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整个工程项目成功与否。因此,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占有着决定性地位。本文作者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望与各位共同探讨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市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与防渗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视,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混凝土施工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分析
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建筑结构,其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结构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有:一是可模性好,可以灌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与尺寸的结构;二是整体性好,可以灌筑成一个整体;三是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与耐久性好;四是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与维护费用低。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二是极易易出现裂缝;三是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四是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五是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材料准备
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混合而成。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继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
水泥作为混凝土是主要材料之一,水泥的质量要求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水化热现象是水泥材料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在水泥选取过程中要尽量选用低热型,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水泥进场前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确保水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骨料是混凝土的配合料,包括砂子、石子,其质量、强度、物化性能要求较高。粗骨料要求连续级配的碎石,其粒径大小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细骨料的选取最好用中粗砂。外加剂的选取对预防混凝土开裂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混凝土的开裂主要是由于干缩和温缩造成的,在选择外加剂时要考虑这点。粉煤灰在所有的外加剂中,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效果较好,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干缩现象,还能够减少水泥的水化热温度。
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施工中的配合比需要试验进行确定,受水泥水化热影响,混凝土施工需要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裂缝的产生。
2.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在掺和外加剂的情况下,搅拌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对于搅拌的规定,需要做好搅拌时间、投料量和搅拌顺序等方面的规定,另外还需要根据环境条件、运输的时间、距离、含水量情况适当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供应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的运输过程需要注意避免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泌水现象、坍落度损失、温度回升等情况。混凝土的运输应在短时间内安全运输到浇注地点,保证混凝土的浇注工作顺利进行。
2.3混凝土浇注技术要点
1)浇筑前,检查支模的各项要求,如标高、尺寸、位置,模板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钢筋、预埋件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并记录。模内的杂物,模板间的缝隙要控制和清理。
2)浇注过程避免产生离析。采用溜槽或其他的措施进行浇注,高墙、高柱的浇注特别注意禁止使用高抛散落的违规操作。
3)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厚度较大的混凝土要分层、分段均匀浇注,不能进行一刀切的倾倒。分层浇注时每层的厚度需要根据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疏密,来选取浇注方法。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时振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分层一般高度为200mm。在进行振捣浇注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管理,强调施工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振捣器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插入式振捣器要保证混凝土中空气的排除,保证混凝土浇注后的均匀性,同时不会引起离析,振捣器的避免与钢筋、下层已初凝混凝土触碰,这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4)混凝土初凝前,可以再次进行振捣、压实抹平,来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降收缩,也可以让钢筋表面的空腔闭合,使钢筋与混凝土充分粘结,这种情况应用在初凝前的混凝土具有和易性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浇注应具有连续性,避免间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避免,应尽量缩短间断时间,在前一段或者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后一段或者上层的混凝土。一般情况下,超过两个小时的间断时间,应按照施工缝处理。
5)浇注过程中需要专门人员进行观察,对模板的钢筋、预埋件位置、预留洞口进行检查,是否有位移变形或者孔洞堵塞情况,及时的进行修整。超过初凝时间后,需要进行专人表面清理和检查。具体施工中,要根据场地环境、建筑物的情况,气候条件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硬化效果受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加上水泥的水化作用,也给混凝土的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养护中需要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正式养护前,刚浇注完毕的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要大于内部的水分扩散速度,避免出现这种蒸发与扩散的梯度差,而造成干缩裂缝的产生,需要进行适当的措施处理。高温天气情况下,要进行模板湿润,选择温度低得时间进行浇注。挡风、遮阳、噴雾措施,都可以良好的控制上述情况。冬季施工的情况,应及时清理表面的水分,以免受冻。通常的混凝土浇注温度应控制在35℃以内,大体积混凝土以低于15℃为宜。高温条件下,必须进行湿润养护,至少7天。平板型的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风板、遮阳措施,周围空气的冷却处理喷雾等。
三、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针对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瓶颈和借鉴内容多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组织专人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应用的实践提出科学的创新型观点和建议,对于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技术人员之间相互的施工技术交流和探讨,是发现问题以及增加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够从交流中了解各方的观点和认识,这不仅体现在一个工程里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之间,还更应体现在同行之间对同一施工技术问题的交流和相互提升,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它的好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到最终的养护成型,涵盖内容丰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只有做好其中各项技术工作,才能从总体上来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保障。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究工作,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徐伟强.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2年30期.
[2]张峰.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3]娄贵银.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探讨[J].科技资讯,2012(20)
[4]叶湛源.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2年03期.
[5]官书林.浅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中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2,(17):37-38.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市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与防渗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视,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混凝土施工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分析
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建筑结构,其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结构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有:一是可模性好,可以灌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与尺寸的结构;二是整体性好,可以灌筑成一个整体;三是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与耐久性好;四是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与维护费用低。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二是极易易出现裂缝;三是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四是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五是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材料准备
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混合而成。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继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
水泥作为混凝土是主要材料之一,水泥的质量要求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水化热现象是水泥材料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在水泥选取过程中要尽量选用低热型,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水泥进场前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确保水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骨料是混凝土的配合料,包括砂子、石子,其质量、强度、物化性能要求较高。粗骨料要求连续级配的碎石,其粒径大小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细骨料的选取最好用中粗砂。外加剂的选取对预防混凝土开裂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混凝土的开裂主要是由于干缩和温缩造成的,在选择外加剂时要考虑这点。粉煤灰在所有的外加剂中,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效果较好,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干缩现象,还能够减少水泥的水化热温度。
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施工中的配合比需要试验进行确定,受水泥水化热影响,混凝土施工需要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裂缝的产生。
2.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在掺和外加剂的情况下,搅拌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对于搅拌的规定,需要做好搅拌时间、投料量和搅拌顺序等方面的规定,另外还需要根据环境条件、运输的时间、距离、含水量情况适当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供应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的运输过程需要注意避免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泌水现象、坍落度损失、温度回升等情况。混凝土的运输应在短时间内安全运输到浇注地点,保证混凝土的浇注工作顺利进行。
2.3混凝土浇注技术要点
1)浇筑前,检查支模的各项要求,如标高、尺寸、位置,模板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钢筋、预埋件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并记录。模内的杂物,模板间的缝隙要控制和清理。
2)浇注过程避免产生离析。采用溜槽或其他的措施进行浇注,高墙、高柱的浇注特别注意禁止使用高抛散落的违规操作。
3)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厚度较大的混凝土要分层、分段均匀浇注,不能进行一刀切的倾倒。分层浇注时每层的厚度需要根据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疏密,来选取浇注方法。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时振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分层一般高度为200mm。在进行振捣浇注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管理,强调施工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振捣器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插入式振捣器要保证混凝土中空气的排除,保证混凝土浇注后的均匀性,同时不会引起离析,振捣器的避免与钢筋、下层已初凝混凝土触碰,这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4)混凝土初凝前,可以再次进行振捣、压实抹平,来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降收缩,也可以让钢筋表面的空腔闭合,使钢筋与混凝土充分粘结,这种情况应用在初凝前的混凝土具有和易性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浇注应具有连续性,避免间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避免,应尽量缩短间断时间,在前一段或者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后一段或者上层的混凝土。一般情况下,超过两个小时的间断时间,应按照施工缝处理。
5)浇注过程中需要专门人员进行观察,对模板的钢筋、预埋件位置、预留洞口进行检查,是否有位移变形或者孔洞堵塞情况,及时的进行修整。超过初凝时间后,需要进行专人表面清理和检查。具体施工中,要根据场地环境、建筑物的情况,气候条件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硬化效果受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加上水泥的水化作用,也给混凝土的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养护中需要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正式养护前,刚浇注完毕的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要大于内部的水分扩散速度,避免出现这种蒸发与扩散的梯度差,而造成干缩裂缝的产生,需要进行适当的措施处理。高温天气情况下,要进行模板湿润,选择温度低得时间进行浇注。挡风、遮阳、噴雾措施,都可以良好的控制上述情况。冬季施工的情况,应及时清理表面的水分,以免受冻。通常的混凝土浇注温度应控制在35℃以内,大体积混凝土以低于15℃为宜。高温条件下,必须进行湿润养护,至少7天。平板型的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风板、遮阳措施,周围空气的冷却处理喷雾等。
三、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针对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瓶颈和借鉴内容多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组织专人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应用的实践提出科学的创新型观点和建议,对于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技术人员之间相互的施工技术交流和探讨,是发现问题以及增加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够从交流中了解各方的观点和认识,这不仅体现在一个工程里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之间,还更应体现在同行之间对同一施工技术问题的交流和相互提升,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它的好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到最终的养护成型,涵盖内容丰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只有做好其中各项技术工作,才能从总体上来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保障。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究工作,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徐伟强.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2年30期.
[2]张峰.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3]娄贵银.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探讨[J].科技资讯,2012(20)
[4]叶湛源.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2年03期.
[5]官书林.浅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中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2,(1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