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难是投资者普遍的感慨,在变幻莫测商战中,机会与风险如同孪生的姐妹,相依相伴,稍有不慎,巨额的投资就会化为泡影!
其实,很难有人注意到,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一块资本的“乐土”尚未被开启,那就是遍布全国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地区的开发。
鸟不回头的穷山沟
湖南省洞口县地处湘西南雪峰山东麓,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雪峰山把全县一分为二,西北部是高寒山区,有120村,8万余人居住;东南部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石灰广布的丘陵地区,有71个村,10万余人居住,它形成了当地两个主要贫困地带,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177个贫困村,12.62万贫困人口。
洞口县有7个扶贫村地处干旱死角,这些地方一无水库,二无大型山塘,水资源极为贫乏。如黄桥镇的白云村、麻冲村、东边村,数千亩稻田,全靠老天下雨吃饭。更为痛心的是杨林乡联盟、峨峰村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十天不下雨,人畜饮水就必须到两公里的地方去肩挑马驮,村民饮的是山塘积水,一盆水要用三、四次,先淘米、再洗菜,然后洗脸喂猪。
当地人形容这是个“鸟飞过后不愿回头的地方”。交通、电力、信息、水利、学校等一些大多数地方的人看来已经再普通不过的基础设施,在洞口这个穷山沟里却成了一种奢求。闭塞,严重阻碍了洞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像洞口这样的贫困县,在我国还有很多,南方的某省就有7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
穷人家的打算
人,不论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洞口人民开始了穷人家追求幸福的行动。
“要想富、先修路”是贫困群众心底的呼唤。从2001年开始,各贫困村掀起了一个又一个修路架桥高潮,大屋、桐山乡的24个贫困村,大多依靠“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艰苦奋斗、自力更新,硬是从雪峰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拉出了环乡入村进组的村级公路网络;石柱乡的七岭村硬是创造奇迹,全村800多人用两年半时间在海拔1080米的雪峰山脉筑就了一条长23公里,八个大写“之”字形直通各组的盘山公路。
而当地各级扶贫单位和工作队员更是积极投身到贫困村的基础建设活动中去,他们为贫困村出主意、想办法、筹资金、替贫困村购雷管等炸药。如邵阳市政府办在桐山乡九龙村扶贫以来,踏遍了该村山山水水,走访了每个贫困农户,制订了该村“药材、林竹、劳务”为内容的“三·三制”脱贫规划,五年中各方筹资120余万元,扩修了10公里通村公路,新修了17.2公里通组机耕路,新立了32根水泥电杆,架设了程控电话线和安装了62台电话,劳务输出人员达到142人。到2004年底,九龙村由五年前的人平均收入645元增加到1717元,基本实现了整村脱贫。
据有关统计,五年来,洞口县贫困村共修公路263公里,维修原有村道235公里,新修涵洞132个、桥染23座,桥全面长408米;各村新修饮用水工程84处,水渠长46公里,解决8000人饮水困难,新修山塘98口,建蓄水池83个,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83万亩;五年来,各村都新安装了变压器,三相电拉到了村中心, 45个村进行了低压线改造,改造线路总长460公里,把原有的木电杆换成了水泥电杆,电线进行了换新,输电能力大提高,12个贫困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
投资者的机遇
当地政府和村民为了发展经济,已经在基础建设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行动,基础设施已经初步达到了投资者所需的条件,而且当地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供投资者投资。
洞口的楠竹资源丰富,全县有26万亩楠。贫困村在公路没有修通以前,楠竹大部分都被村民当柴火煮饭烧掉。现在,各扶贫工作组楠竹低改作为村民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抓,每年低改楠竹20000多亩,大大提高了楠竹的产出,推动了楠竹加工业的发展。
当地村民利用高寒山区寒湿气候资源,每年栽种天麻4万余窖,形成了大屋乡、渣坪乡为主的天麻之乡。全县种植金银花面积5300余亩,形成了以桐山乡为主的“金银花之乡”。山区贫困村还发挥草山资源品优势,大力发展养羊、养牛产业。石柱乡七岭村尹中信年喂羊400余只,年产值2万余元。杨林乡、黄桥镇有种漆、割漆的传统技艺,这些乡镇的贫困村大力发展漆产业。几年来,共栽种漆树3000余亩,3—5年后就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罗溪乡崇阳坪、徐家等村,发挥山区的“冰箱”效应,今年栽种西红柿等延季蔬菜200余亩,喜获成功,亩可获纯利5000余元。全县山区贫困村每年种植迟熟西瓜1000多亩,都获得较好的收成。
单纯依靠当地的资本,很难将这些产业形成有个强有力的品牌,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各种资本及介入,无疑有助于洞口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形成,而一旦形成了这样一个产业链,投资者的资本利益最大化竟有了保障。
意大利最大的超市老板有一句赚钱名言:经济越差,我就越赚钱。套用他的这句话,我们认为,经济条件越差的地方,投资者投资越容易赚到钱。其一,不管经济条件如何,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品时必须消费的;其二,国家目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宏伟目标,都预示着在我国的各个贫困地区,一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其三,贫困地区由于开发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现代都市人期待的绿色环保产品。这一切都给了投资者极大的商机,当然,投资一定要坚持做到,做政府许可的投资,赚该赚的钱。
(摘自《中国扶贫与就业》2006.10)
其实,很难有人注意到,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一块资本的“乐土”尚未被开启,那就是遍布全国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地区的开发。
鸟不回头的穷山沟
湖南省洞口县地处湘西南雪峰山东麓,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雪峰山把全县一分为二,西北部是高寒山区,有120村,8万余人居住;东南部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石灰广布的丘陵地区,有71个村,10万余人居住,它形成了当地两个主要贫困地带,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177个贫困村,12.62万贫困人口。
洞口县有7个扶贫村地处干旱死角,这些地方一无水库,二无大型山塘,水资源极为贫乏。如黄桥镇的白云村、麻冲村、东边村,数千亩稻田,全靠老天下雨吃饭。更为痛心的是杨林乡联盟、峨峰村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十天不下雨,人畜饮水就必须到两公里的地方去肩挑马驮,村民饮的是山塘积水,一盆水要用三、四次,先淘米、再洗菜,然后洗脸喂猪。
当地人形容这是个“鸟飞过后不愿回头的地方”。交通、电力、信息、水利、学校等一些大多数地方的人看来已经再普通不过的基础设施,在洞口这个穷山沟里却成了一种奢求。闭塞,严重阻碍了洞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像洞口这样的贫困县,在我国还有很多,南方的某省就有7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
穷人家的打算
人,不论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洞口人民开始了穷人家追求幸福的行动。
“要想富、先修路”是贫困群众心底的呼唤。从2001年开始,各贫困村掀起了一个又一个修路架桥高潮,大屋、桐山乡的24个贫困村,大多依靠“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艰苦奋斗、自力更新,硬是从雪峰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拉出了环乡入村进组的村级公路网络;石柱乡的七岭村硬是创造奇迹,全村800多人用两年半时间在海拔1080米的雪峰山脉筑就了一条长23公里,八个大写“之”字形直通各组的盘山公路。
而当地各级扶贫单位和工作队员更是积极投身到贫困村的基础建设活动中去,他们为贫困村出主意、想办法、筹资金、替贫困村购雷管等炸药。如邵阳市政府办在桐山乡九龙村扶贫以来,踏遍了该村山山水水,走访了每个贫困农户,制订了该村“药材、林竹、劳务”为内容的“三·三制”脱贫规划,五年中各方筹资120余万元,扩修了10公里通村公路,新修了17.2公里通组机耕路,新立了32根水泥电杆,架设了程控电话线和安装了62台电话,劳务输出人员达到142人。到2004年底,九龙村由五年前的人平均收入645元增加到1717元,基本实现了整村脱贫。
据有关统计,五年来,洞口县贫困村共修公路263公里,维修原有村道235公里,新修涵洞132个、桥染23座,桥全面长408米;各村新修饮用水工程84处,水渠长46公里,解决8000人饮水困难,新修山塘98口,建蓄水池83个,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83万亩;五年来,各村都新安装了变压器,三相电拉到了村中心, 45个村进行了低压线改造,改造线路总长460公里,把原有的木电杆换成了水泥电杆,电线进行了换新,输电能力大提高,12个贫困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
投资者的机遇
当地政府和村民为了发展经济,已经在基础建设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行动,基础设施已经初步达到了投资者所需的条件,而且当地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供投资者投资。
洞口的楠竹资源丰富,全县有26万亩楠。贫困村在公路没有修通以前,楠竹大部分都被村民当柴火煮饭烧掉。现在,各扶贫工作组楠竹低改作为村民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抓,每年低改楠竹20000多亩,大大提高了楠竹的产出,推动了楠竹加工业的发展。
当地村民利用高寒山区寒湿气候资源,每年栽种天麻4万余窖,形成了大屋乡、渣坪乡为主的天麻之乡。全县种植金银花面积5300余亩,形成了以桐山乡为主的“金银花之乡”。山区贫困村还发挥草山资源品优势,大力发展养羊、养牛产业。石柱乡七岭村尹中信年喂羊400余只,年产值2万余元。杨林乡、黄桥镇有种漆、割漆的传统技艺,这些乡镇的贫困村大力发展漆产业。几年来,共栽种漆树3000余亩,3—5年后就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罗溪乡崇阳坪、徐家等村,发挥山区的“冰箱”效应,今年栽种西红柿等延季蔬菜200余亩,喜获成功,亩可获纯利5000余元。全县山区贫困村每年种植迟熟西瓜1000多亩,都获得较好的收成。
单纯依靠当地的资本,很难将这些产业形成有个强有力的品牌,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各种资本及介入,无疑有助于洞口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形成,而一旦形成了这样一个产业链,投资者的资本利益最大化竟有了保障。
意大利最大的超市老板有一句赚钱名言:经济越差,我就越赚钱。套用他的这句话,我们认为,经济条件越差的地方,投资者投资越容易赚到钱。其一,不管经济条件如何,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品时必须消费的;其二,国家目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宏伟目标,都预示着在我国的各个贫困地区,一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其三,贫困地区由于开发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现代都市人期待的绿色环保产品。这一切都给了投资者极大的商机,当然,投资一定要坚持做到,做政府许可的投资,赚该赚的钱。
(摘自《中国扶贫与就业》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