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诱导、艺术魅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的学习有所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一、新颖设疑,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颍,讲究新意,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二、适时设疑,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我教《在山的那边》一文,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幅草图后,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思考,每当我“一次次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到大海时,其答案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昵?”通过生生互探后,最终领会了诗中的“册”与“海”蕴含的深刻内涵及全诗表达诗人对人生胡感悟。挫折和失望并不可怕,只要不停止奋斗,不停止对理想的追求,光明之海就在前方。本来一篇看似蕴含深奥哲理的诗,却能使学生学的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在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师在此基地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地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灵活设疑,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的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小橘灯》一文中写到;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龇”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疑,突破难点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组成易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小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设,可以不费劲回答“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发散设疑,培养能力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么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定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其他文献
【摘 要】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诸多难题,本文剖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必须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加快完成“三大系统”对接等对策加以妥善解决。  【关键词】村镇银行;服务“三农”;人才;扶持  一、主要问题  第一,营业网点稀少,社会认知度低,无法留住企业基本结算账户,吸收存款难度较大,导致可贷资金不足。第二,缺乏创新动力,利润来源单一,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第三,信用环境较差,贷款道德风险难以控制。同时,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应对思想政治工作加以创新,将新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宣传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政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且一直为社会科学中多个学科共同研究开垦的领地。迄今为止,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在内的众多学科,都以各自不同的学科角
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就是要挖掘“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化“石油精神”的再学习再教育,让“石油精神”成为每名员工的思想主脉,改变员工工作状态,引导员工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提高企业后勤保障质量水平,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后勤保障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期刊
公共服务具有以下四种性质:公共性、公开性、直接性和公益性.不可否认,我国的公共服务领域当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公共服务的总量不充足、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公共服务的分配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最近,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电商异常火爆,这已经从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得到印证。于是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这就是: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与资
期刊
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各种要素管理中,政工队伍是一支特殊队伍,为保证国有企业的政治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适应新时代,
期刊
作为石油科研单位,新闻宣传工作既是联系内外的媒介、是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又是组织科研生产的先导,更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无形财富,在保障单位和谐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