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新疆高校大学生对地震灾难救援认知情况及知识薄弱环节,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5.1%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地震救援现场演练,仅有48.0%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演练培训;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接受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大学生高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P<0.001);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对地震救援认知情况得分有显著性影响(P<0.001)。结论:大学生地震救援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高校对地震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建议高校落实地震救援应急演练,建设培训机制,提供实验训练场地,提高大学生防震、自救互救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地震 灾难救援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28-02
目前我国公民防震减灾意识然比较薄弱,这与我国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极不相称。第一响应人是指第一位抵达急病或外伤现场,接受过救护训练获得相关证书且能够为伤病员提供救护服务的人员,而全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响应人总普及率不及1%。[2]第一响应人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地震灾害救援事业发展。本研究立足于对大学生地震救援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知识的薄弱环节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大力培养高校第一响应人的有效建议。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于2013年6-7月整群随机抽取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其中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男性273人,女性525人,汉族494人,少数民族304人,平均年龄20.70±1.07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现况调查,参阅国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大学生地震灾难救援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测,使问卷科学性、合理性。
(三)研究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14个地震灾难救援知识内容。
(四)统计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用构成比、率描述其基本特征。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其95%可信区间(CL)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五)质量控制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现场发放,由学生独立完成,现场收回。调查人员逐份检查,如有漏项、错项,请被调查者现场更正,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二、结果
发放问卷共80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98份,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率99.75%。本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cronbach α系数为0.784。采用2级分法(正确、错误)进行比较分析。
(一)地震灾难救援培训及需求调查
90.4%的大学生认为灾难救援知识培训很必要,95.1%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地震救援现场演练,仅有48.0%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演练培训。
(二)地震灾难救援认知情况分析
医学类大学生答题错误率>50%的项目有1项,非医学类大学生答题错误率>50%的项目有7项。(见表1)
(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及在大学期间接受过与未接受地震现场演练的大学生在地震救援认知总得分比较均有差异性(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大学生,接受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大学生高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见表2、表3)
(四)拟合多重线性回归
地震灾难救援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民族、家庭来源、性别、年龄。对方程内各自变量检验,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对地震救援认知情况得分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0.001。(见表4)。
三、讨论
本研究调查显示新疆高校仅有48.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地震救援演练培训,大学生具备了一些地震防灾知识,但救援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国内报道也称北京地区的大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较低,掌握情况普遍比中小学生差。[1]反观95.1%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地震救援现场演练,说明高校对地震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这方面建设多流于形式,且学校缺乏相应的地震救援现场演练,造成广大学生的减灾意识较弱。
突发地震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是逃生和抢救生命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日本报道称地震之后的逃生和救援中,自助占70%,互助占20%,公助只占10%。[3]本文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创伤现场急救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观察伤者有无意识;对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上臂中上1/3处等方面的错误率偏高,掌握程度差。建议以高素质群体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普及地震救援知识的切入点[4],进行大学生自救与互救意识、地震救援能力的培养,能在第一时间对灾害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自救、互救。高校根据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施救技术、搬运技术等方面做到针对性培训,将使伤亡降到最低限度。有效措施将能培养大学生的公众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大学生毕业后将融入社会各个领域,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普及,对周围人群能起到间接影响与教育作用,将加大灾害的预防与公众教育。
研究分析得出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对地震救援认知情况得分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0.001),且接受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大学生认知程度高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地震演练应按照“发布地震警报-就近避震-紧急疏散-避难场所集结-被压人员的搜救-自救互救处置-讲评”7个环节组织演练[5],而高校多在前四个环节比较重视,尤其在自救互救方面往往重视度不够。高校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的责任,应全面认真落实地震救援应急演练,建设培训机制,提供实验训练场地,坚持实施到每一届,做到不断届,才能逐步提高学校地震应急能力和学生防震、自救互救本领,为社会大力培养第一响应人,从而提高全民防震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文卫,洪银屏,翁武明.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调查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1(06):15-31.
[2]郑进,郑湘豫.从新“生存链”透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07):395-397.
[3]李莉,姚珊,刘颖.唐山市居民抗震灾害意识调查与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2(02):174-176.
[4]何水英,夏瑾燕.应急救护大型普及培训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08):451-453.
[5]闫增平,袁淑琴.学校开展地震科普知识教学的探索[J].山西地震,2010(01):46-47.
[关键词]大学生 地震 灾难救援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28-02
目前我国公民防震减灾意识然比较薄弱,这与我国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极不相称。第一响应人是指第一位抵达急病或外伤现场,接受过救护训练获得相关证书且能够为伤病员提供救护服务的人员,而全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响应人总普及率不及1%。[2]第一响应人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地震灾害救援事业发展。本研究立足于对大学生地震救援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知识的薄弱环节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大力培养高校第一响应人的有效建议。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于2013年6-7月整群随机抽取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其中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男性273人,女性525人,汉族494人,少数民族304人,平均年龄20.70±1.07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现况调查,参阅国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大学生地震灾难救援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测,使问卷科学性、合理性。
(三)研究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14个地震灾难救援知识内容。
(四)统计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用构成比、率描述其基本特征。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其95%可信区间(CL)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五)质量控制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现场发放,由学生独立完成,现场收回。调查人员逐份检查,如有漏项、错项,请被调查者现场更正,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二、结果
发放问卷共80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98份,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率99.75%。本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cronbach α系数为0.784。采用2级分法(正确、错误)进行比较分析。
(一)地震灾难救援培训及需求调查
90.4%的大学生认为灾难救援知识培训很必要,95.1%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地震救援现场演练,仅有48.0%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演练培训。
(二)地震灾难救援认知情况分析
医学类大学生答题错误率>50%的项目有1项,非医学类大学生答题错误率>50%的项目有7项。(见表1)
(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及在大学期间接受过与未接受地震现场演练的大学生在地震救援认知总得分比较均有差异性(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大学生,接受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大学生高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见表2、表3)
(四)拟合多重线性回归
地震灾难救援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民族、家庭来源、性别、年龄。对方程内各自变量检验,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对地震救援认知情况得分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0.001。(见表4)。
三、讨论
本研究调查显示新疆高校仅有48.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地震救援演练培训,大学生具备了一些地震防灾知识,但救援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国内报道也称北京地区的大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较低,掌握情况普遍比中小学生差。[1]反观95.1%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地震救援现场演练,说明高校对地震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这方面建设多流于形式,且学校缺乏相应的地震救援现场演练,造成广大学生的减灾意识较弱。
突发地震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是逃生和抢救生命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日本报道称地震之后的逃生和救援中,自助占70%,互助占20%,公助只占10%。[3]本文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创伤现场急救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观察伤者有无意识;对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上臂中上1/3处等方面的错误率偏高,掌握程度差。建议以高素质群体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普及地震救援知识的切入点[4],进行大学生自救与互救意识、地震救援能力的培养,能在第一时间对灾害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自救、互救。高校根据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施救技术、搬运技术等方面做到针对性培训,将使伤亡降到最低限度。有效措施将能培养大学生的公众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大学生毕业后将融入社会各个领域,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普及,对周围人群能起到间接影响与教育作用,将加大灾害的预防与公众教育。
研究分析得出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对地震救援认知情况得分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0.001),且接受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大学生认知程度高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地震演练应按照“发布地震警报-就近避震-紧急疏散-避难场所集结-被压人员的搜救-自救互救处置-讲评”7个环节组织演练[5],而高校多在前四个环节比较重视,尤其在自救互救方面往往重视度不够。高校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的责任,应全面认真落实地震救援应急演练,建设培训机制,提供实验训练场地,坚持实施到每一届,做到不断届,才能逐步提高学校地震应急能力和学生防震、自救互救本领,为社会大力培养第一响应人,从而提高全民防震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文卫,洪银屏,翁武明.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调查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1(06):15-31.
[2]郑进,郑湘豫.从新“生存链”透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07):395-397.
[3]李莉,姚珊,刘颖.唐山市居民抗震灾害意识调查与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2(02):174-176.
[4]何水英,夏瑾燕.应急救护大型普及培训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08):451-453.
[5]闫增平,袁淑琴.学校开展地震科普知识教学的探索[J].山西地震,2010(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