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意识形态 辩证法--评詹姆逊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阐释理论

来源 :经济与社会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逊作为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其文学阐释理论处于其整个学术思想的转折点。詹姆逊试图实现对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超越 ,构建其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阐释新模式。詹姆逊的新模式有两大基本原则 :叙事和阐释相统一的原则和形式辩证法的原则。他旨在把文本、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统一起来理解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A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western postmodern Marxism, Jameson’s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theory is at the turning point of his entire academic thought. Jameson tries to surpass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and the post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and builds a new mode of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of his postmodern western Marxism. Jameson’s new model has two basic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nar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formal dialectics. He aimed to unite text, ideology and dialectic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先天不足 ,在特定时期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经济无序化现象 ,强化法制建设 ,推行依法治国、依德治国成了必然选择。但由于对法治过分张扬 ,道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按依次要求、依次满足、递级上升的特点排为五个层次:即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马斯洛的需要
目的 了解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素质教育。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在 2 40名学生中进行测查。结果职高学生 (scl- 90 )各因子分均
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发展
通过对本体论到认识论、方法论层次的历史演变分析,揭示出哲学研究的“科学技术化”倾向及其隐含的思维方式危机;指出海德格尔对于“存在”概念的发扬对于我们重新理解人与客
本文通过对乔治·波利亚有关著作的研究 ,把散见其中的乔治·波利亚关于数学解题思维的理论 ,全面系统地整理出来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
本文包含两个部份.其一详论在一定条件下,Ⅰ、Ⅱ型数学归纳原理及良序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则提供一个关于自然数集N的公理并论证它与Peano公理系统的等价性.
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反差现象并不鲜见.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应从人的社会需求和基本价值取向出发,做到教育由浅入深,具体可感,方能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
洪州宗心性论以"平常心是道"为思想内核,构成了一种心性论的新体系.以此为基础,洪州宗人形成了自己的禅修原则、运作模式和格调风貌.从这些内容看,本文认为洪州宗的心性论思
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平等主要体现在适用规则上的平等,而规则是建立在身份分类基础上的.平等是政府亲自操作实施的,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而在社会发展后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