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勤工作是职业院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潜移默化地影响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应该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认为后勤人员对“服务育人”认识不充分,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结合不紧密、后勤工作对“服务育人”实践不到位,是影响学校后勤部门“服务育人”作用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强化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作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制度建设
教育是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根本事业,也是改善民生、增进和谐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后勤服务作为职业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重、强度大、涉及面广。后勤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师生,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双重任务,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职责。
一、职业院校后勤工作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理念
后勤工作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是服务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
(一)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决定其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职业院校的后勤工作既有教育属性、也有管理和服务属性。在后勤服务中,服务对象是否满意,后勤工作能不能与其它工作相互渗透形成合力,是衡量我们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标准。因此,学校后勤工作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除了课堂内传授专业知识、工场内传授实践技能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堂外、工场外的一切机会,取得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学校后勤部门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充分发挥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作用,是彰显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教育”属性的内在要求。
(二)后勤工作秉承“服务育人”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进而影响着师生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学校后勤工作做得好,学校配套设施齐全、校园道路干净整洁、学校食堂物美价廉、学校教室宽敞明亮、学生宿舍氛围温馨,广大师生就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学校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心存感激,以更加积极、主动、奋斗的心态投入学习和工作。这一方面必然性取得理想的学习和工作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给广大师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留下良好印象与社会美誉,从而有利于改进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二、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影响因素分析
过去相当长时期内,我们片面地认为后勤部门属于非教学部门,只要及时保障供给、为师生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便利就算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由于后勤人员对“服务育人”的认识不充分,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的结合不紧密、后勤工作对“服务育人”的实践不到位,影响了学校后勤“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勤人员对“服务育人”的认识不充分,影响了“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过去很长时间内,后勤人员存在片面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资源调配和后勤保障,属于非教学部门。片面地认为“育人”是教学部门的职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后勤人员普遍学历较低,自认为不具备“育人”的资格和能力,认为只要机械地照章行事,完成学校交付的任务就算完成本职工作。正是对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认识不足,加上“服务育人”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后勤人员参与学生教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人文关怀不足,必然影响后勤工作“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的结合不紧密,影響了“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职业院校后勤队伍来看,多数后勤人员勤劳、质朴、诚恳,且富有奉献精神,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日常事务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就很难引导后勤人员自觉做好“服务育人”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具体的、量化的、外在的标准来评价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很少渗入“服务育人”的指标,更没有形成稳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下的“服务育人”管理机制。后勤工作“服务育人”没有理念、没有要求、没有考核,导致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的割裂,是造成“服务育人”作用弱化的重要因素。
(三)后勤工作对“服务育人”的实践不到位,影响了“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一方面,从学校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的角度来讲,过去我们习惯于将“教书育人”的职能赋予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学校内容各部门的职能分工相对比较、比较独立,后勤部门在学校工作中被边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是忽视)了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后勤服务作为职业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育人”为目标,与学校教师、管理人员相互协作,共同组成互动平台。然而,多数职业院校的后勤、教学、管理各成体系,很难搭建起三者互动的实践平台,更没有“服务育人”的成熟经验和工作方法,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取得“服务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作用强化策略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职业院校要培养出更多满足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学校后勤部门不仅要做好管理和服务,更要履行好“育人”的职责,要与教学部门、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搭建平台,共同做好“立德树人、服务育人”这项伟大的事业。具体来讲,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倡导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理念。首先要加强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这是后勤人员充分认识、积极践行“服务育人”的重要保障,关键要从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积极倡导健康的校园文化、勤俭文化、图书馆文化、宿舍文化,培育后勤队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育人观念,通过后勤人员的工匠精神、文化理念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其次,要在加强“服务育人”舆论宣传的同时,妥善处理“服务”与“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其它后勤部门,学校后勤姓“教”,后勤人员是“没有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为教学科研、师生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更要以学生为中心,本着“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自觉扛起“服务育人”的重担,时刻秉承“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以实际行动榜样于学生。 (二)创新监督管理和考核标准,夯实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机制。首先,要秉承“服务育人”理念,完善后勤服务监管机制,构建多主体、全方位的监管体系,重点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学校职能部门、广大师生群体对后勤服务制度建设、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其次,要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健全学校后勤考核和奖惩机制。主要是在现有“定量”考核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后勤部门不同岗位特征,加入学生、教师等被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定性”评价指标,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要通过健全考核和奖惩机制,将“服务育人”变得目标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引导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勤俭高效、探索创新、充满活力的后勤队伍,不断夯实后勤队伍“服务育人”的机制。
(三)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模式,提升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能力。首先,要建立跨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作为一个教育机制,职业院校是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整体,各部门岗位分工不同,但都是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共同目标而展开工作,这就需要构建跨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例如:学生课堂外的思想情绪、不良习惯更多地被后勤人员发挥,而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习惯改良则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行动,这就需要构建规范的、畅通的、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其次,要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能力。关键要在强化服务意识、育人意识、责任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后勤人员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的培养,明确后勤人员的职责和定位,改进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方式方法,及时、主动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与积极的培养;再次,要结合新经济时代特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智能化的后勤服务平台,特别要加强后勤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为师生服务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渠道,提高學校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能力。
总之,后勤部门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更是强化对学生日常管理、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后勤部门要充分利用服务师生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协助学校各部门做好“服务育人”的本职工作,取得“服务育人”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费云生.高职院校“育人为本”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1-3;
[2]刘春美.新时代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2):292-293;
[3]张义俊,陈蒙.民办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育人路径实现[J].职业教育,2017(11):25-26;
[4]张国旗.高职院校后勤工作在服务育人中的融合与渗透[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5-68;
作者简介:
铁明太,女,湖南常德人,1967年生,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制度建设
教育是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根本事业,也是改善民生、增进和谐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后勤服务作为职业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重、强度大、涉及面广。后勤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师生,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双重任务,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职责。
一、职业院校后勤工作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理念
后勤工作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是服务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
(一)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决定其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职业院校的后勤工作既有教育属性、也有管理和服务属性。在后勤服务中,服务对象是否满意,后勤工作能不能与其它工作相互渗透形成合力,是衡量我们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标准。因此,学校后勤工作必须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除了课堂内传授专业知识、工场内传授实践技能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堂外、工场外的一切机会,取得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学校后勤部门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充分发挥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作用,是彰显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教育”属性的内在要求。
(二)后勤工作秉承“服务育人”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进而影响着师生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学校后勤工作做得好,学校配套设施齐全、校园道路干净整洁、学校食堂物美价廉、学校教室宽敞明亮、学生宿舍氛围温馨,广大师生就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学校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心存感激,以更加积极、主动、奋斗的心态投入学习和工作。这一方面必然性取得理想的学习和工作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给广大师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留下良好印象与社会美誉,从而有利于改进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二、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影响因素分析
过去相当长时期内,我们片面地认为后勤部门属于非教学部门,只要及时保障供给、为师生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便利就算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由于后勤人员对“服务育人”的认识不充分,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的结合不紧密、后勤工作对“服务育人”的实践不到位,影响了学校后勤“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勤人员对“服务育人”的认识不充分,影响了“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过去很长时间内,后勤人员存在片面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资源调配和后勤保障,属于非教学部门。片面地认为“育人”是教学部门的职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后勤人员普遍学历较低,自认为不具备“育人”的资格和能力,认为只要机械地照章行事,完成学校交付的任务就算完成本职工作。正是对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认识不足,加上“服务育人”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后勤人员参与学生教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人文关怀不足,必然影响后勤工作“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的结合不紧密,影響了“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职业院校后勤队伍来看,多数后勤人员勤劳、质朴、诚恳,且富有奉献精神,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日常事务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就很难引导后勤人员自觉做好“服务育人”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具体的、量化的、外在的标准来评价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很少渗入“服务育人”的指标,更没有形成稳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下的“服务育人”管理机制。后勤工作“服务育人”没有理念、没有要求、没有考核,导致后勤工作与“服务育人”的割裂,是造成“服务育人”作用弱化的重要因素。
(三)后勤工作对“服务育人”的实践不到位,影响了“服务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一方面,从学校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的角度来讲,过去我们习惯于将“教书育人”的职能赋予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学校内容各部门的职能分工相对比较、比较独立,后勤部门在学校工作中被边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是忽视)了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后勤服务作为职业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育人”为目标,与学校教师、管理人员相互协作,共同组成互动平台。然而,多数职业院校的后勤、教学、管理各成体系,很难搭建起三者互动的实践平台,更没有“服务育人”的成熟经验和工作方法,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取得“服务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作用强化策略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职业院校要培养出更多满足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学校后勤部门不仅要做好管理和服务,更要履行好“育人”的职责,要与教学部门、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搭建平台,共同做好“立德树人、服务育人”这项伟大的事业。具体来讲,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倡导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理念。首先要加强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这是后勤人员充分认识、积极践行“服务育人”的重要保障,关键要从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积极倡导健康的校园文化、勤俭文化、图书馆文化、宿舍文化,培育后勤队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育人观念,通过后勤人员的工匠精神、文化理念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其次,要在加强“服务育人”舆论宣传的同时,妥善处理“服务”与“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其它后勤部门,学校后勤姓“教”,后勤人员是“没有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为教学科研、师生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更要以学生为中心,本着“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自觉扛起“服务育人”的重担,时刻秉承“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以实际行动榜样于学生。 (二)创新监督管理和考核标准,夯实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机制。首先,要秉承“服务育人”理念,完善后勤服务监管机制,构建多主体、全方位的监管体系,重点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学校职能部门、广大师生群体对后勤服务制度建设、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其次,要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健全学校后勤考核和奖惩机制。主要是在现有“定量”考核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后勤部门不同岗位特征,加入学生、教师等被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定性”评价指标,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要通过健全考核和奖惩机制,将“服务育人”变得目标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引导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勤俭高效、探索创新、充满活力的后勤队伍,不断夯实后勤队伍“服务育人”的机制。
(三)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模式,提升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能力。首先,要建立跨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作为一个教育机制,职业院校是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整体,各部门岗位分工不同,但都是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共同目标而展开工作,这就需要构建跨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例如:学生课堂外的思想情绪、不良习惯更多地被后勤人员发挥,而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习惯改良则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行动,这就需要构建规范的、畅通的、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其次,要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能力。关键要在强化服务意识、育人意识、责任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后勤人员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的培养,明确后勤人员的职责和定位,改进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方式方法,及时、主动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与积极的培养;再次,要结合新经济时代特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智能化的后勤服务平台,特别要加强后勤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为师生服务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渠道,提高學校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能力。
总之,后勤部门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更是强化对学生日常管理、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后勤部门要充分利用服务师生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协助学校各部门做好“服务育人”的本职工作,取得“服务育人”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费云生.高职院校“育人为本”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1-3;
[2]刘春美.新时代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2):292-293;
[3]张义俊,陈蒙.民办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育人路径实现[J].职业教育,2017(11):25-26;
[4]张国旗.高职院校后勤工作在服务育人中的融合与渗透[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5-68;
作者简介:
铁明太,女,湖南常德人,1967年生,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