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建筑文物既是历史文明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发展的见证,对一个国家而言,古建筑文物是进步发展的证明。即便很多古建筑文物在当代已经失去了使用意义,但也不应该被否定,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切实做好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尊重这些历史遗产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古建筑文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就是对其破损处进行修缮,同时做好还原和保护工作,以使其能够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将古建筑文物作为了其中的重要对象,尤其是一些古建筑比较多的城市,都十分重视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而实践证明,该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出古建筑文物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起到应有的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
1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原则
1.1保持原真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悠久,能够体现出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等多种历史信息,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以及保护需要相关的修复人员能够遵循原真性原则,尽量维护古建筑文物的独特建筑特色,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式样以及布局等,维护古建筑文物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同时,还原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状态。
1.2可逆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多处于居民区,并且居住的人员相对密集,那么则需要遵循可逆性原则,在维护古建筑物独特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尽量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护。同时适当地加入现代元素,对古建筑文物的空间做出合理调整,并保障调整具有可逆性,同时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进行适当改善。
1.3整体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同周边的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若在修缮保护过程中,仅仅针对古建筑文物开展修护工作,而忽略周边环境的修护,如:古建筑文物周边的古桥、街道等,那么很可能对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造成危害。基于此,就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还需要对古建筑物文物体现的习俗进行保护。通俗来讲,就是注重保留古建筑文物的整体特色,有针对性的对旧处进行修护。
2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大众群体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都比较淡薄,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并且在意识观念和文化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国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对很少关注国家有关单位开展的文物保护活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城市举办规模不一的古文物宣传保护活动,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但群众反馈效果不佳,并且多数人将保护行为停留于口头,并未落实到行动中。第二,随着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开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古建筑文物有关的旅游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这种旅游项目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对古文化的了解,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文物破坏问题。这些都证明了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薄弱。
2.2修缮与保护工作缺乏科学性
古建筑文物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破损,甚至毁坏问题。同时受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可对古建筑文物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如果未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修缮方案,仅对表面进行处理,即便从外表上看不会存在问题,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愈加严重的破坏,影响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现阶段,我国很多古建筑文物在修缮与保护中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2.3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存在难度
受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经常需要占据古建筑文物所在的位置,这就使得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坏,部分不可拆除建筑甚至还需要进行位置迁移,即便这些古建筑依旧存在,并且已经进行了修缮,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文体韵味,增加了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的难度。
3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及修缮的方法和措施
3.1增强人民群众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增强人民群众对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的措施有以下两种。其一,借助网络平台,呼吁人民群众对身或周围的古建筑文物加以保护,并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当中。其二,在教育领域当中落实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的意识。比如,将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意识落实到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领域当中,从孩子进行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对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的意识。同时还可以运用教育的形式带动与激发人民群众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3.2坚持科学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
为最大限度地恢复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状态,文物修复师需要采用合理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要有统筹意识,在正式开展修缮工作之前,先对古建筑文物的破损状况有整体的了解,并充分考虑对应的自然、人为因素。第二,坚持由内而外的修缮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并确保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第三,并不是采用越先进的文物修缮技术就越好,有一些古建筑文物的破损处仅适合人工修补,并不适合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因此,文物修复师需要根据古建筑文物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文物修补方法。
3.3科学且合理进行规划编制
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一切破坏性使用古建筑的行为。禁止未经批准对古建筑進行改、扩建。禁止在古建筑范围内进行违章搭盖。在本办法公布前擅自搭盖的与古建筑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限期整改、拆除。”因此,我们在进行古建筑文物的工作中,应该以古建筑文物的具体情况为主要依据,尽量在不破坏文物的性质以及用途的基础上,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有效保护。对于具有很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并且内部文物保存很完整的古建筑文物,可以选择将其作为当地具有参观游览价值的陈列馆;而对于内部没有东西的,可以用来办博物馆。 3.4重视对施工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
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离不开专业人员的保护,因此,应该重视对相关施工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中不仅有科学而合理的保护方案,而且还能够通过专业的技术来保护文物。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文物,还应该以古建筑文物的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制定合理的建筑修复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古建筑文物的结构,②古建筑文物的材料,③古建筑文物的周边环境等。
3.5修缮技术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离不开修缮过程,修缮技术的好坏影响着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国际上也出台了一定规章制度。两者大同小异,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技术进行规范。如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相关保护准则中曾规定,所使用的传统工艺技术需要得到保留;应用的新材料和先进技术需要经过一定实验,证明其确实有效且对古建筑无伤害作用,才可以投入使用。在修缮过程中,想要完美地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和整体结构有时是十分困难的。经过时代的改变,许多修缮技术已经失传,纵有留下来的修缮技术,也需经过我们的不断加工才能投入使用。应用古代的修缮技术无法为古建筑提供更高的修缮质量。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古建筑,在修缮时要重点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固定。但这凭人力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时,需要在保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先进修缮技术。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中,我们需要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融合。此外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所使用的材料也要认真对待。不同的古建筑文物,我们所使用的材料要尽可能和古建筑物自身材质相同,从而确保建筑本身的一致性。我们在选取材料时,首先要注重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然后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选取适宜的材料。使该材料在此地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地提高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年限。
3.6加大资金投入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想要促进该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保证资金充足,这要求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中,需要进行相关材料的采购,使用到大量的专业设备和加工工艺,这些都使得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传统建筑相比,需要更高的成本。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建立起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是当代人们应该守护的重要财富,必须予以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因此,必须在尊重古建筑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做好修缮和保护工作中。在实际开展保护和修缮工作时,有关人员要认识到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对古建筑文物的维护力度。
参考文献
[1]吴虓.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51):166-167.
[2]冯美珍.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7):138-140.
[3]王菂.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居舍,2018(14):20.
[4]郭霞霞.古建筑文物的修繕与保护探讨[J].江西建材,2018(03):57+60.
[5]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132-133.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古建筑文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就是对其破损处进行修缮,同时做好还原和保护工作,以使其能够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将古建筑文物作为了其中的重要对象,尤其是一些古建筑比较多的城市,都十分重视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而实践证明,该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出古建筑文物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起到应有的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
1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原则
1.1保持原真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悠久,能够体现出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等多种历史信息,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以及保护需要相关的修复人员能够遵循原真性原则,尽量维护古建筑文物的独特建筑特色,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式样以及布局等,维护古建筑文物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同时,还原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状态。
1.2可逆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多处于居民区,并且居住的人员相对密集,那么则需要遵循可逆性原则,在维护古建筑物独特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尽量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护。同时适当地加入现代元素,对古建筑文物的空间做出合理调整,并保障调整具有可逆性,同时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进行适当改善。
1.3整体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同周边的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若在修缮保护过程中,仅仅针对古建筑文物开展修护工作,而忽略周边环境的修护,如:古建筑文物周边的古桥、街道等,那么很可能对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造成危害。基于此,就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还需要对古建筑物文物体现的习俗进行保护。通俗来讲,就是注重保留古建筑文物的整体特色,有针对性的对旧处进行修护。
2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大众群体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都比较淡薄,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并且在意识观念和文化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国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对很少关注国家有关单位开展的文物保护活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城市举办规模不一的古文物宣传保护活动,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但群众反馈效果不佳,并且多数人将保护行为停留于口头,并未落实到行动中。第二,随着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开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古建筑文物有关的旅游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这种旅游项目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对古文化的了解,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文物破坏问题。这些都证明了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薄弱。
2.2修缮与保护工作缺乏科学性
古建筑文物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破损,甚至毁坏问题。同时受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可对古建筑文物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如果未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修缮方案,仅对表面进行处理,即便从外表上看不会存在问题,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愈加严重的破坏,影响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现阶段,我国很多古建筑文物在修缮与保护中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2.3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存在难度
受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经常需要占据古建筑文物所在的位置,这就使得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坏,部分不可拆除建筑甚至还需要进行位置迁移,即便这些古建筑依旧存在,并且已经进行了修缮,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文体韵味,增加了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的难度。
3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及修缮的方法和措施
3.1增强人民群众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增强人民群众对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的措施有以下两种。其一,借助网络平台,呼吁人民群众对身或周围的古建筑文物加以保护,并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当中。其二,在教育领域当中落实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的意识。比如,将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意识落实到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领域当中,从孩子进行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对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的意识。同时还可以运用教育的形式带动与激发人民群众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3.2坚持科学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
为最大限度地恢复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状态,文物修复师需要采用合理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要有统筹意识,在正式开展修缮工作之前,先对古建筑文物的破损状况有整体的了解,并充分考虑对应的自然、人为因素。第二,坚持由内而外的修缮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并确保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第三,并不是采用越先进的文物修缮技术就越好,有一些古建筑文物的破损处仅适合人工修补,并不适合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因此,文物修复师需要根据古建筑文物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文物修补方法。
3.3科学且合理进行规划编制
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一切破坏性使用古建筑的行为。禁止未经批准对古建筑進行改、扩建。禁止在古建筑范围内进行违章搭盖。在本办法公布前擅自搭盖的与古建筑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限期整改、拆除。”因此,我们在进行古建筑文物的工作中,应该以古建筑文物的具体情况为主要依据,尽量在不破坏文物的性质以及用途的基础上,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有效保护。对于具有很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并且内部文物保存很完整的古建筑文物,可以选择将其作为当地具有参观游览价值的陈列馆;而对于内部没有东西的,可以用来办博物馆。 3.4重视对施工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
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离不开专业人员的保护,因此,应该重视对相关施工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中不仅有科学而合理的保护方案,而且还能够通过专业的技术来保护文物。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文物,还应该以古建筑文物的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制定合理的建筑修复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古建筑文物的结构,②古建筑文物的材料,③古建筑文物的周边环境等。
3.5修缮技术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离不开修缮过程,修缮技术的好坏影响着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国际上也出台了一定规章制度。两者大同小异,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技术进行规范。如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相关保护准则中曾规定,所使用的传统工艺技术需要得到保留;应用的新材料和先进技术需要经过一定实验,证明其确实有效且对古建筑无伤害作用,才可以投入使用。在修缮过程中,想要完美地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和整体结构有时是十分困难的。经过时代的改变,许多修缮技术已经失传,纵有留下来的修缮技术,也需经过我们的不断加工才能投入使用。应用古代的修缮技术无法为古建筑提供更高的修缮质量。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古建筑,在修缮时要重点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固定。但这凭人力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时,需要在保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先进修缮技术。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中,我们需要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融合。此外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所使用的材料也要认真对待。不同的古建筑文物,我们所使用的材料要尽可能和古建筑物自身材质相同,从而确保建筑本身的一致性。我们在选取材料时,首先要注重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然后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选取适宜的材料。使该材料在此地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地提高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年限。
3.6加大资金投入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想要促进该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保证资金充足,这要求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中,需要进行相关材料的采购,使用到大量的专业设备和加工工艺,这些都使得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传统建筑相比,需要更高的成本。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建立起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是当代人们应该守护的重要财富,必须予以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因此,必须在尊重古建筑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做好修缮和保护工作中。在实际开展保护和修缮工作时,有关人员要认识到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对古建筑文物的维护力度。
参考文献
[1]吴虓.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51):166-167.
[2]冯美珍.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7):138-140.
[3]王菂.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居舍,2018(14):20.
[4]郭霞霞.古建筑文物的修繕与保护探讨[J].江西建材,2018(03):57+60.
[5]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