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探寻资源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e333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学习了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关于童年的几篇文章后,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写一篇体现自己童年生活的作文。其实这个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也写过很多次,但在选材和手法上总写不出什么特别的感觉。当然长期以来,写作不仅是学生头疼的事,也是老师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所棘手的问题。如何传授作文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尤其是面对一群阅读面十分狭窄的农村中学的孩子,有时会让我们十分难堪。因此,总是反复训练一些陈旧的话题,即便如此,很多学生也很难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纵然深知较广泛的阅读量、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带领他们展开大规模的课外阅读,课外布置也收效甚微,因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很多家长又外出打工,无法监督他们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十分令人困惑。
   但是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前不久的这次布置关于童年的文章后,让我从某一学生的一篇文章中发现了一个可喜的收获,也实实在在明白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这个学生的作文中有这么一个段落:小的时候,我会常随妈妈到家后面的菜园去玩,那里有许多有趣的东西。一颗大树挺立在菜园中,向一名战士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树下就是一块一块的菜地,不必说紫色的茄子,红红的辣椒,细长的韭菜,大大的南瓜。也不必说长着长胡须的玉米。单是菜园靠近家的后墙边,就是最有趣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蜗牛、蜈蚣、蚯蚓·他的这篇文章看似模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学生对这篇课文学得很细、很透,也似乎从课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源泉,找到了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作文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农村孩子在没有许多玩具的情况下,所特有的童年乐趣。她在写自己童年生活的乐园时,知道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园中事物,也按照了由高到低,先写植物再写动物的顺序展开叙述。让我感觉这是个有心的孩子,有心观察自己真实的生活,有心仔细阅读课文,更有心巧用课本资源完成属于自己的作文。也给我的课堂教学得以启发,注重让学生学会潜心细致地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探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读文和作文结合起来呢?应重点做些什么工作呢?
  一、通过细读文本,充分读透内容,理解文章内涵后找到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写作资源
   当然,这就需要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很好的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文本,引导他们探寻发现并合理利用资源。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把课文作为训练阅读的资源,常常会忽略他的写作价值,如果我们转变以往单一的语文阅读价值观,多从写作的角度来细读课文,我们会从一篇课文中发现很多让学生写作的东西,教材的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种写法都是上好的写作资源。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的文章时,我起先就告诉学生学习完这个单元后我们也要写一篇类似主题的文章。要用心读文章有效利用课本资源完成习作。其实这个单元的文章若不会阅读,会感觉十分枯燥单调。尤其是《敬畏自然》这一课,特别难以读懂、读透。更难以找到什么写作资源了。这就需要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指导点拨。如文章第一段有句十分重要的话“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第一段的阅读指导就应重点抓住这句话去分析,首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所包含的语文元素,修辞、表达效果等,其次谈感悟,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究竟是何关系?文章中间部分应抓住这句话展开分析“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此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运用恰到的比喻谈谈人类和自然中其他生物的关系。这两处阅读好,文章内容便不难理解。
  二、细读文本,学会巧妙运用课本中的写作手法,美化充实自己的文章
   教科书里的课文,常常成为学生作文模仿和借鉴的范本,其体裁、题材、立意、写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都可以被学生作为很好的写作资源利用。如在写关于人物的文章时,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文章就是很好的写作资源。尤其是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让学生从这篇课文中探寻出关于写人物的资源。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各具特色,生动形象的体现出不同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外貌特征,手法独特、语言精巧。怎样去写人物,正如莫泊桑所言:当你走过一个坐在自己点没钱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走过一个马车夫面前,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守门人、马车夫的姿态,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要用画家那样的手腕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实质,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同任何别的杂货商、守门人、混同起来。另外,《邓稼轩》这一课,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也是可利用的写作资源。
  三、有时文章中的部分语言可直接引用、仿写,增强文章的深刻性、生动性
   朱光潜先生曾说:“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般根据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一般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有一位学生在写一篇关于亲人的文章时,(这个学生是留守孩子,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写的是他的爷爷。)他在文章的结尾直接引用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中的一句话:要写我的爷爷的好处,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我都得感谢我的爷爷。这样的适当引用与模仿,不能不说也有它的亮点。
   也许,我的这一微不足道的教学感悟早已被许多同仁发现并研用,也许,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仅仅靠课本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但以本为本,激发兴趣,当学生们对课文的内容深入理解后,当学生们有了成功习作的快乐体验后,也许他们会更有兴趣学习语文,甚至会更有兴趣的广泛展开课外阅读,拓宽写作视野。所以我认为细读为本,探寻写作资源有利于语文教学,更有利于让阅读面较狭窄的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去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其他文献
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应选择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以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运动的能力和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篮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快速、对抗激烈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它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和精彩的对抗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1.当前学校篮球课教学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篮球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所强调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把听力放在首位,不仅说明它是基础,也说明它更重要。不管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还是从英语考试的方向上看,听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力已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之前,必须要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让他们知道,要想完全听懂一个英语短文、广播等,是极为困难的,即使是一个多年学习英
期刊
2009年9月,我校高一年级全面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周校长在学习、总结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校情,提出了“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在高一级八大学科挑选了十三名骨干老师作为先期试验教师进行试验,之后,又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作为教研工作者,我亲自参与并切身体会到“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给我校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时,也发现了“五二一”教学法实施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中,我们可以解读《课标》对于写作的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这样就适当降低了作文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使习作贴近学生实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非学科性的新型课程,对其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尤为重要,它体现了浓郁的学科思想整合,以活动为载体,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关键词〕学科整合 综合实践   基础教育改革一推行十几年了,其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加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目前教育部公开提出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统一考试,考试成绩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全面取消百分制。结合我班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如果仅是课后阅读,基础知识如何掌握?书写能力如何提高?一系列问题使我在思考:要留什么样的作业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需要尝试探索一套小学生语文作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功能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的方式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评价则是诸多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效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
期刊
随着宁夏在“十二五”期间对中南部地区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工作的陆续实施,出现了新的留守儿童问题——“移民区留守学困生”。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这部分学生在生活习惯上、语言沟通上、学习生活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挑战,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缺少亲情呵护的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帮助移民区留守学困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
期刊
〔摘 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把是文学,—把是音符。”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马克思也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就说明,如果缺乏必要的欣赏音乐能力,那么,音乐之美就不能为人所感受了,音乐本身也会黯淡无光。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广阔的农村地区,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关乎到国民素质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因此,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