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运行开始步入一个中长周期,其中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七大动力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发展。
通胀还是通缩?
记者:2003年10月份以来的物价飞涨,引发了大家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华尔街日报》刊登的“通货膨胀降临中国”更是如预言般飞快地流传,不知您对此如何看待?
高辉清:我认为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虽然此次的物价上涨与1994年有些相同的地方,却有个最大的区别——成因不同。
这一次物价上涨的原因非常独特,首先是从粮食涨价开始,而粮食价格的上涨来自于国内外两个消息面:从国内看,1999年以前中国的粮食是供大于求的,1999年以后中国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粮食产量逐渐下降,2003年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供大于求跌至基本平衡。从国际方面看,2003年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大豆大幅减产,导致了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暴涨。由于目前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关联密切,中国75%的物价波动都可以用国际市场价格来解释,这次大豆、豆油、色拉油、豆粕市场的价格飞速上涨主要就是由国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效应所致。可以说,在这两个消息的刺激下,物价是在很短的时间里飞涨上去的。通过消息的刺激对物价、经济造成的推动,是很快就会消化掉的。因为消息是一次性就能消化完的,不会接二连三地涨了又涨,导致恶性膨胀。
与1994年还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1994年是卖方市场,而现在则是买方市场。所以不能以简单、表面上的相似就判断是通胀来临。
记者:您的这个判断是基于您自己的经验还是经济的一般规律得来的?
高辉清:是我自己的判断,也是现在许多人的共识。
经济学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对通胀和通缩没有明确的定量评判标准。物价上涨是肯定的,我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判断:当物价上涨超过10%可以认为是通胀,在5%以下就应该是温和的物价上涨,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威胁。而温和的物价上涨是经济学上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我看来,至少未来半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会保持温和的物价上涨这一理想状态。
记者:如果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那么我们是否已经走出通货紧缩?
高辉清:从统计数字上来讲,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2003年以来都是正增长,可以认为是走出通货紧缩的依据。但在前三季度之所以没有人这样提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CPI的增长幅度一直较小,小到让人们找不到它增长的动力在哪里?总担心它一不小心,又掉回通货紧缩的泥潭。2003年10月份,物价出现的新变化把人们这种担心一扫而空,大家认为CPI增长的基础显现了,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相对可持续的动力。尽管现在还有学者提出,从长期来看,中国还存在通货紧缩压力,但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一年内,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对通货紧缩说声bye-bye了!
中国经济步入中长期
记者: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几年保持了与众不同的高增长。如果用经济学的增长周期理论来看,这一势头会不会面临着停滞甚至倒退的危险?
高辉清: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上帝也实行换届选举的话,现任上帝一定是个中国人。”之所以有此感叹,原因在于:近些年来,他对中国实在太关爱了!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几乎都处于“七零八落”的状态,
而中国经济却始终以“七上八下”的增长保持了一枝独秀的地位。2003年以来,世界经济刚爬出低谷,中国经济更是突破了“七上八下”箱体加速上升,其势头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可以叫做“一鹤冲天”!
经济中的周期理论在理论研究中非常有名,但在实践中却很少适用。经济周期理论虽名为“周期”,却并不符合数学中“周期”的最基本定义。然而这并不能抹杀它的价值。在一些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趋势性变化的时候,它可以起到其他理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最新较为“精确”的经济周期理论划分方法,经济周期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短周期(1~7年)、中周期(8~14年)、中长周期(15~25年)和长周期(26~50年)。
中国经济自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截至1999年,共经历了9个周期,前8个周期长度都在4~6年之间,平均为4.75年,属于短周期。第9个周期有所拉长,历时9年,为中周期。进入新千年,中国经济又开始了新一个周期。那么,它又将是什么周期呢?通过对2003年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中国经济运行开始步入一个中长周期,其中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七大动力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发展。这七大动力分别是:(1)是“四化”,即国内经济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和城市化;(2)2003年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两个因素,即中国同时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和“高投资率时代”;(3)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生产力发展的潜能将不断地得到释放。
记者:自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拉动中等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税制改革大面积推进,减税步伐加快的今天,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持续多长时间?有没有其他的投资动力?
高辉清:确实有人担心这种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是否能够持续。因为从历史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投资率平均只有28.7%,90年代则都超过30%,2002年达到39%。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投资率则为42%左右,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位。
但是从国际比较可以看出,高投资率实际上是经济起飞伴生的必然现象。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消费需求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就要有持续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持。在这一时期,投资率比一般年份将明显偏高。当年,日本经济在高速增长时期,投资率就比一般年份高出4~5个百分点;韩国在经济腾飞时则比一般年份高出7个百分点左右。
另外,过去我们也曾分析过,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不能按照流行性的思维将其定义为“中间需求”。现在,由政府掌握的投资越来越多的是投向交通运输、城市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计入最终消费的范畴。所以,也没有太大必要去担心由所谓的“投资过快”和“居民消费没跟上”产生的“消化不良”症。
我对中国未来的中国经济形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我认为,这七大动力能起作用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从而足以将中国经济推入一个中长周期的运行轨道中。这在中国历史上将是第一次。
通胀还是通缩?
记者:2003年10月份以来的物价飞涨,引发了大家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华尔街日报》刊登的“通货膨胀降临中国”更是如预言般飞快地流传,不知您对此如何看待?
高辉清:我认为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虽然此次的物价上涨与1994年有些相同的地方,却有个最大的区别——成因不同。
这一次物价上涨的原因非常独特,首先是从粮食涨价开始,而粮食价格的上涨来自于国内外两个消息面:从国内看,1999年以前中国的粮食是供大于求的,1999年以后中国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粮食产量逐渐下降,2003年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供大于求跌至基本平衡。从国际方面看,2003年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大豆大幅减产,导致了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暴涨。由于目前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关联密切,中国75%的物价波动都可以用国际市场价格来解释,这次大豆、豆油、色拉油、豆粕市场的价格飞速上涨主要就是由国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效应所致。可以说,在这两个消息的刺激下,物价是在很短的时间里飞涨上去的。通过消息的刺激对物价、经济造成的推动,是很快就会消化掉的。因为消息是一次性就能消化完的,不会接二连三地涨了又涨,导致恶性膨胀。
与1994年还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1994年是卖方市场,而现在则是买方市场。所以不能以简单、表面上的相似就判断是通胀来临。
记者:您的这个判断是基于您自己的经验还是经济的一般规律得来的?
高辉清:是我自己的判断,也是现在许多人的共识。
经济学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对通胀和通缩没有明确的定量评判标准。物价上涨是肯定的,我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判断:当物价上涨超过10%可以认为是通胀,在5%以下就应该是温和的物价上涨,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威胁。而温和的物价上涨是经济学上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我看来,至少未来半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会保持温和的物价上涨这一理想状态。
记者:如果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那么我们是否已经走出通货紧缩?
高辉清:从统计数字上来讲,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2003年以来都是正增长,可以认为是走出通货紧缩的依据。但在前三季度之所以没有人这样提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CPI的增长幅度一直较小,小到让人们找不到它增长的动力在哪里?总担心它一不小心,又掉回通货紧缩的泥潭。2003年10月份,物价出现的新变化把人们这种担心一扫而空,大家认为CPI增长的基础显现了,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相对可持续的动力。尽管现在还有学者提出,从长期来看,中国还存在通货紧缩压力,但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一年内,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对通货紧缩说声bye-bye了!
中国经济步入中长期
记者: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几年保持了与众不同的高增长。如果用经济学的增长周期理论来看,这一势头会不会面临着停滞甚至倒退的危险?
高辉清: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上帝也实行换届选举的话,现任上帝一定是个中国人。”之所以有此感叹,原因在于:近些年来,他对中国实在太关爱了!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几乎都处于“七零八落”的状态,
而中国经济却始终以“七上八下”的增长保持了一枝独秀的地位。2003年以来,世界经济刚爬出低谷,中国经济更是突破了“七上八下”箱体加速上升,其势头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可以叫做“一鹤冲天”!
经济中的周期理论在理论研究中非常有名,但在实践中却很少适用。经济周期理论虽名为“周期”,却并不符合数学中“周期”的最基本定义。然而这并不能抹杀它的价值。在一些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趋势性变化的时候,它可以起到其他理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最新较为“精确”的经济周期理论划分方法,经济周期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短周期(1~7年)、中周期(8~14年)、中长周期(15~25年)和长周期(26~50年)。
中国经济自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截至1999年,共经历了9个周期,前8个周期长度都在4~6年之间,平均为4.75年,属于短周期。第9个周期有所拉长,历时9年,为中周期。进入新千年,中国经济又开始了新一个周期。那么,它又将是什么周期呢?通过对2003年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中国经济运行开始步入一个中长周期,其中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七大动力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发展。这七大动力分别是:(1)是“四化”,即国内经济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和城市化;(2)2003年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两个因素,即中国同时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和“高投资率时代”;(3)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生产力发展的潜能将不断地得到释放。
记者:自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拉动中等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税制改革大面积推进,减税步伐加快的今天,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持续多长时间?有没有其他的投资动力?
高辉清:确实有人担心这种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是否能够持续。因为从历史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投资率平均只有28.7%,90年代则都超过30%,2002年达到39%。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投资率则为42%左右,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位。
但是从国际比较可以看出,高投资率实际上是经济起飞伴生的必然现象。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消费需求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就要有持续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持。在这一时期,投资率比一般年份将明显偏高。当年,日本经济在高速增长时期,投资率就比一般年份高出4~5个百分点;韩国在经济腾飞时则比一般年份高出7个百分点左右。
另外,过去我们也曾分析过,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不能按照流行性的思维将其定义为“中间需求”。现在,由政府掌握的投资越来越多的是投向交通运输、城市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计入最终消费的范畴。所以,也没有太大必要去担心由所谓的“投资过快”和“居民消费没跟上”产生的“消化不良”症。
我对中国未来的中国经济形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我认为,这七大动力能起作用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从而足以将中国经济推入一个中长周期的运行轨道中。这在中国历史上将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