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西部地区,培育新型农民是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甘肃省作为西部农村的典型代表地区,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仍然面临观念滞后,任务繁重,机制不全和资金制约等困难。所以,要采取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措施来培育新型农民,以促进甘肃发展。
  关键词: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而西部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西部地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无疑是农民,这个“农民”不是“传统”农民,而是“新型农民”。西部地区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因此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甘肃作为西部农村的典型代表地区,也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己省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之路。然而,新型农民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阶段还存在缺乏统一的培训规划与长效的培养机制、农民参与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培训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迫切需要结合实际对甘肃新型农民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甘肃省从业农民的现状
  甘肃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常驻总人口2590.7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10.94万人,占58.32%。,农村劳动力1277.5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27.57万人。近年来,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工程、开办农村教育改革试验班等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教育现状和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据统计资料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41%。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活动的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创新生产方式的能力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影响产业升级;农村经营人才奇缺,经营理念、手段及方法落后,农产品经营效益不高,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2.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劳务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部分。而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甘肃当前农村也正在普遍遭遇劳动力老龄化的尴尬。数据显示,甘肃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为32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6%。同时,从绝对数量上看,我省有226万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占全省老年人总数的73.8%,而这部分老年人目前成了种地的主力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严重,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
  3.思想观念落后
  传统的小农意识和“重商轻农”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仍存在,重经验,轻知识,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不易接受,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精神。不懂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不能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来预测农业市场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来及时安排生产。
  4.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
  我省农村劳动力1277.56万人,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全省9所高中及农业职业院校非农专业毕业生人数近乎是农科专业毕业生的两倍,而到乡以下就业的仅占毕业生总数的9.3%。这种职业状况导致了农民生产技术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二、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任务繁重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甘肃省的城镇化率为38.75%,位列全国第29位,低于全国13.56个百分点,低于西部12省区市5.32个百分点,居西部第9位。因此,甘肃省要对大量的农业人口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任务繁重。
  2.培育观念滞后,培训起点较低
  虽然相对过去,人们对于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但是,毋庸讳言,仍然有一些部门和领导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形式重视,实质轻视;会议讲话重视,具体问题无法落实。许多农民对于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自主学习培训意识淡薄,不太愿意在接受学习培训方面进行投入。同时,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甘肃省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相对其他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而言,都处于下风,这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要障碍。
  3.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规模小
  甘肃大部分地区农民目前接受教育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仍然比较高,到高中阶段,辍学现象更为严重,这对下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很大的障碍。另一个是商业化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还未建立。绝大部分地区现在还没有形成和建立专门培养新型农民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和机构。由于培训机构相对分散,导致培训规模小,加之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4.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甘肃省在培训农民方面的经费在不断增加,但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民教育培训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要求,农民工的培训资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但实际上,培训的费用主要来自政府,培训经费来源单一,有些地方政府感觉经费负担过重。而农民承担费用的能力比较弱,如果让农民承担费用,就会影响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农民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主要对农民开展传统的种植、养殖科技培训较多,而对农民进行系统职业技术培训的不多。培训内容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需求。   5.培训老师缺乏实践经验、知识结构老化
  当前我省培训老师,懂教育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教育,教学能力的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品种不断涌现,新兴的工种、行业不断产生,许多教师对新的技术知识要么现学现卖,要么无所适从。由此可见,培训教师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已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问题。
  6.培训时间过短,教学形式不够灵活
  目前全省开展农民培训,主要以课时计算,15~30天的短期培训不多,2个月以上的培训是少之又少。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习到过硬的劳动技能很困难。同时,在农民培训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形式完成的有70%,现场指导不足30%,而农民更喜欢通过现场培训、专家一对一指导、跟技术员学习等培训方式。和农民多元的需求相比,目前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明显跟不上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
  7.培训资源缺乏整合
  同一个区域内,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专业重复设置现象普遍,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分散,农民培训“一刀切”情况严重,政府部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状况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教育培训在发展上的不平衡、资源利用上的不合理,使得本来有限的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这些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培训深入发展的瓶颈。
  三、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和对策
  1.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主攻培养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带头人三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是着力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机能手、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2.强化政府主导,巩固公益性地位
  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培育新型农民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成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财政部门领导及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培训管理工作;要加大投入力度,农民教育培训是公益性事业,要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明确投资比例,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要鼓励社会资本、个人投资等积极投入农民教育培训,努力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民教育培训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3.改革培训内容
  首先要紧密围绕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重高效、特色种植技术的比重,逐步实现科学的种养结构。其次是分类指导,对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从业人员,如农机手、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建筑工匠、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等,开展从业技能、法律法规及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及有关农业政策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开展创业必备技能和能力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造就一批农村创业者和现代农民企业家。
  4.创新培训方式
  要注意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采取广大农民能够接受的培训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专家授课,增加权威性和专业性,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5.整合培训资源
  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主体的建立和创新是达到培训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省许多地方,农民培训呈多口管理、机构散乱和重复培训的现象。许多部门都在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如农业、民政、教育、科协和部分院校等都从各自的工作和业务出发,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但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没有沟通,经费分散,培训重复,无法形成合力。所以,有必要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明确管理职责,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完善培训机制,协调经费使用,提高培训效率。既要立足和利用现有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等教育培训机构,还要建立专门的农民教育管理培训机构,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逐步建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的新型农民培育体制和机制。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应不断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充实教师队伍,重点选拔全日制本科学历的青年人作为学历教育的兼职教师,重点选拔既有自己的生产和经营项目,又有熟练的技术知识或技能,在农民心目中是“能人”和“土专家”,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说服力的农民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考核、评价、奖励制度,开展系统的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总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甘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郭智奇,齐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12,(15).
  [2]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兴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
  [3]单剑峰.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问题探讨[J].人民论坛,2012,(23).
  [4]李华峰.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浅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4,(11).
  作者简介:张芸(1982-),女,籍贯:甘肃会宁,公共管理硕士,中共白银市委党校信息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李荣(1978-),男,籍贯:甘肃平凉,中共白银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研究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社会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和对策研究”(14YB136)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相对而言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抽象,教学中要求重在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和数理应用能力。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心理“过渡期”的特点,充分认识形象思维及其作用,充分应用形象思维,才有利于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强化学生对高中物理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表象储备
期刊
摘 要:中国工笔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直到现在,它还是生生不息地活跃在中国画坛上。中国工笔画之所以没有被历史所遗忘和淘汰,全因为它不断地推陈出新,广泛接纳各种艺术精华,作以借鉴和吸收经验来强大自己。  关键词:工笔画;当代;发展  工笔画源远流长,若从今天所能见到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算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工笔画是东方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古典绘画中,工笔画一直扮演着民族审美文化载体的重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英语教学各类创新性教学方法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结合初中英语的特点探讨了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愉快教学法;初中英语;游戏;场景对话;合作学习;故事  初中生仍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饶是如此,学习任务的压力、课余时间的缩减,都使
期刊
摘 要:技术更加先进,设备更新,创作手法更加多种多样,比如电脑的普及和软硬件的强大使得今日的图形处理能力空前强大,多媒体艺术得到了发展,版画领域里电脑辅助制版简便易行,石版印刷由于石材的笨重和稀缺已经逐渐被 PS版所取代,数码版画正逐渐兴起,可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版画的创作手段只会越来越丰富,相信会不断的有新的制版手段取代陈旧的技术,我们眼下真正要做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如何避免不会迷失在技术革新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激励、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高中语文教学更注重师互动,明确目标、努力提升高中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动教学;阅读能力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不断更新和实施,授课教师在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不断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教师
期刊
摘 要:版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先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版画,从鲁迅先生引进版画开始,当代版画创作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的发展也与社会运动紧密结合。随着“八五”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促进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市场经济对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版画事业也不例外。在新形势下它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我们有必要对版画的发展条件和价值加以研究
期刊
摘 要:对于图书资料员来说,其工作有知识性以及实践性与服务性,其素质水平对图书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本文首先对信息素养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几点措施,对其信息素养加以培养。  关键词:图书资料员;信息素养;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最为活跃的一种因素。图书资料员需要对信息进行组织以及开发和传递,所以,提升其信息素养对于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素养分析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在物质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民群众对于文化方面的追求也日益迫切,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重要阵地,能有效协助学校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本论文从实现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途径进行阐述,主要在于展开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并为加强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力度埋下伏笔。  关键词: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
期刊
建设农家书屋,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虽然顺应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逐步建立了起来,但怎样让这个新事物发展壮大还值得我们思考。  一、当前“农家书屋”现状分析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农村知识贫乏,技术不能创新的问题,而现在创建的农家书屋没有真正发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