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1年,青岛啤酒(600600.SH)连续1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每年增长5%以上。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公司管理层战略思维能力强、专注于在本行业发展以及一定的运气成分。
2012年度最佳成长上市公司50强中并沒有青岛啤酒。事实上,我们这个排名已经做了7年,青岛啤酒沒有一次上过榜。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岛啤酒又是一只非常值得研究的成长股。在2012年4月份的(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一篇题为《超凡增长的异类》的文章(作者为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丽塔?冈瑟?麦格拉思教授,研究方向为动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和创新)指出,“在2347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中,只有10家在10年内(截至2009年)年收益增长在5%以上。”而在这10家公司中,青岛啤酒是唯一的中国公司。
我对麦格拉思教授的结论稍微有些怀疑,因此用Wind资讯数据库重新作了搜索,不考虑市值问题,截至2009年,有5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10年净利润每年增长5%以上。这5家公司是青岛啤酒、格力电器(000651.SZ)、宇通客车(600066.SH)、双汇发展(000895.SZ)和云南白药(000538.SZ)。在搜索过程中,我们剔除了1999年后才上市以及1999年至2009年间有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
这5家公司中,青岛啤酒和宇通客车都沒有出现在我们历年的最佳成长上市公司排名榜中,之所以最终选择分析青岛啤酒,是因为我自以为长于财务分析或者说定量分析而拙于定性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麦格拉思教授的文章,对青岛啤酒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运气
麦格拉思教授将10年的观察期截至2009年,这样起始年度为2000年。观察青岛啤酒历年的经营情况,在2000年前净利润不但做不到持续增长,甚至可以说是跌多涨少,其中1994、1995、1996年和1998、1999年净利润都是连续下降。
1999年度,青岛啤酒的净利润仅为0.8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57%。可以认为,青岛啤酒2000年开始的持续增长是从一个较低的起点上开始的。
即便如此,2001年对青岛啤酒的持续增长也构成了重大考验。这一年,公司未能完成增发时做出的盈利预测,主要原因是“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旅游、啤酒消费出现严重下滑。”虽然如此,青岛啤酒的净利润同比仍然增长了8.08%,这主要是经营以外因素的功劳(表1)。需要说明的是,2001年青岛啤酒投资收益主要来自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专注
青岛啤酒专注于在啤酒行业的发展,相比较之下,啤酒行业的另一家巨头——燕京啤酒(000729.SZ)就更青睐多元化发展,而多元化发展未必一定能对公司的持续增长起正面作用。在2000至2011年间,2002年燕京啤酒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为29.6%,而公司方面的解释中第一条居然是——“公司股票一级市场申购投资收益2002年是500万元,比2001年减少了2095万元。”
直到2011年,青岛啤酒的营业收入还全部是啤酒收入,而早在1999年,燕京啤酒的业务种类就已然不少。经过10年的发展,其饲料和矿泉水业务虽说收入增长不少,规模却仍然不大,且盈利能力不及啤酒本业;茶饮料的收入倒是很快做上去了,毛利率却实在不能说高。
很难说其他业务分散了燕京啤酒管理层多少精力以及公司多少资源,但显然专注本业的青岛啤酒在企业经营方面走在了前面。
与2009年相比,2011年青岛啤酒的收入增长了8.47倍,而燕京啤酒只增长了7.01倍。
在运营能力方面,青岛啤酒也较燕京啤酒为强。燕京啤酒的经营规模逊于青岛啤酒,但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金额却较青岛啤酒更大,其中,尤以存货为甚。
战略
在战略方面,青岛啤酒的战略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执行力也值得肯定。
先看前瞻性。麦格拉思教授极为赞赏青岛啤酒的并购战略,“又如青岛啤酒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现股份制改造以来,它一直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并购交易。业界称这些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该公司整合了高度分散的中国啤酒市场。”
伴随着青岛啤酒并购活动的开展,其母公司报表收入占合并报表收入的比例逐步下降。到了1998年,青岛啤酒母公司收入占合并收入的比例降至80%,而此时燕京啤酒母公司的收入还就是合并报表收入。由此可见,青岛啤酒的并购要比燕京啤酒早得多。
并购的结果是青岛啤酒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但是,并购也绝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在2000年的年报中,青岛啤酒提出,“在已基本完成全国市场战略布局的基础上,今年公司的扩张步伐将适当放缓。”有趣的是,尽管并购在青岛啤酒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公司利润持续增长却是从并购放缓的2000年开始的。
在2001年年报中,青岛啤酒更进一步提出,“战略重点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今后公司扩张的步伐将放缓,重点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及市场空白的大城市进行购并。”
在2006年年报中,青岛啤酒对并购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由于企业购并价格的提高,啤酒企业的扩张已由购并为主逐步转向新建、扩建为主的方式,行业新增产能增长较快,导致市场竞争形势严峻……2006年,公司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提出了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
对并购态度的变化,足以说明青岛啤酒战略思维的灵活性。
从2002年开始,青岛啤酒“积极致力于品牌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着力提高青岛啤酒主品牌的销量,全年共产销92万千升,同比增长42%,从而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于是,在此后的年报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主品牌销量这一经营指标的数据。
与青岛啤酒不同,燕京啤酒起初在年报中提到“燕京”主品牌的销量,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这是连续多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的品牌,公司并沒有把提高主品牌的销量与提高毛利率联系起来,而是从2002年开始提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中高档啤酒比例)来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直到2006年,燕京啤酒才提出“坚持不断提升燕京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致力把燕京品牌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和国际化品牌。”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青岛啤酒主品牌占销量的比重自2002年后逐步提高,而燕京啤酒则有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自2010年开始,燕京啤酒沒有在年报中披露主品牌的销量;对中高档啤酒销量的披露也时断时续,自2008年开始也不再披露;甚至对公司啤酒销量的披露也开始简化——2010年起只披露含托管企业的啤酒产销量,而事实上不含托管企业的啤酒产销量才是与财务报表中收入、成本等数据相匹配的。这种数据的不连续披露,或可认为是沒有一个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发展战略的表现,而之所以不能够持续,我猜测可能是执行力的问题。毕竟,无论是打造主品牌还是提高中高档啤酒比例,这些战略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对。
未来
尽管青岛啤酒过去12年的历史称得上辉煌,但2012年6月末金志国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一事却是给其未来的发展增添了变数。有分析师称,“现任总经理孙明波提升至董事长。自2011年开始,孙总提出公司将加大力度发展第二品牌以及通过兼并收购扩大市场份额,以达到2014年1000万千升销量的目标。我们认为孙总担任董事长后会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但有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利润率因二线品牌投入加大而摊薄风险。”
麦格拉思教授认为,包括青岛啤酒在内的超凡增长企业“均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但它们的领导层、战略和价值观是始终稳定的。”我很迷惑,不清楚此次青啤换帅是稳定还是不稳定的表现,还是多观察一段时间吧!
在此,我们对为什么青岛啤酒持续增长12年却未曾进入过历年最佳成长50强的原因进行探讨。其实原因很简单,公司当初的股价太高了——以1999年0.0994元的每股收益和年末8.17元的收盘价计算,其市盈率高达82.19倍。这使得尽管与1999年相比,青岛啤酒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了18.53倍,股价(复权)却只增长了4.85倍。
不过,若非如此,青岛啤酒很可能因为1999年末市值不够10亿美元而进入不了麦格拉思教授的视野。事实上,格力电器1999年的净利润为2.29亿元,远较青岛啤酒为高(0.89亿元),却很有可能因为市盈率较低(以1999年每股收益0.705元和年末14.73元的收盘价计算,市盈率为20.89倍)使得市值未达到麦格拉思教授的标准而不能成为“超凡增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空调行业,格力电器能够持续增长10年以上足以表明其“了得”,董明珠说她从沒犯过错误或许稍嫌“狂妄”,但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沒有犯过大一点的错误,否则不可能有这样辉煌的历史业绩记录。从投资角度来说,格力电器2011年末的(复盘)股价与1999年末相比,增长了14.08倍,远较青岛啤酒为高。
以上现象说明,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筛选成长股的标准。未来,我们仍将借鉴对我们有用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保持我们的特色。
2012年度最佳成长上市公司50强中并沒有青岛啤酒。事实上,我们这个排名已经做了7年,青岛啤酒沒有一次上过榜。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岛啤酒又是一只非常值得研究的成长股。在2012年4月份的(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一篇题为《超凡增长的异类》的文章(作者为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丽塔?冈瑟?麦格拉思教授,研究方向为动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和创新)指出,“在2347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中,只有10家在10年内(截至2009年)年收益增长在5%以上。”而在这10家公司中,青岛啤酒是唯一的中国公司。
我对麦格拉思教授的结论稍微有些怀疑,因此用Wind资讯数据库重新作了搜索,不考虑市值问题,截至2009年,有5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10年净利润每年增长5%以上。这5家公司是青岛啤酒、格力电器(000651.SZ)、宇通客车(600066.SH)、双汇发展(000895.SZ)和云南白药(000538.SZ)。在搜索过程中,我们剔除了1999年后才上市以及1999年至2009年间有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
这5家公司中,青岛啤酒和宇通客车都沒有出现在我们历年的最佳成长上市公司排名榜中,之所以最终选择分析青岛啤酒,是因为我自以为长于财务分析或者说定量分析而拙于定性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麦格拉思教授的文章,对青岛啤酒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运气
麦格拉思教授将10年的观察期截至2009年,这样起始年度为2000年。观察青岛啤酒历年的经营情况,在2000年前净利润不但做不到持续增长,甚至可以说是跌多涨少,其中1994、1995、1996年和1998、1999年净利润都是连续下降。
1999年度,青岛啤酒的净利润仅为0.8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57%。可以认为,青岛啤酒2000年开始的持续增长是从一个较低的起点上开始的。
即便如此,2001年对青岛啤酒的持续增长也构成了重大考验。这一年,公司未能完成增发时做出的盈利预测,主要原因是“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旅游、啤酒消费出现严重下滑。”虽然如此,青岛啤酒的净利润同比仍然增长了8.08%,这主要是经营以外因素的功劳(表1)。需要说明的是,2001年青岛啤酒投资收益主要来自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专注
青岛啤酒专注于在啤酒行业的发展,相比较之下,啤酒行业的另一家巨头——燕京啤酒(000729.SZ)就更青睐多元化发展,而多元化发展未必一定能对公司的持续增长起正面作用。在2000至2011年间,2002年燕京啤酒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为29.6%,而公司方面的解释中第一条居然是——“公司股票一级市场申购投资收益2002年是500万元,比2001年减少了2095万元。”
直到2011年,青岛啤酒的营业收入还全部是啤酒收入,而早在1999年,燕京啤酒的业务种类就已然不少。经过10年的发展,其饲料和矿泉水业务虽说收入增长不少,规模却仍然不大,且盈利能力不及啤酒本业;茶饮料的收入倒是很快做上去了,毛利率却实在不能说高。
很难说其他业务分散了燕京啤酒管理层多少精力以及公司多少资源,但显然专注本业的青岛啤酒在企业经营方面走在了前面。
与2009年相比,2011年青岛啤酒的收入增长了8.47倍,而燕京啤酒只增长了7.01倍。
在运营能力方面,青岛啤酒也较燕京啤酒为强。燕京啤酒的经营规模逊于青岛啤酒,但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金额却较青岛啤酒更大,其中,尤以存货为甚。
战略
在战略方面,青岛啤酒的战略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执行力也值得肯定。
先看前瞻性。麦格拉思教授极为赞赏青岛啤酒的并购战略,“又如青岛啤酒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现股份制改造以来,它一直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并购交易。业界称这些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该公司整合了高度分散的中国啤酒市场。”
伴随着青岛啤酒并购活动的开展,其母公司报表收入占合并报表收入的比例逐步下降。到了1998年,青岛啤酒母公司收入占合并收入的比例降至80%,而此时燕京啤酒母公司的收入还就是合并报表收入。由此可见,青岛啤酒的并购要比燕京啤酒早得多。
并购的结果是青岛啤酒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但是,并购也绝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在2000年的年报中,青岛啤酒提出,“在已基本完成全国市场战略布局的基础上,今年公司的扩张步伐将适当放缓。”有趣的是,尽管并购在青岛啤酒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公司利润持续增长却是从并购放缓的2000年开始的。
在2001年年报中,青岛啤酒更进一步提出,“战略重点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今后公司扩张的步伐将放缓,重点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及市场空白的大城市进行购并。”
在2006年年报中,青岛啤酒对并购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由于企业购并价格的提高,啤酒企业的扩张已由购并为主逐步转向新建、扩建为主的方式,行业新增产能增长较快,导致市场竞争形势严峻……2006年,公司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提出了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
对并购态度的变化,足以说明青岛啤酒战略思维的灵活性。
从2002年开始,青岛啤酒“积极致力于品牌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着力提高青岛啤酒主品牌的销量,全年共产销92万千升,同比增长42%,从而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于是,在此后的年报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主品牌销量这一经营指标的数据。
与青岛啤酒不同,燕京啤酒起初在年报中提到“燕京”主品牌的销量,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这是连续多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的品牌,公司并沒有把提高主品牌的销量与提高毛利率联系起来,而是从2002年开始提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中高档啤酒比例)来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直到2006年,燕京啤酒才提出“坚持不断提升燕京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致力把燕京品牌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和国际化品牌。”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青岛啤酒主品牌占销量的比重自2002年后逐步提高,而燕京啤酒则有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自2010年开始,燕京啤酒沒有在年报中披露主品牌的销量;对中高档啤酒销量的披露也时断时续,自2008年开始也不再披露;甚至对公司啤酒销量的披露也开始简化——2010年起只披露含托管企业的啤酒产销量,而事实上不含托管企业的啤酒产销量才是与财务报表中收入、成本等数据相匹配的。这种数据的不连续披露,或可认为是沒有一个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发展战略的表现,而之所以不能够持续,我猜测可能是执行力的问题。毕竟,无论是打造主品牌还是提高中高档啤酒比例,这些战略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对。
未来
尽管青岛啤酒过去12年的历史称得上辉煌,但2012年6月末金志国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一事却是给其未来的发展增添了变数。有分析师称,“现任总经理孙明波提升至董事长。自2011年开始,孙总提出公司将加大力度发展第二品牌以及通过兼并收购扩大市场份额,以达到2014年1000万千升销量的目标。我们认为孙总担任董事长后会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但有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利润率因二线品牌投入加大而摊薄风险。”
麦格拉思教授认为,包括青岛啤酒在内的超凡增长企业“均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但它们的领导层、战略和价值观是始终稳定的。”我很迷惑,不清楚此次青啤换帅是稳定还是不稳定的表现,还是多观察一段时间吧!
在此,我们对为什么青岛啤酒持续增长12年却未曾进入过历年最佳成长50强的原因进行探讨。其实原因很简单,公司当初的股价太高了——以1999年0.0994元的每股收益和年末8.17元的收盘价计算,其市盈率高达82.19倍。这使得尽管与1999年相比,青岛啤酒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了18.53倍,股价(复权)却只增长了4.85倍。
不过,若非如此,青岛啤酒很可能因为1999年末市值不够10亿美元而进入不了麦格拉思教授的视野。事实上,格力电器1999年的净利润为2.29亿元,远较青岛啤酒为高(0.89亿元),却很有可能因为市盈率较低(以1999年每股收益0.705元和年末14.73元的收盘价计算,市盈率为20.89倍)使得市值未达到麦格拉思教授的标准而不能成为“超凡增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空调行业,格力电器能够持续增长10年以上足以表明其“了得”,董明珠说她从沒犯过错误或许稍嫌“狂妄”,但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沒有犯过大一点的错误,否则不可能有这样辉煌的历史业绩记录。从投资角度来说,格力电器2011年末的(复盘)股价与1999年末相比,增长了14.08倍,远较青岛啤酒为高。
以上现象说明,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筛选成长股的标准。未来,我们仍将借鉴对我们有用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保持我们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