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提问应以儿童为中心,合乎儿童天性,顺应儿童发展,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指向儿童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的过程,弱化“教”的过程,并采取恰当的提问方式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从而使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一、在质疑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
  探究即“问源”,也就是指刨根究底地问。教学中的“问源”就是指在把握文本内容本质以及儿童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的追本溯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质疑探究入手培养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
  如在教学《谈礼貌》一课时,在阅读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有什么疑惑,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样是说理文,《谈礼貌》与《说勤奋》有什么区别吗?”我肯定了学生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再次仔细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说《说勤奋》里面讲的主要是名人的事例,而《谈礼貌》一文讲的大都是生活里平常的普通小事;有学生说《说勤奋》里面主要是事例的叙述,《谈礼貌》一文中每一个事例里面都蕴含了一个道理。就這样,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思辨,思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学生阅读的疑惑处入手,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使学生主动发现两篇同一体裁课文的不同特点。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言语思辨能力。
  二、在生本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文本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言语思辨的过程,这是因为具有思辨的对话才能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充满思维的张力与生命的灵动。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从而使阅读教学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将对学生言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如《少年王冕》一文主要通过王冕“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这两件事,表现了王冕的孝顺懂事以及勤奋好学。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在“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句话中,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我问学生:王冕在学堂真的闷得慌吗?王冕的话是他的真实想法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就这样,学生在一次次回归文本、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言语思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主要启发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教学,学生在对话中提升,在思辨中发展,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思维的张力、语言的交流与碰撞,学习真正发生。
  三、在换词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
  语文的味道在何处?语文的精彩在哪里?就在文本那关键的词句中。因此,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词语品析中学习言语思辨。这个思辨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化吸收文本语言的过程。
  如《望月》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江月图。在教学“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这句话的时候,我主要从 “镀”字入手,引领学生展开阅读思辨,想一想:“镀”字能换成“涂” “抹” “刷”吗?为什么?这儿用“镀”字来描述,好在哪里?如此教学,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用词准确的特点,我主要以换词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思辨。如此教学,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更敏锐,言语思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触摸语言的秘密,就离不开言语思辨。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你说、我说、他说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言语思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形式的弊端,提出的一种创新性课堂组织形式。该种形式目前是指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辑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下完成教师预留的任务。在课前,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视频的观看与内容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从教学资源
主题阅读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时,基于同一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大量阅读的活动,从而使他们的知识储备得到增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的重要性。主题阅读能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清晰的思维,激活他们的阅读情感,从而让课堂“流光溢彩”。  一、围绕阅读主题,整合阅读文本  主题就好比藤,课文就好比瓜,主题和课文的关系就像藤和瓜的关系一样
课后习题是教材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编者依据学段目标与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涵盖了积累、理解与运用。遗憾的是不少教师未能真正与编者对话,导致课后习题成了单纯的训练题目。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与编者主动对话,将其课后习题巧妙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为课堂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一、发挥课后习题的导学作用,让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是自学的一种,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很好的跟名家学写作的范本。如何跟名家学写作呢?我做了以下构想:  一、跟叶圣陶学写作——品学兼修是正道,文章历来须用功  透过肖复兴的笔触,大作家叶圣陶是如何写作的,亦可见一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文入情,体会叶圣陶的写作态度与方法。  1.欲学写作先做人,人品作品皆楷模  从“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入手
习作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课标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要求。真情实感从哪里来?笔者以为,源于对文本秘妙的潜心揣摩,源于对生活细节的用心捕捉,源于对活动情境的精心创设。以下,笔者就如何引领学生提升习作的能力、感受习作的快乐谈一些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潜心揣摩文本秘妙,习表达之法  教材是个例子,也是我们开展习作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例。这个范例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是衡量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把标尺。
科普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作者将原本相对深奥的科学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记叙形式,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感受故事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科学知识,形成科学品质。那当科学与童话“美丽邂逅”,我们的阅读教学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捕捉汲取,奠定信息获得的认知基础  科普童话类课文,作者借助童话,将相关的科学知识蕴含在故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领学生获取文本信息,掌握
常听到教师抱怨自己的教学时间少,而新的教材内容多,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课上得太冗杂,太肤浅,缺少灵气,不够流畅,不够简约。因此,要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就要学会“洗课”, 给课堂“健身”,从而让课堂教学接近“完美”。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洗”教学目标,构建简单高效的课堂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遵循简约化的原则,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简约明了。这个简约,
课标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课标的精神。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呢?  《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父亲给詹姆斯的教诲:“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施起来却很难。”这段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对于普遍生活经历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教师若直接讲解意思,有点像在做思想教育,难以让学生真正
陆烨,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专职美术教师,南京市幼儿美术教研组成员。基于陆老师多年富有创意的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本刊特约她开设专栏“路远兮亲子创艺馆”。去年的系列稿件——《藏在诗词里的创意手工》,读者朋友一定还记忆犹新。今年她又设计了一组稿件《旧物仓里的亲子时光》,来,和孩子一起跟着陆老师和家里的废旧物品做游戏吧!  旧物搜集——台历  寻常日子里延续了无数个故事,一日一月一年复始的轮回,日历是最
“董事长”和“懂事的组长”  一日,我看电视剧,儿子在一边玩。  儿子无意间听到电视剧里说:“董事长……”  儿子问:“妈妈,这个董事长是不是非常懂事啊?董事长就是懂事的组长吗?”  我无语……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机关幼儿园城区分园 家长:葛毅暄 记录)  “风筝”和“分针”  一天晚上,两岁的儿子指着钟对我说:“你看,钟里面的那个还在转呢!”我说:“是呀,那根红色的是秒针,长的黑色的是分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