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行业的推广和发展,推进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根据人工智能发展对财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应探究培养会计人才需具备的素质,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手段、搭建系统化的综合实训基地、加强“复合型”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等举措入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综合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
这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也给会計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变革。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率先使用财务机器人完成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审计鉴证等原先人工操作的业务,华为、中兴等公司已通过云会计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日常会计事务,人工智能技术的实务应用仍持续地推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和变革。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1.会计工作重点变化
过去电算化时代下的会计活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核算和监督,计算会计业务数据、审核凭证报表,对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而随着以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核算的会计业务将被智能化管理会计软件所取代,会计业务的工作重点转向管理会计、税务分析、经营决策、财务预测等,渐进式完成业财融合一体化目标。
2.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传统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工作者往往花费大把的时间在简单机械的计算、审核等会计工作上。在人工智能化会计环境下,会计软件能够自动对会计业务所有流程进行智能化的运算和处理,例如声控操作界面、自动扫描凭证文件、智能化运算处理数据信息等。这不仅大大缩短数据处理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会计领域将迎来新变革。
3.部分财务岗位将发生变化
以往会计工作中,凭证记录和登记、账簿数据核实、报表编制等基础性工作由财务人员完成。在智能会计时代下,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和指令,财务小机器人可以自动智能的完成计算汇总、账务核对、业务结算、物资保管等工作。部分人工操作的财会工作将由财务小机器人替代,这将导致相应会计岗位的变动。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地不断深化,传统核算型会计人员将向着以管理和控制、决策和评价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管理型会计人员转变。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信息数据处理能力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移动端、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普及,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将逐步改变,高职要紧跟时代发展,根据技术环境变化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还必须能够通过操作智能化软件,收集和挖掘数据资源、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甚至搭建数据分析模型,深度研究所收集的信息资源。从而增强学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使得会计工作更好地辅助于企业经营管理。
2.职业判断能力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实务应用方面都表现出优越性,但仍无法替代管理控制、分析决策、成果评价等活动。鉴于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塑造,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低端基础会计业务核算人员转向高端业财管理型会计人员的培育。
3.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会计领域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变。管理会计是根据会计业务基础信息,给企业项目管理和经营发展提出分析决策意见和管理指导建议,积极主动融入企业日常管理。这要求会计工作者广泛学习会计审计、企业管理、市场分析等知识,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高职会计专业应加大对学生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以便适应智能会计新时代的要求。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而变化,并保持与市场岗位需求接轨,才能保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目前的人才市场情况却是低端核算会计人员过剩,高端管理型会计人才短缺,基于此,倘若高职会计专业继续保持以基础会计技能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学生很可能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况。
2.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会计核算技能来设置,所开设的核心课程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手工帐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等,但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侧重决策分析能力培养的课程开设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不够,要么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仅安排少量学时,要么没有开设对应的实训环节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广,无法真正培养出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学生。
3.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会计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多以讲授式为主,学生则机械记录和死记硬背,对教学内容往往提不起兴趣或者“水过鸭背”,对知识掌握不牢,学习效率低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也妨碍学生创新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4.实训室建设滞后
国家财经税法修订变动频繁,而教学实训软件很难第一时间按照法规内容及时更新调整,实训软件的内容常常局限于某企业某段时间的案例,实训内容更新滞后缺乏指导性,这让学生无法高效率地掌握最新知识。成熟的系统化云实训平台尚未建设好,学生不能体验高度仿真的职场环境,无法真切了解企业完整的生产经营等业务流程,不能迅速适应岗位环境。为了更好地顺应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满足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应将以核算型为主的会计实训室进行改造升级。
5.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足
在高职院校,有的老教师已多年习惯于单纯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变革的新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也不喜好接受新事物,没有很好掌握互联网技术和智能会计软件的操作,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措施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更快地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改变原先以会计核算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会计人员应从传统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方向转变。在就业市场上,基礎核算型会计人员早已饱和,加上能智能核算处理会计数据的财务小机器人日益普及,使得简单的会计核算岗位进一步锐减,但以管理决策为主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却供不应求。同时,财务机器人再智能化也难以完成管理控制和分析决策等活动。基于此,管理会计型人才必然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加强跨学科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定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和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懂得操作智能化会计软件,具有管控、决策、风险管理意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综合管理会计型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
在人工智能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冲破原先的边界,紧扣人工智能环境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重新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首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加强社科人文素质培养,优化现有理论知识结构。
3.改进教学手段
过去的全盘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应充分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利用手机APP移动端进行线上网络资源学习;利用“雨课堂”等线上教学软件进行点名、提问、讨论、解析、作业、考试、评分,在线上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所需的环节;通过“网中网”软件平台实行无纸化考试;结合授课知识点和相关案例设计制作成微型小视频,并通过小视频开展混合式教学平台授课;借助云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创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采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等翻转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多方位、多途径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搭建系统化的综合实训基地
随着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原有的实训平台不能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鉴于此,应对实训平台进行技术升级和环境改造,加强会计实训室建设,对实训设备进行换代升级,跟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对会计实践技能要求。校内实训室建设一方面要安装和应用会计智能化软件,另一方面升级系统,建设专业化实践基地,营造真实的会计工作氛围,模拟岗位业务实操。
5.加强“复合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智能化会计时代的来临,高职会计老师要关注会计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借助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优化课程内容。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优势,开展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实行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应组织会计教师参加会计智能软件运用、信息化教学培训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会计智能化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智能软件应用水平。除此之外,高职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挂职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掌握企业最新会计工作情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业务技能。
五、结束语
人工智能社会的来临,不但引领会计领域全面改革,而且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职应跟上社会技术发展步伐,全方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网络资源整合能力、智能软件操作能力、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提升会计教学质量,促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发展,为会计行业培养个性化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
这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也给会計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变革。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率先使用财务机器人完成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审计鉴证等原先人工操作的业务,华为、中兴等公司已通过云会计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日常会计事务,人工智能技术的实务应用仍持续地推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和变革。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1.会计工作重点变化
过去电算化时代下的会计活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核算和监督,计算会计业务数据、审核凭证报表,对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而随着以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核算的会计业务将被智能化管理会计软件所取代,会计业务的工作重点转向管理会计、税务分析、经营决策、财务预测等,渐进式完成业财融合一体化目标。
2.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传统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工作者往往花费大把的时间在简单机械的计算、审核等会计工作上。在人工智能化会计环境下,会计软件能够自动对会计业务所有流程进行智能化的运算和处理,例如声控操作界面、自动扫描凭证文件、智能化运算处理数据信息等。这不仅大大缩短数据处理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会计领域将迎来新变革。
3.部分财务岗位将发生变化
以往会计工作中,凭证记录和登记、账簿数据核实、报表编制等基础性工作由财务人员完成。在智能会计时代下,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和指令,财务小机器人可以自动智能的完成计算汇总、账务核对、业务结算、物资保管等工作。部分人工操作的财会工作将由财务小机器人替代,这将导致相应会计岗位的变动。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地不断深化,传统核算型会计人员将向着以管理和控制、决策和评价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管理型会计人员转变。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信息数据处理能力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移动端、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普及,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将逐步改变,高职要紧跟时代发展,根据技术环境变化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还必须能够通过操作智能化软件,收集和挖掘数据资源、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甚至搭建数据分析模型,深度研究所收集的信息资源。从而增强学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使得会计工作更好地辅助于企业经营管理。
2.职业判断能力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实务应用方面都表现出优越性,但仍无法替代管理控制、分析决策、成果评价等活动。鉴于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塑造,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低端基础会计业务核算人员转向高端业财管理型会计人员的培育。
3.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会计领域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变。管理会计是根据会计业务基础信息,给企业项目管理和经营发展提出分析决策意见和管理指导建议,积极主动融入企业日常管理。这要求会计工作者广泛学习会计审计、企业管理、市场分析等知识,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高职会计专业应加大对学生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以便适应智能会计新时代的要求。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而变化,并保持与市场岗位需求接轨,才能保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目前的人才市场情况却是低端核算会计人员过剩,高端管理型会计人才短缺,基于此,倘若高职会计专业继续保持以基础会计技能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学生很可能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况。
2.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会计核算技能来设置,所开设的核心课程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手工帐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等,但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侧重决策分析能力培养的课程开设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不够,要么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仅安排少量学时,要么没有开设对应的实训环节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广,无法真正培养出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学生。
3.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会计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多以讲授式为主,学生则机械记录和死记硬背,对教学内容往往提不起兴趣或者“水过鸭背”,对知识掌握不牢,学习效率低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也妨碍学生创新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4.实训室建设滞后
国家财经税法修订变动频繁,而教学实训软件很难第一时间按照法规内容及时更新调整,实训软件的内容常常局限于某企业某段时间的案例,实训内容更新滞后缺乏指导性,这让学生无法高效率地掌握最新知识。成熟的系统化云实训平台尚未建设好,学生不能体验高度仿真的职场环境,无法真切了解企业完整的生产经营等业务流程,不能迅速适应岗位环境。为了更好地顺应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满足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应将以核算型为主的会计实训室进行改造升级。
5.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足
在高职院校,有的老教师已多年习惯于单纯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变革的新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也不喜好接受新事物,没有很好掌握互联网技术和智能会计软件的操作,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措施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更快地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改变原先以会计核算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会计人员应从传统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方向转变。在就业市场上,基礎核算型会计人员早已饱和,加上能智能核算处理会计数据的财务小机器人日益普及,使得简单的会计核算岗位进一步锐减,但以管理决策为主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却供不应求。同时,财务机器人再智能化也难以完成管理控制和分析决策等活动。基于此,管理会计型人才必然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加强跨学科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定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和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懂得操作智能化会计软件,具有管控、决策、风险管理意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综合管理会计型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
在人工智能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冲破原先的边界,紧扣人工智能环境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重新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首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加强社科人文素质培养,优化现有理论知识结构。
3.改进教学手段
过去的全盘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应充分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利用手机APP移动端进行线上网络资源学习;利用“雨课堂”等线上教学软件进行点名、提问、讨论、解析、作业、考试、评分,在线上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所需的环节;通过“网中网”软件平台实行无纸化考试;结合授课知识点和相关案例设计制作成微型小视频,并通过小视频开展混合式教学平台授课;借助云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创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采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等翻转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多方位、多途径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搭建系统化的综合实训基地
随着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原有的实训平台不能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鉴于此,应对实训平台进行技术升级和环境改造,加强会计实训室建设,对实训设备进行换代升级,跟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对会计实践技能要求。校内实训室建设一方面要安装和应用会计智能化软件,另一方面升级系统,建设专业化实践基地,营造真实的会计工作氛围,模拟岗位业务实操。
5.加强“复合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智能化会计时代的来临,高职会计老师要关注会计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借助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优化课程内容。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优势,开展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实行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应组织会计教师参加会计智能软件运用、信息化教学培训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会计智能化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智能软件应用水平。除此之外,高职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挂职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掌握企业最新会计工作情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业务技能。
五、结束语
人工智能社会的来临,不但引领会计领域全面改革,而且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职应跟上社会技术发展步伐,全方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网络资源整合能力、智能软件操作能力、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提升会计教学质量,促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发展,为会计行业培养个性化的管理型会计人才。