙丙丁头头是道,但给人的多是虚知,缺乏实感,近乎隔靴搔痒,所以与其读这样的指导书,还不如找点好书好文章来读。当然这“好文章”不仅指课外阅读的,还指课本里有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潜心备课,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善于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思想和才华的佳作中吸收营养,由仿到创,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好文章是“听”出来的。当今社会,随着媒体的日益发达与不断渗入,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教师平日可以鼓励学生去留心听说书,听广播,听“文学欣赏”,听各种辩论赛,听语言节目,因为这些对提高语文修养都有好处。比如我班就曾经有个酷爱听相声的学生,适逢学校举办艺术节,他就拉来同伴与其配合,准备来一段相声表演。经过一番“锤炼”。从未写过相声的他居然顺利写成,不但颇见功底,深得好评,还在艺术节上表现突出,为班级赢得了荣誉。由此可见,“听”对写好文章同样有功效,它也是素材的积累过程。如果说,“看”是起于视觉的文笔积累,“听”便是经由耳朵的语感汲取,各有各的渠道,却又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融和。
再次,好文章是“悟”出来的。此处的所谓“悟”就是指的悟性,它是“看”与“听”的提升,对于学习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有没有这个“提升”还真会不一样的结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看”得不少,“听”得也不少,平日里与同伴聊天那可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兴头上只弄得听众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可一旦写起作文来,却是口水话连篇,长进不多。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悟”字上,因为他在平时只是单纯地“看”了,单纯地“听”了,而忽略了“悟”这个“提升”的过程。这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是说了一种可能性,到底能否攻玉,还得看对“他山之石”的悟性如何。所以说:学生在写作时,既要能领会到“他山”的为文之妙,又能举一反三,把这种为文之妙化为自己的认知。有此二悟,好文章才有“呼之欲出”的可能。。
另外,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然首先得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抄来的。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作文则是多写成高手。多抄则大多走向反面。现在有些学生写文章,未动笔时首先就想到了抄。若是这样,自然就不爱“改”了。但文章是应该多改的,名家甚至有“文章不厌千回改”之说。所以我们教师不妨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评改”中来,既可以留出时间让他们给自己的作品润色,也可以让他们去尝试不同形式的互评,这样大家就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温暖的集体中迅速成长。可是有些“才子”“才女”自称的作者,以下笔千言,一蹴而就为傲,文章不屑一回改,总认为“修润”是在浪费时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或是单纯地强调快节奏,唯快是从,写完就算。但在笔者看来,写文章始终是细活儿,尤其是好文章更离不开酝酿和锤炼,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要时间允许,还是磨一磨再磨一磨为好。
最后,好文章是“批”出来的。这一条与上面几条的主观指向不一样,是就老师的批改而言。“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在评语中运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以情传情,让作文教学在一片真情的交融中展开,也必然其乐融融。然而,当下的作文评语多为“零度写作”,冷静审视居多,热情关怀不足。 “中心不明确”“语句欠通顺”“结构不合理”等等程式化的批语,抽象、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卢梭告诫我们:“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当学生把心里话通过作文表达出来时,教师要进入“移情状态”,真诚地设身处地地来感受、理解,并予以评价。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作文评语也是如此。一名语文教师如能在评语中贯彻鼓励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必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如此看来,要写出好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经什么人一教就立竿见影。至于那种“考前背范文”,放假就迷信“速成班”的做法简直无疑于拔苗助长,掩耳盗铃了。那么好文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其实作文并不是一大苦事!只要平时能做到多“看”、多“听”、多“悟”、多“改”,加上教师课堂上的用心“教”和用心“批”,好文章自然会呼之欲出,水到渠成的。
(责任编辑:谢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