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巴黎理工学校被誉为“大学之中的大学”。这所学校历史悠久,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两个世纪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理工类人才。按照拿破仑的话来说,“巴黎理工学校是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200多年过去了,巴黎理工学校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引领着法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诞生于革命炮火之中
巴黎理工大学与法国大革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它是法国大革命留给法国最为重要的遗产之一。在法国大革命最为危机的关头,众多有识之士决定迅速成立一所专门为新生政权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学校,这就是今天的巴黎理工学校。
巴黎理工学校是由法国国民公会创办的。根据学校法令规定,该校的任务是“为炮兵、军工、道路桥梁、民用建筑、采矿、船舶制造、地形测量等部门,以及为自由从事需有数理知识的职业培养人才”。学校的创始人及首批任课教师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如数学家蒙日(1746—1818)、天文学家拉格朗日(1736—1813)、现代几何学创始人之一的乍尔诺(1753—1825)、化学家贝托莱(1748—1822)、文学家、物理家和数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数学家、物理学家安培(1775—1836)、数学家傅立叶(1768—1830),等等。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奠定了巴黎理工大学优秀的学术品质。
这所在旧教育制度上建立起来的新学校,从一开始就被它的缔造者注入了革命的灵魂。200年来,它始终以革命的精神,不断地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发动一次又一次创新运动,将法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的科学技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巴黎理工学校的建成速度可谓世界大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仅仅在建校方案出台后5个月内,学校就开始运作了。理工学校第一批录取的379名学生,是经过全国公开竞争考试选拔出来的。
这所学校所取得的成功就在于它那特有的、彻底的、持续的科学路线。理工学校学者们高水平的讲授和实际应用,使教学工作有声有色;同时,作为当时法国唯一的科学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城市设施、交通道路、制造业所急需的设计实施人员。
传奇而又辉煌的历史
1804年,拿破仑为理工学校制定条例,还亲自给该校授旗,锦旗上写着:“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从此,理工学校的历史就同巴黎、法国的历史紧紧地连在一起:1814年巴黎保卫战,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六月起义”,都有理工学校的学生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例如莫努里(1848—1923)、若弗尔(1852—1931)、福什(1851—1929)、费约尔(1852—1928)等四位功勋卓著的法国元帅,都先后毕业于理工学校。另外还有900名校友为国捐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抵抗运动中,理工学校培养的著名人物,包括院士、元帅、总统、学者、科学家、实业家……
长长的记录足以表明它在法国公民教育和军事教育中的影响,它的英名光荣地载入了法兰西的史册。战后,尽管国家将优先发展的方向转向工业方面,然而正如理工学校创始人所设计的那样,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方向如何变化,学校都要能够适应各种变化,要始终保持高水平和优先地位。
进入21世纪后,巴黎理工大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所提倡的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多科性教育模式,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这种教育模式倡导多元的教育目标,使学生不仅能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顺利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并且有能力解决传统上由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解决的相关问题。另外,它使毕业生职业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使从事传统的技术和制造行业的就业人员出现多向分流,转向信息、管理、财政、商业、新材料、科研等新兴行业。
时至今日,巴黎理工学校不愧是法国“公共教育最壮丽的学府”。
倡导多科性的教育目标
北大百年校庆时,曾举办过一场“世界名校校长论坛”,邀请了当时巴黎理工学校校长让·诺瓦克。他在发表讲演时指出:“理工大学一向以培养胸怀开阔的、可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应付复杂世界的人才为自豪。因此,我们希望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广阔的科学文化视野,以便他们能进行对比。我们非常强调这些能力,因为非研究人员只专一门,而不敢尝试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是很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除密集的综合科学课程外,还要保持人文科学和体育的原因。”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巴黎理工学校的教育传统,打破了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对立,把对学生进行的科学技术教育同对他们进行的经济、社会和世界文化新秩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教育同步进行。
为了实现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及贯彻落实这一教育模式,巴黎理工大学在近年内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科学基础理论教育、应用技术科学教育、非技术教育以及实践性教育所组成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的科学理论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主要学习共同基础课,包括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量子论、统计物理)、经济学等。扎实掌握基本理论,不仅能解决高水平的问题,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工程科学技术,要使学生懂得“一切技术都是从科学基础导出的”。
应用技术科学教育与科学理论教育相辅相成,并与实践性教育结合,采取“工读交替”的方法,将校内教育与实际部门实习相结合,让学生以不同身份多次到实际部门实习,通过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加强工程训练,开展应用研究,了解企业的运行过程,促进学生工程素质(企业家态度、适应能力等)的养成。
“非技术”教育以往被称为“非科学性学科”教育,主要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它们越来越成为专业人员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现代工程已经不单是技术问题,它的最终解决往往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领域,甚至影响到人类生存。
对文化而言,要想使现代文化得到最优美的表达,也需要把它置于现代智力的背景下,否则将毫无意义。“非技术”教育课程通常采用各种研讨班形式,如普通文化研讨班,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电影学、历史等。为学习外语开设的文化研讨班,主题有英国文化、德国文化、美国文化、中国文化等,让学生不使用母语而直接接触不同民族的多样性文化。
事实表明,法国巴黎理工学校是一所充满创新精神的大学,在漫长的历史中,它深刻地影响着法国的文化、法国的历史,今天,它仍以不断创新作为其持续发展的动力,相信它会给法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新的奇迹。
诞生于革命炮火之中
巴黎理工大学与法国大革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它是法国大革命留给法国最为重要的遗产之一。在法国大革命最为危机的关头,众多有识之士决定迅速成立一所专门为新生政权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学校,这就是今天的巴黎理工学校。
巴黎理工学校是由法国国民公会创办的。根据学校法令规定,该校的任务是“为炮兵、军工、道路桥梁、民用建筑、采矿、船舶制造、地形测量等部门,以及为自由从事需有数理知识的职业培养人才”。学校的创始人及首批任课教师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如数学家蒙日(1746—1818)、天文学家拉格朗日(1736—1813)、现代几何学创始人之一的乍尔诺(1753—1825)、化学家贝托莱(1748—1822)、文学家、物理家和数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数学家、物理学家安培(1775—1836)、数学家傅立叶(1768—1830),等等。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奠定了巴黎理工大学优秀的学术品质。
这所在旧教育制度上建立起来的新学校,从一开始就被它的缔造者注入了革命的灵魂。200年来,它始终以革命的精神,不断地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发动一次又一次创新运动,将法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的科学技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巴黎理工学校的建成速度可谓世界大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仅仅在建校方案出台后5个月内,学校就开始运作了。理工学校第一批录取的379名学生,是经过全国公开竞争考试选拔出来的。
这所学校所取得的成功就在于它那特有的、彻底的、持续的科学路线。理工学校学者们高水平的讲授和实际应用,使教学工作有声有色;同时,作为当时法国唯一的科学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城市设施、交通道路、制造业所急需的设计实施人员。
传奇而又辉煌的历史
1804年,拿破仑为理工学校制定条例,还亲自给该校授旗,锦旗上写着:“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从此,理工学校的历史就同巴黎、法国的历史紧紧地连在一起:1814年巴黎保卫战,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六月起义”,都有理工学校的学生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例如莫努里(1848—1923)、若弗尔(1852—1931)、福什(1851—1929)、费约尔(1852—1928)等四位功勋卓著的法国元帅,都先后毕业于理工学校。另外还有900名校友为国捐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抵抗运动中,理工学校培养的著名人物,包括院士、元帅、总统、学者、科学家、实业家……
长长的记录足以表明它在法国公民教育和军事教育中的影响,它的英名光荣地载入了法兰西的史册。战后,尽管国家将优先发展的方向转向工业方面,然而正如理工学校创始人所设计的那样,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方向如何变化,学校都要能够适应各种变化,要始终保持高水平和优先地位。
进入21世纪后,巴黎理工大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所提倡的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多科性教育模式,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这种教育模式倡导多元的教育目标,使学生不仅能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顺利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并且有能力解决传统上由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解决的相关问题。另外,它使毕业生职业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使从事传统的技术和制造行业的就业人员出现多向分流,转向信息、管理、财政、商业、新材料、科研等新兴行业。
时至今日,巴黎理工学校不愧是法国“公共教育最壮丽的学府”。
倡导多科性的教育目标
北大百年校庆时,曾举办过一场“世界名校校长论坛”,邀请了当时巴黎理工学校校长让·诺瓦克。他在发表讲演时指出:“理工大学一向以培养胸怀开阔的、可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应付复杂世界的人才为自豪。因此,我们希望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广阔的科学文化视野,以便他们能进行对比。我们非常强调这些能力,因为非研究人员只专一门,而不敢尝试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是很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除密集的综合科学课程外,还要保持人文科学和体育的原因。”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巴黎理工学校的教育传统,打破了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对立,把对学生进行的科学技术教育同对他们进行的经济、社会和世界文化新秩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教育同步进行。
为了实现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及贯彻落实这一教育模式,巴黎理工大学在近年内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科学基础理论教育、应用技术科学教育、非技术教育以及实践性教育所组成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的科学理论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主要学习共同基础课,包括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量子论、统计物理)、经济学等。扎实掌握基本理论,不仅能解决高水平的问题,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工程科学技术,要使学生懂得“一切技术都是从科学基础导出的”。
应用技术科学教育与科学理论教育相辅相成,并与实践性教育结合,采取“工读交替”的方法,将校内教育与实际部门实习相结合,让学生以不同身份多次到实际部门实习,通过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加强工程训练,开展应用研究,了解企业的运行过程,促进学生工程素质(企业家态度、适应能力等)的养成。
“非技术”教育以往被称为“非科学性学科”教育,主要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它们越来越成为专业人员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现代工程已经不单是技术问题,它的最终解决往往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领域,甚至影响到人类生存。
对文化而言,要想使现代文化得到最优美的表达,也需要把它置于现代智力的背景下,否则将毫无意义。“非技术”教育课程通常采用各种研讨班形式,如普通文化研讨班,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电影学、历史等。为学习外语开设的文化研讨班,主题有英国文化、德国文化、美国文化、中国文化等,让学生不使用母语而直接接触不同民族的多样性文化。
事实表明,法国巴黎理工学校是一所充满创新精神的大学,在漫长的历史中,它深刻地影响着法国的文化、法国的历史,今天,它仍以不断创新作为其持续发展的动力,相信它会给法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