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约翰·麦加恩是爱尔兰文坛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告别》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4年,是作家历经数年的心血。本文将探讨作者以《告别》为小说命名的原因,解析小说中离别的场景,从而深入发掘小说的主题——爱情、社会和死亡。
关键词:约翰·麦加恩 《告别》 离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约翰·麦加恩(John McGahern)是爱尔兰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英国卫报曾评价麦加恩是自贝克特以来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他以描写20世纪中期爱尔兰的乡村生活而著称,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告别》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4年。1984年,作者又进行了改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国外只有大卫·马尔科姆的《理解约翰·麦加恩》和伊莫·马希尔的《约翰·麦加恩:从地方到世界》这两本书中有部分章节涉及,且主要研究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和遣词造句;国内尚无人对这部小说进行评论,所以本文正是为了弥补国内爱尔兰文学研究中这一缺憾所做的一点努力和尝试。
这部作品为我们介绍了男主人公帕特里克·莫兰,一个都柏林小学教师的爱情故事。小说分两部分,基本上都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第一部分叙述了男主人公的童年,对母亲的依恋和对父亲的仇视,一直写到母亲的死,这与作者本人的经历非常相似,类似于自传。第二部分主要写了男主人公成年的感情经历,尤其是他与妻子伊莎贝拉,一个离过婚的不信奉天主教的美国人的感情历程。他们的结合违反了爱尔兰的教义,最终男主人公被学校解雇,带着妻子离开了爱尔兰。虽然《告别》这部小说最后男主人公告别了自己的祖国,与题目呼应,但文中用大部分篇幅介绍了男主人公和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包括他的母亲和成年之后的几个女人。所以,本文将深入探究“告别”的内涵,分析作品以“告别”命名的原因。
二 离开
“告别”字典上的解释是“离别,辞别,说再见”,也就是离开某个人、某个地方或某一种境况。小说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离别的场景:
1 莫兰离开学校和爱尔兰
小说从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离别的场景:海鸥在学校上方盘旋,投下了一片片的阴影,莫兰在操场上慢慢地走着,仔细体味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小说最后,男主人公莫兰被学校开除,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个不信奉天主教的美国人,这在爱尔兰是违反教义的。莫兰虽然被学校开除了,但他是幸福的,“我的爱人在屋里等着我,桌子上有面包、肉和廉价的红酒还有鲜花。明天我们将乘船前往伦敦。这既不是回归,也不是离开,而是继续。”莫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只要和爱人在一起,被学校开除,被祖国抛弃都不值得一提。离开是为了继续他们之间的爱情。其实,这并不是莫兰第一次离开学校和自己的国家。经历了痛苦的感情经历后,莫兰无法在爱尔兰的学校继续正常地生活,他开始不安分起来,想离开那儿熟悉的一切去伦敦,因为“那儿我完全是个陌生人,不会有人认识我”。这一次的离开是一种逃避,莫兰想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他走得并不义无反顾,而是想着“我可能还想回来”,向学校请假。令莫兰吃惊的是,学校竟然同意了。这两次离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莫兰离开因循守旧的社会
小说除了表达爱的主题,还有一个就是社会。与其说莫兰离开了学校和爱尔兰,不如说他离开了学校和爱尔兰代表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和传统的权威。小说的第一部分,学生喊着“左、右、左”行进的情景反复出现,象征了学校的因循守旧,也同样象征了学校之外的爱尔兰的刻板。学校的校长纪律严苛,但莫兰的同事却严格地遵守着,没有任何异议。学校的事务对于莫兰来说就是机械的重复。这就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权威的社会:老师和校长在学校里为孩子们制定严苛的纪律;校长遵从学校管理者的命令。
但是这种机械的重复也同样是他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莫兰回忆童年和母亲的对话:“‘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谁?’母亲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在那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六月黄昏,我回答:‘你,母亲。’‘不对,你知道你应该最爱谁。’”莫兰回答了三次最爱母亲,可是母亲直到他回答最爱是上帝的时候才满意。他的母亲强迫他否认他爱母亲胜过爱上帝,因为在爱尔兰这个恪守天主教教义的国家,这样是不允许的,上帝永远是第一位的。莫兰的母亲曾经是小学老师,很有文化内涵。可她却一味顺从丈夫的安排。为了照顾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后来母亲得了癌症,割去了一个乳房,医生警告她千万不能再怀孕了,否则癌细胞会很快扩散到全身;而父亲却无视医生的警告,使母亲再次怀孕。莫兰想象了母亲怀孕的那一夜:“‘可以吗?’他拉了拉她。‘现在很危险。’‘我会很小心的,’他无法控制对性的渴求。她转向他:这是她的责任。”母亲盲目地顺从父亲的要求,最终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机械的重复和墨守成规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也同样显而易见。莫兰和校长进行了“在操场上和往常一样的谈话”。学校的孩子喊着口号排着队行进的情景再一次被强调。他的同事们同样“陈腐”,他们的虚伪也再一次在第二部分中重复提及。
莫兰的错误在于用自己的婚姻打破了这种社会传统。他明知道自己同伊莎贝拉的结合触犯了教义会被学校开除,但他拒绝辞职,而是强迫学校解雇他。从表面上看,他的冲突存在于他与校长和学校的管理者之间;但实质上,是他与他们背后的整个爱尔兰的冲突。正像文中卡瑞说的:“知道了你的所作所为,我仍然让你继续工作的话,会引来一场骚乱。大主教不允许,家长不允许,我也不能允许的。”这种传统权威是如此冷酷无情,最终把莫兰和他的新婚妻子驱逐出了爱尔兰。而这被莫兰看作是一种解放和解脱,使他可以奔向自由。
3 莫兰离开母亲
莫兰从童年开始就表现出明显地对母亲的对象选择及强烈的情感投注,这可以从他与母亲的两段对话中看出。莫兰在学校最后一天的教室里回忆起与母亲的对话:“‘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谁?’我母亲过去经常问我这个问题。‘你,母亲。’我回答。”莫兰无法忍受母亲的离开,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与等待她回家的刺痛的感觉相比,这些可恨的石屋算不了什么……那个小小的身影从路尽头的车里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这些语言经常用于描写热恋中的情侣,而莫兰用来形容他看到出门回家的母亲身上,可见其对母亲的依恋之深。然而,母亲还是离开了他。
母亲死后,莫兰悲痛欲绝,这种阴影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可以说,“彻底塑造了我的生活就像海边那由盐和风塑造的树一样。”莫兰想摆脱失去母亲的阴影,于是急于寻求母亲的替代品,找“一个女孩或女人结婚”。由于母亲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以至于和每一个女人交往的时候,他都无法摆脱母亲的影响。经过几段痛苦的感情经历后,莫兰最终和伊莎贝拉结合,逐渐摆脱了母亲的死给他留下的阴影。
4 伊莎贝拉离开父亲
认识莫兰之前,伊莎贝拉的感情生活非常糟糕。她父亲和母亲感情不和,在她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离了婚。根据伊莎贝拉的描述,她童年的时候受到父亲的性骚扰。18岁的时候,父亲强迫她放弃学业,和一个富有的人结了婚,但最终以离婚收场。为了谋生,离婚后的伊莎贝拉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身边。而父亲对她又有了控制权。父亲的影响使她无法拥有自己真正的感情生活。认识莫兰后,她渐渐地拥有了自己真正的自由生活。她决定搬出父亲给她的公寓。“我们走回到公寓检查是否遗漏了什么,整理了几样东西并切断了电源。‘再见了,我的父亲,’她用一种孩子的口吻说到。”可见,伊莎贝拉对于自己能够离开父亲是多么的欣喜。两个人互相依靠,一起逃离了痛苦的过去。
三 死亡
人们经常用离开来代表死亡,所以小说的题目“告别”为我们揭示了另外一个主题——死亡。母亲是莫兰的至爱,但她和小莫兰之间的谈话竟然经常涉及死亡。一个下雨天,雷声轰鸣。莫兰非常害怕,他害怕自己死了以后不能和母亲在一起。母亲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牧师’。我的回答从来没有改变过。”莫兰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想在母亲死后能够给她唱弥撒,然后就可以进入天堂,永远和母亲在一起。莫兰对母亲的爱竟然都与死亡有关。
小说第一部分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母亲临死前的情景。母亲病入膏肓,莫兰的父亲却不再回家,并用各种借口推辞着。母亲临死前,父亲决定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他住的地方,唯独留下母亲和她住的那个房间的东西,她的孩子们也要离开。母亲还没有死,可是她的亲人都要离她而去。莫兰临走前进到母亲的房间,说到:“母亲,我是来向您说再见的。”这一次道别也是最后一次。母亲临死前是凄凉的,让读者体味到死亡的残酷和比死亡更残酷的人情。母亲死后,莫兰情感上的孤寂显而易见。他感到愤恨,“她去见上帝了,但是上帝已经有了许多仆人,而我只有这一个心爱的。”
除此以外,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莫兰祖母的死亡。祖母对莫兰呵护备至,非常溺爱。莫兰只记得一个场景,在医院里,他给祖母葡萄,祖母非常高兴。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每当我问起她时,别人总是含混其词。”
同样,小说的第二部分也随处可见死亡的影子。第二部分第一句话就是,“一天我会为她唱弥撒”。“她”指的是莫兰的母亲,这是莫兰在她临死前的誓言,要为了母亲而去做牧师。然而,莫兰并没有兑现,因为他爱上了伊莎贝拉。“如果我去唱弥撒,我会弥补我的背叛,但是这样会牺牲另外一个女人的梦想,生活犹如死亡,起点仅仅就在终点。这样我会实现母亲的梦想。这样我会用我死一样的生活与母亲在天国相伴。”莫兰一连串用了三个“死亡”来承诺对伊莎贝拉的爱。
第二部分的许多其它情节也同死亡相关。当莫兰把他最早的爱人的照片掉在公共卫生间的地上时,他想到了死亡和时间的稍纵即逝。他为失去另外一个爱人充满了愤恨,他把这种感情与死亡对比。事实上,莫兰把人生看作是“爬回到死亡最初的黑暗”,甚至当他和伊莎贝拉婚后不久走在爱尔兰的乡间小路上时,他也感到他们是走在死亡之路上,因为之前他死去的父母也曾经沿着这条路线走过。一度莫兰和伊莎贝拉关系紧张,这让莫兰觉得他们的分手会像死亡一样。当他最后一次离开学校时,他再一次想到了死亡。而小说最后也以“死”这个字来结束。
四 结语
《告别》这部小说充满了离愁别绪。文章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男主人公莫兰被学校开除、被迫和妻子离开爱尔兰的经过。学校和爱尔兰不仅仅是地方的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爱尔兰当时社会的因循守旧和传统的权威,与它们告别是莫兰开始自由生活的开始。莫兰和伊莎贝拉相爱,使莫兰摆脱了失去母亲的阴影,伊莎贝拉逃离了父亲的控制。“告别”同时也暗示了死亡,小说中的很多场景都与死亡有关。作者试图通过这部小说阐明:新的生活总是建立在与你所经历的说再见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有些还可以说第二次再见,可有些却永远地消失了。
注:本文系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成果,课题编号FS 20101702。
参考文献:
[1] Imhof,Rudiger.The Modern Irish Novel:Irish Novelists After 1945[M].Dublin:Wolfhownd Press,2002.
[2] McGahern,John.The Leavetaking[M].London:Faber and Faber Limited,1984.
[3] McGahern,John.All Will Be Well:A Memoir[M].New York;Alfred A.Knopf,2006.
[4] Malcolm,David.Understanding John McGahern[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6.
[5] Maher,Eamon.John McGahern:From the Local to the Universal[M].Dublin:The Liffey Press,2003.
[6] 丁振祺:《麦加恩走向顶峰》,《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第3期。
[7] 余文彬:《逃离与回归——约翰·麦加恩小说〈在女人中间〉解析》,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8] 周华:《阅读俄狄浦斯情结》,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 弗洛伊德,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作者简介:
李春燕,女,1978—,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敏,女,1978—,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约翰·麦加恩 《告别》 离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约翰·麦加恩(John McGahern)是爱尔兰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英国卫报曾评价麦加恩是自贝克特以来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他以描写20世纪中期爱尔兰的乡村生活而著称,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告别》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4年。1984年,作者又进行了改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国外只有大卫·马尔科姆的《理解约翰·麦加恩》和伊莫·马希尔的《约翰·麦加恩:从地方到世界》这两本书中有部分章节涉及,且主要研究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和遣词造句;国内尚无人对这部小说进行评论,所以本文正是为了弥补国内爱尔兰文学研究中这一缺憾所做的一点努力和尝试。
这部作品为我们介绍了男主人公帕特里克·莫兰,一个都柏林小学教师的爱情故事。小说分两部分,基本上都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第一部分叙述了男主人公的童年,对母亲的依恋和对父亲的仇视,一直写到母亲的死,这与作者本人的经历非常相似,类似于自传。第二部分主要写了男主人公成年的感情经历,尤其是他与妻子伊莎贝拉,一个离过婚的不信奉天主教的美国人的感情历程。他们的结合违反了爱尔兰的教义,最终男主人公被学校解雇,带着妻子离开了爱尔兰。虽然《告别》这部小说最后男主人公告别了自己的祖国,与题目呼应,但文中用大部分篇幅介绍了男主人公和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包括他的母亲和成年之后的几个女人。所以,本文将深入探究“告别”的内涵,分析作品以“告别”命名的原因。
二 离开
“告别”字典上的解释是“离别,辞别,说再见”,也就是离开某个人、某个地方或某一种境况。小说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离别的场景:
1 莫兰离开学校和爱尔兰
小说从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离别的场景:海鸥在学校上方盘旋,投下了一片片的阴影,莫兰在操场上慢慢地走着,仔细体味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小说最后,男主人公莫兰被学校开除,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个不信奉天主教的美国人,这在爱尔兰是违反教义的。莫兰虽然被学校开除了,但他是幸福的,“我的爱人在屋里等着我,桌子上有面包、肉和廉价的红酒还有鲜花。明天我们将乘船前往伦敦。这既不是回归,也不是离开,而是继续。”莫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只要和爱人在一起,被学校开除,被祖国抛弃都不值得一提。离开是为了继续他们之间的爱情。其实,这并不是莫兰第一次离开学校和自己的国家。经历了痛苦的感情经历后,莫兰无法在爱尔兰的学校继续正常地生活,他开始不安分起来,想离开那儿熟悉的一切去伦敦,因为“那儿我完全是个陌生人,不会有人认识我”。这一次的离开是一种逃避,莫兰想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他走得并不义无反顾,而是想着“我可能还想回来”,向学校请假。令莫兰吃惊的是,学校竟然同意了。这两次离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莫兰离开因循守旧的社会
小说除了表达爱的主题,还有一个就是社会。与其说莫兰离开了学校和爱尔兰,不如说他离开了学校和爱尔兰代表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和传统的权威。小说的第一部分,学生喊着“左、右、左”行进的情景反复出现,象征了学校的因循守旧,也同样象征了学校之外的爱尔兰的刻板。学校的校长纪律严苛,但莫兰的同事却严格地遵守着,没有任何异议。学校的事务对于莫兰来说就是机械的重复。这就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权威的社会:老师和校长在学校里为孩子们制定严苛的纪律;校长遵从学校管理者的命令。
但是这种机械的重复也同样是他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莫兰回忆童年和母亲的对话:“‘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谁?’母亲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在那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六月黄昏,我回答:‘你,母亲。’‘不对,你知道你应该最爱谁。’”莫兰回答了三次最爱母亲,可是母亲直到他回答最爱是上帝的时候才满意。他的母亲强迫他否认他爱母亲胜过爱上帝,因为在爱尔兰这个恪守天主教教义的国家,这样是不允许的,上帝永远是第一位的。莫兰的母亲曾经是小学老师,很有文化内涵。可她却一味顺从丈夫的安排。为了照顾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后来母亲得了癌症,割去了一个乳房,医生警告她千万不能再怀孕了,否则癌细胞会很快扩散到全身;而父亲却无视医生的警告,使母亲再次怀孕。莫兰想象了母亲怀孕的那一夜:“‘可以吗?’他拉了拉她。‘现在很危险。’‘我会很小心的,’他无法控制对性的渴求。她转向他:这是她的责任。”母亲盲目地顺从父亲的要求,最终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机械的重复和墨守成规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也同样显而易见。莫兰和校长进行了“在操场上和往常一样的谈话”。学校的孩子喊着口号排着队行进的情景再一次被强调。他的同事们同样“陈腐”,他们的虚伪也再一次在第二部分中重复提及。
莫兰的错误在于用自己的婚姻打破了这种社会传统。他明知道自己同伊莎贝拉的结合触犯了教义会被学校开除,但他拒绝辞职,而是强迫学校解雇他。从表面上看,他的冲突存在于他与校长和学校的管理者之间;但实质上,是他与他们背后的整个爱尔兰的冲突。正像文中卡瑞说的:“知道了你的所作所为,我仍然让你继续工作的话,会引来一场骚乱。大主教不允许,家长不允许,我也不能允许的。”这种传统权威是如此冷酷无情,最终把莫兰和他的新婚妻子驱逐出了爱尔兰。而这被莫兰看作是一种解放和解脱,使他可以奔向自由。
3 莫兰离开母亲
莫兰从童年开始就表现出明显地对母亲的对象选择及强烈的情感投注,这可以从他与母亲的两段对话中看出。莫兰在学校最后一天的教室里回忆起与母亲的对话:“‘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谁?’我母亲过去经常问我这个问题。‘你,母亲。’我回答。”莫兰无法忍受母亲的离开,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与等待她回家的刺痛的感觉相比,这些可恨的石屋算不了什么……那个小小的身影从路尽头的车里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这些语言经常用于描写热恋中的情侣,而莫兰用来形容他看到出门回家的母亲身上,可见其对母亲的依恋之深。然而,母亲还是离开了他。
母亲死后,莫兰悲痛欲绝,这种阴影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可以说,“彻底塑造了我的生活就像海边那由盐和风塑造的树一样。”莫兰想摆脱失去母亲的阴影,于是急于寻求母亲的替代品,找“一个女孩或女人结婚”。由于母亲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以至于和每一个女人交往的时候,他都无法摆脱母亲的影响。经过几段痛苦的感情经历后,莫兰最终和伊莎贝拉结合,逐渐摆脱了母亲的死给他留下的阴影。
4 伊莎贝拉离开父亲
认识莫兰之前,伊莎贝拉的感情生活非常糟糕。她父亲和母亲感情不和,在她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离了婚。根据伊莎贝拉的描述,她童年的时候受到父亲的性骚扰。18岁的时候,父亲强迫她放弃学业,和一个富有的人结了婚,但最终以离婚收场。为了谋生,离婚后的伊莎贝拉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身边。而父亲对她又有了控制权。父亲的影响使她无法拥有自己真正的感情生活。认识莫兰后,她渐渐地拥有了自己真正的自由生活。她决定搬出父亲给她的公寓。“我们走回到公寓检查是否遗漏了什么,整理了几样东西并切断了电源。‘再见了,我的父亲,’她用一种孩子的口吻说到。”可见,伊莎贝拉对于自己能够离开父亲是多么的欣喜。两个人互相依靠,一起逃离了痛苦的过去。
三 死亡
人们经常用离开来代表死亡,所以小说的题目“告别”为我们揭示了另外一个主题——死亡。母亲是莫兰的至爱,但她和小莫兰之间的谈话竟然经常涉及死亡。一个下雨天,雷声轰鸣。莫兰非常害怕,他害怕自己死了以后不能和母亲在一起。母亲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牧师’。我的回答从来没有改变过。”莫兰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想在母亲死后能够给她唱弥撒,然后就可以进入天堂,永远和母亲在一起。莫兰对母亲的爱竟然都与死亡有关。
小说第一部分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母亲临死前的情景。母亲病入膏肓,莫兰的父亲却不再回家,并用各种借口推辞着。母亲临死前,父亲决定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他住的地方,唯独留下母亲和她住的那个房间的东西,她的孩子们也要离开。母亲还没有死,可是她的亲人都要离她而去。莫兰临走前进到母亲的房间,说到:“母亲,我是来向您说再见的。”这一次道别也是最后一次。母亲临死前是凄凉的,让读者体味到死亡的残酷和比死亡更残酷的人情。母亲死后,莫兰情感上的孤寂显而易见。他感到愤恨,“她去见上帝了,但是上帝已经有了许多仆人,而我只有这一个心爱的。”
除此以外,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莫兰祖母的死亡。祖母对莫兰呵护备至,非常溺爱。莫兰只记得一个场景,在医院里,他给祖母葡萄,祖母非常高兴。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每当我问起她时,别人总是含混其词。”
同样,小说的第二部分也随处可见死亡的影子。第二部分第一句话就是,“一天我会为她唱弥撒”。“她”指的是莫兰的母亲,这是莫兰在她临死前的誓言,要为了母亲而去做牧师。然而,莫兰并没有兑现,因为他爱上了伊莎贝拉。“如果我去唱弥撒,我会弥补我的背叛,但是这样会牺牲另外一个女人的梦想,生活犹如死亡,起点仅仅就在终点。这样我会实现母亲的梦想。这样我会用我死一样的生活与母亲在天国相伴。”莫兰一连串用了三个“死亡”来承诺对伊莎贝拉的爱。
第二部分的许多其它情节也同死亡相关。当莫兰把他最早的爱人的照片掉在公共卫生间的地上时,他想到了死亡和时间的稍纵即逝。他为失去另外一个爱人充满了愤恨,他把这种感情与死亡对比。事实上,莫兰把人生看作是“爬回到死亡最初的黑暗”,甚至当他和伊莎贝拉婚后不久走在爱尔兰的乡间小路上时,他也感到他们是走在死亡之路上,因为之前他死去的父母也曾经沿着这条路线走过。一度莫兰和伊莎贝拉关系紧张,这让莫兰觉得他们的分手会像死亡一样。当他最后一次离开学校时,他再一次想到了死亡。而小说最后也以“死”这个字来结束。
四 结语
《告别》这部小说充满了离愁别绪。文章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男主人公莫兰被学校开除、被迫和妻子离开爱尔兰的经过。学校和爱尔兰不仅仅是地方的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爱尔兰当时社会的因循守旧和传统的权威,与它们告别是莫兰开始自由生活的开始。莫兰和伊莎贝拉相爱,使莫兰摆脱了失去母亲的阴影,伊莎贝拉逃离了父亲的控制。“告别”同时也暗示了死亡,小说中的很多场景都与死亡有关。作者试图通过这部小说阐明:新的生活总是建立在与你所经历的说再见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有些还可以说第二次再见,可有些却永远地消失了。
注:本文系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成果,课题编号FS 20101702。
参考文献:
[1] Imhof,Rudiger.The Modern Irish Novel:Irish Novelists After 1945[M].Dublin:Wolfhownd Press,2002.
[2] McGahern,John.The Leavetaking[M].London:Faber and Faber Limited,1984.
[3] McGahern,John.All Will Be Well:A Memoir[M].New York;Alfred A.Knopf,2006.
[4] Malcolm,David.Understanding John McGahern[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6.
[5] Maher,Eamon.John McGahern:From the Local to the Universal[M].Dublin:The Liffey Press,2003.
[6] 丁振祺:《麦加恩走向顶峰》,《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第3期。
[7] 余文彬:《逃离与回归——约翰·麦加恩小说〈在女人中间〉解析》,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8] 周华:《阅读俄狄浦斯情结》,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 弗洛伊德,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作者简介:
李春燕,女,1978—,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敏,女,1978—,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