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尤为重要。目前,学术界关于美术欣赏的理论不少,但小学美术教师仍感欣赏教学困难,原因或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或是教师没有好的欣赏方法,或是教师的欣赏知识和能力匮乏,或是教师教育观念受当今各种观点的影响而无所适从,美术欣赏教学也让一些美术教师感到困惑:讲好知识点、把专家的欣赏结论告诉学生,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会阻碍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看作品后自己说出内心感受才是真正学会欣赏。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积累了一些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一、选好题材和内容是“前提”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从而一味地追求“纯艺术”,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2、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关键”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三、规范教学流程是“保证”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通过上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此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1、形成可操作的欣赏程序,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
  大致的环节为:(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义”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四、欣赏与动手相结合是“外力”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1、在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入欣赏。(1)课始导入欣赏:在工艺、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欣赏内容。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剪纸——-“窗花”;(2)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3)在结束时加入欣赏。在练习结束时加入欣赏,通过比较与实践体会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发展的方向,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五、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欣赏是“兴趣”
  欣赏的内容配以相关的介绍文字、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在这样美妙的艺术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利于教师系统完整地传授美术知识,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的目的应以生为本,为孩子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的是成长中的孩子,因而我们的课堂只是一个孩子接受美育的起点,学校课堂只是一个很小的审美环境,要让孩子们有更多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的时间与机会,就要让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各学科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美育的责任,使他们成为真正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职高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作为学校培养的对象,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根本需要为出发点和动力,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这些特点,几年来我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做好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职高教师不仅要熟悉职高教材还
期刊
书法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人常把它视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象征。书法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还能陶冶人的性情,健身养性。抓好少儿书法教学既可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又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感觉不错。  一、正确的执笔,端正的姿势是练好书法的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课堂活力;激发兴趣;自主创新;学习氛围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
期刊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还有教师不了解初中教材的变化,还使用初三旧教材来复习,这些做法都对过渡复习的科学规律性认识不够。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1)教材内容的需要。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
期刊
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  俗话说“良药苦口”,很多人怕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糖衣,于是吃药便不再成为负担。现在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
期刊
《聋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这里的“语言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它更多地指向“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简明等特点,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聋生数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促进聋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聋校数学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有更多的省市把历史列入中考科目,材料题的命题水平亦逐渐提高,这就使得材料题的取材和形式均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是:  (一)材料题取材的变化  1、取材范围扩大。过去多取材于课本上的原文,或者相关的文字文献资料,现在取材范围更加广泛(见下面统计情况及说明)。最突出的是大量的使用图片,更多的使用情景。  2、取材更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取材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的重大
期刊
一、后进生的成因  ⑴逆反心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⑵自由散漫型。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
期刊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
期刊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