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各国为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得不重视技术创新这一有力武器,而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比较滞后,还存在着诸如当前的宏观调控机制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中介在技术创新中陷入困境、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研发能力 思路
引言:科技在当今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然而企业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只有选择不断的革新技术,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企业生命延续的动力源泉就是技术创新,这也就是市场竞争的原因所在。可见,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技术创新。在“十一五”规划中技术创新就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使技术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特点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我国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这也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机制,并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权责并重的运行机制。由于我国进一步落实了法人产权制,强化了国有企业自主权并对其资产保值增值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由集约型代替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增大了降低成本的压力;入世后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必将增加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频率,这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创新要求,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程序和严密的组织,进行科学有效的论证。由于进一步完善的市场体系拓宽了融资渠道,这将使国家减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二,更加灵活的协作机制。从协作的角度来看,科技体制的深入改革,将科研机构逐步推向市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更加密切 ;伴随技术市场的对外开放与发展,为企业拓宽了引进技术的渠道;伴随进一步加快的市场需求变化和科技进步,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越来越注重技术合作,甚至是建立技术联盟;伴随逐渐走入正轨的资本市场,通过兼并的方式企业还能从其他企业获取技术。
第三,更显重要的保障机制。企业享受的权力越大,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企业技术创新就越频繁,企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就对国有企业建立自身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使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得到提高。
第四,更加主动的评估机制。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了经营主体地位,由国家来评估国有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逐渐转为因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自觉进行评估。
二、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问题
1、当前的宏观调控机制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
一是在技术创新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起到的作用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所有它们有不同的作用。虽然我国早已提出: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但这一目标在当前的国企改革中从本质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二是当前我国主管技术创新的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拿国家科技计划来说,当前国家有不少科技计划,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它们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有的计划目标比较相似,导致分散投入,无法突出重点。三是当前我国对技术创新的侧重点是项目管理,对创新激励政策、构造软硬件环境等方面投入不足。四是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时间就意味着金钱,效率就意味着生命。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对技术及时进行改造,积极研发出新的产品,大力向市场推广。而我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在当前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
2、中介在技术创新中陷入困境
在传统的科技体制中,我国科研机构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企业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生产上,为了实现产值。生产与科研相脱离,各为其政。其结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实现真正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而企业又满足不了自身需要的技术。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这一矛盾,是改革开放激发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提高了企业创新技术的积极性,随之而来的便是技术中介。随着技术中介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使信息不通畅和技术积压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推动了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过程。但是中介并没有将生产与科研脱节的问题从根本上去解决,并且中介运作的成功率较低。据有关统计发现,在供需双方见面以后,80%的会甩掉中介,而中介为此付出的考察、联系、协调及其它劳务支出等费用就难以收回。这就造成了中介抱怨技术供需双方,致使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中介陷入技术创新的困境中。
3、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
要是说我国国有企业不想去创新或是不去开展创新,这显然与实情不符。据有关实地调研可知,我国有一些国有企业的确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并且通过不断的创新获得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如康佳、三枪、乐凯等企业。但这些只是少数的成就,并不能代表整体现实情况,在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都在进行着技术创新,但是因此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超过一半。既然检验成功的最终标准是获得商业利益、市场实现程度,那么亏损与技术创新的共存就意味着,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技术创新没有成为其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我国国有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的思路
1、加大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力度
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需要大力推动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不断缩小我国国有企业与其形成的差距。对引进技术的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了由以企业为主体代替以国家为主体的转变,实现了由生产、科研系统联合引进代替企业单独引进的转变;引进目的实现了由参与国际合作和消化创新代替生产使用的转变;引进方式实现了由引进关键设备和软技术来代替单纯进口生产线的转变;引进对象实现了由高新技术、主要技术及产业基础技术代替产品导向技术的转变。加大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力度,防止低水平引进、盲目引进及重复引进。国家需要统一引进一些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然后开展产学研实现联合消化吸收,最终转移到企业。 2、健全中介服务组织
我国正在以市场化的要求进行科技体制的深入改革,实现了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所以科研院所需要真正的面向市场,以市场信息来引导,提供的科研成果需要具有实用性。可见,在改革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和扶持产学研相结合,一是要鼓励国有企业创建研发机构,二是要调整科研机构,对科技人才进行分流,将科研机构推向市场经济中,对大部分科研机构,特别是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型机构,逐渐推动其实现企业化运作甚至是转为企业,让一些知名机构通过股份制等形式进入企业集团,成为多个企业的研发中心,企业在有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资本运作来收购部分需要的科研院所,让它们转变成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基地。这不仅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得到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对科研成果,还有助于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3、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首先,从研发投入角度看。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增强研发能力,这样就有助于自身形成技术体系,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正常来讲,科技的产出是以科技的投入为基础的,产出越多需要的投入就越大。然而对我国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其严重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改变这样的情况:一是加强国有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保障体系。这不但需要企业家拥有创新意识,通过有限的资金加强创新投入,还需要培养一些具备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擅于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财政资助,灵活运用融资方式,例如银行贷款,通过民间渠道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二是对技术创新优化投资结构。对投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有效的资金、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也是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研发管理。其次,从技术人才角度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一直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的途径包括:一是重视员工培训,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二是企业在现有的技术能力前提下,有条件的运用各种方式吸收研发机构入驻企业,加强企业研发力量;三是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相比,全国国有企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就需要积极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对科技力量进行合理配置。
结论:综上所述,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固确立,我国国有企业正在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了自身竞争力和活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就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创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力度、健全中介服务组织、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以便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研发能力 思路
引言:科技在当今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然而企业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只有选择不断的革新技术,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企业生命延续的动力源泉就是技术创新,这也就是市场竞争的原因所在。可见,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技术创新。在“十一五”规划中技术创新就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使技术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特点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我国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这也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机制,并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权责并重的运行机制。由于我国进一步落实了法人产权制,强化了国有企业自主权并对其资产保值增值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由集约型代替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增大了降低成本的压力;入世后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必将增加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频率,这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创新要求,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程序和严密的组织,进行科学有效的论证。由于进一步完善的市场体系拓宽了融资渠道,这将使国家减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二,更加灵活的协作机制。从协作的角度来看,科技体制的深入改革,将科研机构逐步推向市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更加密切 ;伴随技术市场的对外开放与发展,为企业拓宽了引进技术的渠道;伴随进一步加快的市场需求变化和科技进步,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越来越注重技术合作,甚至是建立技术联盟;伴随逐渐走入正轨的资本市场,通过兼并的方式企业还能从其他企业获取技术。
第三,更显重要的保障机制。企业享受的权力越大,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企业技术创新就越频繁,企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就对国有企业建立自身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使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得到提高。
第四,更加主动的评估机制。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了经营主体地位,由国家来评估国有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逐渐转为因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自觉进行评估。
二、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问题
1、当前的宏观调控机制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
一是在技术创新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起到的作用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所有它们有不同的作用。虽然我国早已提出: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但这一目标在当前的国企改革中从本质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二是当前我国主管技术创新的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拿国家科技计划来说,当前国家有不少科技计划,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它们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有的计划目标比较相似,导致分散投入,无法突出重点。三是当前我国对技术创新的侧重点是项目管理,对创新激励政策、构造软硬件环境等方面投入不足。四是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时间就意味着金钱,效率就意味着生命。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对技术及时进行改造,积极研发出新的产品,大力向市场推广。而我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在当前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
2、中介在技术创新中陷入困境
在传统的科技体制中,我国科研机构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企业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生产上,为了实现产值。生产与科研相脱离,各为其政。其结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实现真正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而企业又满足不了自身需要的技术。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这一矛盾,是改革开放激发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提高了企业创新技术的积极性,随之而来的便是技术中介。随着技术中介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使信息不通畅和技术积压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推动了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过程。但是中介并没有将生产与科研脱节的问题从根本上去解决,并且中介运作的成功率较低。据有关统计发现,在供需双方见面以后,80%的会甩掉中介,而中介为此付出的考察、联系、协调及其它劳务支出等费用就难以收回。这就造成了中介抱怨技术供需双方,致使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中介陷入技术创新的困境中。
3、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
要是说我国国有企业不想去创新或是不去开展创新,这显然与实情不符。据有关实地调研可知,我国有一些国有企业的确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并且通过不断的创新获得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如康佳、三枪、乐凯等企业。但这些只是少数的成就,并不能代表整体现实情况,在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都在进行着技术创新,但是因此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超过一半。既然检验成功的最终标准是获得商业利益、市场实现程度,那么亏损与技术创新的共存就意味着,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技术创新没有成为其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我国国有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的思路
1、加大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力度
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需要大力推动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不断缩小我国国有企业与其形成的差距。对引进技术的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了由以企业为主体代替以国家为主体的转变,实现了由生产、科研系统联合引进代替企业单独引进的转变;引进目的实现了由参与国际合作和消化创新代替生产使用的转变;引进方式实现了由引进关键设备和软技术来代替单纯进口生产线的转变;引进对象实现了由高新技术、主要技术及产业基础技术代替产品导向技术的转变。加大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力度,防止低水平引进、盲目引进及重复引进。国家需要统一引进一些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然后开展产学研实现联合消化吸收,最终转移到企业。 2、健全中介服务组织
我国正在以市场化的要求进行科技体制的深入改革,实现了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所以科研院所需要真正的面向市场,以市场信息来引导,提供的科研成果需要具有实用性。可见,在改革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和扶持产学研相结合,一是要鼓励国有企业创建研发机构,二是要调整科研机构,对科技人才进行分流,将科研机构推向市场经济中,对大部分科研机构,特别是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型机构,逐渐推动其实现企业化运作甚至是转为企业,让一些知名机构通过股份制等形式进入企业集团,成为多个企业的研发中心,企业在有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资本运作来收购部分需要的科研院所,让它们转变成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基地。这不仅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得到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对科研成果,还有助于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3、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首先,从研发投入角度看。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增强研发能力,这样就有助于自身形成技术体系,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正常来讲,科技的产出是以科技的投入为基础的,产出越多需要的投入就越大。然而对我国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其严重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改变这样的情况:一是加强国有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保障体系。这不但需要企业家拥有创新意识,通过有限的资金加强创新投入,还需要培养一些具备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擅于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财政资助,灵活运用融资方式,例如银行贷款,通过民间渠道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二是对技术创新优化投资结构。对投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有效的资金、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也是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研发管理。其次,从技术人才角度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一直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的途径包括:一是重视员工培训,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二是企业在现有的技术能力前提下,有条件的运用各种方式吸收研发机构入驻企业,加强企业研发力量;三是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相比,全国国有企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就需要积极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对科技力量进行合理配置。
结论:综上所述,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固确立,我国国有企业正在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了自身竞争力和活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就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创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力度、健全中介服务组织、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以便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