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浅谈高血压的干预和治疗策略。方法:对60例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活动,包括教育、危险因素的预防、不当行为方式矫正、心理调节、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结论:高血压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不仅要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决定降压治疗策略。
关键词:高血压;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03-01
高血压是遍及世界的高发性、慢性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血压分为正常、正常高值及高血压。将正常血压定义为<120/80mmHg;将血压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1]。对低危患者强调随访和生活方式干预,鼓励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的方法达到<120/80mmHg的血压水平;而中危、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对于2级高血压水平的患者和高危患者,可以考虑一开始即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以保证患者的最大获益和安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32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2岁。血压140~220/90~120mmHg,血压分型为轻度3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
1.2 方法
1.2.1 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 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是第一位的,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自上世纪60年代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论证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后,国内外相继完成了数十项里程碑式的降压研究,如ACTION、ALLHAT、ASCOT、CAME.LOT、EUROPA、FEVEER、HOPE、LIFE、PEACE、PROGRESS、VALUE等,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10~12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可使心力衰竭减少52%,脑卒中减少38%,心血管病死亡减少21%,冠状动脉事件减少16%,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1.2.2 目标血压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并非完全相同,一般人群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目标值放宽至150mmHg以下,但如果可能,仍应尽量达到140mmHg以下。欧洲高血压指南还指出,如果患者24小时尿蛋白大于1g,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以下。对于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注意将血压下降到适中而平稳的水平。过高会加重动脉硬化,甚至血管破裂;过低又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1.2.3 改善生活方式 提倡高血压患者自始至终应认真改善生活方式,应戒烟、限酒、限盐、减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高血压还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健康在疾病的有效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血压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且人的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很大,药物治疗不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所以,高血压防治还必须引入稳定心理、稳定情绪的概念[21]。健康教育是提高医疗依从性的重要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因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同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恐惧,是增强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的主要手段。
1.2.4 多种危险因素综合防治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因血压升高所致的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延长其寿命。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是否合并其他临床情况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等。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若以单纯高血压无危险因素为1,则高血压合并1个、 2个及3个危险因素其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9倍、3.6倍及6.7倍;冠心病事件相对危险增加3.1倍、5.8倍及11.6倍;而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分别为1.7倍、3.3倍及7.3倍。危险因素越多,这些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大,而且是1+1大于2的效应。因此,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只有充分注意并有效地干预上述并存情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危险性。更重要的是,纠正或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常有助于血压进一步下降,进而提高降压达标率。
2 结果
高血压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活动,包括教育、危险因素的预防、不当行为方式矫正、心理调节、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应仅仅关注其血压水平,而需全面评估其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并综合防治,以期在保证降压达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危险。
3 讨论
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搏出量和总的外周血管阻力,任何因素引起心搏出量增加,如水钠潴留后血容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等,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如神经或内分泌因素引起周围动脉收缩等均能使血压升高。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②肾性水钠潴留;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④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⑤胰岛素抵抗;⑥调定点理论,认为高血压的形成是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使血压的调定点上移,血压在新的调定点形成新的平衡。
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α1-受体阻滞剂。研究药物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研究结果显示,对SBP下降效果明显的有利尿剂、CCB、ACEI[3]。所有药物中CCB和利尿剂缓释吲达帕胺对收缩压的降低最明显。降压药物达到共同作用为降低血压,但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对糖、脂、水盐代谢的影响、不良反应及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等有所不同。为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考虑:①高血压级别或严重程度;②伴随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损害程度;③有无靶器官损害及损害程度;④合并疾病的临床情况;⑤与治疗其他并存疾病的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⑥选用的药物是否有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证据及其力度;⑦所在地区降压药物品种供应与价格状况及治疗对象的支付能力;⑧患者以往用药的经验和意愿。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136.
[2] 马国仓。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 33(18)
[3] 丁莲芝,杨丽华,陈丽. 原发性高血压杜区干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6,(04):61-62.
关键词:高血压;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03-01
高血压是遍及世界的高发性、慢性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血压分为正常、正常高值及高血压。将正常血压定义为<120/80mmHg;将血压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1]。对低危患者强调随访和生活方式干预,鼓励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的方法达到<120/80mmHg的血压水平;而中危、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对于2级高血压水平的患者和高危患者,可以考虑一开始即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以保证患者的最大获益和安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32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2岁。血压140~220/90~120mmHg,血压分型为轻度3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
1.2 方法
1.2.1 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 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是第一位的,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自上世纪60年代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论证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后,国内外相继完成了数十项里程碑式的降压研究,如ACTION、ALLHAT、ASCOT、CAME.LOT、EUROPA、FEVEER、HOPE、LIFE、PEACE、PROGRESS、VALUE等,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10~12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可使心力衰竭减少52%,脑卒中减少38%,心血管病死亡减少21%,冠状动脉事件减少16%,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1.2.2 目标血压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并非完全相同,一般人群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目标值放宽至150mmHg以下,但如果可能,仍应尽量达到140mmHg以下。欧洲高血压指南还指出,如果患者24小时尿蛋白大于1g,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以下。对于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注意将血压下降到适中而平稳的水平。过高会加重动脉硬化,甚至血管破裂;过低又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1.2.3 改善生活方式 提倡高血压患者自始至终应认真改善生活方式,应戒烟、限酒、限盐、减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高血压还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健康在疾病的有效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血压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且人的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很大,药物治疗不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所以,高血压防治还必须引入稳定心理、稳定情绪的概念[21]。健康教育是提高医疗依从性的重要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因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同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恐惧,是增强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的主要手段。
1.2.4 多种危险因素综合防治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因血压升高所致的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延长其寿命。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是否合并其他临床情况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等。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若以单纯高血压无危险因素为1,则高血压合并1个、 2个及3个危险因素其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9倍、3.6倍及6.7倍;冠心病事件相对危险增加3.1倍、5.8倍及11.6倍;而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分别为1.7倍、3.3倍及7.3倍。危险因素越多,这些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大,而且是1+1大于2的效应。因此,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只有充分注意并有效地干预上述并存情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危险性。更重要的是,纠正或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常有助于血压进一步下降,进而提高降压达标率。
2 结果
高血压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活动,包括教育、危险因素的预防、不当行为方式矫正、心理调节、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应仅仅关注其血压水平,而需全面评估其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并综合防治,以期在保证降压达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危险。
3 讨论
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搏出量和总的外周血管阻力,任何因素引起心搏出量增加,如水钠潴留后血容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等,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如神经或内分泌因素引起周围动脉收缩等均能使血压升高。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②肾性水钠潴留;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④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⑤胰岛素抵抗;⑥调定点理论,认为高血压的形成是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使血压的调定点上移,血压在新的调定点形成新的平衡。
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α1-受体阻滞剂。研究药物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研究结果显示,对SBP下降效果明显的有利尿剂、CCB、ACEI[3]。所有药物中CCB和利尿剂缓释吲达帕胺对收缩压的降低最明显。降压药物达到共同作用为降低血压,但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对糖、脂、水盐代谢的影响、不良反应及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等有所不同。为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考虑:①高血压级别或严重程度;②伴随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损害程度;③有无靶器官损害及损害程度;④合并疾病的临床情况;⑤与治疗其他并存疾病的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⑥选用的药物是否有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证据及其力度;⑦所在地区降压药物品种供应与价格状况及治疗对象的支付能力;⑧患者以往用药的经验和意愿。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136.
[2] 马国仓。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 33(18)
[3] 丁莲芝,杨丽华,陈丽. 原发性高血压杜区干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6,(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