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材中的“想一想,議一议”栏目围绕每节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生产经验,提出每节课将要学习到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想一想,议一议”取材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意义。同时还提出了教师在运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好情境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新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围绕每节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生产经验,提出每节课将要学习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以此构建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概念。另外教师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活动可发现学生的概念生成的特点(包括一些错误概念),使概念教学更具针对性,可谓匠心独具。
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取自多方面的素材,体现了情境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素材的不同,创设美好的情境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联系实际,取材身边
“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物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中设置了很多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如: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中提出卧室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否科学?这样由生活现象导入科学学习,引出学习主题——植物除了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这类实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体验到学生知识的乐趣,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联系时事,关注热点
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在问题设置时,注重联系时事热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以2011年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引发核污染问题这一事实入手,引出环境污染的问题。用这样的实例创设情境,可有效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把有影响的事件引入课堂,不仅能服务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地球的情感。
三、对话科学,严谨求知
在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想一想,议一议”中借助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呈现科学家的生平简介以及与生物学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既了解了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又对科学探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仅实现了学生与科学家跨越时空的对话,还培养了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贴近科技,喜闻乐见
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有许多与高科技紧密联系的情境。如: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章第1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提供了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照片和航天员携带的食物中应含哪些成分?的问题,引出学习主题。这样与高科技相联系的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引用经典,整合学科
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有针对性地引经据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受丰厚的文化底蕴,以陶冶情操。如: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2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中选取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身边生物世界的一个精彩片段。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找出其中描写的生物种类、行为和栖息环境等内容,初步学习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短短的片段,体现了语文与生物互通有无,使课堂学习充满新鲜感和美感。
在用“想一想,议一议”中,教师还应注意几点:第一,不能机械死板地利用“想一想,议一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灵感和创造、另外科技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也会提供精彩情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对“想一想,议一议”有所取舍,有所变化;情境的使用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放在课前使用,也可以安排在课中或课尾。第二,情境教学要有个度,“想一想,议一议”旨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作铺垫,所以应控制在几分钟内效果最好,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第三,教师在使用“想一想,议一议”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注意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层次,其中的问题不一定一开始就要学生准确地回答,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过后再回答总结。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名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想一想,议一议”,也可“再加工,再处理”,创造出更多美味的“汤”,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吸收各种知识。
(作者单位:南昌市滨江学校)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好情境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新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围绕每节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生产经验,提出每节课将要学习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以此构建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概念。另外教师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活动可发现学生的概念生成的特点(包括一些错误概念),使概念教学更具针对性,可谓匠心独具。
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取自多方面的素材,体现了情境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素材的不同,创设美好的情境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联系实际,取材身边
“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物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中设置了很多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如: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中提出卧室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否科学?这样由生活现象导入科学学习,引出学习主题——植物除了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这类实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体验到学生知识的乐趣,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联系时事,关注热点
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在问题设置时,注重联系时事热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以2011年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引发核污染问题这一事实入手,引出环境污染的问题。用这样的实例创设情境,可有效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把有影响的事件引入课堂,不仅能服务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地球的情感。
三、对话科学,严谨求知
在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想一想,议一议”中借助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呈现科学家的生平简介以及与生物学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既了解了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又对科学探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仅实现了学生与科学家跨越时空的对话,还培养了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贴近科技,喜闻乐见
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有许多与高科技紧密联系的情境。如: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章第1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提供了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照片和航天员携带的食物中应含哪些成分?的问题,引出学习主题。这样与高科技相联系的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引用经典,整合学科
新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目有针对性地引经据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受丰厚的文化底蕴,以陶冶情操。如: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2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中选取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身边生物世界的一个精彩片段。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找出其中描写的生物种类、行为和栖息环境等内容,初步学习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短短的片段,体现了语文与生物互通有无,使课堂学习充满新鲜感和美感。
在用“想一想,议一议”中,教师还应注意几点:第一,不能机械死板地利用“想一想,议一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灵感和创造、另外科技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也会提供精彩情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对“想一想,议一议”有所取舍,有所变化;情境的使用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放在课前使用,也可以安排在课中或课尾。第二,情境教学要有个度,“想一想,议一议”旨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作铺垫,所以应控制在几分钟内效果最好,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第三,教师在使用“想一想,议一议”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注意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层次,其中的问题不一定一开始就要学生准确地回答,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过后再回答总结。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名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想一想,议一议”,也可“再加工,再处理”,创造出更多美味的“汤”,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吸收各种知识。
(作者单位:南昌市滨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