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中心的概念起源于早期的计算机房和计算中心。目前一般指用于安置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外部设备,包括数据通信、存储系统、备用电源、环境控制(例如空调、消防)和安全设备等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快速向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网络、视频和信息安全业务的急剧膨胀,全球和我国数字化的信息量均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传统的、各单位自建数据中心的发展模式,由于受到能源、散热、场地、人才和成本的制约,已经难以为继。数据中心的产业化和第三方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由于需求庞大且与日俱增,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兴产业,成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向着产业化的发展,也使信息资源与能源和材料并列,作为人类三大要素资源之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与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政策、战略和布局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需要引起国家领导层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数字化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将是一个必然的、持续的、历史性的趋势,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至少50年)内,不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原因之一。
显然,如何处理和建设这个数字世界,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中心建设问题。把这个数字世界“放在哪里”,如何在全球或全国范围内妥善布局,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挑战,需要从全局的、发展的、历史的角度加以思考。
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IDC公司的研究表明,2009年中国各类数据中心和机房的总量约为52万个。其中小于100平方米的小型数据中心和微型机房是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主要形态,全国70% 以上的服务器安装运行于此类数据中心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据中心的发展水平相当落后,与我国信息化急剧发展的形势极不相称。
我国数据中心的状况大致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原因,不少中小规模的数据中心技术架构落后,资源调配能力低,管理与发展不协调,资源平均利用率仅为20% 至30%,普遍存在能效差、水平低、重复建设等现象。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维护升级则由于技术复杂、成本高昂、运维困难、用户需求变化迅速等原因,难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和科学发展。
另一方面,许多由信息化所催生或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在金融、电信、政府、能源、交通、民生、网络经济、互联网服务、信息安全等行业,数据中心的发展则远远跟不上业务扩展和数据量爆炸性增长的需求。随着业务和数据集中管理所产生的需求的急剧增加,业务模式的不断变革和业务内涵的急剧扩展,网络视频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急剧膨胀,以及对越来越高的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要求所产生的数据备份需求,使传统数据中心在规模、能耗、效率、资源整合、绿色成长、快速响应、信息安全等方面,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挑战,已经不堪重负。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不难看出,一方面,许多地区没有足够的电力和冷却能力,甚至不断面临拉闸限电的危险,难以满足新一代高密度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需要;另一方面,面对存储需求的急剧膨胀,数据中心的容量增长却受到场地、空间的严重制约,扩容、发展等无从谈起。目前,一个上规模的数据中心3年的电能消费,大约等于该数据中心的建设费用;数据中心建设的速度可能完全赶不上数据量和存储需求增长的速度;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使各单位的IT人才资源捉襟见肘,根本无力应对。目前国内许多政府和企业数据中心已经陷入了营运危机,自建数据中心的路子已经走不下去了。但是,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仍然有着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强烈欲望,中型(500
由于需求庞大且与日俱增,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兴产业,成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向着产业化的发展,也使信息资源与能源和材料并列,作为人类三大要素资源之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与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政策、战略和布局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需要引起国家领导层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数字化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将是一个必然的、持续的、历史性的趋势,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至少50年)内,不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原因之一。
显然,如何处理和建设这个数字世界,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中心建设问题。把这个数字世界“放在哪里”,如何在全球或全国范围内妥善布局,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挑战,需要从全局的、发展的、历史的角度加以思考。
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IDC公司的研究表明,2009年中国各类数据中心和机房的总量约为52万个。其中小于100平方米的小型数据中心和微型机房是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主要形态,全国70% 以上的服务器安装运行于此类数据中心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据中心的发展水平相当落后,与我国信息化急剧发展的形势极不相称。
我国数据中心的状况大致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原因,不少中小规模的数据中心技术架构落后,资源调配能力低,管理与发展不协调,资源平均利用率仅为20% 至30%,普遍存在能效差、水平低、重复建设等现象。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维护升级则由于技术复杂、成本高昂、运维困难、用户需求变化迅速等原因,难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和科学发展。
另一方面,许多由信息化所催生或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在金融、电信、政府、能源、交通、民生、网络经济、互联网服务、信息安全等行业,数据中心的发展则远远跟不上业务扩展和数据量爆炸性增长的需求。随着业务和数据集中管理所产生的需求的急剧增加,业务模式的不断变革和业务内涵的急剧扩展,网络视频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急剧膨胀,以及对越来越高的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要求所产生的数据备份需求,使传统数据中心在规模、能耗、效率、资源整合、绿色成长、快速响应、信息安全等方面,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挑战,已经不堪重负。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不难看出,一方面,许多地区没有足够的电力和冷却能力,甚至不断面临拉闸限电的危险,难以满足新一代高密度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需要;另一方面,面对存储需求的急剧膨胀,数据中心的容量增长却受到场地、空间的严重制约,扩容、发展等无从谈起。目前,一个上规模的数据中心3年的电能消费,大约等于该数据中心的建设费用;数据中心建设的速度可能完全赶不上数据量和存储需求增长的速度;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使各单位的IT人才资源捉襟见肘,根本无力应对。目前国内许多政府和企业数据中心已经陷入了营运危机,自建数据中心的路子已经走不下去了。但是,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仍然有着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强烈欲望,中型(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