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古今许多教育家、文论家诸如“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论述都充分论证了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通过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发挥思想教育功能。
一、认真梳理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都是很明显的,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它的潜藏性,在梳理教材内容,文化知识的同时,应细心阅读,精心思考,从而挖掘出蕴藏在课文中德育因素。语文教材不仅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有其系统性,德育因素的安排也是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有些教材的思想内容表现得很明显,教师在教学时只注意到表面层次的内容是不够的,要想使思想教育“到位”必须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才能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开国大典》一课,新课前可先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请同学介绍自己所收集的卡片,然后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哪些地方最美。在指导读全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读出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城之美,读出中国人的自豪感,还应引导学生知道,短短的几十年祖国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祖国真伟大,激发他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富强献出自己的力量的热情。通过步步引导,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强烈的爱国教育。
二、深入钻研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文以载道,道在其中”。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
例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绘了西湖的神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激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有人认为,只有文学作品中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阵地,其实不然,说明文同样具备这样的优势。
例如,《21世纪的希望》一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句话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愫。
三、正确把握教材,处理好“教”和“育”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如:《九寨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语言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大屏幕图画,让学生直观看到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獸珍禽的壮丽景象,然后再讲解像“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等这样的具体描写,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让学生在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使学生幼小心灵迸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这样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了美,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古今许多教育家、文论家诸如“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论述都充分论证了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通过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发挥思想教育功能。
一、认真梳理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都是很明显的,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它的潜藏性,在梳理教材内容,文化知识的同时,应细心阅读,精心思考,从而挖掘出蕴藏在课文中德育因素。语文教材不仅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有其系统性,德育因素的安排也是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有些教材的思想内容表现得很明显,教师在教学时只注意到表面层次的内容是不够的,要想使思想教育“到位”必须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才能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开国大典》一课,新课前可先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请同学介绍自己所收集的卡片,然后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哪些地方最美。在指导读全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读出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城之美,读出中国人的自豪感,还应引导学生知道,短短的几十年祖国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祖国真伟大,激发他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富强献出自己的力量的热情。通过步步引导,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强烈的爱国教育。
二、深入钻研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文以载道,道在其中”。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
例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绘了西湖的神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激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有人认为,只有文学作品中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阵地,其实不然,说明文同样具备这样的优势。
例如,《21世纪的希望》一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句话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愫。
三、正确把握教材,处理好“教”和“育”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如:《九寨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语言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大屏幕图画,让学生直观看到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獸珍禽的壮丽景象,然后再讲解像“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等这样的具体描写,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让学生在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使学生幼小心灵迸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这样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了美,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