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全面掀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对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链接相关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9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跳出学科教学的小圈子,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当前,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功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对于如何链接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做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链接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倡导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不是要把教材作为“圣经”,不作任何开发加工,而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与其他资源一起共同支撑新课程。教材不再仅仅是一点点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记忆与接受,教材更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活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坚实平台。思想品德教科书是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核心。整套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穿插有大量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实践”、“小栏目”等内容。可见它的内容很丰富,既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注重知识的传授;既有精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而且图文并茂,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崇高品德的熏陶,这样好的教材资源,如果我们不好好地开发和利用,浪费了岂不可惜?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当把教材看作提供教学的一种资源,驾驭教材,寻找恰当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链接实践资源
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现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获取有用的知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以致用,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也设计了许多灵活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把教材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既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培养探究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品德优良的好学生。如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是一个敏感的热点话题,在学习这一内容前,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隐私权调查:现实生活中,家庭和学校存在哪些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的现象?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我们隐私的行为?当我们的隐私受到侵犯时,你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组织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形成关于个人隐私权的调查报告。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已是全人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帮助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乘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示范点活动在各社区纷纷进行之机,为积极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本人及时组织全校学生以“节约资源”为主题,对周边的社区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调查活动分小组(准备组、宣传组、调查组、讨论组、总结组)进行,要求各位同学积极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不仅国家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我们青少年学生们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自觉性,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达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
三、链接媒体资源
媒体,包括电视、互联网、广播、报刊、杂志等,是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在教学《向不良诱惑说不》一课,学生对“毒品”、“邪教”、“赌博”的描述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真实地再现吸毒者、赌博者实况采访、邪教反人类、反社会的血腥事件录象,很形象,看过录象以后,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毒品”、“邪教”、“赌博”的危害,以及“远离毒品”、“邪教”“赌博”的必要性和方法,领悟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御不良诱惑的道理。
如在教学《依法治国》时,播放2009年7月5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打砸抢烧血腥场面,认识到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打砸抢烧分子的滔天罪行,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和谐稳定的大好政治局面。认识到必须依法治理这起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暴力事件,要将这些暴徒绳之以法,而这一切靠的是——依法治国。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稳定是福,动乱是祸,我们中国只有维护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才会有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
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资源的链接,还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但我已经感受到了丰富而有益的课程资源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和乐趣:一方面,它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它还开阔了我们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我们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的热情。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9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跳出学科教学的小圈子,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当前,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功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对于如何链接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做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链接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倡导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不是要把教材作为“圣经”,不作任何开发加工,而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与其他资源一起共同支撑新课程。教材不再仅仅是一点点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记忆与接受,教材更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活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坚实平台。思想品德教科书是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核心。整套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穿插有大量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实践”、“小栏目”等内容。可见它的内容很丰富,既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注重知识的传授;既有精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而且图文并茂,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崇高品德的熏陶,这样好的教材资源,如果我们不好好地开发和利用,浪费了岂不可惜?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当把教材看作提供教学的一种资源,驾驭教材,寻找恰当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链接实践资源
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现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获取有用的知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以致用,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也设计了许多灵活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把教材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既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培养探究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品德优良的好学生。如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是一个敏感的热点话题,在学习这一内容前,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隐私权调查:现实生活中,家庭和学校存在哪些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的现象?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我们隐私的行为?当我们的隐私受到侵犯时,你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组织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形成关于个人隐私权的调查报告。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已是全人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帮助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乘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示范点活动在各社区纷纷进行之机,为积极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本人及时组织全校学生以“节约资源”为主题,对周边的社区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调查活动分小组(准备组、宣传组、调查组、讨论组、总结组)进行,要求各位同学积极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不仅国家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我们青少年学生们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自觉性,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达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
三、链接媒体资源
媒体,包括电视、互联网、广播、报刊、杂志等,是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在教学《向不良诱惑说不》一课,学生对“毒品”、“邪教”、“赌博”的描述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真实地再现吸毒者、赌博者实况采访、邪教反人类、反社会的血腥事件录象,很形象,看过录象以后,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毒品”、“邪教”、“赌博”的危害,以及“远离毒品”、“邪教”“赌博”的必要性和方法,领悟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御不良诱惑的道理。
如在教学《依法治国》时,播放2009年7月5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打砸抢烧血腥场面,认识到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打砸抢烧分子的滔天罪行,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和谐稳定的大好政治局面。认识到必须依法治理这起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暴力事件,要将这些暴徒绳之以法,而这一切靠的是——依法治国。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稳定是福,动乱是祸,我们中国只有维护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才会有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
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资源的链接,还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但我已经感受到了丰富而有益的课程资源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和乐趣:一方面,它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它还开阔了我们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我们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