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特色”是我校的发展之路。优质教育从其目标追求来说,是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一个好的社会培养好的公民。学校特色是学校积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而我校提出在学业发展上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一.语文之体验式教学
一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实际问题,探索并开展了东北旺中心小学的体验式教育,力求把“体验”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依托体验教育,我们初步探索了“体验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坚持有道义、有温度、有趣味的课堂建设。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带给学生成就感。
基于此,我校对“体验式”语文课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一,创设情境,乐于体验。教师们用精心设计的导语、优美动听的音乐、或创设一个唯美、感人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第二,互动对话,理解体验。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给与学生方式方法上的指导。师生间开展有效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
第三,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和作品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课堂上,教师们采取的方法是分角色表演和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进入规定的角色感同身受,以激发其强烈的表达欲望。
二.语文教学之阅读中实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引用崔峦先生去年在全国小语会上的讲话:“语文课其实不是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情感为主要任务的课程,而是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程面临着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是从原来以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为目标的语文课,转变成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目标的语文课。第二个转型,从原来的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形态。
从我校的语文课来看,也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的实践少。基于此,我校在语文课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暨教师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一年来,我们聘请区语文教研专家为我校教师讲解新理念,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转型,初步探索了把语文课从以教师讲读为主,转变成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
三.语文之传统文化熏陶
从去年开始,我校参与了“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本课题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探索适合各年段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国学育人特色的形成。
上学期末,通过对教师、家长的调研,我们发现,71%的家长与87%的教师认为我校的经典诵读课题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66%的家长和89%的教师认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基于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制定年级诵读方案。
各年级围绕自已年级诵读的书目,探讨适合本年级的诵读方法、时间安排、经验窍门、展示激励方式等。相互借鉴,形成不同年级、不同特色。培养各个年级的诵读小学士、小硕士。
“让每一个孩子成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我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引领下,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轻负高质”的教学之路。使學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之体验式教学
一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实际问题,探索并开展了东北旺中心小学的体验式教育,力求把“体验”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依托体验教育,我们初步探索了“体验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坚持有道义、有温度、有趣味的课堂建设。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带给学生成就感。
基于此,我校对“体验式”语文课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一,创设情境,乐于体验。教师们用精心设计的导语、优美动听的音乐、或创设一个唯美、感人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第二,互动对话,理解体验。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给与学生方式方法上的指导。师生间开展有效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
第三,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和作品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课堂上,教师们采取的方法是分角色表演和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进入规定的角色感同身受,以激发其强烈的表达欲望。
二.语文教学之阅读中实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引用崔峦先生去年在全国小语会上的讲话:“语文课其实不是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情感为主要任务的课程,而是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程面临着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是从原来以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为目标的语文课,转变成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目标的语文课。第二个转型,从原来的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形态。
从我校的语文课来看,也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的实践少。基于此,我校在语文课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暨教师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一年来,我们聘请区语文教研专家为我校教师讲解新理念,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转型,初步探索了把语文课从以教师讲读为主,转变成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
三.语文之传统文化熏陶
从去年开始,我校参与了“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本课题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探索适合各年段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国学育人特色的形成。
上学期末,通过对教师、家长的调研,我们发现,71%的家长与87%的教师认为我校的经典诵读课题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66%的家长和89%的教师认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基于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制定年级诵读方案。
各年级围绕自已年级诵读的书目,探讨适合本年级的诵读方法、时间安排、经验窍门、展示激励方式等。相互借鉴,形成不同年级、不同特色。培养各个年级的诵读小学士、小硕士。
“让每一个孩子成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我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引领下,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轻负高质”的教学之路。使學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