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贻贝4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

来源 :南方水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法对紫贻贝Mytilu sedulis的鳃、消化腺、外套膜、足、闭壳肌等5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OD在紫贻贝的5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共有4条酶带,但迁移率最大的酶带在足和外套膜中未出现,而在另外3种组织中呈弱表达;ATPase在除消化腺外的组织中都表现为2条带;MDH在5种组织中都表达出1条酶带,其中足和闭壳肌的MDH染色最深;ME存在1~2条酶带,其中迁移率大的条带在5种组织
其他文献
采用♂:♀=1:3的交配方法建立了33个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全同胞家系,对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进行了周年观测,对家系间和家系内的生长变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对从美国进口的选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C,4)共7个养殖群体4个世代115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瓶鼻海豚、中华白海豚和糙齿海豚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获得了大约600bp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去除引物序列后分别获得515、519和529bp
2003和2007年分别对澄海莱芜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投礁前的本底调查和投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
根据2003年4月~2004年9月在广东省海丰县联安镇江蓠-对虾鱼媪混养试验所得调查数据,采用神经-模糊系统作为非线性逼近工具,建立了虾藻混合养殖过程中各生物和水环境因子之间非线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
根据2005年5月的调查资料,设计了基于GIS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水体污染、初级生产力、生物资源等方面对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趋势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71±0.0568,处于"较好"水平。水体营养水平偏高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偏高、多样性偏低是目前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主要特征。从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趋势来看,评价
海水交换研究是海洋生态研究的新热点问题,对海域环境质量的评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新兴的人工鱼礁区海洋生态变动机制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海水交换能力的
根据1997年10月和2000年11~12月的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资料,对网目内径35.2mm方目和30.3mm方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5.2mm方目网囊渔获尾数总
将信息扶贫作为宁夏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西海固地区信息不畅的主要原因,阐述了信息扶贫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