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前,“外企”这两个字承载着许多公司人和应届毕业生的憧憬。不仅因为业务能力的领先优势,颇为丰厚的薪水、灵活又多元化的工作制度等,都让外企的一切看上去无比光鲜,比国内企业更具人才竞争力。
现今,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巨变,国内迅速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和一大批崛起的创新公司同时撼动着外企的在华地位。过去几年,外界普遍流传的一个不太乐观的论调是,外企在华的光环已渐渐褪去,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外企和本土公司在中国市场所扮演的角色。而这个课题,也可能是在华跨国公司自己正在思考的。
老牌外企通用电气(GE)中国区总裁段小缨反复提及,中国已经成为除美国外多项核心领域的第二大市场,这让企业在业务拓展和人才争夺上,都愈发重视中国,并实施了各种本土化策略。随着中国本土公司的加速全球化,她认为外企与本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合作也是未来重要趋势之一。
D:其一是中国市场体量变大和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比如中国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所产生的庞大休闲及商务出行需求,也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
其二,国内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消费领域的融合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与工业领域的融合才刚刚起步,也是GE未来要推进的方向。
其三,中国企业未来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很多中国企业会走出来,与外企共同开拓第三大市场。
D:过去10年来,中国的城市基建发展速度非常快。以作为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医改实施七八年以来,整体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已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今天的医疗资源分配仍然不够均衡,大多数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若要真正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GE医疗目前的重点就是聚焦优化患者体验、临床诊疗和医院运营,通过持续的数字医疗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中国医疗行业提供帮助,促进大健康产业升级,推进分级诊疗,让更多中国人获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D:推广数字化,不是把数字化解决方案放上去就自然而然形成,而要对流程本身做一个再造,会带来使用习惯的改变。
商业模式,包括付费标准、付费分成,体制内外哪些医院进来,这其中还有很多门槛需要突破。
D:从市场角度来看,2015年对整个中国来说,也相对是一个低谷。当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所放缓,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些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冷却、金融领域存在大量坏账等问题。我觉得2015年从市场环境来讲的确增长有所放缓,相对比较艰难。
D:我不是很同意。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不管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都是改革开放很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外企在中国经济过去发展的几十年当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讳言的。
我认为如果一直沿着老路在做的话一定会觉得困难,关键是因为市场变了。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顺应市场的一些变化,调整我们的业务战略。
重点是如何吸引关键人才。中国市场如果已经成为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公司决策就要做到像本土公司一样快,不断提升公司的决策能力。
D:公平、公开的贸易竞争,反而能激发创新,也能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最终受益者是市場和消费者。
另外,合作是未来我们创新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更多关注在数字化进程当中的整个生态圈发展。比如GE最新一个领域是生物制药,我们不仅和上下游客户合作,比如最新落成的广州生物科技园,我们也在和政府探讨整个模式,采用与政府企业合作的方式,双方能将自己的优势放到一起。
D:其实现在没有必要将全球化和本土化分得那么清楚,对我来说,它们是一件事的两面。
GE是一家美国公司,但更是一家全球公司,因为我们70%的业务都是在美国之外。对于GE要从美国走出去,例如在中国发展,我们实施的是本土化的策略。今年,GE中国有2.3万名员工,拥有40多家本土化的工厂,有60多个研究实验室,近3000名工程师。在此基础上,GE亚太运营中心也落脚上海,这些都是过去二三十年中建立的。
对中国公司也一样,中国公司今天在中国发展是本土化,去中国之外是全球化,事实上要到美国,也必须要融入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的客户市场,了解它的一些法律法规。
D:我觉得未来任何企业的发展一定是要着眼于全球,看市场契机在什么地方,哪里有契机,企业就应该要去哪里。首先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美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是要聚焦如何能够入乡随俗,真正了解当地的市场、法律法规,能够用当地的人才,我觉得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在这一点上,还是要有一段过程。
D:以前我觉得人活过100岁似乎是很难的事情,现在随着精准诊疗、生物制药等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加之整个社会的健康理念正由治疗为主向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转变,今天百岁长寿并非遥不可及。
D:拿GE举例,都是择优而用,没有双重标准,我作为女性领导也不希望有双重标准。女性职场发展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不同的阶段,譬如说结婚生孩子,这是女性的一些特征,她可能希望要慢下来,在GE内部我们也有不同的路径和方式能够辅助女性持续的职场发展,包括我们有GE女性协会。
现今,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巨变,国内迅速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和一大批崛起的创新公司同时撼动着外企的在华地位。过去几年,外界普遍流传的一个不太乐观的论调是,外企在华的光环已渐渐褪去,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外企和本土公司在中国市场所扮演的角色。而这个课题,也可能是在华跨国公司自己正在思考的。
老牌外企通用电气(GE)中国区总裁段小缨反复提及,中国已经成为除美国外多项核心领域的第二大市场,这让企业在业务拓展和人才争夺上,都愈发重视中国,并实施了各种本土化策略。随着中国本土公司的加速全球化,她认为外企与本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合作也是未来重要趋势之一。
C=CBNweekly D=段小缨
C:近10年,作为外企高管,你看到中国市场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D:其一是中国市场体量变大和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比如中国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所产生的庞大休闲及商务出行需求,也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
其二,国内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消费领域的融合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与工业领域的融合才刚刚起步,也是GE未来要推进的方向。
其三,中国企业未来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很多中国企业会走出来,与外企共同开拓第三大市场。
C:你如何看待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变化?GE是如何参与其中的?
D:过去10年来,中国的城市基建发展速度非常快。以作为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医改实施七八年以来,整体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已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今天的医疗资源分配仍然不够均衡,大多数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若要真正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GE医疗目前的重点就是聚焦优化患者体验、临床诊疗和医院运营,通过持续的数字医疗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中国医疗行业提供帮助,促进大健康产业升级,推进分级诊疗,让更多中国人获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C:GE在医疗等领域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数字化转型,这个过程当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D:推广数字化,不是把数字化解决方案放上去就自然而然形成,而要对流程本身做一个再造,会带来使用习惯的改变。
商业模式,包括付费标准、付费分成,体制内外哪些医院进来,这其中还有很多门槛需要突破。
C:这10年,GE在中国遇到的比较艰难的时刻是什么?
D:从市场角度来看,2015年对整个中国来说,也相对是一个低谷。当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所放缓,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些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冷却、金融领域存在大量坏账等问题。我觉得2015年从市场环境来讲的确增长有所放缓,相对比较艰难。
C:最近几年,有一些观点认为外企在华的竞争力减弱,你怎么看?
D:我不是很同意。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不管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都是改革开放很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外企在中国经济过去发展的几十年当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讳言的。
我认为如果一直沿着老路在做的话一定会觉得困难,关键是因为市场变了。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顺应市场的一些变化,调整我们的业务战略。
重点是如何吸引关键人才。中国市场如果已经成为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公司决策就要做到像本土公司一样快,不断提升公司的决策能力。
C:现在中国有很多公司正在崛起,作为老牌传统制造业公司,GE如何看待?
D:公平、公开的贸易竞争,反而能激发创新,也能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最终受益者是市場和消费者。
另外,合作是未来我们创新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更多关注在数字化进程当中的整个生态圈发展。比如GE最新一个领域是生物制药,我们不仅和上下游客户合作,比如最新落成的广州生物科技园,我们也在和政府探讨整个模式,采用与政府企业合作的方式,双方能将自己的优势放到一起。
C:未来10年,外企在中国以及一些走向全球的本土公司之间可能会有怎样的关系?
D:其实现在没有必要将全球化和本土化分得那么清楚,对我来说,它们是一件事的两面。
GE是一家美国公司,但更是一家全球公司,因为我们70%的业务都是在美国之外。对于GE要从美国走出去,例如在中国发展,我们实施的是本土化的策略。今年,GE中国有2.3万名员工,拥有40多家本土化的工厂,有60多个研究实验室,近3000名工程师。在此基础上,GE亚太运营中心也落脚上海,这些都是过去二三十年中建立的。
对中国公司也一样,中国公司今天在中国发展是本土化,去中国之外是全球化,事实上要到美国,也必须要融入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的客户市场,了解它的一些法律法规。
C: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D:我觉得未来任何企业的发展一定是要着眼于全球,看市场契机在什么地方,哪里有契机,企业就应该要去哪里。首先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美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是要聚焦如何能够入乡随俗,真正了解当地的市场、法律法规,能够用当地的人才,我觉得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在这一点上,还是要有一段过程。
C:你有没有10年之中过去深信不疑,但是现在开始怀疑的事情?
D:以前我觉得人活过100岁似乎是很难的事情,现在随着精准诊疗、生物制药等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加之整个社会的健康理念正由治疗为主向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转变,今天百岁长寿并非遥不可及。
C:近10年,你发现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D:拿GE举例,都是择优而用,没有双重标准,我作为女性领导也不希望有双重标准。女性职场发展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不同的阶段,譬如说结婚生孩子,这是女性的一些特征,她可能希望要慢下来,在GE内部我们也有不同的路径和方式能够辅助女性持续的职场发展,包括我们有GE女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