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及教育成长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江西省高安市现有人口逾90万,农村留守儿童达31450余人,涉及1万余个家庭,对象众多,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因教育缺失、监护缺位导致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等频发的形势下,让我们深感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迫在眉睫、责任重大。今年以来,高安市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强力推出有针对的工作举措,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的良好氛围,合力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撑起一片天空。
一、点与面互动,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网络
围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党委政府层面、职能单位层面、民间及社会层间“布好点、连成线、铺开面、构建网”,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动、部门联动、家庭互动、社会行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网络。一是构建“市委市政府一各乡镇(街道、景区)一村委会及村小组”的党委政府关爱网络,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制定措施,总揽、推进和督促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二是构建“关工委(妇联及有关职能部门)一学校一家庭一家长”的职能单位(人员)关爱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突出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三是构建“农村‘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一校外辅导员一代理家长一同学互助会”的民间关爱网络,注重心理辅导,在精神层面上弥补亲情缺失,在思想道德上引导正确做人做事。四是构建“社会团体-产业协会-企业及各行业”的社会关爱网络,由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引导,以产业协会为载体,适度开展向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捐款捐物活动,或者举办面向留守儿童父母招工的招聘活动,真正解决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和就业方面的难题。
二、实与虚结合,推出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举措
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既要重视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给予生活和物质方面的帮助支持,通过虚实结合,提高关爱实效。一是创建“留守儿童心灵加油站”,用亲情温暖“留守心灵”。以各中小学校为单位,创建心灵加油站,配备辅导老师、公用电话、电脑等,留守儿童能够定期与父母通话、视频聊天或写信交流。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用关爱充实留守儿童的身心。以自然村为单位,利用祠堂、村组党员活动室,或者有条件的闲置场所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代理家长或校外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监督留守儿童完成作业,交流学习生活,辅导安全知识等。三是开展“一把手关爱工程”活动。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按照包村挂点安排,联系关爱一名留儿童,有针对性地引导健康成长,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四是开展“部门联动关爱行动”。妇联等部门编印《关爱留守儿童指导手册》,深入各地各学校加大宣传关爱活动;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到各学校巡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专题讲座;司法等部门送法进校,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消防、公安等部门派出专人到各学校开展防火、防水、防电、防盗及自我人身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授课;卫生等部门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五是设立“困难留守儿童助学基金”,全市各地共设有基金23个,已筹集善款110余万元,资助困难留守儿童达1500余人。同时,各乡镇(街道、景区)还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关爱活动,有的组织留守儿童外出参观学习,有的开通爱心专列,有的专门制作了关爱宣传片,等等,促使关爱氛围更加浓厚,工作举措更出实效。
三、近与远相联,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不在一时一地,不在一朝一夕,贵在坚持,重在长远。实践中,我们注重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上下好功夫,一是建立集中部署与日常督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年初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年中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分片深入各地交流评比,年终进行考核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日常工作,采取“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小结”的方式,及时通报各地各有关单位关爱行动进展情况,关注创新举措,推出先进典型,督促落后单位,力求取得实效。二是建立集中宣传与平时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在春节及寒假时期,利用家长返乡之际,在市电台滚动播出关爱留守儿童宣传片,各地结合其他工作采取分发宣传资料、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在暑期,学校召开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课,并向监护人分发《致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一封信》,普及防溺水、防交通安全、防意外事故等知识。平时,动态管理好留守儿童档案,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通过聘请一批校外辅导员、发展一批代理家长、组建一批同学互助会等多种途径,确保每天每时都有监护、教导和关爱。三是建立集中资助与持续帮扶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单位“一把手”均联系帮扶了一名以上留守儿童,每年每人开展送温暖走访活动折合资金600元以上;市财政和教育部门及各地每年以助学基金的方式,倾斜帮扶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比如我市蓝坊镇成立“爱在蓝坊”济困助学基金,第一期募捐资金达30余万元;工青妇、工商联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搭建企业与留守儿童联系帮扶平台,结成企业帮扶对子320余对。通过集中走访资助和助学基金、结对帮扶等持续资助的有效方式,为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了生活保障。
高安市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成效仅是阶段性的、初步的,要真正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五有”目标,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强力推动和各行各业及全社会的长期关注关爱。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1、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农村千家万户,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及各有关部门互动联动,才能提供工作保障,夯实关爱基础,实现有为有效。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和骨干的作用,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关乎学生学业,还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仅靠教育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担负起总统领、总筹划的角色,各有关部门要担负起强推手、好助手的角色,家庭及监护人要担负起情感慰藉、生活保障者的角色。为此,我们要求有关部门要摒弃三种不良心态,一是事不关己的心态,真正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二是冷漠麻木的心态,真正送去温暖的关怀;三是应付了事的心态,真正给予长久的帮扶。同时,临时监护人做到既不溺爱,又不放任,经常与学校、孩子沟通,督促养成良好习惯,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心理性工作,涉及儿童精神需求,需要真心、诚心、贴心地给予关爱,才能有的放矢工作,找准适当途径,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围城。调查统计显示,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还是相对落后的;无论是性格开朗的,还是相对内向的,他们最集中的需求就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盼望父母多回家看看。这反映出他们内心亲情关怀的缺失,情感需求的强烈。这种亲情的饥渴得不到有效的供给或替代,久而久之将会患上严重的心灵营养不良,导致封闭、孤独、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表现在行动上,或不愿交流、或胆小懦弱、或情绪不稳、易怒暴躁。鉴于留守儿童的上述心理特点,在实践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是要真心关注,赢得孩子们的认同,不刻意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二是要诚心帮助,让孩子们得到实惠,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三是要贴心慰藉,缓解孩子们的亲情需求,不让消极心理漫延。在集体活动中,尽量与其他同学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另眼相看,不区别对待,防止无形中扩大“我不一样”的潜意识,真正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信任感,真正让他们感觉到“我与其他同学一样”。
3、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涉及社会未来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开展活动、建立制度等多管齐下,才能促进关爱行动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广大留守儿童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个层面来讲,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常抓不懈,全力做好。从现阶段来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真正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期化,目前面临着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关爱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问题、社会各界如何更自觉更高效地互联互动的问题、活动载体如何创新的问题、帮扶资金如何实现持续投入的问题、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如何更优化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如何更有效开展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实践和发展中逐步进行探索和完善,当务之急要着手建立各级各部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创新专业心理辅导的新路子,完善走访资助、结对帮助、社会缓助、同学互助等各种行之有效的作法,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各种举措的完善,促进关爱行动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
责任编辑:邵猷芬
一、点与面互动,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网络
围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党委政府层面、职能单位层面、民间及社会层间“布好点、连成线、铺开面、构建网”,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动、部门联动、家庭互动、社会行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网络。一是构建“市委市政府一各乡镇(街道、景区)一村委会及村小组”的党委政府关爱网络,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制定措施,总揽、推进和督促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二是构建“关工委(妇联及有关职能部门)一学校一家庭一家长”的职能单位(人员)关爱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突出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三是构建“农村‘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一校外辅导员一代理家长一同学互助会”的民间关爱网络,注重心理辅导,在精神层面上弥补亲情缺失,在思想道德上引导正确做人做事。四是构建“社会团体-产业协会-企业及各行业”的社会关爱网络,由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引导,以产业协会为载体,适度开展向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捐款捐物活动,或者举办面向留守儿童父母招工的招聘活动,真正解决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和就业方面的难题。
二、实与虚结合,推出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举措
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既要重视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给予生活和物质方面的帮助支持,通过虚实结合,提高关爱实效。一是创建“留守儿童心灵加油站”,用亲情温暖“留守心灵”。以各中小学校为单位,创建心灵加油站,配备辅导老师、公用电话、电脑等,留守儿童能够定期与父母通话、视频聊天或写信交流。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用关爱充实留守儿童的身心。以自然村为单位,利用祠堂、村组党员活动室,或者有条件的闲置场所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代理家长或校外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监督留守儿童完成作业,交流学习生活,辅导安全知识等。三是开展“一把手关爱工程”活动。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按照包村挂点安排,联系关爱一名留儿童,有针对性地引导健康成长,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四是开展“部门联动关爱行动”。妇联等部门编印《关爱留守儿童指导手册》,深入各地各学校加大宣传关爱活动;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到各学校巡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专题讲座;司法等部门送法进校,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消防、公安等部门派出专人到各学校开展防火、防水、防电、防盗及自我人身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授课;卫生等部门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五是设立“困难留守儿童助学基金”,全市各地共设有基金23个,已筹集善款110余万元,资助困难留守儿童达1500余人。同时,各乡镇(街道、景区)还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关爱活动,有的组织留守儿童外出参观学习,有的开通爱心专列,有的专门制作了关爱宣传片,等等,促使关爱氛围更加浓厚,工作举措更出实效。
三、近与远相联,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不在一时一地,不在一朝一夕,贵在坚持,重在长远。实践中,我们注重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上下好功夫,一是建立集中部署与日常督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年初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年中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分片深入各地交流评比,年终进行考核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日常工作,采取“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小结”的方式,及时通报各地各有关单位关爱行动进展情况,关注创新举措,推出先进典型,督促落后单位,力求取得实效。二是建立集中宣传与平时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在春节及寒假时期,利用家长返乡之际,在市电台滚动播出关爱留守儿童宣传片,各地结合其他工作采取分发宣传资料、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在暑期,学校召开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课,并向监护人分发《致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一封信》,普及防溺水、防交通安全、防意外事故等知识。平时,动态管理好留守儿童档案,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通过聘请一批校外辅导员、发展一批代理家长、组建一批同学互助会等多种途径,确保每天每时都有监护、教导和关爱。三是建立集中资助与持续帮扶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单位“一把手”均联系帮扶了一名以上留守儿童,每年每人开展送温暖走访活动折合资金600元以上;市财政和教育部门及各地每年以助学基金的方式,倾斜帮扶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比如我市蓝坊镇成立“爱在蓝坊”济困助学基金,第一期募捐资金达30余万元;工青妇、工商联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搭建企业与留守儿童联系帮扶平台,结成企业帮扶对子320余对。通过集中走访资助和助学基金、结对帮扶等持续资助的有效方式,为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了生活保障。
高安市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成效仅是阶段性的、初步的,要真正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五有”目标,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强力推动和各行各业及全社会的长期关注关爱。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1、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农村千家万户,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及各有关部门互动联动,才能提供工作保障,夯实关爱基础,实现有为有效。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和骨干的作用,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关乎学生学业,还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仅靠教育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担负起总统领、总筹划的角色,各有关部门要担负起强推手、好助手的角色,家庭及监护人要担负起情感慰藉、生活保障者的角色。为此,我们要求有关部门要摒弃三种不良心态,一是事不关己的心态,真正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二是冷漠麻木的心态,真正送去温暖的关怀;三是应付了事的心态,真正给予长久的帮扶。同时,临时监护人做到既不溺爱,又不放任,经常与学校、孩子沟通,督促养成良好习惯,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心理性工作,涉及儿童精神需求,需要真心、诚心、贴心地给予关爱,才能有的放矢工作,找准适当途径,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围城。调查统计显示,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还是相对落后的;无论是性格开朗的,还是相对内向的,他们最集中的需求就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盼望父母多回家看看。这反映出他们内心亲情关怀的缺失,情感需求的强烈。这种亲情的饥渴得不到有效的供给或替代,久而久之将会患上严重的心灵营养不良,导致封闭、孤独、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表现在行动上,或不愿交流、或胆小懦弱、或情绪不稳、易怒暴躁。鉴于留守儿童的上述心理特点,在实践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是要真心关注,赢得孩子们的认同,不刻意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二是要诚心帮助,让孩子们得到实惠,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三是要贴心慰藉,缓解孩子们的亲情需求,不让消极心理漫延。在集体活动中,尽量与其他同学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另眼相看,不区别对待,防止无形中扩大“我不一样”的潜意识,真正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信任感,真正让他们感觉到“我与其他同学一样”。
3、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涉及社会未来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开展活动、建立制度等多管齐下,才能促进关爱行动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广大留守儿童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个层面来讲,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常抓不懈,全力做好。从现阶段来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真正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期化,目前面临着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关爱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问题、社会各界如何更自觉更高效地互联互动的问题、活动载体如何创新的问题、帮扶资金如何实现持续投入的问题、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如何更优化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如何更有效开展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实践和发展中逐步进行探索和完善,当务之急要着手建立各级各部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创新专业心理辅导的新路子,完善走访资助、结对帮助、社会缓助、同学互助等各种行之有效的作法,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各种举措的完善,促进关爱行动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