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深入探讨在“店中校”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院、酒店、学生三各方面分析问题并查找原因,针对性提出我院“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和措施,进而保证了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
【关键词】
实践教学;店中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强调了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相应地,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积极地实施和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意义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近年来为国家培养400余名毕业生,现有校生271人(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性良好,在业务和行政管理岗位上能迅速胜任工作。该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100%。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是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也是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专业,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权为西北地区首家国家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酒店管理师)。本专业依托由专业酒店管理人员、行业资深专家与学院专任课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确定专业定位,从酒店实际岗位出发,围绕职业岗位、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法、考核评价等全方位进行系统设计。对行业、酒店、毕业生深入调研,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酒店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从酒店岗位工作职责与职业能力分析人手,明确毕业生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确定专业所需核心能力,从而形成专业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酒店行业的特点,着眼于培养途径和方法,构建“店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合理设定毕业条件,构建全程、全员、全面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
“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前三个学期对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对酒店及酒店管理专业已产生初步、系统、完整的认识;第四学期在酒店开设《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酒店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由学院委派专业教师给学生讲授专业理论,由酒店委派专业人士负责课程的实践教学,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即学院与酒店通过学生“学习一实践一学习一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这种“店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教、学、做一体,学生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服务意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通过在酒店真实的职业环境学习和实习,将理论知识学习和酒店的真实工作环境结合,实现了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与员工适应酒店企业的过程同步,接受系统专业教育与接受职场文化熏陶同步;使学生产生对酒店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忠诚感,继而实现从学生到酒店员工的角色转换,有效地设计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开启良好的职业生涯开端。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的“零距离”对接,做到学生、酒店与学院三方共赢。
2 目前“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10年推行“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促成了我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联姻、共育人才”育人机制。但是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店中校”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合作流于表面化,双方利益达不到一致。
对学院而言,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希望酒店能为实习生提供轮换的岗位,了解酒店的业务流程,感受酒店氛围和企业文化,全面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对于酒店而言,实施校企合作“店中校”教学目的较为简单和功利,是完全根据酒店的用工需要来安排实习生,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和旺季时的劳动力补给,大量安排操作性的工作,在服务技能方面给予实习生培训,但对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热情不高,因而实习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学习的机会。
第二,“店中校”培养模式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强,出现脱节现象 。
我院前身系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财经学校,在2001年9月独立改制成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中,由40%专任课教师来自原中专学校,还有近些年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从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从学校到学校;这些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在企业从事过具体的酒店工作,都缺乏旅游酒店企业实践工作的经验。而学生在参加“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由酒店指导老师负责。而作为旅游酒店企业的专业人士,虽然他们行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很难做到完整结合,就容易出现脱节现象。
第三,“店中校”实习教学期间的指导与管理不到位,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酒店对学生管理不到位或缺乏管理
1、缺乏系统的实训指导计划
在实施“店中校”教学过程中,酒店方缺乏系统的实训指导计划,没有把“店中校”模式作为一种制度,也没有形成内部管理机制。对实习生的接待缺乏延续性,没有完整轮岗计划和周密的实训安排。 2、酒店对学生培训缺乏系统化、规范化
通常学生进入酒店后具有“双重”身份,闲暇时间上课,课余时间上班;准确地讲,既是在校学生,也是酒店实习生。一些酒店企业只要求实习生工作,忽视了对实习生的培训;更有些酒酒店拒绝实习生参加酒店的在职培训。因为缺乏规范、系统的指导培训,实习生工作技能不熟练,时常犯错误,经常遭到客人投诉。
(二)学院与酒店缺乏有效沟通
在实施“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学院应积极与企业沟通,不要出现问题时相互推拖,影响学生实习质量。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协商共同培养学生,尤其是学生轮岗、岗位培训等方面的。 第四,“店中校”实习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不利于形成对实习目的和要求的正确认识与导向,虽有专门的实习教学成绩考核办法,但考核内容不够科学。
3 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学院应慎重选择合作酒店
学院在选择合作的酒店过程中应谨慎对待,不能草率行事。首先要考虑该酒店的“软硬件”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能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这一切都达到要求后,应与酒店方协商,依据各方面的情况和条件,拟定合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明确学院、学生、酒店三方的责、权、利,并试图通过法律来保障合同的执行。
第二,学院应与酒店企业加强沟通,与酒店建立良好共赢的合作关系
在学生实习前学院要与酒店及时联系,一起检查、核对本次教学实训计划、实习目标、考核方法、实习管理等方面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共同完善教学实训计划。学院还应加强日常学生的专业宣传教育工作,开好实习动员大会,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对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店中校”教学相关情况有所了解,明白“店中校”教学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意义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面对本专业教学实习,树立做一名酒店人的信念。
第三,优化师资结构, 提升“双师型”素质教师比重
要保证教学质量,好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而好的师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更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以及实操技能强的老师。除了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教学外,还应该让“教师走出去”,定期去企业进行培训;
其次,制定“双师”素质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假期的时间到企业顶岗挂职,并提出顶岗挂职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法,加大监控力度,力求产生实效。最后,兼顾实施“请进来”,请具有行业代表性企业的经理过来担任讲学或者开讲座,还可以聘请企业主管到学校担任实训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训。
第四,学院应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加强各方沟通
学院是学生与酒店间沟通的纽带,学院应积极保持各方沟通畅通。在整个“店中校”教学实施过程中,学院应委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实训状况和心理动向,定期与酒店保持联系;在酒店和实习生之间出现问题时,应迅速查明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同时,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帮助同学门顺利度过疲劳关,保持他们对实习的积极性。
第五,实现酒店与学生“双向选择”实习岗位
一方面,酒店根据各岗位的用人标准,从技能、综合素质、外貌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各岗位配备合适的人选。与此同时,酒店还应考虑到学生本人兴趣、爱好、意愿,把各岗位的用人标准告知学生,允许学生在符合多个岗位用人标准的情况下挑选一个自己较喜欢的工作岗位。在调岗前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且尽可能安排学生“轮岗”实习,为他们提供学习多种技能的综合平台。
第六,重视实习生在岗培训,实施柔性化管理
培训是让实习生更好了解工作、感受企业文化、熟悉工作环境、掌握服务技能等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胜任实习工作。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业务水平,从而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声誉。因此,酒店应重视并加强实习生的在岗培训,力求做到培训工作持续性、系统性、规范性的高度统一。此外,对于实习生酒店应实施柔性化管理,关心爱护实习学生,给他们安排合理的工作量。“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学生毕竟是来实习的,酒店应尊重他们,犯了错误酒店当耐心教育,不能以责骂及规章、罚款完全代替教育。总之,对于实习生的日常管理,酒店应该从学生心理入手,以褒奖为主,多鼓励多沟通,为酒店以后吸引和储备人才打好基础。
第七,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有效开展
对于“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重新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从而改变传统注重考试结果的评价方法,实现学生成绩评价形式多样化。学院及酒店可依据目标和业绩的完成情况,对包括工作态度、服务技巧、沟通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
例如实行以酒店服务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情况,主要考核学生对酒店服务技能掌握情况、动手操作情况及具体的工作绩效等;还可以实施以证代考,鼓励学生通过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鉴定考核(中级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中级餐厅服务员、高级餐厅服务员等等),参加酒店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以“一书(毕业证书)多证”达到“一书多能”,确保毕业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有特长,增强就业综合竞争能力。
4 结束语
我们期望在“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下,酒店为学生提供在历练中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塑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在酒店环境中实践锻炼,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最终确保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真正实现“适销对路”, 达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酒店、学院、学生多方面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宋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55):18-21.
[2]李成对日本酒店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借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年4月。
[3]吴岩.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作者简介】
许朝辉,男,汉族,陕西周至人。西安工程大学硕士在读,讲师职称。现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长期从事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本文通过对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深入探讨在“店中校”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院、酒店、学生三各方面分析问题并查找原因,针对性提出我院“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和措施,进而保证了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
【关键词】
实践教学;店中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强调了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相应地,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积极地实施和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意义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近年来为国家培养400余名毕业生,现有校生271人(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性良好,在业务和行政管理岗位上能迅速胜任工作。该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100%。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是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也是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专业,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权为西北地区首家国家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酒店管理师)。本专业依托由专业酒店管理人员、行业资深专家与学院专任课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确定专业定位,从酒店实际岗位出发,围绕职业岗位、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法、考核评价等全方位进行系统设计。对行业、酒店、毕业生深入调研,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酒店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从酒店岗位工作职责与职业能力分析人手,明确毕业生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确定专业所需核心能力,从而形成专业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酒店行业的特点,着眼于培养途径和方法,构建“店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合理设定毕业条件,构建全程、全员、全面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
“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前三个学期对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对酒店及酒店管理专业已产生初步、系统、完整的认识;第四学期在酒店开设《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酒店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由学院委派专业教师给学生讲授专业理论,由酒店委派专业人士负责课程的实践教学,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即学院与酒店通过学生“学习一实践一学习一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这种“店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教、学、做一体,学生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服务意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通过在酒店真实的职业环境学习和实习,将理论知识学习和酒店的真实工作环境结合,实现了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与员工适应酒店企业的过程同步,接受系统专业教育与接受职场文化熏陶同步;使学生产生对酒店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忠诚感,继而实现从学生到酒店员工的角色转换,有效地设计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开启良好的职业生涯开端。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的“零距离”对接,做到学生、酒店与学院三方共赢。
2 目前“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10年推行“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促成了我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联姻、共育人才”育人机制。但是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店中校”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合作流于表面化,双方利益达不到一致。
对学院而言,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希望酒店能为实习生提供轮换的岗位,了解酒店的业务流程,感受酒店氛围和企业文化,全面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对于酒店而言,实施校企合作“店中校”教学目的较为简单和功利,是完全根据酒店的用工需要来安排实习生,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和旺季时的劳动力补给,大量安排操作性的工作,在服务技能方面给予实习生培训,但对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热情不高,因而实习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学习的机会。
第二,“店中校”培养模式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强,出现脱节现象 。
我院前身系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财经学校,在2001年9月独立改制成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中,由40%专任课教师来自原中专学校,还有近些年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从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从学校到学校;这些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在企业从事过具体的酒店工作,都缺乏旅游酒店企业实践工作的经验。而学生在参加“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由酒店指导老师负责。而作为旅游酒店企业的专业人士,虽然他们行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很难做到完整结合,就容易出现脱节现象。
第三,“店中校”实习教学期间的指导与管理不到位,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酒店对学生管理不到位或缺乏管理
1、缺乏系统的实训指导计划
在实施“店中校”教学过程中,酒店方缺乏系统的实训指导计划,没有把“店中校”模式作为一种制度,也没有形成内部管理机制。对实习生的接待缺乏延续性,没有完整轮岗计划和周密的实训安排。 2、酒店对学生培训缺乏系统化、规范化
通常学生进入酒店后具有“双重”身份,闲暇时间上课,课余时间上班;准确地讲,既是在校学生,也是酒店实习生。一些酒店企业只要求实习生工作,忽视了对实习生的培训;更有些酒酒店拒绝实习生参加酒店的在职培训。因为缺乏规范、系统的指导培训,实习生工作技能不熟练,时常犯错误,经常遭到客人投诉。
(二)学院与酒店缺乏有效沟通
在实施“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学院应积极与企业沟通,不要出现问题时相互推拖,影响学生实习质量。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协商共同培养学生,尤其是学生轮岗、岗位培训等方面的。 第四,“店中校”实习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不利于形成对实习目的和要求的正确认识与导向,虽有专门的实习教学成绩考核办法,但考核内容不够科学。
3 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学院应慎重选择合作酒店
学院在选择合作的酒店过程中应谨慎对待,不能草率行事。首先要考虑该酒店的“软硬件”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能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这一切都达到要求后,应与酒店方协商,依据各方面的情况和条件,拟定合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明确学院、学生、酒店三方的责、权、利,并试图通过法律来保障合同的执行。
第二,学院应与酒店企业加强沟通,与酒店建立良好共赢的合作关系
在学生实习前学院要与酒店及时联系,一起检查、核对本次教学实训计划、实习目标、考核方法、实习管理等方面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共同完善教学实训计划。学院还应加强日常学生的专业宣传教育工作,开好实习动员大会,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对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店中校”教学相关情况有所了解,明白“店中校”教学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意义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面对本专业教学实习,树立做一名酒店人的信念。
第三,优化师资结构, 提升“双师型”素质教师比重
要保证教学质量,好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而好的师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更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以及实操技能强的老师。除了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教学外,还应该让“教师走出去”,定期去企业进行培训;
其次,制定“双师”素质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假期的时间到企业顶岗挂职,并提出顶岗挂职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法,加大监控力度,力求产生实效。最后,兼顾实施“请进来”,请具有行业代表性企业的经理过来担任讲学或者开讲座,还可以聘请企业主管到学校担任实训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训。
第四,学院应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加强各方沟通
学院是学生与酒店间沟通的纽带,学院应积极保持各方沟通畅通。在整个“店中校”教学实施过程中,学院应委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实训状况和心理动向,定期与酒店保持联系;在酒店和实习生之间出现问题时,应迅速查明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同时,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帮助同学门顺利度过疲劳关,保持他们对实习的积极性。
第五,实现酒店与学生“双向选择”实习岗位
一方面,酒店根据各岗位的用人标准,从技能、综合素质、外貌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各岗位配备合适的人选。与此同时,酒店还应考虑到学生本人兴趣、爱好、意愿,把各岗位的用人标准告知学生,允许学生在符合多个岗位用人标准的情况下挑选一个自己较喜欢的工作岗位。在调岗前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且尽可能安排学生“轮岗”实习,为他们提供学习多种技能的综合平台。
第六,重视实习生在岗培训,实施柔性化管理
培训是让实习生更好了解工作、感受企业文化、熟悉工作环境、掌握服务技能等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胜任实习工作。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业务水平,从而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声誉。因此,酒店应重视并加强实习生的在岗培训,力求做到培训工作持续性、系统性、规范性的高度统一。此外,对于实习生酒店应实施柔性化管理,关心爱护实习学生,给他们安排合理的工作量。“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学生毕竟是来实习的,酒店应尊重他们,犯了错误酒店当耐心教育,不能以责骂及规章、罚款完全代替教育。总之,对于实习生的日常管理,酒店应该从学生心理入手,以褒奖为主,多鼓励多沟通,为酒店以后吸引和储备人才打好基础。
第七,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有效开展
对于“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重新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从而改变传统注重考试结果的评价方法,实现学生成绩评价形式多样化。学院及酒店可依据目标和业绩的完成情况,对包括工作态度、服务技巧、沟通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
例如实行以酒店服务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情况,主要考核学生对酒店服务技能掌握情况、动手操作情况及具体的工作绩效等;还可以实施以证代考,鼓励学生通过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鉴定考核(中级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中级餐厅服务员、高级餐厅服务员等等),参加酒店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以“一书(毕业证书)多证”达到“一书多能”,确保毕业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有特长,增强就业综合竞争能力。
4 结束语
我们期望在“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下,酒店为学生提供在历练中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塑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在酒店环境中实践锻炼,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最终确保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真正实现“适销对路”, 达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酒店、学院、学生多方面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宋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55):18-21.
[2]李成对日本酒店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借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年4月。
[3]吴岩.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作者简介】
许朝辉,男,汉族,陕西周至人。西安工程大学硕士在读,讲师职称。现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长期从事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