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语言支架,提升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参与表达活动热情不高、科学语言知识积累不足、语言组织与表达不熟练等共性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特征,通过搭建情感支架、认知支架、问题支架、语用支架,不断优化语言环境,深化语言理解,活化语言迁移,强化语言运用,帮助学生提升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促进学习者思维发展的高阶学习模式。在进行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时,应寻找学科项目化学习主题,整合驱动问题和主题内容,设计项目化成果展示,以此深化和再构学科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开展有深度的学习。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师生互动得到了重视,但是生生互动却被忽略。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是“互动式课堂”的理论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探讨构建让学生“发声”的互动式数学课堂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开展让学生“发声”的互动式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