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课标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要求。真情实感从哪里来?笔者以为,源于对文本秘妙的潜心揣摩,源于对生活细节的用心捕捉,源于对活动情境的精心创设。以下,笔者就如何引领学生提升习作的能力、感受习作的快乐谈一些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潜心揣摩文本秘妙,习表达之法
教材是个例子,也是我们开展习作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例。这个范例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是衡量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把标尺。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课文为例,一方面去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文本的能力,一方面让学生去体会作者选材布局的思路、遣词造句的精妙,真正实现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目标。“指向写作”应该成为阅读课堂的重要目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转”字,连续三次出现在一句话中,充分体现了刘老师教学的艰辛,烘托出了刘老师的坚强、敬业的品质。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一段话,感悟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刘老师可敬的品格和作者对刘老师的崇敬之情。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转”字能用其他动词来代替吗?为什么?
(在短暂的寂静之后,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不能换,因为我觉得刘老师是拄着拐杖在写板书,这一个“转”字正好是和拐杖相吻合的。
生:我也觉得不能换。因为刘老师拄着拐杖,对于一个腿有残疾的人来说,这样的转是很危险的。可刘老师却转得很快,而且经常这样转,可能会摔倒。但他为了给学生们上课,不怕危险,这更能体现刘老师爱学生,很敬业。
生:我想,刘老师转得这样熟练,一定是花了不少工夫来练习,都是为了能节约时间给学生们上课,这是一位很负责、很敬业的老师。
生:三个“转”字连用,用了排比的手法,读起来一句比一句让我紧张,也一句比一句让人感到敬佩,很有节奏感。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上述的教学中,笔者正是以“转”字为载体,让学生去悟得表达之法,运用之心。
二、用心捕捉生活细节,探表达之源
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练笔即文章。要让学生们写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习作,作为教师,应该设法引导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捕捞习作的珍珠,抓取生活中的美妙瞬间,把五彩斑斓的生活变成自己创作思考的无尽之源,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
一次,在校门口执勤的我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一个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用夹子在地上夹着什么。再定睛细看,原来地上有三张纸屑,这个男孩应该是在做卫生工作,他是想把三张废纸一次性夹起来。于是他把一张纸拨到另外两张纸中间,然后用夹子去夹,可是没有成功。但他一点都没有气馁,而是百倍专注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我被他的这种执着和专注吸引住了,不禁拿出了手机,把眼前生动的情境一一拍录了下来。这时候,我把那个男孩请进自己的教室,先在屏幕上一遍又一遍地將刚才拍摄到的情境播放出来,又请那位男孩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然后,在具体的指导后,我让学生们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和自己的感受,把那一幕生动的情境写了出来。
有了这一次习作的经历,学生们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文章的道理,开始关注其身边的点滴小事。他们会为了老师发型的一次变化而激动不已,会因为草丛里开出了一朵无名小花而欢呼雀跃,会由于教室里一把放歪的扫把而愤愤不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笔下的习作更加细微了、细腻了、平凡了、朴实了、真切了、深刻了。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张开自己的慧眼,学会观察、倾听、感受,用心去体会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感动,进而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有了这些源头活水,才能下笔有神,灵动的习作才会从学生笔下诞生。
三、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激表达之欲
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好玩是学生的本能,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创设贴近儿童生活而又有趣好玩的情境,让学生们“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习作热情,真正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改变。
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总会有许多令学生意想不到却又激情澎湃的事情发生:报成绩,我时而从高分报到低分,时而又从低分报到高分,让他们体会喜忧的情感转化;上课时,我故意发怒找茬,布置一大堆一时半会儿做不完的作业,让学生们体悟不寒而栗的感觉;下课了,我又会故意安排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喜讯,让学生们品尝快乐和失望的滋味……习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表达自会畅快,岂不乐哉!我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实践,让学生感受细节的秘妙,产生表达的欲望。
记得讲完《泉城》一课后,我布置了回家背诵的任务。可是第二天能背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眼看着放学时间到了,我心生妙计,专门找了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说道:“大家听着,这位同学站在讲台前背书,大家静静听,如果他再背不好,全班回家抄课文。”话音刚落,全班学生惊呆了。这位学生开始背了,刚开始吞吞吐吐。我突然发现寂静的教室里,一双双眼睛正注视着这位学生。而那几十双目光中,分明是一颗颗想帮忙却又不敢帮忙的无奈。渐渐地,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在下面指手画脚。哈哈,这正是我要的。果然,又有几位学生开始手舞足蹈地帮忙。而随着背书的继续,教室里的气氛更紧张了,那一张张阴晴变化的脸,不正是学生们此时紧张心理的真实写照吗?终于,在其他学生的期盼中,这位学生断断续续地背完了,他如释重负,其他学生更是松了一口气。见此情景,我说:“嗯,还不错,现在全班同学的抄书就免了,打开习作本,将刚才背书的过程中教室里的场面变化、你的内心变化写出来,可以吗?”“简单,刚刚我们经历了那煎熬的时刻,肯定写得出来!”“老师,你要我们写作文早说嘛,干吗搞得我们心惊肉跳的?”学生们立即作出了反应。“要的就是这种感觉。”随即,我又做了一些较为具体的指导。那一次的习作课,学生们个个都很投入,描写非常生动。看得出来,有了充分的情境体验,习作的烦恼自然会烟消
云散。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正是有了情境的巧妙设置,才能让学生动情、动心,产生写作兴趣,迅速地进入状态,真正写出有血有肉的习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写作的快乐,才思飞动,浮想联翩。
文本是基石,生活是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文本和生活这两条主线,在阅读教学中指向习作秘妙的感悟,让学生有章可循,会意生文;在生活中引领学生怀有一颗敏感而柔软的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从细小琐碎的事物中寻找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这样,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让学生倾吐心声,放飞遐想,在一次次练笔中提升自己的言语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河埒中心孙桥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潜心揣摩文本秘妙,习表达之法
教材是个例子,也是我们开展习作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例。这个范例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是衡量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把标尺。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课文为例,一方面去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文本的能力,一方面让学生去体会作者选材布局的思路、遣词造句的精妙,真正实现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目标。“指向写作”应该成为阅读课堂的重要目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转”字,连续三次出现在一句话中,充分体现了刘老师教学的艰辛,烘托出了刘老师的坚强、敬业的品质。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一段话,感悟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刘老师可敬的品格和作者对刘老师的崇敬之情。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转”字能用其他动词来代替吗?为什么?
(在短暂的寂静之后,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不能换,因为我觉得刘老师是拄着拐杖在写板书,这一个“转”字正好是和拐杖相吻合的。
生:我也觉得不能换。因为刘老师拄着拐杖,对于一个腿有残疾的人来说,这样的转是很危险的。可刘老师却转得很快,而且经常这样转,可能会摔倒。但他为了给学生们上课,不怕危险,这更能体现刘老师爱学生,很敬业。
生:我想,刘老师转得这样熟练,一定是花了不少工夫来练习,都是为了能节约时间给学生们上课,这是一位很负责、很敬业的老师。
生:三个“转”字连用,用了排比的手法,读起来一句比一句让我紧张,也一句比一句让人感到敬佩,很有节奏感。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上述的教学中,笔者正是以“转”字为载体,让学生去悟得表达之法,运用之心。
二、用心捕捉生活细节,探表达之源
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练笔即文章。要让学生们写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习作,作为教师,应该设法引导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捕捞习作的珍珠,抓取生活中的美妙瞬间,把五彩斑斓的生活变成自己创作思考的无尽之源,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
一次,在校门口执勤的我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一个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用夹子在地上夹着什么。再定睛细看,原来地上有三张纸屑,这个男孩应该是在做卫生工作,他是想把三张废纸一次性夹起来。于是他把一张纸拨到另外两张纸中间,然后用夹子去夹,可是没有成功。但他一点都没有气馁,而是百倍专注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我被他的这种执着和专注吸引住了,不禁拿出了手机,把眼前生动的情境一一拍录了下来。这时候,我把那个男孩请进自己的教室,先在屏幕上一遍又一遍地將刚才拍摄到的情境播放出来,又请那位男孩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然后,在具体的指导后,我让学生们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和自己的感受,把那一幕生动的情境写了出来。
有了这一次习作的经历,学生们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文章的道理,开始关注其身边的点滴小事。他们会为了老师发型的一次变化而激动不已,会因为草丛里开出了一朵无名小花而欢呼雀跃,会由于教室里一把放歪的扫把而愤愤不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笔下的习作更加细微了、细腻了、平凡了、朴实了、真切了、深刻了。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张开自己的慧眼,学会观察、倾听、感受,用心去体会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感动,进而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有了这些源头活水,才能下笔有神,灵动的习作才会从学生笔下诞生。
三、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激表达之欲
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好玩是学生的本能,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创设贴近儿童生活而又有趣好玩的情境,让学生们“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习作热情,真正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改变。
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总会有许多令学生意想不到却又激情澎湃的事情发生:报成绩,我时而从高分报到低分,时而又从低分报到高分,让他们体会喜忧的情感转化;上课时,我故意发怒找茬,布置一大堆一时半会儿做不完的作业,让学生们体悟不寒而栗的感觉;下课了,我又会故意安排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喜讯,让学生们品尝快乐和失望的滋味……习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表达自会畅快,岂不乐哉!我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实践,让学生感受细节的秘妙,产生表达的欲望。
记得讲完《泉城》一课后,我布置了回家背诵的任务。可是第二天能背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眼看着放学时间到了,我心生妙计,专门找了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说道:“大家听着,这位同学站在讲台前背书,大家静静听,如果他再背不好,全班回家抄课文。”话音刚落,全班学生惊呆了。这位学生开始背了,刚开始吞吞吐吐。我突然发现寂静的教室里,一双双眼睛正注视着这位学生。而那几十双目光中,分明是一颗颗想帮忙却又不敢帮忙的无奈。渐渐地,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在下面指手画脚。哈哈,这正是我要的。果然,又有几位学生开始手舞足蹈地帮忙。而随着背书的继续,教室里的气氛更紧张了,那一张张阴晴变化的脸,不正是学生们此时紧张心理的真实写照吗?终于,在其他学生的期盼中,这位学生断断续续地背完了,他如释重负,其他学生更是松了一口气。见此情景,我说:“嗯,还不错,现在全班同学的抄书就免了,打开习作本,将刚才背书的过程中教室里的场面变化、你的内心变化写出来,可以吗?”“简单,刚刚我们经历了那煎熬的时刻,肯定写得出来!”“老师,你要我们写作文早说嘛,干吗搞得我们心惊肉跳的?”学生们立即作出了反应。“要的就是这种感觉。”随即,我又做了一些较为具体的指导。那一次的习作课,学生们个个都很投入,描写非常生动。看得出来,有了充分的情境体验,习作的烦恼自然会烟消
云散。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正是有了情境的巧妙设置,才能让学生动情、动心,产生写作兴趣,迅速地进入状态,真正写出有血有肉的习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写作的快乐,才思飞动,浮想联翩。
文本是基石,生活是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文本和生活这两条主线,在阅读教学中指向习作秘妙的感悟,让学生有章可循,会意生文;在生活中引领学生怀有一颗敏感而柔软的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从细小琐碎的事物中寻找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这样,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让学生倾吐心声,放飞遐想,在一次次练笔中提升自己的言语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河埒中心孙桥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