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绽放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王老师还是2002年的一天,记得那是一个不大的会场,挤满了人,我坐在最后排,远远地望见王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的示范课。在那声声叩击灵魂的浑厚的男中音中,我落泪了,一种悲怆之情从骨子里漫溯到心灵深处。
  于是,我开始坚定地追随着。王老师对课堂艺术的追求,他那深邃的思想,让我一次次沉醉、沉浸、沉静。而每每在礼堂里、网络上,或是行走在王老师的文字中,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直至2009年,我才与王老师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那是2009年的10月,我代表本区参加市里的优质课评比,在校长的“牵线”下,将教案发送给了王老师。接下来,就发生了许多未曾想到的事:未曾想,王老师竟马上要我去拱宸桥小学试教;未曾想,第一次去拱宸桥小学,竟然因堵车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王老师却只是莞尔一笑,让我那颗极度不安的心安静下来;未曾想,两度点化都不得要领的我,正在踌躇时,王老师竟然主动打电话与我说课;未曾想,课上完了,王老师竟然让我整理出实录,他为我写评课。
  2011年,大家都说这该是我的幸运年,因为,我终于可以如愿来到“王崧舟工作室”挂职学习了。几乎每天清晨的7:10,我都可以在校门口见到那个始终微笑的王校长,儒雅而气定神闲。在每周的晨会上,我都可以听见王老师极好听的声音,如山间松涛,浑厚却能穿透你的整个心灵。每周三,我都可以与王老师对话,看到王老师款款行走在“诗意语文”践行的路上,采撷他点滴的教学思想。
  从2002年到2011年,从远观到静听,从描摹到刻画,一个生动的王老师展现在眼前。
  他是师者,的确,他是一校之长,他是“诗意语文”的一面旗帜,是小语界的一个风向标。但与他相处久了,你更觉得他是你的老友。在工作室的几个月里,不知不觉中,他让我们学会了品茶。轻轻地咂一口,让醇厚的香味慢慢浸润你的嘴、喉,细细品,一两杯后,滋味会缓缓发散出来,那是一种在沧桑苦难中冶炼过的味道。我们所有的学员,最盼望的莫过于和王老师一同喝茶聊天儿了。那时,我们围坐在王老师的身边,点一盏明灯,品一杯清茗,听一个老友娓娓向你道来:他的年少,他的过往。他曾有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曾有过“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的那种忧伤的往事。
  他是老友,的确,坐在他的身边,你能感受到那玄远素朴的魅力。在他的身边,你会觉着心是定的、安的、静的。但更多的时候,会觉着他是一名智者。他是心灵的倾听者,在倾听与被倾听中,你总能触摸到灵魂的深处。王老师曾说,要学会去和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自己将走向哪里?排除一切杂念后,心会告诉你,自我是什么。学会寻找,寻找与真我对话。人的本质是属灵的,不是属物的。人的本质是纯灵的,绝对的自由、完美,富有创造力。
  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觉着、寻着……转眼,我们将离开工作室,明年,工作室又将迎来一批新的学员,接着追逐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其他文献
当前,大幅面彩色喷绘正处于一个深入发展和大范围普及的时期,彩色喷绘已成为灯箱画面,广告牌、展板、海报、招贴画、条幅和设计效果图等方面所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越来越多的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和学法指导二者相辅相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目标为学法指导定出方向,学法指导则使教学目标得以快速高效地实现。  一、教学目标要专,学法指导要明  当代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实用的阅读教学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的“专”,就是要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这个“专”,就要“专”在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我从18岁开始当教师.22岁被评为许昌市优秀教师.26岁获得河南省优质课特等奖.到现在已经度过了20多年的教学生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步使学生作文有中心、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呢?  一、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写作文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而且越是到高年级越觉得头痛,所以要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