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整合的重点在于社区意识和社区凝聚力的建立。面对不同社区成员期望上的差异和现代化对社区意识的冲击,社区整合可以从提高社区成员认同感,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公共空间三个方面入手。
19世纪,一位社会学家带着感伤的情怀深情的描述了乡村社区的质朴,生活在其间的人们被羡慕的认为过着“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然而,这片静谧的家园却慢慢发生着改变,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它平稳而稳定的节奏被打乱,亲密和信赖的关系被瓦解。来自大城市重理智重效率的生活观,老于事故或麻木冷淡的人格侵入了乡村,人们有点张皇的审视周围的变化,仿佛“步入了一片陌生地。”
的确,城市和乡村截然不同的特质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太不同了。首先,城市人是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的,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次级关系而非初级关系。人际交往多是肤浅的、短暂的、片面的。其次,都市的快节奏、强刺激加剧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自顾不暇和心事重重让人没心情,提不起与人交往的积极性,甚至丧失了对他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变得麻木不仁。比起乡村,城市的开放度使人们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际交往量,人们并没有更多的心理能力来维持每一种热烈的人际关系。因此许多的人际内容可能是空洞的,给人一种表面热情而实际冷漠的印象。再次,人口密度使人们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虽然高密度还使得居民在身体方面更接近,但同时又扩大了彼此的社会距离,越是拥挤的地方,越是容易产生摩擦。最后,异质性带来人际冲突增加,人与人之间猜疑多于信任,互助互赖蜕变为工于成算的利用。人们从“后台”走到“前场”都不约而同的戴上了面具。
城市不由分说的把对利益的追求和人情的淡漠嵌入到我们当中,这种状况我们认为是正常的,但并不是合理的。它是社会变迁带来的负效应。现在的疏离状态会引起社会裂化的幅度增大,更严重的后果是由于社会资源的缺失会造成人的异化。
所以,我们提出要向社区回归,希望增进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相互关怀的意识。但是,要强化社区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并非易事,即便是社区中的一员也不一定理解社区的深层意义。社区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种变化着的群体经历,同时还是一种共同的、多样性的生活。
社区整合就是要面对社会变迁因素对社区的破坏,强化社会团结意识,重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和相互接纳意识,加强社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人们互相关怀的社区。建立相互关怀和负责任的社区,关键是社区意识和社区凝聚力。在这方面,社区建设所遇到的有力挑战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于有较多社会资源但却“无求于人”的社会阶层。由于他们能够在社区之外找到可替代性社会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社区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他们为社区发展作贡献的热情就可能受到影响。社区建设强调社区的内在发展,而社区成员中的强势群体却具有强烈的外向性,这使我们强化社区概念、开展社区建设遇到了深刻的内部矛盾和张力。
另一方面来自于现代化和经济体制快速变迁的干预,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侵蚀了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在我国的城市中,传统的“四合院”和单位社区这类活动范围比较狭小,社会关系比较紧密的社区常常生长出较为密切的感情关系。而城市重建和社会流动逐渐破坏着原有的共同体关系,原来熟识的邻里关系被陌生的关系所代替。还有,随着对计划经济时期公共领域无限扩张、私人领域被吞噬现象的批判,现在私人空间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展,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正在成为与公共事务相对分离的领域,并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日益膨胀的私人活动空间就和同时扩展公共领域为特征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可能发生冲突。
社区成员的向度不同和公私域的矛盾给社区整合出了大难题。再企求恢复像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联系已经不现实,不仅因为形成那种密切的社会联系的社会体制和社区生活条件已经失去,而且这种在计划体制的长期轨制下凝滞和板结的社会联系并不是完全被留恋和肯定的。在哪些层面和何种程度上去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已成为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对此,关于增进社区整合我们有三个入手点:
首先,增进社区意识和社区凝聚力就要提高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强化他们与所在社区的联系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社区意识是内生的,是计划体制的力量可以衍射并对社区建设有所帮助的话,当今城市社区凝聚力的强化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建构。社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增强社区内系力,通过设计好的、与成员利益相关的、能吸引社区成员参与的共同活动,以加强不同群体间的社会团结。社区共同活动的利益相关度和内部效益性相当重要,即组织各类社区活动是为了增进社区成员的福利。比如,社区公共环境与居民利益关联度高,居民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道路的畅通、环境的整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通行和生活的质量。那么设计保护环境的社区计划能够引起成员对社区的兴趣。再比如,社区内适龄儿童的上学接送和每个有子女的家庭都有关系,通过设计子女上学的接送计划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性联系。这样一类动员社区社会资本来推动公共利益的社区计划,能够增进社区成员间相互了解、强化社区支持网络。
其次,社区教育是社区整合的重要手段。社区建设中的一个不利因素是拥有资源的社区成员并不一定需要其他社区成员的直接帮助,因而他也缺乏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对成员普及这样的意识: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场所,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良好的社区环境,人们都可能会有现时的或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那么动员那些资源拥有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就是可能的。尤其是现代社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寻求共同解决。如新老物业交接冲突、公摊面积超过合同规定、房屋质量出现问题等,这些需要齐心协力共同维权的社区事务也会增强社区成员的联系。
第三,公共空间是社区整合赖以形成和维系的空间基础。社区是城市中人们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它包括了人与人在居住生活中的私有空间的保持以及沟通交往,两方面缺一不可。计划体制时期,公共话题对私人生活的干预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现在拥有私人空间是非常幸福的,但是私人空间的保障也需要公共空间的支持。目前,由于过度商业开发,社区公共空间总是被不断挤压,有限的社区公共空间,很多又被以租赁形式转作商业用途。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能够增进社区内部沟通,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缺少社区公共空间,遇到群体性的利益冲突事件,居民连坐下来讨论、协商的地方都没有,更谈不上理性地组织行动反对侵权行为。在社区发展规划中,城市管理者有必要给社区活动多留一些公共空间,这样,就能将社区居民聚集起来,形成利益表达和聚合机制。这样,社区治理就会形成“多中心”结构。它保障政府、市场和社区和个人各自的自主行动空间,同时又制约对方的侵权扩张。与简单的线性结构相比较,这种多中心结构显然更复杂、更富有弹性,也更有利于保障社区善治。
参考文献:
[1]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3]鲍宗豪.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2).
[4]杨熊裔.社区建设: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整合对策——对成都市HJ楼区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5).
[5]杨宏山.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2).
(作者简介:杨熊裔,女,重庆人,助教,硕士, 重庆教育学院,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学研究方法。)
19世纪,一位社会学家带着感伤的情怀深情的描述了乡村社区的质朴,生活在其间的人们被羡慕的认为过着“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然而,这片静谧的家园却慢慢发生着改变,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它平稳而稳定的节奏被打乱,亲密和信赖的关系被瓦解。来自大城市重理智重效率的生活观,老于事故或麻木冷淡的人格侵入了乡村,人们有点张皇的审视周围的变化,仿佛“步入了一片陌生地。”
的确,城市和乡村截然不同的特质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太不同了。首先,城市人是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的,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次级关系而非初级关系。人际交往多是肤浅的、短暂的、片面的。其次,都市的快节奏、强刺激加剧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自顾不暇和心事重重让人没心情,提不起与人交往的积极性,甚至丧失了对他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变得麻木不仁。比起乡村,城市的开放度使人们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际交往量,人们并没有更多的心理能力来维持每一种热烈的人际关系。因此许多的人际内容可能是空洞的,给人一种表面热情而实际冷漠的印象。再次,人口密度使人们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虽然高密度还使得居民在身体方面更接近,但同时又扩大了彼此的社会距离,越是拥挤的地方,越是容易产生摩擦。最后,异质性带来人际冲突增加,人与人之间猜疑多于信任,互助互赖蜕变为工于成算的利用。人们从“后台”走到“前场”都不约而同的戴上了面具。
城市不由分说的把对利益的追求和人情的淡漠嵌入到我们当中,这种状况我们认为是正常的,但并不是合理的。它是社会变迁带来的负效应。现在的疏离状态会引起社会裂化的幅度增大,更严重的后果是由于社会资源的缺失会造成人的异化。
所以,我们提出要向社区回归,希望增进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相互关怀的意识。但是,要强化社区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并非易事,即便是社区中的一员也不一定理解社区的深层意义。社区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种变化着的群体经历,同时还是一种共同的、多样性的生活。
社区整合就是要面对社会变迁因素对社区的破坏,强化社会团结意识,重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和相互接纳意识,加强社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人们互相关怀的社区。建立相互关怀和负责任的社区,关键是社区意识和社区凝聚力。在这方面,社区建设所遇到的有力挑战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于有较多社会资源但却“无求于人”的社会阶层。由于他们能够在社区之外找到可替代性社会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社区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他们为社区发展作贡献的热情就可能受到影响。社区建设强调社区的内在发展,而社区成员中的强势群体却具有强烈的外向性,这使我们强化社区概念、开展社区建设遇到了深刻的内部矛盾和张力。
另一方面来自于现代化和经济体制快速变迁的干预,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侵蚀了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在我国的城市中,传统的“四合院”和单位社区这类活动范围比较狭小,社会关系比较紧密的社区常常生长出较为密切的感情关系。而城市重建和社会流动逐渐破坏着原有的共同体关系,原来熟识的邻里关系被陌生的关系所代替。还有,随着对计划经济时期公共领域无限扩张、私人领域被吞噬现象的批判,现在私人空间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展,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正在成为与公共事务相对分离的领域,并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日益膨胀的私人活动空间就和同时扩展公共领域为特征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可能发生冲突。
社区成员的向度不同和公私域的矛盾给社区整合出了大难题。再企求恢复像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联系已经不现实,不仅因为形成那种密切的社会联系的社会体制和社区生活条件已经失去,而且这种在计划体制的长期轨制下凝滞和板结的社会联系并不是完全被留恋和肯定的。在哪些层面和何种程度上去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已成为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对此,关于增进社区整合我们有三个入手点:
首先,增进社区意识和社区凝聚力就要提高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强化他们与所在社区的联系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社区意识是内生的,是计划体制的力量可以衍射并对社区建设有所帮助的话,当今城市社区凝聚力的强化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建构。社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增强社区内系力,通过设计好的、与成员利益相关的、能吸引社区成员参与的共同活动,以加强不同群体间的社会团结。社区共同活动的利益相关度和内部效益性相当重要,即组织各类社区活动是为了增进社区成员的福利。比如,社区公共环境与居民利益关联度高,居民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道路的畅通、环境的整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通行和生活的质量。那么设计保护环境的社区计划能够引起成员对社区的兴趣。再比如,社区内适龄儿童的上学接送和每个有子女的家庭都有关系,通过设计子女上学的接送计划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性联系。这样一类动员社区社会资本来推动公共利益的社区计划,能够增进社区成员间相互了解、强化社区支持网络。
其次,社区教育是社区整合的重要手段。社区建设中的一个不利因素是拥有资源的社区成员并不一定需要其他社区成员的直接帮助,因而他也缺乏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对成员普及这样的意识: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场所,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良好的社区环境,人们都可能会有现时的或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那么动员那些资源拥有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就是可能的。尤其是现代社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寻求共同解决。如新老物业交接冲突、公摊面积超过合同规定、房屋质量出现问题等,这些需要齐心协力共同维权的社区事务也会增强社区成员的联系。
第三,公共空间是社区整合赖以形成和维系的空间基础。社区是城市中人们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它包括了人与人在居住生活中的私有空间的保持以及沟通交往,两方面缺一不可。计划体制时期,公共话题对私人生活的干预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现在拥有私人空间是非常幸福的,但是私人空间的保障也需要公共空间的支持。目前,由于过度商业开发,社区公共空间总是被不断挤压,有限的社区公共空间,很多又被以租赁形式转作商业用途。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能够增进社区内部沟通,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缺少社区公共空间,遇到群体性的利益冲突事件,居民连坐下来讨论、协商的地方都没有,更谈不上理性地组织行动反对侵权行为。在社区发展规划中,城市管理者有必要给社区活动多留一些公共空间,这样,就能将社区居民聚集起来,形成利益表达和聚合机制。这样,社区治理就会形成“多中心”结构。它保障政府、市场和社区和个人各自的自主行动空间,同时又制约对方的侵权扩张。与简单的线性结构相比较,这种多中心结构显然更复杂、更富有弹性,也更有利于保障社区善治。
参考文献:
[1]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3]鲍宗豪.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2).
[4]杨熊裔.社区建设: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整合对策——对成都市HJ楼区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5).
[5]杨宏山.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2).
(作者简介:杨熊裔,女,重庆人,助教,硕士, 重庆教育学院,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