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国际战略走向如何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
  马振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阎学通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楚树龙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变化有大有小,许多专家用“总体稳定”来评价过去的一年。那么,在即将揭开崭新一页的2006年,我国的国际战略走向如何?哪些因素将影响我国未来10年的实力变化?权威专家将为我们逐一展望。
  
  回眸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點
  
  记者:您认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马振岗:2005年国际的最大“亮点”,是一批发展中大国的兴起,国际影响增大,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其中中国最为突出。随着成功的持续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越来越为世界看重。中国因素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这一具有全球影响的新生力量。去年我国开展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赢得世界普遍称赞。
  中国因素的凸显,基础是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但实事求是地看,我国实力仍远不够强大,国内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单凭经济力量是不可能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的。原因在于:中国因素主要是由四大支柱托举起来的。这就是:持续增强的经济实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模式。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日益充实的“硬实力”与不断扩展的“软实力”的有机结合。
  阎学通:国际社会开始承认中国崛起,并开始接受中国崛起。以往半个多世纪我国国际战略有很多亮点,但我以为最为突出的阶段性亮点有三次。第一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跟着就进行的朝鲜战争。第二次是1971年中国重新加入联合国,中国被承认为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第三次是1978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中国被世界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先锋。
  去年的亮点是,我国提出国内建立和谐社会,国际上建立和谐世界。去年的亮点可能没有上述三个亮点重大,但国际社会开始承认和接受中国崛起,认为中国是一个全球性大国的现象已经发生。有人说中国是崛起的超级大国,有人说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总之,中国开始走向超级大国。
  
  和谐外交政策将凸显魅力
  
  记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您对2006年中国外交有何展望?
  马振岗:从目前情况看,2006年国际总体形势不会有重大变化,大国关系将继续向良性调整,经济仍可保持一定增速,国际合作继续加强,和平、稳定与发展依然将是国际主调。同时,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将趋复杂,非传统安全威胁难以预测,不能排除突发事件带来的重大损害。
  2006年是我国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这更要求我们要大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稳定,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今后15年的中心任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责任,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结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我们不谋霸,不称霸,而是要推动建立世界和谐社会。
  我国外交战略基于这些宗旨,也将围绕这些原则开展,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福利。
  阎学通:我国今年的国际政策的重点是推行和落实胡锦涛同志去年10月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对外政策,也就是说今年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更明确地讲就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国际政治动员能力。
  今年无论是外交还是对外战略的重点都会转向中国软实力的提高,因为我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对外政策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强调提高中国的硬实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也就是为了提高中国的硬实力。而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对外战略重点将转向提高中国的软实力,这并不意味着不用提高硬实力了,而是以提高软实力为重点。过去我们所使用的概念中与“提高软实力”相似的有“提高国际地位”、“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扩大政治影响力”、“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等等。其核心是给世界一个新印象,中国外交不再是只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中国要与最广泛的国家建立友好的政治关系,中国愿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强国。
  楚树龙:我想中国外交现在正进入一个比较稳定、成熟、正常的阶段。
  中国现在是国际社会一个重要的成员。去年,我们外交比较活跃,一些重大思想理论、提法有些改变。我想这样一个稳定、成熟、正常的时期还会长期继续下去。
  随着发展,中国的国力和实力当然会年复一年地提高,每年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中国的实力地位在上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上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在扩大。
  
  中国未来10年实力变化的重要走向
  
  记者:影响中国未来10年实力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阎学通:今后10年影响中国实力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依然是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但前者是确定的,而后者是不确定的,因此决定性因素将是软实力增长情况而非硬实力的增长速度。今后10年中国硬实力高增长是必然的。
  2002年以来,本届政府实行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硬实力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2年前由于国防建设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两者的不平衡使得硬实力增长速度没有现在快。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硬实力的两个主要方面,今后10年我国政府只要继续执行2002年确定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政策,那么硬实力的快速增长将是必然的。
  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关心软实力问题。我认为在平衡了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同时,关注软实力与硬实力平衡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后10年,软实力的增强与否是决定我国实力地位变化的核心要素。硬实力的增长已是一个常量,关键就看软实力是否能够跟上。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就是国内政治动员能力和国际政治动员能力。从提高国内政治动员能力来讲,提高我国的软实力的出路是建立和谐社会。国内和谐了,我国就能为人类发展树立一个新模式,许多国家愿意学习我国的发展模式,这就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动员能力。从提高国际政治动员能力来讲,以和谐世界为原则,重视安全责任、政治关系和经济互利,这将有助于我国得到广泛的国际支持。
  楚树龙:最重要的因素不在别的国家,而在我们自己。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对我们有决定性影响,只有中国自己会对自己有决定性影响,我们的影响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能不能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社会稳定;二是我们的外交能不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坚持中央提出的和谐发展的道路。就是我们如何自己把握自己,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包括国际利益。
  内政方面,台湾问题对我国的外交走向也有全局性影响,如果“台独”今后10年走到严重的地步,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断然行动,那么我们的外交局面也会有根本的变化,所以“反分裂、反台独”不仅涉及中国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还会涉及我们外交的全局。
  和美国的关系怎么走,会不会出现重大危机,也包括美国对华战略、外交战略走向,反恐是否会取得全胜。如果取得全胜,会不会把矛头对向强大或者不强大的中国,这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除了这三个方面,我认为其他的都不会在总体上影响中国的整个外交全局。
  
  新一年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主导因素
  
  记者:您认为新的一年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楚树龙:中国最主要的关系还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大国关系,和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关系。和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目前还比较稳定,和日本的关系现在有些波折,主要是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今年是否能走出目前这个相对不好的状态,主要在日本方面,如果日本首相停止参拜靖国神社,那么中日关系就可以重新走上一个正常发展的渠道,所以今年是个考验,需要观察。中美、中俄关系我认为会平稳发展,现在各方面接触都比较多,都有很多继续发展关系的共识。
  另一个是亚洲外交,现在形势特别好,我们和亚洲国家关系都是处于比较友好的状态,今后基本上我国的外交战略还是这两个方向。
  除了这两个方向以外,我们的多边外交在加强;在联合国、地区、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中起的作用在加强;为世界发展做贡献、提供援助等,这些方面力度在加强、在扩大。
其他文献
发展和培育特色经济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基层党组织如何结合实际发展好本地的特色经济关乎着执政能力的高低。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发展特色经济这一思路在武汉市黄陴区蔡店乡获得了很好的实践,生产发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再一次证明了发展和培育特色经济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近
期刊
声音    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  一个经济学家可能当好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学家本身不是搞企业管理,他们擅长于宏观经济研究,但有多少人能看懂会计报表?如何识别企业在会计报表等方面的猫腻?在国外,担任独立董事的70%以上是对企业管理有经验的,甚至是别的公司的高管,没有利益冲突的。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不管哪
期刊
什么是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RISS)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硅谷崛起,另一个思想来源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另一个是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
期刊
从“柳州制造”迈向“柳州创造”    在创新改变生活的时代,一个区域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柳州,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率先迈开了步伐,在战略转型中也率先探索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道路。    迈向“柳州创造”的要旨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传统制造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制造”享誉国内外
期刊
“造榜运动”令人眼花缭乱    岁末年终,北京举办的评选活动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令寒冷的古城热浪滚滚。  2005年12月9日,北京大学英杰文化交流中心,一片热闹景象。由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5年中国领袖品牌年会”在此举行。  这次年会评选出了海尔张瑞敏、联想杨元庆、长虹赵勇、华为任正非等10人为2005年中国十大最佳品牌领袖。评选出了伊利潘刚、青啤金
期刊
一直以来,电力企业由国家经营。由于电力经营的特殊性,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亏损的是国家,和企业职工个人利益关系不十分密切,所以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企业深陷亏损困境,而个人收入维持不变甚至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力服务水平严重滞后,“拉闸限电”等“制裁”用电单位的做法层出不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内蒙古首府供电局自2004年起,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期刊
2005年的北国隆冬,冰天雪地,银妆素裹。然而,在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内厚厚的雪被下面,600多万株新栽的花根正攒足了劲,等待着春回大地后的萌发。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市长助理、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杨亚洲。  记者:往届世园会的筹备都用了三五年时间,沈阳从申办成功到2006年5月1日开幕却只有20个月,而且要去掉8个多月长的两个冬季,实际时间只有一年。在
期刊
编辑的话: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集体决定”变异成集体犯罪的案例不断增多,“集体决定”的内核被偷换,形式被利用,集体腐败之风屡禁不止。  前不久,国家林业局某中心主任宋士奎因贪污、私分国有资产两罪并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而私分国家资财的决定,就是由宋士奎本人提出,并经集体研究决定的。  这种“形式合法”的腐败其实是腐败毒瘤的变异,它严重阻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法
期刊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没有政府自身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就不能发挥政府对创新的引导与组织作用,也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体制环境。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柳州积极探索政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不走创新的路就是白打工”    方向是发展的首要问题,关系着整个发展的道路和模式选择,决定着整个过程的成效。柳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通过创新发展柳州的思路,从统一领导班子的认识入手,更新工作
期刊
【关键词】文化自信 国家认同 重大风险 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6.013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触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盛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