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首发模式的兴起为文献信息时滞研究带来新的内容,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愈显尖锐和无法回避。文章例举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6个具有争议或尚无定论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根源和争议焦点所在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网络首发;时滞;文献信息时滞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84
0引言
国内图书情报和编辑出版领域对文献信息时滞现象的关注和研究肇始于1980年代。1985年《情报学刊》发表陈界编译的美国情报学家兰开斯特(F.W.Lancaster)的论文“科技文献发表的时间耽误”,开启国内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先河[1];1986年《情报业务研究》发表刘永胜的论文“科技论文发表过程中的时滞”,较早引入“时滞”概念,用时滞表达科技论文稿件在期刊编辑部的滞留时间,并第一次对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进行定量考察,得出科技论文平均发表时滞为16.9个月的结论[2]。旋即,图书情报领域更多同仁加入该主题探讨,研究不断升温。随后,编辑出版、科学学、档案学、新闻传播等学科领域也意识到文献信息时滞问题的重要性,先后加入该主题研究行列。文献信息时滞还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被确定为评价文献生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3]。
毫无疑问,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已经成为横跨多个学科的研究课题,在文献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然而,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文献信息时滞概念、文献信息时滞最小单位、文献信息时滞初始时刻等尚未取得公认的结论,模糊不清的状态从文献信息时滞问题被提及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文献信息时滞基本理论问题的久拖不决必然影响该理论的深入发展。网络首发模式兴起后,文献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介质发生深刻变化,文献信息时滞的产生和分布机理也随之发生嬗变,解决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积存已久、似是而非的基本理论问题愈发显得必要而紧迫。本文梳理总结了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6个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根源和争论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就教于同仁。
1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Online First Publish)是一种新型的出版形态,指被学术期刊传媒录用的论文在纸质期刊出版之前,先行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出来,读者可以在论文所在网页阅览、下载和打印[4]。2017年中国知网推出网络首发工程,签约期刊的论文可以在知网数据库平台第一时间发表,论文的首发权按照出版网址和发布时间予以确认,论文的社会认可效力等同于纸质版论文[5]。随后,中国知网又推出单篇网络首发模式,网络首发论文不再等待整期编排,也消除了“期”的概念,实现了随编随发,论文发表速度进一步加快[6]。网络首发模式的最重要意义是缩短了学术成果发表过程,促进了科技信息传播速率,同时也给文献信息时滞的研究注入新的内容和课题,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固有的矛盾和争议在网络首发环境下表现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特征。
2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2.1时滞性质:无害的还是有害的
“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是指某一行为从启动到产生结果的时间距离。时滞概念广泛运用于数学、物理、生物学、计算机、自动控制、金融学等学科领域。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编辑出版学领域,时滞用来表述文献信息各个运动阶段的停留状态及其危害。信息时滞是一种信息障碍现象[79],这是文献信息研究领域普遍认同的观点,这个观点清楚表明文献信息时滞的性质,即文献信息时滞是一种负面事物,对文献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是不利的、有害的。正是基于这个观点,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才研究制定各种措施,缩短时滞,加快信息传播速率。由此可见,文献信息时滞的逻辑定义应该是文献信息生命周期内某个阶段信息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这个过程是无谓的,没有积极意义;(2)这个过程具有负能量性质,过程越长,信息受损越大;(3)这个过程同生产信息的目的是相背的,过程越长,背离程度越高。
按照文献信息时滞的逻辑定义,文献信息生命周期内各个运动阶段所占用的时间不都是时滞,比如,一篇学术论文从开始生产到第一次被引用必经撰写、投稿、审稿、发行、阅读等阶段[10]。这些阶段中,撰写是信息的生产创造,撰写持续过程是信息产品形成所用时间,这个所用时间是必须的、有积极意义的;阅读是信息的消化利用,也是生产信息产品的主要目的,阅读过程所消耗的时间也是必须的、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撰写和阅读两个阶段占用的时间不符合时滞形成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因而仅仅是一种过程,而不是时滞。但是,在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许多研究成果将文献信息原始创造过程和文献信息阅读消化过程也称作时滞[1113],这就背离了文献信息时滞概念的内涵,混淆了文献信息时滞性质与文献信息生产目的两者的区别。
2.2时滞最小单位:“天”还是“秒”
学术论文稿件在编辑出版机构滞留时间是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重点,也是文献信息时滞研究最初切入点。传统纸媒兴盛时期,学术论文的出版过程比较漫长,时滞统计中多以“月”为时滞单位。随着学术界“时滞”意识的觉醒和编辑效率的提高,学术文献出版过程逐步缩短,出版时滞变小,文献信息时滞的计算单位由“月”過渡至“天”。“天”约定俗成的成为文献信息时滞最小单位。网络首发出版方式出现后,文献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介质发生颠覆性变化,文献信息运动的某些阶段性过程,比如投稿、印刷、发行、采购等环节或消失、或大幅度缩短,尤其单篇网络首发模式下,某些出版环节的时滞缩短至“瞬间”,再用“天”作为时滞最小单位已不能准确描述文献信息传递速度,以“秒”作为描述文献信息时滞的最小单位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中国知网率先将其网络首发论文的发表时间精确至“秒”(图1),为学术成果首发权认定提供清晰可靠的依据,也为文献信息流的精度管理注入了新思维、提供了新思路。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也应顺应潮流,将时滞最大单位确定为“天”(d),最小单位精确为“秒”(s),中间单位为“时”(h)和“分”(min)。信息传播服务机构在对文献信息运动的某些节点时刻,比如收稿时刻、发行时刻、储存时刻等进行记录或标注时也应将其时间精确至“秒”。 2.3时滞初始时刻:脱稿之前还是脱稿之后
文献信息时滞的原点在哪里,亦即文献信息时滞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学术界从未有过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论断,不少研究成果将文献信息生产起点,比如一篇学术论文开始撰写的时刻当作文献信息时滞的开始时刻,这就违背了文献信息时滞定义的初衷,将文献信息生命周期过程同文献信息时滞过程混为一谈。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信息从生成到其价值完全失去的整个时间区间[14],包括信息创造生成阶段。学术论文的撰写即为文献信息生成的主要过程,它是文献信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文献信息时滞则是一种信息障碍,是文献信息生成之后为实现其被利用目的而遇到的障碍,克服障碍的过程便是时滞,因此文献信息时滞具有负面性质,应尽可能向“小”的方向控制,而文献信息的生成时间没有负面性质,不能说文献信息生成过程越短越好。
显然,将文献信息生产起点作为文献信息时滞的初始时刻是不正确的。望俊成认为,文献信息时滞的初始时刻应为文献脱稿时刻。文献脱稿的瞬间,也是文献信息价值形成时刻,这个时刻的文献信息价值是最大的,文献信息价值的衰减也从此时开始,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图2)[15]。图2描绘的文献信息价值衰减曲线合理解释了信息价值产生后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的理论,也揭示了缩短出版时滞的真正意义,即缩短出版时滞等同于延长了信息利用周期。从理论上讲,文献脱稿后应该立刻发表,即脱稿时刻与发表时刻之间没有时差最有利于其价值的快速实现,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作者的原始成果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和修正的过程,于是便有了投稿、审稿、修改、编印、发行等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所用时间便是文献信息时滞。由此可知,文献信息时滞初始时刻的确定同文献信息时滞概念的确立是密不可分的,将文献信息时滞初始时刻确定为文献的脱稿时刻的前提是认定时滞是一种信息障碍现象,具有消极的一面。文献脱稿时间的掌控权在作者或研究者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隐秘性。为了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方便,可将编辑部第一次收稿时间看成作者的脱稿时间,这个时间也正是文献信息时滞的初始时刻。
2.4零时滞:有还是无
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时常出现“零时滞”概念[1617],对这个概念的含义的解释尚不多见。从字面理解,应当是时滞为“0”,即没有时滞的意思。但根据过程论原理,任何过程都有时间长度,文献信息时滞作为一种过程,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零时滞,只有相对意义上的零时滞。文献时滞研究中提及的所谓 “零时滞”实际上也是相对意义上的零时滞。长期以来,文献信息时滞的统计研究以“天”为最小单位,网络出版方式产生后,文献信息运动的某些环节所用时间,比如作者的投稿用时、信息的发布用时等大幅度缩小,从先前的数十天、数天缩短至一天,甚至若干分钟,由此形成的时滞长度已经不能用“天”来衡量,于是研究者认为持续时间不足一天的过程是没有产生时滞的过程,故将此过程称为“零时滞”[18]。显而易见,“零时滞”表达的是一种相对时间,是相对于时滞单位而言的,当时滞最小单位规定至“时”或“分”或“秒”时,零时滞的说法便无法成立,只能说 “天”作为文献信息时滞最小单位已经不符合文献信息发展的需求,时滞最小单位应缩小到“天”以下。
在新型出版模式推出、网络首发论文日趋增多、大量阶段性时滞缩短至“分秒”之内的今天,“零时滞”的表述日益显露出逻辑上的缺陷以及同时滞实际情况的不符。有时滞就有时滞长度,那怕长度只有一毫秒;没有长度的时滞是不存在的。未来研究可用“超短时滞”概念[19]取代“零时滞”概念,用此概念表示文献信息时滞小于1天的现象。
2.5时滞对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加快还是延缓
文献信息老化是文献信息价值的衰减过程,其中包含着复杂的运动机理。影响文献信息老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动态的、可变的。邱均平认为影响文献信息老化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文献的增长;(2)文献的学科特点;(3)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4)文献的类型和性质;(5)用户需求及信息环境[20]。其中文献的增长是影响信息老化的最为显著的一个因素,而文献的增长与文献出版时滞密不可分,出版时滯决定文献更新速度,这是信息计量学领域共同的认识。也可以这样说,信息计量学理论有一个基本判断:半衰期短、普赖斯指数大则老化速度快;半衰期长、普赖斯指数小则老化速度慢[21]。问题的关键是,由出版时滞减小、引用周期缩短、文献更新加速而导致的文献量的增长是加快了文献信息的老化还是延缓了文献信息的老化,抑或说,文献量的增长是缩短了文献半衰期、增大了普赖斯指数还是延长了文献半衰期、减小了普赖斯指数,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经典的半衰期计算方程提出者R.E.巴尔顿和R.W. 凯普勒以及普赖斯指数的提出者D.普赖斯便根据他们的统计观测得出文献增长会缩短半衰期、增大普赖斯指数,从而加快文献老化速度的结论[2223]。国内的众多研究也表明,文献出版过程变短,例如网络出版缩短了论文发表时差,论文引用周期——从论文A出版至被首次引用的论文B出版的整个过程(图3)变短,文献的更新速度加快,最后导致学科半衰期缩短。文献增长同文献半衰期成反比关系是学术界普遍的认知[24]。
然而,不断有学者对上述由来已久的结论提出质疑。俞培果认为,文献增长对文献老化的影响,因观测角度不同而不同。从同步观测角度来看,它加速了文献老化,而从历时观测角度来看,它却又减缓了文献老化[25]。索传军等人调查统计了国外数学期刊论文1960年至2009年50年间信息引用数据,通过对共时法和历时法文献半衰期的计算和分析发现,在文献发表时滞大幅度缩短、文献更新速度变快的互联网环境下,发文量增长与半衰期成正相关关系,即当发文量增长时,引文半衰期变长,而当发文量下降时,引文半衰期变短[26]。该研究也印证了稍早一些时候梁立明等人通过对国外力学文献1954年至2003年老化进程研究得出的“引文半衰期越来越长、普赖斯指数越来越小、最大引文年限变大、老化速度减慢”的结论[27]。 出版时滞的缩短加快了文献更新速度,促进了文献量的增长,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文献量的增长对文献信息老化的作用是加快了还是延缓了,却是尚未廓清的问题,争论仍将继续。
2.6时滞的学科分工:明确还是模糊
圖书情报领域最早关注到文献信息的时滞问题,情报学和图书馆学是最先介入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学科。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科技信息源,科技论文发表过程的时间耽误将导致文献信息价值的无谓流失。国内科技论文发表过程到底占用了多长时间,如何克服信息传播障碍,将文献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受损程度降低到最低?基于这样的初衷,图书情报学开启了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先河。随即,编辑出版领域(主要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机构)也意识到论文在编辑部滞留时间对论文更新速率以及期刊质量的影响,迅速加入到文献出版时滞研究当中,并成为文献出版时滞研究的中坚力量。继编辑出版领域之后,科学学领域和档案学领域也先后开始了对文献信息时滞的研究探讨。科学学领域将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同科研管理联系在一起,探讨科技成果发表延时对科技成果效益的影响。而档案学领域则将时滞与档案利用寿命以及电子文件的归档速度联系在一起,定量探讨档案文献的保存年限。网络的普泛化和数字传播成为新闻信息传递的主要形态,促使新闻传播领域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文献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迟滞问题。目前,时滞问题已然成为学科之间产生内在关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述5个学科各自有其特定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从理论上讲,在时滞研究上应有所分工,或者在研究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各自的研究侧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表1是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论述文献信息时滞的100篇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分布情况(调查时间截至2021年4月10日;有的论文的研究主题不止一个)。从中看出,各个学科时滞研究的侧重不很明显,只有编辑出版学在时滞控制,即寻找缩短出版时滞的途径方面建树较多,倾向性较明显,其他主题各个学科都有涉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学科分工尚不明确。时滞问题是信息时代跨学科命题,参与时滞问题研究的学科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而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当属时滞问题中的一个分支。在“新文科”[28]背景下,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已经成为管理学属下多个子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一条纽带,编辑出版学、图书情报学等以文献信息流规律为研究己任的学科应广泛吸收借鉴数学、经济学乃至工程技术领域时滞研究方法,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体系,并且确立各个学科自身的研究侧重,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明确、合作有效。
3结语
1900年德国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在巴黎召开的数学家大会上提出数学领域尚未解决的23个难题,一百多年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数学科学得到大踏步发展[29]。科学研究、学术探索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询的驱动力,是激发人的灵感、衍生科学新知的不二途径。基于这样的论断,本文提出文献信息时滞研究领域悬而未决抑或模糊不清的6个问题,期望引起相关领域同仁的关注和兴趣,在传统出版形态向网络出版形态过渡的转型时期,赋予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以更多新意并将研究推向纵深。
参考文献
[1]兰开斯特.科技文献发表的时间耽误[J]. 陈界,编译.情报学刊,1985(1):41-44.
[2]刘永胜.科技论文发表过程中的时滞[J].情报业务研究,1986(4):293-2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EB/OL].[2021-01-29].http://qk.njfu.edu. cn/Corp/6049.aspx.
[4]管佩钰,王明丰,汪婷婷,等.期刊网络首发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以《检验医学与临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6):34-36.
[5]黄小娟,孙红梅,黄锦华,等.学术论文网络首发终审处理的有关问题[J].编辑学报,2021(3):267-270.
[6]詹燕平,游滨,王维朗,等.科技期刊论文网络首发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大学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21(3):327-330.
[7]张玉兰,杨莉.影响文献信息服务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基本因素和主要障碍[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3):31-33.
[8]程大帅,丁丽鸽.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障碍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07(1):70-72.
[9]朱虹,杨华成,王淑琴,等.试论图书馆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障碍和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8(S2):205-208.
[10]马费成,刘向.学术期刊论文生产利用的时间分布——以我国管理学期刊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9):4-8.
[11]韩志伟.科技期刊相关时滞分析[J].编辑学报,2004(5):316-318.
[12]杨兵,彭超群,李向群,等.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3):516-518.
[13]李莘,于光.学术出版模式转变对文献引用时滞的影响调查——以物理学科为例[J].出版科学,2017(2):68-72.
[14]马费成,张斌,陈欢,等.网络信息失效过程中余留价值测度[J].情报科学,2012(12):1761-1766,1772.
[15]望俊成.信息老化的新认识——信息价值的产生与衰减[J].情报学报,2013(4):354-362.
[16]王超.辟谣何以失灵?——一个信息传播效果视角的解释框架[J].情报杂志,2019(5):123-129. [17]国荣,王梦杰,邱芬,等.科技期刊在线出版的流程优化与效果[J].新闻世界,2020(7):43-45.
[18]李鹏,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9-171.
[19]赵树庆,刘永胜.20种科技期刊2010年论文发表时滞调查[J].编辑学报,2011(6):491-493.
[20]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三)第三讲文献信息老化规律与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3):237-240,192.
[21]于光,李一军.科技领域内出版延时对文献老化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5(4):444-448.
[22]Burton R E, Kebler RW.The“Halflife”ofSom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s[J]. American documentation,1960(1):18-22.
[23]Price D J. Citation Measures of Hard Science, Soft Science, Technology, andNonscience[J]. Communica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1970:3-22.
[24]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3-24.
[25]俞培果.关于文献老化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44-146,131.
[26]鐘晶晶,游毅,索传军.新信息环境下数学文献老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析[J].情报杂志,2011(12):36-42.
[27]陈立新,梁立明,刘则渊.力学文献老化速度50年(1954-2003)的变化趋势[J].现代情报,2006(10):12-15,18.
[28]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EB/OL].[2020-11-03].https://news.eol.cn.
[29]郭金海.前沿研究与科普志趣的结合——《10000个科学难题·数学卷》评价[J].科技导报,2010(16):124.
作者简介:李丽(1977),女,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刘永胜(1961),男,太原理工大学档案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流规律。
(收稿日期:2021-06-13责任编辑:马玉娟)
The Unsolved Problems and Analysis o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in the Mode of Online First Publish
Li LiLiu Yongsheng
Abstract:Online First Publish brings new contents for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Some specious questions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become tougher and unable to avoid. By illustrating six controversial or inconclusive problems i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ots of these problems and focus of dispute, and proposes authors view as well.
Keywords:Online First Publish; Timelag;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关键词:网络首发;时滞;文献信息时滞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84
0引言
国内图书情报和编辑出版领域对文献信息时滞现象的关注和研究肇始于1980年代。1985年《情报学刊》发表陈界编译的美国情报学家兰开斯特(F.W.Lancaster)的论文“科技文献发表的时间耽误”,开启国内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先河[1];1986年《情报业务研究》发表刘永胜的论文“科技论文发表过程中的时滞”,较早引入“时滞”概念,用时滞表达科技论文稿件在期刊编辑部的滞留时间,并第一次对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进行定量考察,得出科技论文平均发表时滞为16.9个月的结论[2]。旋即,图书情报领域更多同仁加入该主题探讨,研究不断升温。随后,编辑出版、科学学、档案学、新闻传播等学科领域也意识到文献信息时滞问题的重要性,先后加入该主题研究行列。文献信息时滞还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被确定为评价文献生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3]。
毫无疑问,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已经成为横跨多个学科的研究课题,在文献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然而,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文献信息时滞概念、文献信息时滞最小单位、文献信息时滞初始时刻等尚未取得公认的结论,模糊不清的状态从文献信息时滞问题被提及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文献信息时滞基本理论问题的久拖不决必然影响该理论的深入发展。网络首发模式兴起后,文献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介质发生深刻变化,文献信息时滞的产生和分布机理也随之发生嬗变,解决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积存已久、似是而非的基本理论问题愈发显得必要而紧迫。本文梳理总结了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6个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根源和争论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就教于同仁。
1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Online First Publish)是一种新型的出版形态,指被学术期刊传媒录用的论文在纸质期刊出版之前,先行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出来,读者可以在论文所在网页阅览、下载和打印[4]。2017年中国知网推出网络首发工程,签约期刊的论文可以在知网数据库平台第一时间发表,论文的首发权按照出版网址和发布时间予以确认,论文的社会认可效力等同于纸质版论文[5]。随后,中国知网又推出单篇网络首发模式,网络首发论文不再等待整期编排,也消除了“期”的概念,实现了随编随发,论文发表速度进一步加快[6]。网络首发模式的最重要意义是缩短了学术成果发表过程,促进了科技信息传播速率,同时也给文献信息时滞的研究注入新的内容和课题,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固有的矛盾和争议在网络首发环境下表现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特征。
2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2.1时滞性质:无害的还是有害的
“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是指某一行为从启动到产生结果的时间距离。时滞概念广泛运用于数学、物理、生物学、计算机、自动控制、金融学等学科领域。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编辑出版学领域,时滞用来表述文献信息各个运动阶段的停留状态及其危害。信息时滞是一种信息障碍现象[79],这是文献信息研究领域普遍认同的观点,这个观点清楚表明文献信息时滞的性质,即文献信息时滞是一种负面事物,对文献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是不利的、有害的。正是基于这个观点,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才研究制定各种措施,缩短时滞,加快信息传播速率。由此可见,文献信息时滞的逻辑定义应该是文献信息生命周期内某个阶段信息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这个过程是无谓的,没有积极意义;(2)这个过程具有负能量性质,过程越长,信息受损越大;(3)这个过程同生产信息的目的是相背的,过程越长,背离程度越高。
按照文献信息时滞的逻辑定义,文献信息生命周期内各个运动阶段所占用的时间不都是时滞,比如,一篇学术论文从开始生产到第一次被引用必经撰写、投稿、审稿、发行、阅读等阶段[10]。这些阶段中,撰写是信息的生产创造,撰写持续过程是信息产品形成所用时间,这个所用时间是必须的、有积极意义的;阅读是信息的消化利用,也是生产信息产品的主要目的,阅读过程所消耗的时间也是必须的、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撰写和阅读两个阶段占用的时间不符合时滞形成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因而仅仅是一种过程,而不是时滞。但是,在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许多研究成果将文献信息原始创造过程和文献信息阅读消化过程也称作时滞[1113],这就背离了文献信息时滞概念的内涵,混淆了文献信息时滞性质与文献信息生产目的两者的区别。
2.2时滞最小单位:“天”还是“秒”
学术论文稿件在编辑出版机构滞留时间是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重点,也是文献信息时滞研究最初切入点。传统纸媒兴盛时期,学术论文的出版过程比较漫长,时滞统计中多以“月”为时滞单位。随着学术界“时滞”意识的觉醒和编辑效率的提高,学术文献出版过程逐步缩短,出版时滞变小,文献信息时滞的计算单位由“月”過渡至“天”。“天”约定俗成的成为文献信息时滞最小单位。网络首发出版方式出现后,文献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介质发生颠覆性变化,文献信息运动的某些阶段性过程,比如投稿、印刷、发行、采购等环节或消失、或大幅度缩短,尤其单篇网络首发模式下,某些出版环节的时滞缩短至“瞬间”,再用“天”作为时滞最小单位已不能准确描述文献信息传递速度,以“秒”作为描述文献信息时滞的最小单位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中国知网率先将其网络首发论文的发表时间精确至“秒”(图1),为学术成果首发权认定提供清晰可靠的依据,也为文献信息流的精度管理注入了新思维、提供了新思路。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也应顺应潮流,将时滞最大单位确定为“天”(d),最小单位精确为“秒”(s),中间单位为“时”(h)和“分”(min)。信息传播服务机构在对文献信息运动的某些节点时刻,比如收稿时刻、发行时刻、储存时刻等进行记录或标注时也应将其时间精确至“秒”。 2.3时滞初始时刻:脱稿之前还是脱稿之后
文献信息时滞的原点在哪里,亦即文献信息时滞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学术界从未有过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论断,不少研究成果将文献信息生产起点,比如一篇学术论文开始撰写的时刻当作文献信息时滞的开始时刻,这就违背了文献信息时滞定义的初衷,将文献信息生命周期过程同文献信息时滞过程混为一谈。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信息从生成到其价值完全失去的整个时间区间[14],包括信息创造生成阶段。学术论文的撰写即为文献信息生成的主要过程,它是文献信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文献信息时滞则是一种信息障碍,是文献信息生成之后为实现其被利用目的而遇到的障碍,克服障碍的过程便是时滞,因此文献信息时滞具有负面性质,应尽可能向“小”的方向控制,而文献信息的生成时间没有负面性质,不能说文献信息生成过程越短越好。
显然,将文献信息生产起点作为文献信息时滞的初始时刻是不正确的。望俊成认为,文献信息时滞的初始时刻应为文献脱稿时刻。文献脱稿的瞬间,也是文献信息价值形成时刻,这个时刻的文献信息价值是最大的,文献信息价值的衰减也从此时开始,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图2)[15]。图2描绘的文献信息价值衰减曲线合理解释了信息价值产生后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的理论,也揭示了缩短出版时滞的真正意义,即缩短出版时滞等同于延长了信息利用周期。从理论上讲,文献脱稿后应该立刻发表,即脱稿时刻与发表时刻之间没有时差最有利于其价值的快速实现,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作者的原始成果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和修正的过程,于是便有了投稿、审稿、修改、编印、发行等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所用时间便是文献信息时滞。由此可知,文献信息时滞初始时刻的确定同文献信息时滞概念的确立是密不可分的,将文献信息时滞初始时刻确定为文献的脱稿时刻的前提是认定时滞是一种信息障碍现象,具有消极的一面。文献脱稿时间的掌控权在作者或研究者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隐秘性。为了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方便,可将编辑部第一次收稿时间看成作者的脱稿时间,这个时间也正是文献信息时滞的初始时刻。
2.4零时滞:有还是无
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中时常出现“零时滞”概念[1617],对这个概念的含义的解释尚不多见。从字面理解,应当是时滞为“0”,即没有时滞的意思。但根据过程论原理,任何过程都有时间长度,文献信息时滞作为一种过程,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零时滞,只有相对意义上的零时滞。文献时滞研究中提及的所谓 “零时滞”实际上也是相对意义上的零时滞。长期以来,文献信息时滞的统计研究以“天”为最小单位,网络出版方式产生后,文献信息运动的某些环节所用时间,比如作者的投稿用时、信息的发布用时等大幅度缩小,从先前的数十天、数天缩短至一天,甚至若干分钟,由此形成的时滞长度已经不能用“天”来衡量,于是研究者认为持续时间不足一天的过程是没有产生时滞的过程,故将此过程称为“零时滞”[18]。显而易见,“零时滞”表达的是一种相对时间,是相对于时滞单位而言的,当时滞最小单位规定至“时”或“分”或“秒”时,零时滞的说法便无法成立,只能说 “天”作为文献信息时滞最小单位已经不符合文献信息发展的需求,时滞最小单位应缩小到“天”以下。
在新型出版模式推出、网络首发论文日趋增多、大量阶段性时滞缩短至“分秒”之内的今天,“零时滞”的表述日益显露出逻辑上的缺陷以及同时滞实际情况的不符。有时滞就有时滞长度,那怕长度只有一毫秒;没有长度的时滞是不存在的。未来研究可用“超短时滞”概念[19]取代“零时滞”概念,用此概念表示文献信息时滞小于1天的现象。
2.5时滞对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加快还是延缓
文献信息老化是文献信息价值的衰减过程,其中包含着复杂的运动机理。影响文献信息老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动态的、可变的。邱均平认为影响文献信息老化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文献的增长;(2)文献的学科特点;(3)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4)文献的类型和性质;(5)用户需求及信息环境[20]。其中文献的增长是影响信息老化的最为显著的一个因素,而文献的增长与文献出版时滞密不可分,出版时滯决定文献更新速度,这是信息计量学领域共同的认识。也可以这样说,信息计量学理论有一个基本判断:半衰期短、普赖斯指数大则老化速度快;半衰期长、普赖斯指数小则老化速度慢[21]。问题的关键是,由出版时滞减小、引用周期缩短、文献更新加速而导致的文献量的增长是加快了文献信息的老化还是延缓了文献信息的老化,抑或说,文献量的增长是缩短了文献半衰期、增大了普赖斯指数还是延长了文献半衰期、减小了普赖斯指数,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经典的半衰期计算方程提出者R.E.巴尔顿和R.W. 凯普勒以及普赖斯指数的提出者D.普赖斯便根据他们的统计观测得出文献增长会缩短半衰期、增大普赖斯指数,从而加快文献老化速度的结论[2223]。国内的众多研究也表明,文献出版过程变短,例如网络出版缩短了论文发表时差,论文引用周期——从论文A出版至被首次引用的论文B出版的整个过程(图3)变短,文献的更新速度加快,最后导致学科半衰期缩短。文献增长同文献半衰期成反比关系是学术界普遍的认知[24]。
然而,不断有学者对上述由来已久的结论提出质疑。俞培果认为,文献增长对文献老化的影响,因观测角度不同而不同。从同步观测角度来看,它加速了文献老化,而从历时观测角度来看,它却又减缓了文献老化[25]。索传军等人调查统计了国外数学期刊论文1960年至2009年50年间信息引用数据,通过对共时法和历时法文献半衰期的计算和分析发现,在文献发表时滞大幅度缩短、文献更新速度变快的互联网环境下,发文量增长与半衰期成正相关关系,即当发文量增长时,引文半衰期变长,而当发文量下降时,引文半衰期变短[26]。该研究也印证了稍早一些时候梁立明等人通过对国外力学文献1954年至2003年老化进程研究得出的“引文半衰期越来越长、普赖斯指数越来越小、最大引文年限变大、老化速度减慢”的结论[27]。 出版时滞的缩短加快了文献更新速度,促进了文献量的增长,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文献量的增长对文献信息老化的作用是加快了还是延缓了,却是尚未廓清的问题,争论仍将继续。
2.6时滞的学科分工:明确还是模糊
圖书情报领域最早关注到文献信息的时滞问题,情报学和图书馆学是最先介入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学科。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科技信息源,科技论文发表过程的时间耽误将导致文献信息价值的无谓流失。国内科技论文发表过程到底占用了多长时间,如何克服信息传播障碍,将文献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受损程度降低到最低?基于这样的初衷,图书情报学开启了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先河。随即,编辑出版领域(主要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机构)也意识到论文在编辑部滞留时间对论文更新速率以及期刊质量的影响,迅速加入到文献出版时滞研究当中,并成为文献出版时滞研究的中坚力量。继编辑出版领域之后,科学学领域和档案学领域也先后开始了对文献信息时滞的研究探讨。科学学领域将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同科研管理联系在一起,探讨科技成果发表延时对科技成果效益的影响。而档案学领域则将时滞与档案利用寿命以及电子文件的归档速度联系在一起,定量探讨档案文献的保存年限。网络的普泛化和数字传播成为新闻信息传递的主要形态,促使新闻传播领域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文献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迟滞问题。目前,时滞问题已然成为学科之间产生内在关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述5个学科各自有其特定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从理论上讲,在时滞研究上应有所分工,或者在研究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各自的研究侧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表1是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论述文献信息时滞的100篇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分布情况(调查时间截至2021年4月10日;有的论文的研究主题不止一个)。从中看出,各个学科时滞研究的侧重不很明显,只有编辑出版学在时滞控制,即寻找缩短出版时滞的途径方面建树较多,倾向性较明显,其他主题各个学科都有涉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献信息时滞研究的学科分工尚不明确。时滞问题是信息时代跨学科命题,参与时滞问题研究的学科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而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当属时滞问题中的一个分支。在“新文科”[28]背景下,文献信息时滞问题已经成为管理学属下多个子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一条纽带,编辑出版学、图书情报学等以文献信息流规律为研究己任的学科应广泛吸收借鉴数学、经济学乃至工程技术领域时滞研究方法,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体系,并且确立各个学科自身的研究侧重,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明确、合作有效。
3结语
1900年德国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在巴黎召开的数学家大会上提出数学领域尚未解决的23个难题,一百多年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数学科学得到大踏步发展[29]。科学研究、学术探索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询的驱动力,是激发人的灵感、衍生科学新知的不二途径。基于这样的论断,本文提出文献信息时滞研究领域悬而未决抑或模糊不清的6个问题,期望引起相关领域同仁的关注和兴趣,在传统出版形态向网络出版形态过渡的转型时期,赋予文献信息时滞研究以更多新意并将研究推向纵深。
参考文献
[1]兰开斯特.科技文献发表的时间耽误[J]. 陈界,编译.情报学刊,1985(1):41-44.
[2]刘永胜.科技论文发表过程中的时滞[J].情报业务研究,1986(4):293-2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EB/OL].[2021-01-29].http://qk.njfu.edu. cn/Corp/6049.aspx.
[4]管佩钰,王明丰,汪婷婷,等.期刊网络首发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以《检验医学与临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6):34-36.
[5]黄小娟,孙红梅,黄锦华,等.学术论文网络首发终审处理的有关问题[J].编辑学报,2021(3):267-270.
[6]詹燕平,游滨,王维朗,等.科技期刊论文网络首发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大学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21(3):327-330.
[7]张玉兰,杨莉.影响文献信息服务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基本因素和主要障碍[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3):31-33.
[8]程大帅,丁丽鸽.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障碍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07(1):70-72.
[9]朱虹,杨华成,王淑琴,等.试论图书馆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障碍和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8(S2):205-208.
[10]马费成,刘向.学术期刊论文生产利用的时间分布——以我国管理学期刊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9):4-8.
[11]韩志伟.科技期刊相关时滞分析[J].编辑学报,2004(5):316-318.
[12]杨兵,彭超群,李向群,等.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3):516-518.
[13]李莘,于光.学术出版模式转变对文献引用时滞的影响调查——以物理学科为例[J].出版科学,2017(2):68-72.
[14]马费成,张斌,陈欢,等.网络信息失效过程中余留价值测度[J].情报科学,2012(12):1761-1766,1772.
[15]望俊成.信息老化的新认识——信息价值的产生与衰减[J].情报学报,2013(4):354-362.
[16]王超.辟谣何以失灵?——一个信息传播效果视角的解释框架[J].情报杂志,2019(5):123-129. [17]国荣,王梦杰,邱芬,等.科技期刊在线出版的流程优化与效果[J].新闻世界,2020(7):43-45.
[18]李鹏,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9-171.
[19]赵树庆,刘永胜.20种科技期刊2010年论文发表时滞调查[J].编辑学报,2011(6):491-493.
[20]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三)第三讲文献信息老化规律与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3):237-240,192.
[21]于光,李一军.科技领域内出版延时对文献老化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5(4):444-448.
[22]Burton R E, Kebler RW.The“Halflife”ofSom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s[J]. American documentation,1960(1):18-22.
[23]Price D J. Citation Measures of Hard Science, Soft Science, Technology, andNonscience[J]. Communica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1970:3-22.
[24]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3-24.
[25]俞培果.关于文献老化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44-146,131.
[26]鐘晶晶,游毅,索传军.新信息环境下数学文献老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析[J].情报杂志,2011(12):36-42.
[27]陈立新,梁立明,刘则渊.力学文献老化速度50年(1954-2003)的变化趋势[J].现代情报,2006(10):12-15,18.
[28]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EB/OL].[2020-11-03].https://news.eol.cn.
[29]郭金海.前沿研究与科普志趣的结合——《10000个科学难题·数学卷》评价[J].科技导报,2010(16):124.
作者简介:李丽(1977),女,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刘永胜(1961),男,太原理工大学档案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流规律。
(收稿日期:2021-06-13责任编辑:马玉娟)
The Unsolved Problems and Analysis o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in the Mode of Online First Publish
Li LiLiu Yongsheng
Abstract:Online First Publish brings new contents for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Some specious questions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become tougher and unable to avoid. By illustrating six controversial or inconclusive problems i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ots of these problems and focus of dispute, and proposes authors view as well.
Keywords:Online First Publish; Timelag;Literature Information Time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