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优化使用,电子商务开始成为线上购物的主力军,也在进一步推动着物流管理的向前发展,使其面对黄金发展市场的同时,也在受到市场环境与形势的影响。总的来说,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对于物流管理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技术革新的需要,二是环境的一种深入变革。因此,本文将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当前物流管理模式、物流管理优势以及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措施等进行简析,希望能够为现代物流管理的变革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1.1信息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工作来说,企业需要做好上下游的及时沟通工作,实现二者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换,从而使物流企业的整条供应链在各个层面的工作可以实现平滑的对接。另外,和供销商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传统贸易单据(文件)流转向数字信息化转变。而对于库存的有效管理,通过信息的及时灵敏传送后,将有利于实现零库存与降低运转周期。
1.2网络化
目前,随着互联网布局的深入,网络资源与技术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同时也为物流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构建了基本条件。就目前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来讲,如果没有网络,那么物流信息只能实现企业内部之间的流转,而信息传输和共享业务则处于严重空白,从而导致整条物流供应无法完成及时的沟通工作。
1.3智能化
对于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来说,其属于信息化与网络化向高层次进行有效延伸的产品。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精确的运算和智能安排才能得以解决。而有效实现智能化的构建后,将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使整条物流供应链可以基于客户实际需求进行供销的安排,降低“牛鞭效应”的出现,从而全面构建“低库存,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2、较为常见的物流管理模式
2.1电子商务企业构建的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企业在自身物流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信息分析,对网民购物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配送点的设置,一旦获取相关购物信息后,将通过信息的比对并分配到最优配送点,然后再由相关配送点进行商品配送。相对来说,自建物流体系增强了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其物流配送管理更加有效。但是,从实际实施来看,其存在问题还较多。例如,在配送点合理选址、工作人员配给与调控、库存管理与协调等管理工作的困难与问题较多。另外,由于要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在配送的过程中对于时效的标准要求较高,对于现有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来说,配送时效性与成本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因此物流体系在通过巨资实现构建后,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鸡肋”。
2.2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
第三方物流,又可以称为契约物流,主要指的是为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提高服务的一种第三方。其在拥有商品的同时,还基于相关协议或联盟性契约的前提下完成物流代理服务。由于技术先进,配送体系较为完备,第三方物流以其配送速度快、效率高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理想方案之一。因此相对实力较强且构建自有物流体系的企业来说,更多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倾更加钟爱其“外包”的方式。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高效服务既满足了客户复杂多变的物流服务要求,同时又减轻了电子商务企业的负担,从而推进了社会化分工。
2.3第四方物流联盟
1998年,埃森哲咨询公司开始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并定义为在一个供应链中,其即属于整合者又属于协调者,主要针对自身或相关互补性服务资源进行调配、管理以及组织,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处于供应链层面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本质上看,第四方物流在实际作用上更像物流供应链上的一个集成商。在实际工作上,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客户以及自身等层面的调配,使相关资源得以有效整合与管理,从而为相关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较为优化的供应链物流方案。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优势
3.1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流量得到大量的提升,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而企业通过网络信息将可以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让处于同一供应链层面的企业可以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信息,同时也能掌握整个信息链的运作状况,任何一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可以方便、透明的与其他环节交流,减少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
3.2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处于同一链条企业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后,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集成化管理,这样就减少了整个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是的每个成员的安全库存量不断减少。
3.3企业物流管理在有效融合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后,处于同一链条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可以实时共享,从而及时根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大大提高物流在作业过程中的重组空间与能力,从而使系统可以全面的反映消费者实际需求。
3.4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为企业的供应工作提供真实的信息参考。而随着企业信息传递速度的提升,将大大较大物流的畅通度,使相关企业能够更快以及更加省钱的完成商品交换,在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还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优越性。
4、构建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体系的措施
4.1提升政府的有效推动作用
4.1.1目前,对于我国物流产业来说,其在管理层面较为分散。因此,政府在引导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具体职责,针对我国进行物流管理机构或协调组织的构建,并赋予其组织、协调以及管理等职能。
4.1.2政府作为市场的引导者,針对物流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一定要根据不同时期进行相关政策的构建,确立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实际工作上,政府要做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有序地进行投资,对于投资金额较大的基础设施,相关政府可以积极做好带头作用,利用有效融合或者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从而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产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另外,还需要积极引导物流实体网络的构建,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4.2构建国际化物流标准体制
电子商务面向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作为一种互补产业,其实现跨国运营时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实现国际化物流运营的过程中,其前提条件就是实现我国物流和国际物流之间相关标准的有效接轨,从而实现二者的标准化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其主要包括物流术语、条码以及相关设备。因此,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行业引导者的作用,积极组织与制定我国物流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4.3提升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与产业化
对于物流配送工作来说,实现社会化与产业化是现代物流的一种需求。在实际工作上主要指的是实现流通代理制和配送制之间的有效结合,把物流链条上较为分散信息与资金进行集中,从而提高物流产业的规模效益,降低企业库存。从现有条件来说,其核心突破点应该属于物流中心的有效构建与布局。而在构建物流中心的过程中,其有效途径包括自建、改建、联建以及代建等四种模式。相对来说,自建与改建模式的投资规模较大,对于物流成本与管理的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
4.4提高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在实现物流配送现代化的过程中,其首要任务是完成配送手段的机械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例如,建设立体化仓库,利用旋转式货架等都属于现代化物流的一种方法。另外,对于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的管理工作,还要实现其现代化与规范化等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上,要强化现代管理理念、技术以及手段等利用力度,不断强化物流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不断提升物流企业的日常管理、服务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工作水平。
4.5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讲,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教育工作,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开展相关教学。例如,常见的有高校物流专业教育、职业物流专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再教育等等。其次,加快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工程。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各高校结合本身的特点探索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培养问题,以各种形式推动我国的物流学历教育,扩大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方式,如开办物流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培训班。
5、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产业的互补性更加强烈,其市场也越发繁荣。因此,相关企业要提高互联网技术的重视力度,积極迎合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管理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上,应加快自身的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行业的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才能更好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燕可,王丽萍.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2010(24).
[2]张丽娟.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0,10.
[3]李彬,张宏山,蔡新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5.
[4]杜琳琳.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2,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1.1信息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工作来说,企业需要做好上下游的及时沟通工作,实现二者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换,从而使物流企业的整条供应链在各个层面的工作可以实现平滑的对接。另外,和供销商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传统贸易单据(文件)流转向数字信息化转变。而对于库存的有效管理,通过信息的及时灵敏传送后,将有利于实现零库存与降低运转周期。
1.2网络化
目前,随着互联网布局的深入,网络资源与技术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同时也为物流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构建了基本条件。就目前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来讲,如果没有网络,那么物流信息只能实现企业内部之间的流转,而信息传输和共享业务则处于严重空白,从而导致整条物流供应无法完成及时的沟通工作。
1.3智能化
对于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来说,其属于信息化与网络化向高层次进行有效延伸的产品。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精确的运算和智能安排才能得以解决。而有效实现智能化的构建后,将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使整条物流供应链可以基于客户实际需求进行供销的安排,降低“牛鞭效应”的出现,从而全面构建“低库存,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2、较为常见的物流管理模式
2.1电子商务企业构建的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企业在自身物流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信息分析,对网民购物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配送点的设置,一旦获取相关购物信息后,将通过信息的比对并分配到最优配送点,然后再由相关配送点进行商品配送。相对来说,自建物流体系增强了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其物流配送管理更加有效。但是,从实际实施来看,其存在问题还较多。例如,在配送点合理选址、工作人员配给与调控、库存管理与协调等管理工作的困难与问题较多。另外,由于要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在配送的过程中对于时效的标准要求较高,对于现有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来说,配送时效性与成本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因此物流体系在通过巨资实现构建后,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鸡肋”。
2.2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
第三方物流,又可以称为契约物流,主要指的是为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提高服务的一种第三方。其在拥有商品的同时,还基于相关协议或联盟性契约的前提下完成物流代理服务。由于技术先进,配送体系较为完备,第三方物流以其配送速度快、效率高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理想方案之一。因此相对实力较强且构建自有物流体系的企业来说,更多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倾更加钟爱其“外包”的方式。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高效服务既满足了客户复杂多变的物流服务要求,同时又减轻了电子商务企业的负担,从而推进了社会化分工。
2.3第四方物流联盟
1998年,埃森哲咨询公司开始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并定义为在一个供应链中,其即属于整合者又属于协调者,主要针对自身或相关互补性服务资源进行调配、管理以及组织,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处于供应链层面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本质上看,第四方物流在实际作用上更像物流供应链上的一个集成商。在实际工作上,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客户以及自身等层面的调配,使相关资源得以有效整合与管理,从而为相关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较为优化的供应链物流方案。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优势
3.1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流量得到大量的提升,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而企业通过网络信息将可以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让处于同一供应链层面的企业可以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信息,同时也能掌握整个信息链的运作状况,任何一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可以方便、透明的与其他环节交流,减少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
3.2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处于同一链条企业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后,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集成化管理,这样就减少了整个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是的每个成员的安全库存量不断减少。
3.3企业物流管理在有效融合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后,处于同一链条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可以实时共享,从而及时根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大大提高物流在作业过程中的重组空间与能力,从而使系统可以全面的反映消费者实际需求。
3.4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为企业的供应工作提供真实的信息参考。而随着企业信息传递速度的提升,将大大较大物流的畅通度,使相关企业能够更快以及更加省钱的完成商品交换,在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还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优越性。
4、构建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体系的措施
4.1提升政府的有效推动作用
4.1.1目前,对于我国物流产业来说,其在管理层面较为分散。因此,政府在引导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具体职责,针对我国进行物流管理机构或协调组织的构建,并赋予其组织、协调以及管理等职能。
4.1.2政府作为市场的引导者,針对物流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一定要根据不同时期进行相关政策的构建,确立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实际工作上,政府要做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有序地进行投资,对于投资金额较大的基础设施,相关政府可以积极做好带头作用,利用有效融合或者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从而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产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另外,还需要积极引导物流实体网络的构建,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4.2构建国际化物流标准体制
电子商务面向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作为一种互补产业,其实现跨国运营时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实现国际化物流运营的过程中,其前提条件就是实现我国物流和国际物流之间相关标准的有效接轨,从而实现二者的标准化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其主要包括物流术语、条码以及相关设备。因此,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行业引导者的作用,积极组织与制定我国物流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4.3提升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与产业化
对于物流配送工作来说,实现社会化与产业化是现代物流的一种需求。在实际工作上主要指的是实现流通代理制和配送制之间的有效结合,把物流链条上较为分散信息与资金进行集中,从而提高物流产业的规模效益,降低企业库存。从现有条件来说,其核心突破点应该属于物流中心的有效构建与布局。而在构建物流中心的过程中,其有效途径包括自建、改建、联建以及代建等四种模式。相对来说,自建与改建模式的投资规模较大,对于物流成本与管理的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
4.4提高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在实现物流配送现代化的过程中,其首要任务是完成配送手段的机械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例如,建设立体化仓库,利用旋转式货架等都属于现代化物流的一种方法。另外,对于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的管理工作,还要实现其现代化与规范化等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上,要强化现代管理理念、技术以及手段等利用力度,不断强化物流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不断提升物流企业的日常管理、服务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工作水平。
4.5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讲,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教育工作,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开展相关教学。例如,常见的有高校物流专业教育、职业物流专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再教育等等。其次,加快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工程。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各高校结合本身的特点探索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培养问题,以各种形式推动我国的物流学历教育,扩大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方式,如开办物流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培训班。
5、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产业的互补性更加强烈,其市场也越发繁荣。因此,相关企业要提高互联网技术的重视力度,积極迎合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管理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上,应加快自身的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行业的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才能更好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燕可,王丽萍.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2010(24).
[2]张丽娟.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0,10.
[3]李彬,张宏山,蔡新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5.
[4]杜琳琳.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