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繁荣,突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范围的宏伟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对于用党中央的战略决策统一思想和行动,大力发展中华慈善文化和开创中国慈善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中华慈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慈善文化是善的文化、爱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事业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慈善文化的大繁荣,就没有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人们呼唤道德良知的觉醒。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对净化心灵、深化思想及凝聚共同信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弘扬慈善文化,能够提高民众的慈善意识,增强社会的慈善氛围,凝聚各种慈善力量,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以推动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助于树立人帮人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利于促进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全民族以善为核心的道德素质的确立。一个用善和爱武装起来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准确把握慈善文化的内涵
要弘扬慈善文化,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慈善文化,其内涵又是什么。
(一)慈善文化的道德价值
道德是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是人们的情感、意志、行动、境界的高尚体现。在慈善上表现为自律性和无功利性,要求人们自愿地、自发地、无偿地、不图回报地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这种道德行为,就是慈善文化德性的体现。弘扬慈善文化,就是向人们心中撒播德性的种子,把大家引向道德提升的正途,懂得做人要与人为善的道理。
(二)慈善文化的仁爱思想
慈善的含义《辞源》说是“仁慈善良”,《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可见,仁爱的观念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爱的核心是爱人。怜悯心和同情心是人性中的自然情感,同情是对他人苦难的关切并产生爱心和慈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整个社会就会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病有所治,社会就变得和谐,就能构建一个慈善的国家。
(三) 慈善文化的民众观念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人们既是道德的客体,又是道德的主体,人民利益是社会主因道德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人民利益,关心人民疾苦,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慈善就是帮助弱势群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度过困难、摆脱困境,也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一种具体表现。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钱多固然可以做慈善,钱少甚至没有钱也能做慈善。富豪是慈善的骨干力量,毕竟是少数人。广大民众才是慈善事业的主体。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行善无大小前后之别。凡是做善事的人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既要重视富人慈善,更要重视平民慈善,表彰那些发善心、乐于行善的普通百姓。如果人人都来做慈善,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成为慈善的家园,人间就会变得更加温暖。
(四)慈善文化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贡献自己的财力、物力、体力乃至生命的高尚精神。其基本的道德要求:一是助人付出,二是不求回报。它体现了奉献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自己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高度自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并要求人们做了善事不留名,做了善事不求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金钱至上、道德滑坡、不做奉献、只求索取。今天更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善款的募集、活动的开展就无法进行,慈善事业就无从发展。现在有些人拿出自己大量的真金白银做慈善,只是在某些做法上有点缺陷,就被人指责,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还处在现代慈善的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行善者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对于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而是要褒奖他们的奉献精神,保护他们做慈善的积极性。当前,我国正处在慈善事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成功的企业家有机会为中华所有企业家树立榜样。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有可能对慈善事业在现代中国大规模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
(五) 慈善文化的平等意识
佛教提倡“终众生平等”;基督教倡导“平等”、“博爱”。无论慈善的主体还是客体,双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慈善文化的平等意识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即慈善组织或慈善行为的捐助人,其所实施的一切慈善行为不是恩赐、不是施舍,而是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爱互助的高尚体验,是通过人道关怀而达成的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二是慈善的客体,即接受慈善行为救助的社会成员,也就是受益者,并非就低人一等,而是作为社会平等成员在自身遇到困难时,所应受到的社会救助,也是应享有的一份权利。受捐者对捐助者表示感恩是理所当然的,但捐助者对受捐助表示感恩同样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捐助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受助者才得以实现的。做了善事不图名利、不求回报,而且要懂得对受捐者表示感恩,这才是做慈善的最高境界。中国有句古语“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种朴素而辩证的思维,是对慈善平等意识的一种科学的阐述。
三、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是软实力,发展慈善事业是硬道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一)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要不断研究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之路。要结合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完善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借鉴创新成果,兼收并蓄,引导慈善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具体做法有:组织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慈善工作者系统撰写有分量的文章,在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围绕专题举办若干论坛,将高质量的发言汇集成册,组织或结合培训精选宣讲;编印通俗读物,告诉民众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做慈善,怎么去做慈善。做到在形式上让民众喜闻乐见,内容上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前些日子,中华慈善总会编辑出版的《慈善读本》就很受欢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后还要继续编写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普及读本,使慈善进入寻常百姓家。
(二) 强化新闻舆论工作
舆论导向正确是慈善事业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慈善事业之祸。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励,以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弘扬社会正气,通过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从群众的关切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要秉承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以正视听。我认为当前我们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网络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占领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要把中华慈善网办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快捷敏锐、公信度高、权威性强的官方网站。
2、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
一、充分认识中华慈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慈善文化是善的文化、爱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事业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慈善文化的大繁荣,就没有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人们呼唤道德良知的觉醒。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对净化心灵、深化思想及凝聚共同信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弘扬慈善文化,能够提高民众的慈善意识,增强社会的慈善氛围,凝聚各种慈善力量,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以推动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助于树立人帮人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利于促进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全民族以善为核心的道德素质的确立。一个用善和爱武装起来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准确把握慈善文化的内涵
要弘扬慈善文化,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慈善文化,其内涵又是什么。
(一)慈善文化的道德价值
道德是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是人们的情感、意志、行动、境界的高尚体现。在慈善上表现为自律性和无功利性,要求人们自愿地、自发地、无偿地、不图回报地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这种道德行为,就是慈善文化德性的体现。弘扬慈善文化,就是向人们心中撒播德性的种子,把大家引向道德提升的正途,懂得做人要与人为善的道理。
(二)慈善文化的仁爱思想
慈善的含义《辞源》说是“仁慈善良”,《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可见,仁爱的观念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爱的核心是爱人。怜悯心和同情心是人性中的自然情感,同情是对他人苦难的关切并产生爱心和慈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整个社会就会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病有所治,社会就变得和谐,就能构建一个慈善的国家。
(三) 慈善文化的民众观念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人们既是道德的客体,又是道德的主体,人民利益是社会主因道德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人民利益,关心人民疾苦,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慈善就是帮助弱势群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度过困难、摆脱困境,也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一种具体表现。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钱多固然可以做慈善,钱少甚至没有钱也能做慈善。富豪是慈善的骨干力量,毕竟是少数人。广大民众才是慈善事业的主体。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行善无大小前后之别。凡是做善事的人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既要重视富人慈善,更要重视平民慈善,表彰那些发善心、乐于行善的普通百姓。如果人人都来做慈善,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成为慈善的家园,人间就会变得更加温暖。
(四)慈善文化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贡献自己的财力、物力、体力乃至生命的高尚精神。其基本的道德要求:一是助人付出,二是不求回报。它体现了奉献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自己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高度自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并要求人们做了善事不留名,做了善事不求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金钱至上、道德滑坡、不做奉献、只求索取。今天更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善款的募集、活动的开展就无法进行,慈善事业就无从发展。现在有些人拿出自己大量的真金白银做慈善,只是在某些做法上有点缺陷,就被人指责,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还处在现代慈善的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行善者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对于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而是要褒奖他们的奉献精神,保护他们做慈善的积极性。当前,我国正处在慈善事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成功的企业家有机会为中华所有企业家树立榜样。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有可能对慈善事业在现代中国大规模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
(五) 慈善文化的平等意识
佛教提倡“终众生平等”;基督教倡导“平等”、“博爱”。无论慈善的主体还是客体,双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慈善文化的平等意识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即慈善组织或慈善行为的捐助人,其所实施的一切慈善行为不是恩赐、不是施舍,而是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爱互助的高尚体验,是通过人道关怀而达成的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二是慈善的客体,即接受慈善行为救助的社会成员,也就是受益者,并非就低人一等,而是作为社会平等成员在自身遇到困难时,所应受到的社会救助,也是应享有的一份权利。受捐者对捐助者表示感恩是理所当然的,但捐助者对受捐助表示感恩同样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捐助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受助者才得以实现的。做了善事不图名利、不求回报,而且要懂得对受捐者表示感恩,这才是做慈善的最高境界。中国有句古语“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种朴素而辩证的思维,是对慈善平等意识的一种科学的阐述。
三、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是软实力,发展慈善事业是硬道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一)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要不断研究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之路。要结合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完善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借鉴创新成果,兼收并蓄,引导慈善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具体做法有:组织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慈善工作者系统撰写有分量的文章,在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围绕专题举办若干论坛,将高质量的发言汇集成册,组织或结合培训精选宣讲;编印通俗读物,告诉民众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做慈善,怎么去做慈善。做到在形式上让民众喜闻乐见,内容上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前些日子,中华慈善总会编辑出版的《慈善读本》就很受欢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后还要继续编写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普及读本,使慈善进入寻常百姓家。
(二) 强化新闻舆论工作
舆论导向正确是慈善事业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慈善事业之祸。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励,以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弘扬社会正气,通过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从群众的关切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要秉承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以正视听。我认为当前我们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网络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占领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要把中华慈善网办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快捷敏锐、公信度高、权威性强的官方网站。
2、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